科技人物

2013-09-21 10:09
中国科技信息 2013年1期
关键词:转基因人才

“创新人才推进计划”启动:让人才“留”得住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实施重大人才工程,加大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支持力度,加快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和政策创新,建立国家荣誉制度,形成激发人才创造活力、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优势,开创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生动局面。

日前,科技部全面启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以下简称推进计划)。

科技部政策法规司相关负责人解释:“实施推进计划是科技部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落实《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人才规划纲要》)的重要举措,也是科技部门人才工作的重要抓手。希望通过推进计划的实施,能把人才‘选’出来,给予充足支持让他们能‘沉’下心搞科研,并营造出良好环境能‘留’住他们,现在、将来都能‘用’得上,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发挥根本性作用。”

尊重规律,把人才“选”出来

《人才规划纲要》明确指出:到2020年,我国将培养和造就规模宏大、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确立国家人才竞争比较优势,进入世界人才强国行列。

十年时间实现人才强国的跨越,作为《人才规划纲要》中的重大人才工程之一——推进计划该怎么做?

“关键之一应该是要按人才规律办事,把真正的人才‘选’出来。”科技部科技人才交流开发服务中心负责人说,“科技部门虽然相关的科研类计划较多,但相应的人才计划却较少,从评项目到评人才,我们也在探索,怎样做到创新机制、‘选’出人才。”

《人才规划纲要》提出:要坚持党管人才原则,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

人才规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因此,推进计划必须逐步建立一套科学的评价机制。”科技部科技人才交流开发服务中心负责人说,“我们的专家咨询机制不仅分领域、分行业择优遴选一批国内外优秀的技术专家,同时还加入了管理、投融资、财务等方面的高水平专家作为推进计划的咨询专家,充分发挥专家在推进计划组织实施中的评议咨询作用,通过科学的评价,把真正的人才,不仅是成熟的人才,还包括有一定发展空间的‘潜人才’选出来,支持他们的发展。这是我们的初衷。”

创新制度,让人才“用”得上

“宰相起自州部,猛将发自率伍”。古人已经充分认识到人才的实践性。

“而此次推进计划也是紧扣《人才规划纲要》中‘以用为本’的方针,注重实践。” 科技部政策法规司相关负责人表示。

以用为本,《人才规划纲要》这样解释:把充分发挥各类人才的作用作为人才工作的根本任务,围绕用好用活人才来培养人才、引进人才,积极为各类人才干事创业和实现价值提供机会和条件,使全社会创新智慧竞相迸发。

如何落实“以用为本”,科技部政策法规司相关负责人介绍:“在评选上,我们注重三个结合:一是把人才和需求结合起来,二是把人才和产业、市场结合起来,三是把人才和用人单位的发展目标结合起来。首先单位支持要充分保障。用人单位首先要好好用,其次才是地方和国家重点支持,将来还要发挥更大的作用。希望通过这样的制度,让选拔和培养的人才真正‘用’得上。”

据了解,此次推进计划中“科学家工作室”主要设立在我国具有相对优势的科研领域,“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瞄准科技前沿和战略新兴产业,“创新团队”主要依托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国家重点工程和重大建设项目。

充分支持,让人才“沉”下去

让一流人才为经费过度分心,你能期待他出一流的成果吗?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科学家介绍,如果只申请一个项目,用在申请上的时间是不多的。关键是科研人员从一个渠道得到的经费不足以支撑科研任务的完成,须多渠道申请,每个项目申请的格式和方式也不一样,必须每个都熟悉,必然占用大量科研时间。

解决之道在哪?

《人才规划纲要》提出:要实施有利于科技人员潜心研究的创新政策。完善科技经费管理办法和国家科技计划管理办法,对高水平创新团队给予长期稳定支持。

为了让一流的科学家能更好地潜心研究,更好落实《人才规划纲要》,推进计划中的“科学家工作室”采取“一事一议、按需支持”的方式,给予充分的经费保障,不参与竞争申请科研项目;同时,推进计划还对“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创新团队”加大培养和支持力度,扩大科研经费使用自主权。

据了解,像这种“按需支持”的方式,发达国家已有先例,如美国斯坦福大学Bio—X研究中心、麻省理工的媒体实验室、英国分子生物学研究所等等。2007年,日本推出“世界顶尖研究基地计划”,为每个基地提供10年的稳定资金支持,如果取得优秀成果,资金支持可延长至15年。

在国内,为科学家提供稳定的资金支持也有一些成功的案例。今年39岁的邵峰,2005年7月16日从哈佛大学医学院来到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至今已在《自然》、《科学》、《细胞》三个顶尖科学刊物上发表5篇论文,在国际权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近30篇,每年的固定经费300万元让他在学术领域的追求更为从容。

“国家目前缺乏一流人才,希望通过推进计划的实施,加强人才、项目、基地的结合,为科学家提供稳定的经费支持,让他们‘沉’下心去从事科研工作,做出一流的成果。”科技部科技人才交流开发服务中心负责人表示。

营造环境,让人才“留”得住

从1978年到2011年底,我国留学出国人员总数达224.5万人,累计回国人员总数81.84万人,回归率为36.5%。其中,1978年至2007年,累计回国人数为32万,2008年留学人员回国人数为6.93万,2009年首次突破10万达到10.83万,2010年又增至13.48万,2011年则高达18.62万。

近几年人才回归的井喷,有业内人士分析,这得益于我国在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适时出台一系列海外引才政策。

那怎样让本土人才“留”得住?

《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要改进完善人才工作管理体制,创新人才工作机制,营造实施《人才规划纲要》的良好社会环境。

推进计划中的“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的遴选正是落实这一政策要求的具体体现。

据了解,“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是面向国内人才培养和使用、创新体制机制、培养创新型科技人才的试验田,力求创造适合科技人才成长的土壤,营造良好的环境,留住人才。要求具有丰富的科技资源、较强的创新能力和良好的人才培养基础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科技园区,建立产学研紧密结合的人才培养机制、积极开展国际化人才交流与合作培养,建立科教资源面向社会开放共享的机制,在人才培养的体制机制改革和政策创新方面先行先试,并能够发挥较强的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

“通过政策的先行先试,希望能努力创造一种有利于人才成长、有利于人才工作、有利于‘留’住人才的大环境。”科技部科技人才交流开发服务中心负责人说。

未来十几年,是我国人才事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产业变革方兴未艾,加快人才发展是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的重大战略选择。创新人才推进计划将用10年的时间,重点在我国具有相对优势的科研领域设立100个科学家工作室,重点培养和支持3000名中青年科技创新人才,重点扶持10000名运用自主知识产权或核心技术创新创业的优秀创业人才,建设500个重点领域创新团队,建设300个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这是一项重大人才工程。

院士专家热议转基因:站在战略高度权衡利弊

近来,湖南的“黄金大米”、法国开展的小白鼠食用转基因玉米试验等,再次把转基因推于风口浪尖。在两院院士师昌绪的倡导下,两院资深院士联谊会组织转基因作物论坛,邀请相关领域的院士专家,针对转基因作物安全性、产业化等问题展开探讨。那么,院士专家究竟如何看待转基因?

保障未来粮食安全

农业部副部长、中国农科院院长、中科院院士李家洋介绍,2030年前后,我国人口将增加2亿以上,粮食总需求量将达到7亿吨以上,单产需增加40%以上。然而,资源环境刚性约束,如我国自然灾害频发、土壤条件差、工业化和城镇化导致耕地不断减少等,使我们只能依靠农业生物技术保障未来16亿人口的粮食安全。

李家洋认为,尽管转基因技术等现代生物技术引起广泛关注,存在一些争议,但我国必须加大农业生物技术研究与产业化力度,借助现代农业生物技术,迅速突破当前农业发展中的重大瓶颈及发达国家的“科技要挟”,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食品安全,提升国家农业现代化水平。

师昌绪认为,一方面要用科学的态度对待转基因问题,另一方面应从解决粮食安全的战略高度来权衡转基因问题。

我国粮食连续九年高产,靠的是少灾害、改良品种、加大施肥量以及加强田间管理,但这些潜力毕竟有限,必须依靠现代生物技术,而转基因应该是最成熟的一个。我国推广转基因作物并不积极,却允许进口转基因食品,导致外汇大量外流。至于转基因作物影响后代的问题,属于猜测,很难说清。当前,转基因作物要加速发展。

中科院院士杨福愉则认为,农业生物技术的发展已是大势所趋,无法回避转基因作物的问题,关键是要综合权衡利弊。

是否属食品安全问题

社会对于转基因作物的争议主要集中在其安全性上。

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君石认为,转基因作物并不属于食品安全问题。食品安全问题主要是指含有毒有害物质以及对人体健康有害,但转基因作物并不含有毒有害物质。到目前为止,也没有科学证据证明其对人体健康有影响。

“人们之所以认为转基因不安全、不敢吃,主要还是不了解转基因技术。”陈君石认为,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评价是以科学为基础的,我国对于转基因作物的评价内容涵盖了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等组织颁布的《转基因作物食用安全评价指南》里的所有内容。

“至今尚未发现转基因食品对人体健康造成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陈君石说。

中国工程院院士范云六认为,转基因育种技术本身是常规技术的延伸、发展和新的突破。转基因技术打破不同物种间天然的杂交屏障,扩大了可利用基因的范围。转基因食品安全的长期效果已进行实践。例如,美国市场上包括婴儿食品在内,转基因食品已超过3000多种,2亿人在吃,转基因加工食品也已被食用16年,是空前大规模的人体实验,目前并没有发现一例转基因安全事故。

两院院士郑哲敏认为,关键在于建立严格的系统监督,科学界有责任建设好该制度。有严格操作规程、检查、控制,才能使人们放心食用。

中国工程院院士赵文津认为,农业生物技术应当发展,但涉及食品问题仍需谨慎,尤其对食品安全问题要加强管理。

产业发展应该提速

中国农科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原所长黄大昉认为,除农业外,医药、生物制造、生命科学领域也都在开展转基因方面的研究。如果对转基因认识不清楚,将影响整个生物产业的发展。

黄大昉认为,全球农业生物育种和产业化发展已进入战略机遇期。我国已开展20多年转基因技术研究,已有重要基因的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我国在棉花、水稻、玉米等转基因应用研究方面,已形成优势与特色。

但目前我国转基因农作物的产业前景却不容乐观。例如,抗虫棉成功研发十多年以后,我国转基因育种又一次面对跨国公司的激烈竞争和巨大压力。国外公司一直仰仗技术经济优势,企图控制我国农作物和种业市场,转基因大豆进口增长迅猛,转基因玉米进口逐步攀升,但我国转基因作物不发展,实在说不通。

黄大昉建议,我国应积极推进研究成果产业化。例如,玉米是当前种子产业的重要支柱和前沿技术的制高点,其转基因可作为近期产业化推进的突破口。其次,正确看待争议,加强转基因方面的科学传播。

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朱祯则介绍,2011年全球转基因农作物面积达1.6亿公顷。2011年29个国家正式批准商业化种植转基因农作物,超过百万公顷的有10个国家,从1996~2011年的累计种植面积超过12.5亿公顷。转基因作物主要在其所在国食用。

“发展转基因作物已是大势所趋,希望我国能顺利进行产业化,种上我们自己研制的转基因作物。”朱祯说。

张俐娜院士:所有研究都要考虑应用前景

人过七十古来稀。张俐娜最耀眼的时刻,却在古稀之年,姗姗来迟。

去年3月29日,凭借首创的一种低温水溶剂“秘方”,张俐娜获得美国化学会安塞姆佩恩奖,成为半个世纪以来获得该奖项的第一位中国人,她时年71岁;8个月后,她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是武汉大学校史上唯一的一位女院士。

“成为院士后,觉得担子更重、也没有以前自由了”,12月12日,出差在外的张俐娜接受了记者专访:“最不喜欢别人叫我‘张院士’,还是‘张老师’更中听。”

花企业的钱精神压力大

记者:您还记得第一次去工厂做实验的情景么?

张俐娜:当然,那是最艰苦的经历。大概是1986年,洛阳一家塑料厂找上我,想做新型可降解塑料薄膜的工业化。那时,我自己没有钱做实验,如果没有工厂来找,根本就没法做中试,所以很快答应了。但去了才发现,那是非常小的一间工厂。

每天,我都要挤公交车去上班,有一次把肋骨撞了,疼了1个月;厂里经常停电,我就和学生点着蜡烛,调配试剂。条件差,试剂配得不好,我精神压力非常大。这家工厂为了做试验,大概投资了30万元。我花了人家的钱,一定得把东西做出来呀!这期间,我父亲去世了,我都没有回家。

记者:您在这家工厂干了多久?

张俐娜:大概有两年时间。膜做出来了,功效也不错,但我当时还在用酮氨法,成本高,这个工厂也没钱继续投入了;好在又有一家孝感的军工企业请我去做实验,条件改善不少;再往后,我开发了新溶剂,在湖北化纤、江苏海安、唐山三友陆续做实验。

记者:26年您辗转5家工厂,为什么这么辛苦地坚持要做工业化?

张俐娜:我觉得,所有研究都要考虑应用前景。我不想做没有用的事情,不然对不起这一辈子人生。我知道自己搞不了工程,但至少可以提供技术。

还有一件事触动我。在日本回国后不久,我接待了一位日本学者。他说:“日本的粘胶纤维工厂都关闭后,还以为旧设备都卖给韩国了,原来都卖给中国了”。我听了,心里非常难过。就因为中国太穷、技术不发达,还要做这种对环境污染很大的产业。所以,我就下决心,要通过技术研发,改善这种工艺。

企业不找,我也得写文章去

记者:现在很多大学老师热衷写文章、搞理论,但能转化为产业的并不多见吧?

张俐娜:不是老师不想做产业,而是导向机制有问题。写文章可以评职称、拿经费,大家当然都急功近利去写文章了;做应用既艰难,又难以获得经费,老师怎么去做?如果没有企业主动找我,我也得去写文章去了。

记者:在武汉的层面,怎么才能较好改变这种局面?

张俐娜:据我所知,江苏省政府每年的科研资金,是湖北的8~10倍。现阶段,中国的大多数企业,还没有形成自己搞研发的习惯和机制。特别是国有企业,领导干几年就换了,而搞研发,需要长时间的投入。

所以,目前,还得靠政府来引导、扶持产学研转化。一是提高资金投入,二是科研经费的分配应该充分考量研究的产业化前景,并向产业化倾斜。而不是谁会跑关系,谁就能拿到经费;也不能为了谁都不得罪,就像“切蛋糕”一样平均分。

武汉是老工业基地,工业底子很好。现在,政府又推“工业倍增”。应该多投入资金,支持企业技术改造,促进新技术的工业化。

记者:对于武汉做工业化实验的企业,您有什么建议?

张俐娜:唐山三友化纤的经验值得借鉴。他们一步步稳扎稳打,先把新技术的每一个指标,都提高到产业化的指标,比如溶解度开始、纤维拉伸、回收率等,再着手建立生产线。这样看似进展慢,但不需要返工,走的是“直线”。

今年,武汉大安制药厂、湖北炎帝公司也与我签了协议,都想把“香菇提炼三螺旋多糖技术”工业化。我考察过了,这两家企业都有科研实力又有经济实力。方法得当、稳扎稳打,还是很有希望成功的。

山西:专家为建材产业节能减排建言

11月26日,山西省硅酸盐学会组织专家学者,以“美丽中国,有你有我”立意,以“节能减排”为主题举办学术茶座,积极探讨山西省建材各主要产业节能减排的技术途径和努力方向。山西职业技术学院院长昝和平教授、太原理工大学材料工程学院教授高峰、山西省建筑材料工业设计研究院院长康建红等10余位专家、学者出席学术茶座。学术茶座由山西省硅酸盐学会秘书长刘建彪主持。山西省硅酸盐学会理事长郭世刚等出席座谈会。

在学术茶座上,各位专家讨论了建材各产业结构调整、节能减排等方面的工作开展情况。专家们认为,近十年来建材各产业技术进步迅猛,节能减排成就显著,二氧化硫及烟粉尘排放量持续降低,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稳步推进,固体废弃物利用量不断上升,发展绿色建材理念逐步形成共识,各主要行业均发展迅猛。但当前处在产业转型的关键时期,要创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建材产业,还有很长很艰难的路要走。与会专家、学者从各自的专业与专长出发,紧紧围绕节能减排、生态文明建设、固废治理等主题,畅所欲言,积极建言献策。

实行产学研结合 加大技术开发力度

从目前山西省水泥、平板玻璃、陶瓷、墙体材料、耐火材料等行业的技术装备水平和管理现状看,近年各行业技术进步较快,但与国际和国内先进水平相比差距仍较大,节能减排的可挖掘潜力依然很大。近几年是硅酸盐各产业实现转型升级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而技术开发和创新是各产业转型升级的基础,生产与科研相结合则是技术开发和创新的重要措施。专家建议,山西省硅酸盐学会要积极推动有关科研、设计、工程等单位和生产企业在产业现代化进程中实行产学研结合,加大技术开发力度,尤其是要注重采用先进技术进行创新改造,在实用技术的有效推广应用上下功夫,注重提高新技术、新装备、新成果在生产企业推广应用中的适应性,以有效推动企业和行业的转型升级与发展。

出台相关废渣品质技术标准 提高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水平

山西是粉煤灰、煤矸石、磷肥渣、铜矿渣、电石渣、金属镁渣、赤泥、脱硫石膏等工业固体废弃物排放大省,而建材工业则是对工业固废综合利用贡献最大的行业。近年来,全省水泥、水泥制品、新型墙体材料等行业其节能降耗的成效有相当大的一部分是体现在废渣的利用上,但从利用现状看,因全省各地所排放废渣的成分差异大,试验和开发研究不够,导致不少地方企业的固废利用效果不理想或不明显。为此,专家们呼吁应尽快成立全省性的固体废弃物研发中心,并出台相关废渣品质技术标准或政策措施,以有效推动全省固体废渣的合理开发与综合利用,不断提高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水平。

提高水泥产业集中度 做好节能环保技术开发和推广

山西的水泥工业产能已出现明显过剩,当前要继续加大落后产能淘汰力度和加快企业兼并重组,不断提高产业集中度的同时,还应进一步加大技术开发和创新力度,今后一段时期要重点在推广水泥窑低温余热发电、水泥企业协同处置城市废弃物、开发节能减排型预分解窑烧成系统、开发低电耗粉磨系统、开发脱氮技术、开发特种水泥、优化水泥品质结构和熟料质量、全面提高矿石开采水平等方面加大技术研发和技术改造,在水泥工业第二次转型升级的发展新阶段,切实做好水泥企业的节能环保技术开发和推广,既要努力不断提高企业效益,更要尽好社会责任,促进行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加大非金属矿开采力度 搞好开发应用

山西拥有较丰富的非金属矿资源储存,如:石墨、石膏、石英砂岩、石灰岩、珍珠岩、长石、陶瓷粘土、铝矾土、膨润土、硅藻土、沸石、蛭石、煤系高岭土等,但多年来因各级政府重视不够,多呈现无序开采,低水平开发利用的状况,而加大全省非金属矿的合理科学开采力度,做好资源整合,搞好开发应用,对促进山西省新材料产业的快速发展以及建材工业的节能减排和战略转型跨越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专家们希望各级政府部门在综改试验区的建设中,对非金属矿的开采应用和新材料的研发推广,能加大政策支持和引导。山西省硅酸盐学会应积极组织,努力推动相关产业的科技研发,促进无机非金属新材料的广泛应用与产业发展。政府有关部门要合理规划引导页岩气、煤层气、石油工业的发展,提出整合措施,促进行业规范和健康发展。

第五届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名单揭晓

根据《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评选表彰办法》的规定,经推荐单位评选推荐、公众投票、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评审委员会评审、中国科协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决定授予王岩等10名同志“十佳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经推荐单位评选推荐、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评审委员会评审、中国科协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决定授予丁建生等45名同志“十佳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提名奖”,授予巩馥洲等973名同志“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

获得“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的同志,是我国广大科技工作者的优秀代表。他们爱岗敬业,勇于创新,模范践行科学道德,自觉把个人的事业追求和人生价值同国家富强、社会进步、人民幸福紧密联系起来,取得了一大批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具有重大影响的科技成果,为我国科技事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十佳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获得者,成就尤为突出,是广大科技工作者的楷模。

“十佳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名单(按姓氏笔划排序)

姓 名 工作单位

王 岩 解放军总医院外科临床部骨科

王贻芳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杨蓉娅(女)解放军北京军区总医院

周建平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

赵忠贤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袁隆平 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聂海涛 中航工业集团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

徐 銤 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快堆核电站

徐芑南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第七!二研究所

樊 嘉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猜你喜欢
转基因人才
探秘转基因
人才云
转基因,你吃了吗?
南岸:聚人才之智 建创新之城
美国首次释放转基因蚊子
转基因生物,你怎么看?
人才的开发和使用是一门科学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