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莲
(宝鸡职业技术学院医学分院,陕西 宝鸡 721013)
护理学基础是高职护理教育的一门基础学科,也是护理专业的核心课程,包括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是护理专业学生从事临床护理工作的基础。护理诊断是护理学基础的重点内容,传统的课堂讲授病案导入法,按部就班地进行讲解,课堂气氛沉闷,学生缺乏学习积极性。授课前进行护理诊断说课,课堂上以说课程序为主线进行授课,可大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具体如下。
1.1 对象
从2010级高职护理班级中选取两个班,一个班为实验班(62人),另一个班为对照班(62人)。两班学生均为高中毕业的统招生,且均为女生,年龄19~21岁,学制3年。其入校成绩、已修课程、年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 方法
两班的护理诊断授课均为2学时,由同一教师授课。对照班采用传统教学方法,以病案导入按部就班进行讲解。实验班授课前先进行护理诊断说课,再以说课程序为主线进行授课。
1.3 说课过程
以“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为思路,从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4个方面展开。
1.3.1 说教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选用教材是由周春美主编的全国医学高职高专精编教材《护理学基础》。护理诊断是第六章第二节内容,是护理程序的核心内容,通过对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学生能以全面、系统、整体的观点认识病人的需要和护理技术的功能,适应现代护理发展的需求,满足患者身心需要。
(2)学情分析。教学对象是高中毕业的三年制大专护理专业学生,她们的文化基础较好,学习主动性、理解能力强。护理学基础在第三、第四学期开设,此时学生已经学过解剖学、病理学、健康评估等基础课程,有一定的专业基础,但对理论较抽象的护理诊断相关知识的理解仍存在一定困难,因此,教学中应进行简单明了、深入浅出的分析,以培养学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
(3)教学重、难点。结合新课标对本节内容的要求及学生的认知水平,将本节课的重点确定为:护理诊断的分类,护理诊断的陈述方式,护理诊断与医疗诊断的区别。难点确定为:护理诊断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作用,护理诊断相关知识的学习。
(4)教学目标。护理学基础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应用学科,依据教学中以知识与技能为主体,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要求,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使理论学习服务于实践技能训练,通过实践技能训练培养职业素质。知识目标:了解护理诊断的发展史;熟悉护理诊断的概念及组成;掌握护理诊断的陈述方式,护理诊断分类,护理诊断与医疗诊断的区别。技能目标:掌握护理诊断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情感目标: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树立以人为本的现代护理理念。
1.3.2 说教法 培养学生获取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能力,不仅使学生“知其然”,还要使学生“知其所以然”,因此采用以下教学方法:情景扮演法——创设情景,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参与活动、深入角色,做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缩短教学情景与实际生活的差距[1]。案例法——搜集临床病例,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引导学生形成一套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突出实践性,实现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化。问题法——在教学活动中,以“问题”为线索,以学生为主体,给学生充分的自学、提问、讨论交流时间,使学生学得主动,学得投入[2]。讨论法——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树立自信心。临床调研法——以临床病例为依据,经过分析、对比、研究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1.3.3 说学法 教师在讲授知识的同时,也要教会学生怎样去学,使其从“学会”向“会学”转变,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主要采用以下方法:(1)温故知新。通过复习旧知识、预习新知识,启发诱导学生顺利进入学习情景。(2)指点扩展。要求学生在学好本节课内容的基础上,通过知识拓展获取相关的学科边缘知识,如了解护理诊断的发展史以及北美护理诊断协会确认的155项护理诊断。(3)强化训练,复习巩固。将课堂教学与职业考试紧密结合,课后给学生发放案例题和护士上岗考试模拟题,为学生参加护士上岗考试奠定良好基础。
1.3.4 说教学过程(教学设计)(1)播放学生自编自演的情景剧录像。剧中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完成一位患者从门诊挂号、办理住院手续,到最后入住病区的整个过程。通过病区护士耐心地与患者及家属沟通,把护理评估中所讲内容形象生动地通过情景剧表现出来。
(2)创设情景,提出问题。通过剧情分析,收集患者的健康资料,并对收集的资料进行分类、复查、核实、筛选,选出有用的资料,确定患者目前存在的健康问题,引出护理诊断的概念。
(3)发现问题,探求新知。问题确立后,教师精心讲解护理诊断的概念、分类、组成、陈述方式,护理诊断与医疗诊断的区别。通过讲授,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帮助患者解决问题。
(4)分析思考,加深理解。通过教师讲授,学生积极思考判断。播放临床护理工作中护士按照护理程序为患者做全面护理的教学片,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5)小结归纳,拓展深化。教师提出问题:①同学们学会了哪些知识?②同学们最大的收获是什么?③同学们掌握了哪些学习专业知识的方法?
(6)布置作业,拓展提升。最后教师发给学生一份临床调研表,让她们利用假期进行临床调研,调研内容为护理程序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运用以及患者满意度。
1.4 效果评价
1.4.1 理论考核 课程结束后由专职教师负责对学生进行理论考核,两班采用相同试卷。理论考核分为笔试(占70分)、口试(占30分),满分为100分,最后将总评成绩进行统计学处理。
1.4.2 问卷调查 采用问卷分别对两班学生进行教学效果评价,调查内容共8项,包括教学方法7项,教学内容1项。发放124份,回收有效问卷124份,有效回收率为100.00%。
1.4.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0.0统计软件包,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描述,两班考试成绩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描述。
2.1 两班学生理论考试成绩比较
对照班和实验班的理论考试成绩分别为(84.32±4.41)分、(98.56±4.20)分,两班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5.89,P<0.01),具体见表1。
2.2 两班学生对教学效果满意度的比较(见表2)
3.1 明确学习目标,培养学生职业核心能力
表2显示,实验班学生满意度高于对照班。
表2 两班学生对教学效果的评价[n(%)]
表1 两班学生理论考试成绩比较(x±s,分)
参照高职护生的核心能力要求,据国内外相关的研究成果可知,护士核心能力的研究为护理教育和课程改革指明了方向。许多国家对护士核心能力有明确的要求、描述以及相关研究,有一些共同强调的能力,例如: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与他人交流合作的能力,运用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规划和组织活动的能力,应用技术的能力等[3]。本研究将护理诊断教学与高职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相结合,使学生在完成学业以后的职业生涯中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课前播放学生自编自演的录像,课中学生主动参与,通过问题法、讨论法、案例法的运用提高了学生面对具体情况时的应对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团体协作精神和合作能力;课后学生进行临床实践调研,提高了社会实践能力。
3.2 使学生尽快适应临床,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以护士身份进入学习状态,增加学生临床调研的机会,以培养学生独立、积极、主动的职业意识。并提供临床护理案例,明确教学目标、教学重点,让学生利用这些资源进行学习,鼓励学生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而学生主要依靠自己将课堂上所讲的理论知识与临床护理结合起来分析判断。通过设计问题、提出问题,不仅培养了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患者问题的能力;而且可使学生学会主动学习、主动思考、广泛查阅收集资料、积极进行社会调研、学会分工协作并承担责任。借助实训基地实验仪器、实验设备,创造仿真教学环境,以真实病例或情景引出学习性工作任务,使学生尽快适应临床。
3.3 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提高学习效果
表1显示,实验班学生理论考试成绩高于对照组(P<0.01),说明采用案例导入,角色扮演教学法,收集临床真实病例,能够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使其形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突出实践性,实现了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化,克服了语言学习的枯燥,使课堂教学变成“动口、动脑、动手、动情”的活动,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1]杨唯真,张霞.情境教学在护生职业道德和职业指导教学中的应用及评价[J].护理管理杂志,2011,11(2):132-133.
[2]秦淑英.“角色扮演,情景模拟”法在中医护理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医疗前沿,2010,19(63):57-58.
[3]井坤娟,刘春雪.高职护生临床综合能力的构建及其构成分析[J].医学研究与教育,2009,26(3):97-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