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的旋律 语言的飞扬——《2013中国雕塑年鉴展》述评

2013-09-17 08:37刘欲晓byLiuYuxiao
雕塑 2013年4期
关键词:年鉴雕塑艺术家

■刘欲晓 by Liu Yuxiao

多彩的旋律 语言的飞扬
——《2013中国雕塑年鉴展》述评

■刘欲晓 by Liu Yuxiao

Polychrome Melody, the Flying of Language—The Review of “2013 China Sculpture Almanac Exhibition”

编者按:“语言的飞扬——2013中国雕塑年鉴展”已于 2013年6月在国家大剧院举办。这次展览以“语言的飞扬”为主题,是对我国当下雕塑艺术创作多元状态的一种描述。在国家大剧院这个具有国际影响的表演艺术中心举办雕塑展,不仅丰富了大剧院的公共空间,也使得雕塑艺术超越了专业领域。本期所刊文章就展览评述、主题阐释、策展有感几方面进行了探讨,旨在深入了解这次中国雕塑年鉴展的文化意义。

Editor’s notes:“Flying!Language!——2013 China Sculpture Almanac Exhibition”have been held at National Theatre in June 2013. The exhibition took “Flying ! Language!” as the theme, and was a description of diverse state of contemporary art sculpture in our country. Holding sculpture exhibition at the National Theatre with international inf l uence, not only enriched the theater’s public spaces, but also made sculpture beyond the professional fi eld. The articles in current issue discussed exhibition recitation,theme interpretation and the feeling of planning, aimed at understanding the cultural signif i cance of the Chinese Sculpture Almanac Exhibition.

雕塑作为造型艺术的一个门类,通过线条、形体、结构和各种媒介材料的结合得以呈现,因其表面的块面转化、变化组合如同演奏出的多彩的旋律,所以也常常被称作凝固的旋律。建筑被誉为是凝固的音乐。雕塑与建筑均是以空间表达为体现,它们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尤其是在雕塑、建筑间界限渐趋模糊的当今。将雕塑置于大型公共建筑中,在国家大剧院这个国家最高表演艺术中心里举办,为雕塑作品提供了新的释读视角和多元化的对话语境。

年鉴展是过去两年全国范围内的老中青艺术家在艺术观念、形态、语言和材料方面探索的综合成果展示。秉承着“包容多元形态、坚持深度和品质,鼓励本土和原创”的原则,展品从编入年鉴的近六百件作品中遴选出110件,基本上是目前我国雕塑界多元化的创作局面的整体呈现。包含了新中国第一代雕塑家如钱绍武、田世信、张润垲、张得蒂、韩美林的新作,也有如霍波洋、陈云岗、朱尚熹、景育民、孙伟、吕品昌、王志刚、张永见、陈钢、蔡志松、陈志光等如今艺坛中坚力量艺术家的作品,更有更多的70、80后如郑路、马文甲、蔡磊、葛平伟、王瑞琳、柳青、袁佳、丁浩、刘松、李遂等新锐艺术家的创作。这也是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雕塑专业委员会完成换届后的首个大展。而较之于博物馆、美术馆,国家大剧院更为广大的喜爱艺术的观众群体也给本次年鉴展带来了较之以往完全不同的观众群体和社会影响力。展览期间共有37558人次参观,调查问卷抽样显示展览满意度达到了93%以上,很多人表示,这是他们近些年看到的能让人感受到美的展览,有的人表示“这个展览的雕塑作品让人理解起来很容易,不像当前很多的展览总让人感到冰冷和距离”。超过96%的观众看过展览后对中国当代雕塑产生了进一步了解的兴趣。

本次展览命名为“语言的飞扬”有着多重含义。首先语言是不同艺术门类确立的基础,是艺术家自立的基础,艺术家的创作风格即为自己的艺术语言,展览里充满探索性、个性张扬的作品比比皆是,从写实到抽象、从静态到动态、从装置到观念,其中既有艺术家对时代、对社会、对各类艺术思潮的关注和思考,又有对艺术本体表现性的探索,更有对雕塑的材料、形式、色彩等纯形式美的追求;其次是雕塑作品的材料本身即是一种语言,材料语言作为雕塑作品呈现最重要的载体,在本次展览中显示了无限的可能性。本届展览最大的亮点是新人新作多,一批来自国内各艺术院校的80后新锐艺术家亮丽登场,他们突破传统雕塑的语汇,拓展雕塑的表现力,对雕塑自身的发掘和观念化的表达进行了积极的尝试,颇具个性化的语言彰显了他们的存在。

与前两届不同,这次展览选择在一个巨大的公共平台里。这个平台里,宏大的未来派建筑本身即是一种视觉语言,而环境、材质、公共空间里的歌剧、音乐演出、熙熙攘攘的观众之间,形成了各种对话,建筑与雕塑间的对话,艺术家与艺术家间的对话,艺术作品与公众的对话,材料形式之间的对话,更是不同艺术门类间的对话。毋庸置疑,国家大剧院这座全球最大的表演艺术中心搭建了一个包容性的平台并为各种“对话”提供了可能性,同时也拉近了雕塑艺术与公众之间的距离。

观念的碰撞 语言的飞扬 显示出多元化的创作局面

本次展览中,70后,80后的艺术家占到70%,他们的集体亮相成为展览的最大亮点,与老一辈艺术家关注生活、生命不同,他们当代意识鲜明,充满想象力的作品张扬着青春的个性。一方面他们的作品继承着严谨的学院传统;一方面他们睁大眼睛,吸引借鉴着西方当代新思潮,他们的作品不仅有着当代的形式,内部还含有中国传统文化的基因。传统写实类雕塑逐渐淡出了当前各类展览,本次展览也不例外。除了老一辈艺术家的委约新作外,中青年艺术家将多元化的创作理念和手法运用到了各个方面。从具像写实、到抽象变形;从概念性装置、行为艺术到表现形式美的作品等等,语言的飞扬,首先是观念的飞扬。

具像写实方面,田世信、吴为山、蒋铁骊、李鹤等对肖像的研究体现出写实雕塑的中国意象化探索,田世信的《沈钧儒》、吴为山的《天人合一——老子》、蒋铁骊的《肖像研究 六组惠能》风格简约、塑造手法写意,尤其注重对人物内心的挖掘和神韵的概括,是具有中国风韵、风骨的写实雕塑的佳作;在传承传统文化精神方面,陈云岗、吕品昌、霍波洋、张永见通过自己成熟而简约的语言追求着中国文化的“无我之境”;在装置与观念方面,景育民、焦兴涛、师进滇、夏和兴、钞氏兄弟、夏航、宿志鹏借助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或是被丢弃的物品,对其进行新的诠释,让我们重新去发现它们美的一面,引发对美的反思;在观念与形式的探索方面,萧立用整根圆木,极简练的手法雕琢出朝圣者的精神世界;吴彤继续通过他的京剧人物系列探索雕塑的平面化和东方化;谭勋通过对旧式铝盆的肌理处理,使它有了山峦之美,与中式条案的搭配不由得让人对材质的对比和小中见大的文人画有了另类的解读,同样引发对传统解读的还有门雅旭的《后现代“文人画”》,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卷轴山水画,以镜面不锈钢的材质表现,作品将传统山水画的意境与当代艺术的观念结合在一起,山水画中平远的构图弯曲而延伸出了画面外,画面的前景坡头沙洲、杂树均成了实体,与浮雕后景形成了平面与立体的对比,作者将平面的水墨山水移植到立体空间,观众一方面欣赏作品时会感到空间的崭新而奇幻,另一方面通过镜面不锈钢反射的影像,让观者也成为作品的一部分,产生“人在画中游”的效果,从而产生一种崭新的意境美;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郑路的《淋漓》,作者采用镂空成文字的金属板将水花激扬的难以表现的状态瞬间凝固,水花淋漓四溅的轻盈状态,金属的材质在这里变得轻盈而透光,迸散的水花在大剧院水下廊道梦幻般的光影下给人带来了别样的感受;在关注社会题材方面上,胡学富还是将目光关注在那逐渐消逝的边陲民族,用诗意的语言刻画阳光下的哀愁;柳青继续着对城市生活近乎残酷的执着描绘,让我们无法正视自己,我们就是乘车的一员,张若愚的《蕾》让人感受到人体美的同时,更多的是对生命的礼赞。

抽象题材方面,朱尚熹的《扭动的空间》、范伟民的《水滴》、郑明柳的《云想》、董明光的《bird》、葛平伟的《细节》、陈辉的《高山流水》、张筠的《惊蛰系列》、梁好的《启示》、张超的《游离》和贾维克的《葵》、甘丹的原木雕刻《山谷之风》,与其说是给人以提炼的、质朴的、有意味的美感,不如说更多地让我们感受到形、线、面的跳跃的韵律。

探讨艺术与生态的关系是本次展览中值得注意的一个方向,一些青年艺术家将关注点放在自然、动植物等生态题材上,有的作品本身即是,有的作品以此为主题。乔迁的《高原》、蔡磊的皮胶结合作品《它们》、王瑞琳的《逐梦记——方舟》,郅敏的《龙马》、冉净密的《竹曰》利用植物的原生态形状,随形雕刻,杜彪的树枝作品《船》让人想到枝影婆娑的自然界。

青年艺术家运用轻松、调侃、诙谐的语言把消费时代里图像、卡通的影响反映到了自己的作品中,李伟、刘知音的作品《遇见你》,王琪的《阿童木》、孟昊《端枪者》、袁佳的《鲈鱼和大葱》、王爽的《一期一会》、于忠清的《远行 No.6》均是这类的作品。他们敏感的目光和调侃的语言,让我们有了崭新的视觉体验。

多种材料的广泛性运用 显示了当今创作的无限可能

本次年鉴展,材料语言的丰富性堪为历届之最,当代艺术家对雕塑材料的挖掘、探索已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并脱离作品表达观念外成为可独立存在的视觉手段。通过材料的色彩、肌理、形状、质感,体现出艺术家对社会、人文精神的理解。材料本体一方面是艺术家实现其理念的工具,同时本身也是自然的产物,材质的自身即作为一种表现语言而存在。传统的石、木、铜、不锈钢、玻璃钢、树脂、塑料虽依然是多数艺术家的选择,但皮革、毛发、树脂、竹、纤维、塑料、布料、陶瓷、紫砂、砖、纸、灯管等多元化材料的运用显现出当代艺术家对材料多元化的探索和驾轻就熟。与不锈钢锻造、铸铜等传统材料相比,胶、紫砂、保丽龙、纸、皮、不同材料间的嫁接以及电子技术的使用宛若管弦乐队中音色丰富的木管乐器,丰富着乐曲旋律的表现,成为本次展览的又一大亮点。

“材料即自然”“材料即美感”。材料与形式之美之于雕塑,如服装之于躯体。纤维的轻盈、不锈钢材质的现代、铸铜的沧桑。沈允庆的纸浆白菜《2012物态》突出了薄如蝉翼、有着生命般纹理美的白菜;林妍用纤维、树叶、蚕茧、丝瓜瓤制作的《众神之望》体现出材料的朴素美感;马文甲、袁佳、丁浩则以木为材,探究物体表现的可能性;徐升用保丽龙创作的《波动》,轻盈而灵动,材料本身似在演绎着韵律;孟昊的青花瓷、铜作品《端枪者》,让人在体味材质之美的同时又感到一丝讽喻;尹祥明的《跃马》,用紫砂陶模仿了汉霍去病墓大型陵墓石刻《马踏匈奴》,色彩及质感非常具有新的视觉冲击力。艺术家许亨的《异生——水墨系列》和王立伟《或说无我或说空》令人不禁眼前一亮,前者以中国画中的素材——宣纸、兰花、水墨表现文人画的情境和气韵,材料与观念结合贴切,可谓具有东方风格的装置。后者以皮革为材料塑造了两个“我”的形象,两个“我”背倚靠在一起,象征着主客体转换,同时又蕴涵着精神依附于皮囊内,作品体现出思辨的理性。

一些作品的可参与性,为观众提供了与欣赏舞台艺术颇为接近的审美愉悦。令人印象深刻的是青年艺术家文豪的用石膏粉压制成的作品《幻相》,自作品陈列的那刻起,雕塑便开始了它的命运,随着环境中的风、人群的走动和自身的重力,它便开始了消解,一点一点的粉末无声落下,艺术家期望展览结束时这个作品会成为一堆齑粉,观众成为这个自毁过程的见证者;另一有着互动的是高士贺的《风景2号》,作者通过电动装置将山峦的起伏变幻呈现出来,让观众在直观感受沧海桑田变化的同时,进而体味到人与宇宙的关系;80后艺术家岳艳娜的《出行图》,借鉴舞台美术的手法,将传统山水画与壁画中车马出行的场面混搭在一起,营造出多层帷幕中影影绰绰的效果,使观众似乎在欣赏一个舞台剧的表演。

可以说,材料作为艺术家实现其艺术风格的重要手段,语言的飞扬,也是材料的飞扬。

公共性平台的展示为雕塑的发展提供了一面镜子

如果说在风格、观念和材料方面上,本届年鉴展在延续了历届年鉴展强调的全面性、时效性和学术性的基础上并有所发展的话,那么作品公共性的突显则是本次展览较之以往最大的区别。国家大剧院与博物馆、美术馆区别的观众构成为展览提供了不同的释读语境。在大剧院的空间里的活动某种意义上可谓是舞台的延伸,在这里的活动甚至可以说是一场表演,一些参展作品是作为架上雕塑诞生的,将其置于剧院的公共空间内,雕塑便具有了一定的公共艺术属性。喜欢表演艺术的观众欣喜地发现原来雕塑作品也是可以与自己有关系,自己也成为雕塑家作品的参与者。

云是最令人产生遐想的主题,在蔡志松的作品前,悬浮着的白云引起了大家的兴趣,当白云在空中随着微风旋转的时候,大家的屏气凝神的表情仿佛正在观赏一场演出。为了能与大剧院这所表演艺术机构结合的更紧密,几位青年艺术家小彩、温阳、李超等几人特地将参与项目的《植着》引申成《植着2》,通过国家大剧院的微博平台面向广大读者征集他们拍摄的各类表演艺术图片,一周之内便得到了数百位热情观众的参与,最终艺术家从上千张图片中选出了近2百张图片并排成了花坛,作品陈列在北侧水下的廊道里,每天川流不息的数千观众在这里逗留、欣赏、拍照成为一景,也使得雕塑更具有了互动性和参与性。

张永见的作品《琴》,将整块太湖石切片,再在千疮百孔的表面上刻出六弦,雕塑置于条案之上,!岩怪石与周围的当代建筑环境产生了鲜明的对比,其前驻足,千古之音似奏响在表演艺术殿堂里,这也是与环境发生关系的作品之一。

艺术家王晶宇的作品《凝》,给大家提供了一个可让思想驰骋的空间。悬挂着的众多的透明亚克力版中色彩斑斓的绢画,似羽毛、似织锦、似地图、似梦幻……这些绢画在展厅里晃动、摇曳,光线时不时点缀其上,斑斑点点,光影浮动,人们穿行其间,宛若穿行时光隧道或是五颜六色的梦境中,人在其中看到的每张画面,这又成为了旁边观众眼中的风景。置身其中,使得我们暂时忘却了时空,追寻着每个人童年的梦想。杨子强的作品《有人借走了我的影子》,活态的表演让我们思考我们生活的另一面,离开了生活的重负,我们的影子是否会变得无拘无束?

第三届中国雕塑年鉴展向我们展示了过去两年来中国雕塑的基本面貌,其中最令人耳目一新的是雕塑新生代的迅速崛起,这些院校走出来的青年艺术家视野开阔,目光敏锐,努力探究中国雕塑的当代转化、西方雕塑的中国转化,他们将新的思考、新的认知,新的手段融入到创作中,一方面他们承继着中国老一辈雕塑家坚守文化精神的品质;一方面吸收着国际上最新的思潮,他们关注社会、关注材料,用解构、反讽、调侃、戏谑等手法颠覆着人们对传统雕塑的认知,形成了他们自己的语言,这次年鉴展置身在国家大剧院的绚丽舞台上,我们看到了他们的逐渐成熟,他们的作品如同奏响的美妙旋律,他们的思想正迎风飞扬。

如果说还有些许遗憾的话,是这次展览的筹备时间有些局促,一些作品与环境结合的深度还可再探究。未来再策划展览时,大剧院外部的公共空间如环湖走廊、绿地、甚至是波光粼粼的人工湖面等空间均可纳入进来,艺术家甚至可以结合大剧院的内外空间和演出进行创作,让雕塑与公众的关系更密切,我们期待着这一天的到来!

猜你喜欢
年鉴雕塑艺术家
巨型雕塑
特色·可读·扩展《江苏年鉴(2020)》
我的破烂雕塑
2016—2019年全国获得“中国精品年鉴”名录
《中国交通运输年鉴(2019)》征订单
《中国交通运输年鉴(2019)》征订单
写实雕塑
小小艺术家
小小艺术家
自然雕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