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歇生产多套公用设备优化控制的研究

2013-09-20 07:11温新根梁亚霖高文彬王树会俞文光陈志骏
自动化仪表 2013年8期
关键词:批量助剂使用率

温新根 梁亚霖 高文彬 王树会 俞文光 陈志骏

(浙江中控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浙江 杭州 310053)

0 引言

从上世纪80年代起,大型聚合釜的间歇式工艺生产就开始引入了基于ISA S88标准[1]的批量控制和批量管理等先进控制技术,结合配方将各种设备按特定任务组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更高级的生产模式[2-3]。如果能对生产和调度做出进一步调整,使之具有更少的间歇时间,那么必将带来更高的经济效益。

传统的间歇生产大多依赖操作员的工作经验,为保证安全和防止冲突,操作员往往只允许一台釜占用整套加料/出料系统。这使得完成一条生产线加料需花费大量时间,大大制约了产能。

本文通过引入多线加料控制,结合先进软件算法,在控制系统(如DCS)平台上,将排队控制及自响应功能嵌入到批量控制中,并应用于大型间歇式工艺生产中,有效减少了加料设备的等待时间,从而大大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效率。

1 单元时间片管理

在大型聚氯乙烯生产中,通常情况下聚合釜有多台。为便于管理和更好地利用公用设备,常将这些釜分成几条线,一条线即代表一组釜,每条线公用一套加料/出料设备,每组釜都能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生产体系,使用起来干扰因素较小、简单方便,此方法目前已被广泛采纳和应用。在这种体系中,可将众多公用设备划分成若干个部分,每个部分就可以称作为单元,根据批量控制将公用设备划分为独占式与非独占式的规定,在聚氯乙烯控制单元中,可依据独立、完整、合适的原则进行划分。

在聚合釜的加料中,包含涂壁、缓冲剂、脱盐水、单体、链转移剂、分散剂、引发剂等原料。如果在控制时将每种助剂都划分成独立的单元,那么根据工艺要求单独为每一种助剂配置启动、停止、暂停、重试、忽略、复位等接口按钮,将使程序的故障处理能力和灵活性大大提高。由此,助剂加料公用设备适用于非独占式场合。在每个助剂单元中,通常包含启停控制、读取配方、采集检测仪表参数等环节,每一个动作可视为一个独立步序。将这些步序按工艺要求组合在一起,就组成了一个助剂的加料单元。如果将这套公用设备完整的组合起来,又可以成为一个独立的聚合加料单元。

嵌套单元系统的单元分得越细就越能满足精细化的生产要求,但由于各步单元时间区别太大,很难作为判断的标准,也容易出现故障,一旦某个步序出现问题,将导致整个顺控程序无法继续。由此,在计算时间片时以助剂为单元,将会使整个程序结构清晰明了,符合优化控制的要求。

对聚合釜的助剂加料而言,如何提高各单元使用率,降低助剂加料设备空置率,缩短聚合釜的生产周期,从而达到提高生产效率的最终目的,是长期以来一直被广泛关注的问题。掌握各单元的时间片,缩短生产周期,提高设备使用率,才能实现更精确的管理[7-8]。

聚合釜的生产过程一般包括加料、聚合、出料回收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都可能存在多个单元,要计算一组釜的生产周期,必须了解每个单元的时间片。假设加料时包含n个单元,每个单元的时间片分别为t1,t2,…,tn;通常聚合阶段只有一个单元,时间片为tj,且各个釜聚合开始时间只取决于引发剂加完时间,与其他釜的聚合时间片无关;出料回收阶段包含k个单元,也就有k个时间片,由于出料与加料时间片类似,并且个数通常比加料时少,所以主要讨论加料时的情况。

假设一组釜的数量为N台,每组只有一套加料设备,加料顺序按釜号从低到高排列,则第一台釜加料总时间T1为:

从第二台釜开始,当ti>ti-1时需要等待。为便于计算,假设在加第一种助剂前还存在另一种助剂,其加料时间t0=0,那么加料总时间T2为:

在式(2)中,当 ti≤ti-1时,说明系统无需排队,直接开始加料,在多项式中应略去。对这组釜中的第m台釜而言,加完料的总时间Tm为:

在聚合釜生产中,由于各种助剂加料时间是可知的,则根据式(3)可推导出加料总时间。一般来说,当一条线的最后一台釜加料完成时,第一台釜还没聚合完成,也没出料回收,那么在启动第二轮加料之前,这些助剂设备会有很长一段时间处于空闲状态。如果能将这段时间利用起来,作为备线给其他线的聚合釜加料,将有效提高助剂设备使用率,并缩短生产周期。

2 排队与多线加料效率分析

在聚合釜的助剂加料中,如果能在软件编程和硬件设备方面作合适的调整和完善,就能够解决助剂设备空置率高的问题,并有效地提高各单元的使用率。

2.1 多线加料分析

一般情况下,一套加料系统只对几台同一条线的聚合釜负责,另一条线的聚合釜由另一套加料系统负责。这样比较稳定,结构清晰,操作起来较简便。但通过前文分析可知,某套加料设备空闲时可以作为备线给其他线聚合釜加料,即多套加料系统互为备用、互相切换,具有相同的优先级。

在多线加料系统中,假设有N1组聚合釜,即有N1条生产线;对于某种助剂来说,每一组釜有N2套加料管道(通常N1=N2),其中(N2-1)套是备线,在单线加料中(无主备线加料),N2=1;每一组釜有N3台聚合釜;每一台釜需要加N4种助剂。以第N种助剂加料为例,多组聚合釜加料结构图如图1所示,实线表示某套加料系统的主管线,虚线表示对应的备线。

图1 聚合釜加料结构图Fig.1 Structure of the feeding process for polymerizer

在单线加料中,以某一组釜的某种助剂为研究对象,任意一台釜只有一个加料单元与之对应,即同一时间只能给一台釜加料,对于某一台聚合釜而言,任意一种助剂设备的使用率P用和空置率P空分别为:

在多线切换加料中,为实现对比的同时也说明备线应用率,那么研究对象应与单线一致,也以某一组釜为单位。对于具有N2套加料管道的某种助剂来说,这组釜的使用率P'用和空置率P'空分别为:

对于整套加料助剂来说,如果聚合釜一共要加N4种助剂,每一组釜有N2套加料管道,那么在多线加料时,这组釜的加料系统使用率比单线加料高出P倍,则有:

由式(8)可知,对某一组釜而言,某种助剂设备的使用率随加料管道套数的增加而增加,且呈现倍数上升的趋势;对于这组釜的整套加料系统来说,使用率与单线加料相比呈现指数增加的趋势。

2.2 排队作用分析

当系统采用单线加料时,如不引入排队控制,整套加料系统一次只能满足一台釜的加料,如果出现其他釜也加料的情况,由于不同助剂占用时间不同,很可能出现不同釜争相加同一种料的情况,导致系统混乱,产生故障。即使人工干预(暂停、停止等),也会花费大量时间,而多釜数更是容易出现差错,无法达到满意的效果,故加料系统只能响应一台釜的请求。假设釜需要加N4种助剂,则对某台釜而言某种助剂设备使用率P0为:

当系统在单线间歇生产中引入排队控制时,通过检测、排队、响应等功能可以保证每种助剂设备都处于工作状态,即都在给某一台釜加料,则这台釜加料设备使用率P1为:

当系统在多线间歇生产中引入排队控制时,不仅能保证每种助剂都在加料,而且能保证每种助剂的每套管道都处于工作状态,则某一台釜某种助剂设备使用率P2为:

将式(4)与式(11)对比分析可知,在聚合釜间歇过程中,排队控制虽然不能额外提高使用率,但它是保证硬件设备加料系统能处于最大使用率工作的软件条件,也是前提条件。也就是说,如果不引入排队控制,那么多套加料管线中的备线实际是不起作用的,即在图1(b)中只有实线管道在工作,虚线管道被白白浪费了,其效果相当于图1(a)中的单线加料。

S88标准关于公用设备的批量控制方案指出,如批量过程需要调用某一阶段的某个单元,并非通过将此设备单元作为资源来配置,而应通过逻辑的获取和释放的方式进行,同时,一个单元一次只能响应一个使用者。本文在此基础上,从S88标准批量控制方案出发,引入了多套公用设备的概念,将加料系统分为主备线,并分析了实现的条件,提出了一种有序获取和释放公用设备的方法,解决了多个使用者同时等待而使聚合釜使用率降低的问题,有效提高了聚合釜生产效率。

3 应用程序实现

在间歇生产中,可以通过改善工艺,或采用多套加料系统等来增加产量。要保证这些硬件设备都发挥其功用,关键是在合适的软件平台上编写强大的工业控制软件[9-10]。而排队控制更是其中的重点,其与批量控制相结合,将有效提高聚合釜的生产效率。

3.1 排队控制分类

排队控制实质是一项结构性工程,其核心是将各个单元及配方有机地衔接起来,通过对被控对象合理分组,实现一个完整的系统性任务。

排队控制按实现方法分类,通常可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第一种是计时响应控制,分时间等待最长和时间等待最短两种,具体应用视项目工艺或实际情况而定。这种方法需用到大量的定时器,其优点是灵活方便,每台设备都具有相同的优先级,无主次之分;缺点是占用的定时器较多,在大型项目如聚合釜加料控制,每种助剂的每套设备加料都需要经过排队,定时器的大量使用增加了控制器的整体负荷。

第二种方法是排队次序计数控制。在某些罐数多、操作要求严格的场合,比如制药行业,计数可以方便操作员掌握各个储罐的实时情况,帮助企业提高生产效率。

第三种方法是特定次序响应法,也是本文着重介绍的方法,其响应过程如图2所示。

图2 特定次序法响应过程Fig.2 Response process of specific sequencing method

在某种助剂加料过程中,预先编排响应次序。当某一种助剂加料设备完成对某一台聚合釜的加料并处于空闲时,其他进入这种助剂排队列表中的聚合釜按“釜号”依次响应,逐一完成。如果某种助剂的加料具有多线选择功能的,那么同时加料的就可以是多台聚合釜,其他多台釜如要加料就必须先进入排队,等待助剂设备空闲后依次响应。这种方法的优点是程序编写起来标志位稳定、容易判断、程序量小、结构清晰。

3.2 组态管理软件优点

组态管理软件采用的是浙江中控基于IEC 61131-3标准、针对集散控制系统所开发的全中文界面DCS组态编程软件。组态管理软件集成了LD、FBD、SFC、ST四种类型的编辑器,LD、FBD以及SFC编辑器相结合,可以较好地满足工业现场所遇到的大部分控制任务,而使用ST编辑器可以实现一些高级应用。

在编写聚合釜排队与批量控制程序的过程时,主要使用组态管理软件完成程序框架的编制。ST语言具有易读易理解、迭代方便、占用内存小的优点,因此,在具体的程序动作的编写过程中,较多使用ST语言编写程序。

3.3 排队逻辑实现

多线排队控制逻辑结构如图3所示。

图3 多线排队控制逻辑图Fig.3 Logic of the multi-line queuing control

工艺系统无备线时,系统一次响应一台釜,条理较清晰。在多线切换加料的控制任务中,系统可以同时响应多台釜的加料,逻辑相对复杂些,编程时考虑的情况较多,要注意控制器的执行周期、扫描规律等。

工艺系统无备线时,系统一次响应一台釜,条理较清晰。在多线切换加料的控制任务中,系统可以同时响应多台釜的加料,逻辑相对复杂些,编程时考虑的情况较多,要注意控制器的执行周期、扫描规律等。

在程序编写过程中,采用了嵌套的CASE选择语句,用来对步和釜作出选择。嵌套的IF、END_IF语句,用作条件判断和状态标志位检测、条件跳转语句及多种文本代码计算等。按“釜号”从低到高的原则选釜,结合控制器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的扫描规律,在条件判断中一旦检测条件满足,立刻置位标志位,屏蔽其他釜的响应。组合各个助剂单元,构成完整的排队控制。

4 结束语

针对聚合釜在间歇生产中助剂设备使用率低,生产周期长的问题,本文探讨了结合工艺和软件实现增产的方法。工程实际运行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的助剂单元控制策略能够降低助剂设备加料空置率,提高聚合釜的使用率,系统响应性能良好。该方法切实可行,具有一定的借鉴推广意义。

[1] Instrument Society of America.IEC 615121-1 Batch Control Part 1:Models and Terminology[S].North Carolina,1995.

[2] 陈晓芳,刘珊中.基于S88标准的批量控制的阶段控制策略研究与实现[J].化工自动化及仪表,2010,37(9):17 -20.

[3] 申屠久洪,赖景宇.悬浮法70 m3釜聚氯乙烯生产DCS控制系统设计及全自动批量控制[J].中国氯碱,2004(11):39-42.

[4] 周泽魁,杨丽明,张光新.聚氯乙烯聚合釜计算机控制[J].自动化仪表,1997,18(10):29 -31.

[5] 李锋.50 m3糊树脂聚合釜温度控制[J].化工自动化及仪表,2010(7):110-112.

[6] 陈树泉,肖卫国,曾力江,等.聚合釜的优化控制[J].化工自动化及仪表,2000(4):10-13.

[7] 康珏,刘美.基于MATLAB的神经模糊聚合釜控制[J].自动化仪表,2008(6):59 -61,64.

[8] 马越峰,赖景宇,周小文,等.基于MATLAB的神经模糊聚合釜控制[J].自动化仪表,2005,26(6):34 -37.

[9] 丁东湖,金建祥.聚氯乙烯温度控制方案的设计及应用[J].化工自动化及仪表,2004,31(2):15 -16.

[10] 崔宁,万超瑛,张勇,等.聚氯乙烯/蒙脱土复合材料的动态热降解动力学[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10):1768-1771.

猜你喜欢
批量助剂使用率
批量提交在配置分发中的应用
钾助剂对Co(311)面上碳吸附影响的理论研究
农药减量增效助剂应用技术
如何预防磁盘使用率过高?
减少SOx排放的催化裂化新助剂
采用经济数控车床批量车削孔类工件的再实践
2018年中国网络直播用户规模为3.97亿
基于服务学习方法提高青少年安全带使用率
在数控车床上批量钻铰孔类工件的实践
胃肠外科围手术期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