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起长衫龙 六畜五谷丰

2013-09-21 03:13唐益萍
当代贵州 2013年14期
关键词:贵定县长衫芦笙

文Ⅰ唐益萍

(作者系贵定县民族宗教事务局副局长 责任编辑∕霍庆涛)

“跳起长衫龙,纪念黑蛮龙。保佑人兴旺,六畜五谷丰”。 据说,早在隋朝开皇元年(公元581年)建立宾化县(今贵定县)时,用“长衫龙”为庆典舞;到北宋时期,贵州苗族首领黑蛮龙绝食身亡,贵定区域的苗族跳起长衫龙,纪念黑蛮龙;《元史》记载:“(元朝)至元中,大平伐长官司酋长狄亮率苗民十万来降,贡方物”,开创中国历史上苗蒙两族联盟的先例,“长衫龙”是联盟庆典的主要舞蹈。

从此,在黔南自治州贵定县新铺乡四寨村谷撒寨一直绽放着这朵美丽的奇葩——苗族芦笙舞:鼓龙鼓虎·长衫龙。苗语称“打冗打祖”,迄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是民族传统节日节庆、祭祀祭祖仪式上祈福驱邪,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收,图腾崇拜的艺术表现形式。长衫龙芦笙舞原始古朴,粗犷神秘,底蕴深厚,独具苗族文化色彩,2006年成功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长衫龙芦笙舞是一种展示苗族男子阳刚之气的民族舞蹈,而且不能外传。其动作与音乐合为一体,把原始、古朴、粗犷、神秘等特征表演得淋漓尽致,是苗族集体智慧的结晶。舞蹈器具为芦笙,由长短大小不同的六根苦竹管制成,长约145厘米,笙管粗长,声音低沉浑厚。据说原来还有皮鼓二个,分为龙鼓和虎鼓,在演出时,龙鼓居左,虎鼓居右,另还兼有长号四至六支。但是,在世代相传中,皮鼓已失传。其芦笙节奏鲜明,声音浑厚,曲调时而低沉磅礴,时而激进高昂。

该舞有独舞、双人舞、群舞,表演时,舞者身着黑色或蓝色大襟长衫,头插两根野鸡翎(野鸡翎代表龙角),口戴髯口(髯口代表龙须),腰拴红色银腰带,红色围腰连着衣服代表吉祥如意,下身穿苗族刺绣的短裤,腿系黑色裹脚布,脚穿草鞋或光脚,手执芦笙,吹曲舞步,随着流畅的芦笙旋律,以大幅度前进、后退、搓步、拧身急转体拱进的调度及跺脚、踢腿、垫步前进、昂首向上的舞姿,形成忽高忽低、转侧腾挪、游离起伏、栩栩如生的龙腾形状。在争斗之中,彼此把对方当成假想敌,怒发冲冠,怒火填胸,时而蹉步前进,时而拧身翻转,用龙互相搏斗的姿态反映了苗族同胞敢于与大自然作斗争以及苗族人民不屈不挠,敢于拼搏,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在表演中有“龙戏水”、“龙抬头”、“龙斗角”、“龙祈福”等动作,矫若游龙、扇若惊鸿、上下稳活、刚健柔韧,仿佛人的拟龙化,风格和谐绚丽、刚柔兼蓄、韵味古朴、感情真挚,展示了龙的形象、龙的动态,龙的力量,体现一种深沉古朴的韵味。

中国歌舞团国家一级编导刘江在观看原汁原味的长衫龙舞蹈后,高度称赞该民族舞蹈已成为贵州民族舞蹈的品牌,水平已同国际接轨,古老优美的舞蹈已进入现代艺术的殿堂。是一种具有人类学、社会学、民族学、民俗学研究价值的民间舞蹈。

近代以来,长衫龙芦笙舞一次一次走出山门,得到长足发展,已成为黔南自治州原生态的苗族文化品牌。1991年应邀参加北京民间斗牛节开幕式演出,2003年10月19日应邀参加“中国北京第六届国际旅游文化艺术节”展演,与美国、日本、泰国、葡萄牙、比利时、加拿大、希腊、韩国、芬兰、印度、西班牙等21个国家和地区的56个表演团体同台亮相,向世界各国展示了苗族芦笙舞蹈艺术及服饰文化,给北京第六届国际旅游文化节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80人的队伍在平安大道上浩荡的前行赢得了热烈的喝彩声,被国内外艺术界有关专家、学者誉为“东方探戈”。

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2007年以来,为使长衫龙芦笙舞得以更好的传承和发展,特以新铺中学作为重要培养阵地,将长衫龙芦笙舞蹈引入课堂,为其传承发展奠定基础,使长衫龙芦笙舞蹈表演队伍不断壮大、后继有人。

猜你喜欢
贵定县长衫芦笙
晚清民国男士长衫结构工艺研究
岜沙芦笙节
你好,芦笙
贵定县关工委举办“尽责优教”大讲堂
贵定县离退局:工作干得好不好,老同志来测评
芦笙恋歌
苗族芦笙制作师
长衫悠悠数风流
贵定县云雾镇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召开专题组织生活会
贵定鸟王茶和福鼎茶中咖啡因和儿茶素含量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