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 嘉,李静静,王 诚,李文秀,耿 彤,王 涌,姚贵忠*
(1.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卫生部精神卫生学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北京 100191;2.北京市海淀区精神卫生防治院,北京 100194)
20世纪六七十年代,社区个案管理为适应新时代背景应运而生,因其独特的科学照顾模式,各个国家及地区越来越重视其在社区精神疾病患者中的有效实施。近年来,我国政府也开始重视个案管理在社区精神卫生保健体系中的应用[1]。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在2009年成立了精神疾病全程干预中心,中心重要工作是探索医院社区一体化,在社区开展新型医疗服务模式。借鉴国外个案管理工作培训经验[2-3],随着自身工作开展,我们逐渐积累了对社区从事精神防保工作的医护人员个案管理工作培训的经验。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目前开展的个案管理工作培训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1.研究对象。在北京市海淀区社区卫生中心从事精神防保工作医务人员,其中医生40名(公共卫生专业20名,全科医生8名,专科医生12名),55%的医生工作年限在5年以下,65%为中级以下职称。护士14名,92.8%工作年限在5年以下,71%为中级以下职称。医务社工2人,工作年限均在2年以下。
2.课程及考核设置。(1)学习精神疾病知识(8课时):课程设置目的为通过理论课学习了解精神疾病常见症状,社区重点服务人群精神疾病分类,疾病病因、临床表现、风险评估、治疗以及预后转归的影响因素;课程形式包括授课、录像观摩、小组讨论;课程内容包括精神疾病常见症状、6种重性精神疾病、精神科药物及常见副作用、风险评估;课程安排由精神科主治医师以上的临床医生负责教学;课程考核以选择题、简答题的形式进行。(2)学习常见躯体疾病课程(2课时):课程设置目的为掌握精神疾病患者在服药过程中经常共患的躯体疾病相关知识;课程形式以理论授课为主;课程内容为肥胖、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等疾病的预防、治疗;课程安排由社区主治医师以上的内科医生讲解知识;课程考核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核知识点。(3)心理知识课程(8课时):课程设置目的为掌握如何与案主建立关系,了解减轻患者心理压力、症状影响的认知心理治疗技术以及家庭治疗基础知识,同时了解小组工作的原理和实践技巧;课程形式为授课与实习、小组讨论相结合的方式,实习中安排8-10人一个小组;课程内容为医患沟通技巧、认知行为治疗、家庭治疗、小组工作;课程安排由精神科主治医师、心理治疗师及社会工作者共同承担;课程考核为角色扮演考核临床沟通技巧及心理治疗技术。(4)个案管理工作课程(10课时):课程设置目的为了解个案管理的理论、个案记录书写、掌握个案管理流程以及如何实践个案管理的五大功能;课程形式为授课与分组实习、小组讨论;课程内容为个案管理的理论、个案管理流程、如何对个案进行全面评估、如何制定康复计划、如何跟踪评估计划执行情况、如何协调服务;课程安排由康复专业的精神科医生讲述个案管理的理论知识,有3年工作经验从事精神科个案管理工作的管理员现场演示同时带领小组进行小组讨论;课程考核为实际案例分析,考核对患者需求评估及计划制定。(5)法律知识及社会保障课程(5课时):课程设置目的为了解精神卫生法以及和精神疾病患者相关的社会福利保障体系;课程形式为授课;课程内容包括如何遵照法律知识在社区开展精神卫生服务、如何办理残疾证、如何申请低保、如何办理提前退职、如何申请公租房、如何办理免费服药;课程安排由具备精神科法律知识的专家及社会工作者进行授课;课程考核以社区遇到的真实案例应对策略,考核对精神卫生法的掌握,以抽取问题形式现场考核社会保障知识。(6)个案管理社区实践(24课时):课程设置目的为了解社区精神卫生中心开展的重性精神疾病管理规范,了解社区生活的精神疾病患者需求;课程形式包括授课、社区卫生中心实习;课程内容包括掌握社区重性精神疾病管理规范,如患者建档、分级、应急处置、双向转诊,考察实习社区康复活动站,参观职业康复机构;课程安排为分别进入基层卫生实践基地,由负责精神卫生服务的工作人员带教;课程考核以提交基层实践报告一篇,字数2000字以上。(7)个案管理工作实践(12课时):课程设置目的为了解个案管理工作在三甲专科医院如何开展;课程形式为实习观摩;课程内容包括实习首评、复评个案管理工作、多学科团队讨论、了解医生督导工作,掌握个案管理流程以及个案报告的书写;课程安排由开展个案管理工作的三甲专科医院负责带教;课程考核为完成一份个案管理记录,包括首评、复评,由从事个案管理工作医生负责督导。
3.教学效果评估。采用调查问卷方式。共涉及4个方面,通过培训学习自己的收获(同时选出收获最大的方面);对授课教师讲课内容是否满意;对本培训的教学计划安排是否满意;对本培训编写教材是否满意。同时对培训总体评价进行评分,100为满分。
1.问卷调查结果(附表)。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培训对象对于课程设置评价较好。对培训收获最大方面,82%选择了提高操作能力。学员对培训总体评价的平均分是96分。
附表 社区精神卫生工作人员个案管理工作培训问卷调查表
2.教学效果分析。理论考试平均分数为97分,实践课程的考核内容学员均能完成。
从调查问卷中发现,学生对个案管理工作培训课程设置总体评价较高,学生认为培训的学习效率较高。
2009年何燕玲[3]等在上海对社区全科医生、精神科专兼职防保医护人员进行个案管理在社区精神卫生服务中推行的可行性调查,结果显示98.1%的人对医护人员为社区病人提供个案管理服务持肯定和比较肯定的态度;有83.0%的人认为实施个案管理最大的困难是缺乏专业人员和支持系统;83.0%的人觉得自己不太具备或还不具备做个案管理的条件。可见对社区医务人员开展精神疾病个案管理工作培训迫在眉睫。
根据文献中报道[2]精神疾病个案管理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包括:亲和力、影响力、独立性、协调力。应具备的专业素质包括:精神科知识、常见躯体疾病、心理咨询相关技能、社会政策、法律知识。课程培训中采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教学方式,帮助学员提高应具备的素质,并对知识掌握情况进行考核。由于培训对象职业背景不同,应根据学员情况对培训内容及课时安排上有所侧重。同时考虑到社区人员工作时间紧张,集中培训与分段培训应配合实施。
2013年5月我国精神卫生法出台,将大力推动社区精神卫生服务。以社区为基地,把个案管理作为精神卫生服务的有效方式加以推进和完善将成为一种发展趋势。目前,社区精神卫生工作人员不足、专业知识欠缺,需要在专科医院指导下开展工作。我院对社区工作人员个案管理培训工作在起步和探索阶段,如何进行科学合理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的安排,是精神专科教育者亟待研究解决的课题。我们需要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和总结经验,以培养出适合我国社会发展与医疗卫生岗位需要的精神科个案管理工作者。
[1]徐一峰,姚贵忠,朱紫青.社区精神卫生服务中的个案管理[J].上海精神医学,2005(S1):68-69.
[2]Kanter,J.,Clinical case management:definition,principles,components[J].Hosp Community Psychiatry,1989,40(4):361-8.
[3]王维玲,何燕玲.个案管理在社区精神卫生服务中推行的可行性调查[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9(7):485-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