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视化程序设计综合案例教学探索与实践*

2013-09-20 09:07张丽华仇芒仙
中国教育信息化 2013年2期
关键词:程序设计应用程序可视化

张丽华,仇芒仙

(嘉兴学院 数理与信息工程学院,浙江 嘉兴314001)

可视化编程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程序设计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深入理解面向对象编程思想,了解和掌握事件驱动机制,进一步提高编程能力。课程选用PowerBuilder作为开发工具进行授课教学。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第七章高等教育部分,明确提出“支持学生参与科学研究,强化实践教学环节。”[1]认识来自于实践,能力在实践中产生,通过实践,可以改善学生“只听不想、只学不问、只知不识”的状况。可视化程序设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实验环节对课程学习效果起着关键的作用。传统的程序设计课程教学一般按照教材内容的编排顺序,在课堂教学中以各种独立的小程序展示教学内容,课后完成相应教学单元的实验,实验项目也相对独立,逻辑联系不紧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有“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感觉,不易把握主线,学习也提不起兴趣。

本文针对程序设计教学中的以上问题,提出了采用综合案例教学的方法,将课程的教学内容融入到一个综合性的应用程序中。通过对该综合案例的解析,不仅能让学生体会到可视化编程的便利,进一步理解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机理,而且使学生对软件开发的过程有一个系统、全面的体会,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将大大提高。

一、综合案例设计

先模仿后掌握,然后才有创新,这是符合自然的学习方法。为此,教师从基本的概念出发,采用问题为驱动的启发式教学理念,以某个典型的基于窗口界面的应用程序入手,该应用程序涵盖课程要求的所有知识点,先介绍应用程序的框架结构,然后引导学生深入剖析各个子功能模块及其实现方式。采用边讲解相关程序设计知识点,边设计和实现项目中某个功能模块的教、学、做相结合的项目式教学法,当课程各知识点讲完时,项目也已完成。这样的教学设计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实践的过程中也逐步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的问题求解能力,达到思维向能力的提升和转变。[2]

1.设计原则

教育是一种教与学互动关系的形式,而不是在教学过程中累积起来的一系列教学技巧。案例教学之所以成为最好的教学方法,是因为学生由被动的学习者转变为积极的求知者。同时,学生自身具有丰富的内心生活,他们的体验值得被激发和鼓励。[3]基于以上因素考虑,综合案例的设计需要遵循以下原则:

(1)打破按照教材照本宣科式的教学方法,把教材作为重要的参考资料,将教学大纲中要求的教学内容通过一个综合性案例整合起来,使得各章节内容过渡自然,融会贯通。教学过程应如“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一样,符合学习心理和认知发展规律。

(2)善于利用学生熟悉的知识和事物。综合案例的取材应尽量贴近学生生活,如图书管理系统、学生成绩管理系统等。一方面,学生对相关的业务比较熟悉,能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结合学生自身的学习生活体验,便于激发其的创新思维。

(3)提供更为深入的“补充”实验内容。案例以涵盖基本教学内容为主,但也要为学有余力,需要了解更多的学生留有“空间”,符合“因材施教”的原则。[4]

2.功能设计

本课程选择“学生成绩管理系统”作为综合案例,该系统主要功能如下:

(1)档案管理,对学生及其教师的基本信息进行维护和查询;

(2)课程管理,可以进行课程设置和查询以及选课管理;

(3)专业管理,进行院系专业设置、维护和查询;

(4)成绩管理,进行学生成绩录入及其成绩查询;

(5)系统管理,包括操作员管理、操作员的口令更改以及帮助信息等。

学生成绩管理系统的功能模块图如下图所示。

图 学生成绩管理系统功能模块图

二、教学内容安排

综合案例涵盖了课程教学要求的所有内容,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将案例分为若干部分,并按照教学进度分阶段逐步完善。

首先,通过案例演示让学生了解PowerBuilder能做什么,明确课程学习要求,引导学生思考系统设计原理是什么,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接下来,简单介绍PowerScript语言,重点突出面向对象可视化程序设计的特点。

有了程序设计语言的基础,下一阶段就是完整介绍数据库应用程序的开发过程。从数据库的连接,用户登录,到展现应用程序主窗口、菜单与工具栏以及各个功能子窗口,以用户操作为主线,逐一介绍每个环节的实现方法及其相关理论,各个知识点前后贯通、衔接自然。

三、教学方法

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采用探究导向、任务驱动和小组协作学习等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的融合,达到教与学的和谐统一。

在教学过程中,先不顾细节,给学生展示综合案例的整体结构框架,让学生领会总体设计思路。然后由浅入深地剖析各个细节功能的实现方式,以便把学生的理解逐步引向深入。

无论课堂教学还是实践环节,始终采用“抛砖引玉”的方式提出问题,然后分析并寻求解决方案,最后进入实施阶段。将传统的以“教师、教室、教材”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转变为以“教室、实验室、图书馆(或者网络)”为中心,[5]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综合能力和素质也得到了提高。

在课程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每2—3人组成一个学习小组,小组成员在课程学习期间像伙伴一样共同协商确定合理的实施方案,一起讨论解决疑难问题。这样不但能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而且也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四、课程考核及效果

1.鼓励创新

对实验内容有创新或者扩充实验内容的小组实施奖励,作为平时成绩的考核依据,既能促使学生重视实验,积极动脑动手,又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2.重视阶段性评价

要求学生按时(不一定在实验课内)提交完成实验程序,教师对学生的阶段性成果进行及时评价,引导学生一起分析、讨论实验过程中的问题和遇到的困难,自然形成教与学的互动。期末课程结束,最终设计出一套完整的学生成绩管理系统软件程序,使学生颇具成就感。

3.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考试起着“指挥棒”的作用

课程期末考试内容和考试形式主导着学习者的学习重点和学习方式。为充分体现应用能力的考核,课程的期末考核采用上机考试,“迫使”学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就重视对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不断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课程的教学评估中反馈得到的信息,学生对本课程的满意度很高。不少学生还学以致用,解决了学习生活中的信息化管理问题。

五、结束语

采用以问题驱动的引导式课堂教学理念,以应用系统的构建为最终目标,采用“做中学,学练结合”的教学方式,不仅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提升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意识。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EB/OL].http://www.gov.cn/jrzg/2010-07/29/content_1667143.htm.2010-07-29.

[2]战德臣等.“大学计算机”——所有大学生都应学习的一门计算思维基础教育课程[J].中国大学教学,2011(4):17-22.

[3]曹辉.混沌理论、复杂性与课程变革[J].现代大学教育,2011(2):13-18.

[4]王义遒.教材怎样启发创新思维[J].高等理科教育,2010(6):1-3.

[5]刘智运.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和实施要点[J].中国大学教学,2011(1):14-17.

猜你喜欢
程序设计应用程序可视化
基于CiteSpace的足三里穴研究可视化分析
思维可视化
基于Visual Studio Code的C语言程序设计实践教学探索
基于CGAL和OpenGL的海底地形三维可视化
删除Win10中自带的应用程序
“融评”:党媒评论的可视化创新
从细节入手,谈PLC程序设计技巧
谷歌禁止加密货币应用程序
高职高专院校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改革探索
PLC梯形图程序设计技巧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