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闫昆龙 供图/上海博物馆 图片版权/美国克拉克艺术馆
20世纪初,美国胜家公司继承人罗伯特·斯特林·克拉克来到欧洲,在异彩纷呈的艺术界找到了他毕生的兴趣所在。此后几十年,他以敏锐的眼光收藏了一批19世纪多个画派的代表作品。今天,这些艺术精品随着“从巴比松到印象派:克拉克艺术馆藏法国绘画精品展”来到了上海,与大家重温西方艺术史上那段璀璨的时光。
巴比松是法国巴黎枫丹白露森林边上的一个小村庄,风景优美。19世纪时吸引了诸多迷恋浪漫主义的自然风景画家来此创作,巴比松画派也因此得名。
1822年,巴比松的加纳小旅馆迎来了各地来的画家,阿利尼、布拉卡萨、达尼安等便是它的首批顾客。卢梭从1833年起便钟情于此地,1846年更是在这里定居,直至1867年去世。1849年,米勒为逃避霍乱来到巴比松,在加纳小旅馆受到L·布朗的热情接待。1850年以后,在卢梭家举行的周末聚会成了艺术家们的欢乐时光。在这里,这些画家形成了一个与世隔绝的部落。这些艺术家试图通过对大自然的再现和主观情感的抒发,回应他们自身的焦虑。卢梭笔下的树木、米勒笔下的农民都记录下了永恒的瞬间。
象鼻山峭壁 布面油画 1885年 莫奈象鼻山峭壁是诺曼底海滨的一处著名自然景观,莫奈经常到这里写生。此作的构图是莫奈以前的画作中从未见过的,他挑选了一个需要涉水才能到达的写生地点。为了捕捉晨光投射在峭壁上转瞬即逝的光影,莫奈需要连续几天在固定的地点等候,并在太阳升到合适角度的很短一段时间里奋力作画。这种作画方式成就了莫奈成熟时期的典型风格。
牧羊女:巴比松平原 布面油画 1862年 米勒
此次展览展出了巴比松画派代表人物米勒的《牧羊女:巴比松平原》。画面上,正在吃草的羊群边站着一个牧羊女,她把羊群交由黑色的牧羊犬看管,自己则专心编织着一只棕色羊毛袜。生活在巴比松的米勒总是会看到这种田园牧歌式的情景,经常跟米勒结伴散步的哥哥皮埃尔曾回忆:“他(米勒)所有的绘画或素描都是在画室内完成的,每次回到家,他总是感觉脑海中充满了各种景象。”这幅画很可能是米勒在画室中循着记忆、经过精心构思所作。以织袜子的牧羊女为前景、羊群为背景的画面不单是米勒日常所见,也包含了他对宁静的、自给自足的乡村生活的情感。
在去意大利之前,柯罗也来过巴比松。因此,柯罗也是巴比松画派绕不开的一位著名画家。这次在上海展出的《伯约明群岛的浴女》就是其晚期代表作。画中描绘的是意大利北部的马焦雷湖,创作这幅画时柯罗已有30年未见过马焦雷湖了,他描绘的是记忆中的、理想化的湖景。画中的景色有一种迷雾蒙蒙的梦境般的气氛,两位缺乏实体感的浴女和谐地融入背景,为画面增添了几分超然的意境。
巴比松画派的画家们或实地写生,或像米勒仅凭记忆作画,或雕刻版画,或用大量的油彩在画布上涂抹。他们的画作往往有厚重的颜料和在夸张的线条下显得人工化的色彩。慢慢地,一种新的表现手法初见端倪,特别是1855年后,这里的画家们发现,将一些纤细的纯色短线条并置起来可以增加色彩的明度,使其更加具有光线的强度。这也是巴比松画派的画家们留给下一代画家即印象派画家的重要遗产。
1860年,西斯莱来到巴比松,很快将雷诺阿、莫奈等人拉到了这里。这些画家远离格莱尔画室中的俗套,在这片森林中找到了向往已久的自由空气。1863年的复活节,莫奈和巴齐依在距巴比松不远的小村庄夏伊度假,按照迪亚兹和米勒的风格进行创作,莫奈创作了多幅枫丹白露风景画。在1866年的沙龙展上,这些作品受到了好评。1874年4月15日,印象派画家作品的第一次展览在巴黎的嘉布遣大道35号举行,共展出了30位参展人的162幅作品。正是在这一次展览中,因有人对莫奈的《日出·印象》进行嘲讽,画家团体获得了“印象派”这一称谓。
溪中鹅 布面油画 1874年 马奈
瓶中的百叶蔷薇 布面油画 1882年 马奈此作是马奈晚期的作品。当时的马奈顽疾缠身,但依旧坚持在病榻上画小尺幅的花朵、水果静物画。这些作品大多数送给了他的朋友。画家以娴熟的技法、简练的笔触刻画出玻璃瓶中的折射效果,仅以寥寥几笔就勾画出了蔷薇最美的一面。
蓬图瓦兹附近的瓦兹河 布面油画 1873年 毕沙罗
这次来上海展出的《溪中鹅》是莫奈在那次联展前几个月完成的。与莫奈这一时期的其他作品一样,《溪中鹅》色彩明快、颜料涂抹厚重。橘黄和金黄的秋叶在阳光下闪耀,在泛着涟漪的水面上投下倒影。莫奈采用了竖构图,以树丛包裹小溪、小径和农舍,仅留下依稀可见的一小片天空,营造出一种私密感。莫奈的作品一般采用横构图,像《溪中鹅》这样的构图十分少见。
1855年,毕沙罗来到巴黎,并认识了柯罗。在巴黎瑞士美院工作时,他认识了莫奈。毕沙罗当时主要画热带风景,有时也在巴黎附近进行户外写生。他早期的风景画受柯罗的影响,直到1865年,他一直宣称自己是柯罗的学生。1869年,他移居凡尔赛附近的卢浮西埃纳,其创作的风景画中开始出现对“道路”这一主题的偏爱。1872年,毕沙罗又在蓬图瓦兹定居,开始了一个创作丰富的时期。与雷诺阿、莫奈一样,毕沙罗也进行着艺术的探索与试验,并从1874年起参加他们的所有活动。这次展出的《蓬图瓦兹附近的瓦兹河》作于1873年,描绘的是巴黎城郊新建的酒厂,就在毕沙罗当时住所的对面。从这幅作品可以看出,毕沙罗与莫奈一样,也对水中的倒影感兴趣。
1863年,莫奈把他的朋友们拉到枫丹白露森林去画画。在这里,雷诺阿遇上了迪亚兹,迪亚兹建议雷诺阿将作品中的色调变得更明朗一些。但真正让雷诺阿从各种不同影响中解脱出来的,是印象派绘画艺术——他将印象派的绘画原则运用到了肖像画的创作之中。此次展览的宣传册封面,就是雷诺阿于1880年创作的《剧院包厢》。19世纪,到剧院观剧是巴黎上层社会的一种重要消遣方式。雷诺阿先后创作过几幅以剧院包厢为题材的画作。据雷诺阿的画商诺德朗说,这幅画本来是一位客人为自己女儿定制的肖像画,但事后因对作品不满意而拒绝购买。雷诺阿对画面中的黑衣女子进行了修改,并涂去原来在右上角的一位男子,将这幅画改成了当时流行的风俗画。
这次来上海博物馆展览的73幅作品,绝大多数来自克拉克夫妇的毕生收藏。1910年秋,美国胜家缝纫机公司继承人斯特林·克拉克来到欧洲,在异彩纷呈的艺术界找到了他毕生的兴趣所在。几十年中,他以敏锐的眼光收藏了一批19世纪多个画派的代表作品,并于1955年建立了克拉克艺术馆。现在,克拉克艺术馆是世界上少数兼具艺术博物馆与视觉教研中心双重身份的机构之一,其中以收藏法国19世纪印象派的绘画作品影响最大。
左图:女子与狗 布面油画 1891年 皮埃尔·博纳尔博纳尔二十几岁时是纳比画派的成员,《女子与狗》是他该时期的典型作品。画家以女子的蓝白格裙子标示她的形体,并不着重表现躯体的立体感。整幅画面刻意忽略了透视感,背景中三个人物与女子的距离感仅以形体的大小来表现。通过女子手臂处明显的钢笔和石墨痕迹可知画家是直接在画布上打草稿塑形,然后平铺颜料。这种强调平面感、装饰性的纳比派风格受到了日本木版画的影响。
右图:剧院包厢 布面油画 1880年 雷诺阿
弄蛇人 布面油画 约1879年 让·莱昂·杰罗姆
在这次展览中,有一幅法国画家让·莱昂·杰罗姆在1879年绘制的《弄蛇人》。杰罗姆在北非、中东游历期间用草稿和照片记录了大量自然景观、风土人情和古迹建筑,回到画室后把这些资料融入到了自己的创作中。《弄蛇人》背景中的蓝色建筑来自今伊斯坦布尔的托普卡匹皇宫,全裸的弄蛇男孩和身着异国情调服装的观众则是画家根据旅途所见拼凑而成。克拉克的父母曾一度拥有此作,1942年,当克拉克在市场上重遇此画后,便毫不犹豫地以500美元的低廉价格买下了它。
除了作品之外,此次展览还呈现了克拉克1908年至1909年在中国期间的大量文献。这部分内容虽与他的收藏无关,但在他的一生中却是不可省略的一段传奇。那两年中,克拉克组织并带领了一支雄心勃勃的考察队,从太原出发,穿越中国的大西北,行程逾3200公里,研究涉及中国的地理、气象、生物、民族志等多个学科。他的考察队非但没有从中国带走任何出土文物,还对所经地方的村民有求必应,不遗余力地提供医疗救助。考察结束后,克拉克考察队把他们收集、制作的上千件动物标本全数捐赠给了密森尼学会,用于科学研究。相比斯坦因等人,克拉克考察队纯粹的动机和公益的性质使其成为世人关注焦点之外的一场默默无闻的旅程。
1.考察队成员(从左至右):索尔比、克拉克、科布、格兰特、道格拉斯,1908年11月
2.山谷里废弃的庙宇及骑马人近景,1909年夏天
3.克拉克考察队绘制的地图,在《穿越陕甘》一书中发表。地图显示考察队的行经路线贯穿山西、陕西、甘肃(含今宁夏南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