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登云
传统的户籍制度与土地是直接联系的。我国的户籍制度根据地域和家庭成员关系,将户籍属性划分为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但是近年来随着城乡的交融日益广泛,对户籍制度引发了愈来愈广泛的争议与质疑。随着社会转型的发展,除了原有的居住在农村的“非农业人口”,有些地方为了加快城镇化建设,也曾为一些城镇近郊村民办理了农转非手续。这部分人现在大多数仍生活在农村,但因其不是农村户口,也不是城镇职工,无法享受国家的相关保障政策,成为“边缘人”。
虽然中国开始着手改革户籍制度,多个省市已相继取消了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的性质划分,但是传统遗留的阶级文化壁垒还始终存在,因为其本质始终与土地或地域直接相关联。
持有非农业户口的人员,按地域划分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分布在城里的城里人,一部分是生活在乡下的“城里人”。[1]这里我们讨论的是生活在农村的非农业人口的体育生活方式问题。这部分“城里人”生活在农村,没有土地,不需要劳作,生活得较为轻松自在;但是由于地域的关系,他们却享受不到与城市人口等同的丰富多样的闲暇生活。其游离于“农村体育人口”和“城镇和新城镇体育人口”之外,成为研究忽视的一类人群。由于场地器材、体育氛围等各方面的限制,参与体育锻炼的欲望不能在现实中得到很好的实现。
山西省临汾市尧都区录井村坐落在汾河以西,全村有固定人口1 452人,分为451户。其中持有非农业户口的为42户,占总户数9.25%;人口123人,占总人口8.47%。非农业户口人员在本村主要从事小学与初中的教学工作,有个别是乡镇集体企业工人。通过对与个案中体育参与相关因素的调查和筛选,进行分析讨论。
按照农村非农业户口的成因进行分类,本研究将农村非农业人口划分为五类:第一类“下岗型”,以前乡镇集体企业的下岗职工,他们生活在农村,且没有土地;第二类“考非型”,父母为农民,由于升学等原因,将户口转出,土地被收回,后又由于种种原因仍留在农村生活的人;第三类“买非型”,世代农民,由于生活宽裕,九十年代初托关系买到的非农业户口,关系办下来后,仍生活在此地但是土地被收回;第四类“传非型”,父母是非农业户口,包括其未考上大学、未参军也未被安置工作的子女,由于其子女天生是城镇户口,所以无地;第五类“农转非”,近年被征用土地后,集体办理“农转非”的人员,主管部门给予一次性补偿后,由他们自谋职业。按照以上分类对个案中的非农业人口进行统计分类(见表1)。
表1 从非农业户口的成因分类统计
调查表明,“下岗型”数量少,仅16人,占总非农人口的13.0%,且多数年龄较大,在家帮助配偶或子女务农;“考非型”和“买非型”多为青年人,为53人和 26人,分别占非农人口的 43.1%和21.1%,但是他们多数外出打工,自谋职业;而“传非型”多是该村主要从事小学与初中的教学工作,除了上课,时间大多空闲,共28人;“农转非”在该村不存在,为零人口。
本研究的调查对象为:去除长期外出务工的农村非农业人口,并且长久固定生活在本农村的非农业人口,共52人,占调查人口的42.3%。
3.2.1 体育健身意识 通过对非农人口中“农村非农业人口”体育健身意识的调查分析,“考非型”和“传非型”中,由于大部分都接受过良好教育的熏陶,79%的人对体育不仅可以强身健体、增进心理健康、对其社会适应能力等几个方面都有很好的认同,同时也包括部分文化程度较高的“买非”人员。而大部分“下岗型”年龄较大,对体育可以增进身体健康认同度较高,但是56%的人对体育健心和对社会适应能力方面的意识尚淡漠。
另外,在对农村非农业人口的体育健身意识从其参与体育锻炼的动机中可以看出,对于“传非型”中多数教师职业者,有强烈的体育健身意识,防病治病和增强体质成为其主要的体育参与动机。而多数“下岗型”和部分“买非型”人口由于日常闲暇时间较多,超过一半以上是参与体育运动进行娱乐休闲为主要目的。而“考非型”和部分“买非型”青年居多,且多数是待业或乡镇企业职工,健身意识不强,而热衷于运动减肥。
3.2.2 体育消费意识 体育健身意识是体育消费意识的主导。农村消费水平原本不高,农民对体育的消费更是少之又少,而处于相对优越地位的“农村非农业户口”的人群由于体育健身意识的相对提高,从而使体育消费水平更上一个台阶,如21.2%的“考非型”和23.1% 的“买非型”人口,每季度的体育消费额已达到100元~300元。在300元甚至500元以上的层次中我们也看到了相对乐观的趋势。但是由于非农户口的成因限制,其消费意识和消费水平也有所差异,经调查,“下岗型”、“传非型”的体育消费水平不如“买非型”、“考非型”,这两种类型的消费意识和水平呈下降趋势(见表2)。
表2 农村非农业人口体育消费情况调查表(n=52)
3.2.3 体育信息意识 对体育信息的关注度与体育健身意识和体育消费意识也相关,健身意识浓厚和消费意识强的人群对体育信息的关注度也高。“买非型”、“考非型”的人口的对体育的健身和其他功能的认识度较高,并且体育消费意识消费水平也较高,因此对体育信息的关注度就相对高,都分别接近30%(见表3)。
表3“农村非农业人口”体育信息关注度调查表(n=52)
另外,通过对各类人群的了解,获取体育信息的途径与其年龄、文化程度等的差别而存在差异,“下岗型”多数年龄大,听广播、看电视、报纸是其获取体育信息的主要途径,而“传非型”和“考非型”人群通过网络、杂志,获取体育信息的比例有所上升。由于购买书籍费用高,身处农村租借书籍都不方便,所以购买书籍并不是获取体育信息的途径;再者对于农村生活的非农人口,对体育信息的意义认知有其狭隘性,过半数的“下岗型”认为意义不大,而除了年龄稍大的“传非型”人口主要通过获取体育信息来指导自身体育实践外,其他类型人群对体育信息的意义认知选择情况散落于各个选项之中。
3.2.4 终身体育意识 “农村非农业人口”终身体育意识,主要反映在其自身体育行为的期望值上,笔者从锻炼次数、锻炼时间、体育消费、体育信息的关注度几个方面进行了调查,发现体育健身意识浓厚的“考非型”、“传非型”对将来参与体育锻炼的时间和次数都有很高的期望。每周运动三次以上、每次30分钟以上的人群共达到了67%,其他两种类型人群的体育参与度也较高;对体育运动投入四种类型的人群都不同程度地表示愿意增加消费;而在体育信息意识包括关注度和摄取途径数据方面都有比较乐观的反映。
针对农村人口的农村体育近年来出现了一派繁荣的景象,对农村体育的理论探索和实践落实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全民健身路径的投入不仅从实物上对农村体育给予了支持,而且村民的眼界更加开阔,意识也有所增强。“农村非农业人口”在这一政策的影响下,体育信息的摄取方式更加多样化,体育参与的动机不断增强,对体育功能的认识更加完整,体育消费水平不断提高。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进程中,伴随着城镇化建设步伐以及户籍制度改革步伐的加快,“农村非农业人口”的体育生活方式随着体育的发展和农村体育的繁荣而变得更加丰富。
农村非农业人口区别于农民,亦与“城里人”不同。他们没有土地,是生活在农村的“城里人”;他们健身意识与生活方式都较为成熟,但是苦于居住地域与“身份”等条件的限制,外部条件环境跟不上内在意识的超前性。农村非农业人口的组成类型比较复杂,但是总体上体育健身意识较好,体育信息意识根据类型的不同而有差异,获取体育信息的途径也有差异,终身体育意识较好。
[1] 杨海龙.转型时期的尴尬人群——中国农村非农业户口青年的困境[J].当代青年研究,2005(3):44~47.
[2] 王建民.河南省农民体育健身意识和体育行为研究[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40(5):178 ~180.
[3] 龚震.农村非农业人口医疗保障问题应予关注[N].人民政协报,2007-06-B2-01.
[4] 朱华.珠三角地区农村居民体育意识与体育行为研究[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11,25(5):31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