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芦山MS7.0地震产生的静态库仑应力变化及其对余震空间分布的影响*

2013-09-14 02:16朱守彪
地震学报 2013年5期
关键词:龙门山库仑芦山

缪 淼 朱守彪

1)中国北京 100081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2)中国北京 100085 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

引言

北京时间2013年4月20日8时2分,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了MS7.0强烈地震,震中位置为30.3°N,103.0°E(中国地震台网中心,2013).芦山地震是逆冲型地震,震源距2008年汶川地震仅约85km(图1).该次地震造成196人死亡,25人失踪,超过1万3 000人受伤,累积造成231余万人受灾.

芦山地震发生在龙门山断裂带的南段,初步判定发震断层为双石—大川断裂,该断裂为全新世活动的逆断层.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及其持续北东向推挤,造成高原物质东移 (Molnar,Tapponnier,1975;Harrisonetal,1992;朱守彪,石耀霖,2005;Roydenet al,2008).东流物质向东运动的过程中,由于受到稳定的四川盆地的阻挡,主要分成两个部分:一部分向北东方向移动,另一部分向南东方向流动.然而,还有一部分变成具有流变性质的东流物质,继续向东运动后主要围绕四川盆地“流动”(朱守彪,张培震,2009).龙门山断层面上的正应力随着川西高原向东运动而不断增大,导致该断层的闭锁性逐步增强.另一方面随着青藏高原较柔软的下地壳东流物质的不断向东运动,龙门山断裂带上盘所受到的推挤作用不断加强,从而导致断裂带上的剪应力越来越大.当这种剪应力大到超过了摩擦强度时,断层出现解锁产生突然滑动,形成地震.由于断层闭锁程度高,所以断层一旦滑动就会释放出巨大能量,产生强烈地震.因此,该区在2008年发生了汶川MS8.0地震,而5年后又发生了本次芦山MS7.0地震.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发生了两次震级如此大的地震,那么2008年的汶川地震与本次地震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两次地震对后续余震是否具有触发作用?对周围断层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这些问题都需要解答.

图1 芦山MS7.0强震震源及研究区域地震活动分布图红色震源机制为2013年芦山地震,绿色震源机制为2008年汶川地震,黑色震源机制为研究范围内MW≥5.0地震(数据来源于Global CMT,日期:1976-01—2013-04)Fig.1 Focal mechanism of the Lushan MS7.0earthquake and distributionof earthquakes in the study area The red focal mechanism represents the 2013Lushan earthquake.The green focal mechanism represents the 2008Wenchuan earthquake and the black ones represent the MW≥5.0events in the study area(Data come from Global CMT during January of 1976through April of 2013)

近年来发现,利用强震产生的静态库仑应力变化,可以对其后续余震及邻近断层强震发生的可能性以及空间分布进行有效预测.例如,King等(1994)计算了1992年美国Landers MW7.3地震造成的破裂面附近最优方向上的库仑应力变化,并考察了该地震对周边断层造成的应力变化,发现余震广泛分布于库仑应力增加0.05MPa的区域,而库仑应力降低的区域余震活动则较少;Stein等(1997)计算了1939—1992年发生在土耳其North Anatolian断裂带10次M≥6.7地震的库仑破裂应力变化,发现其中90%的地震是被先前地震触发,并成功预测了1999年Izmit地区强震的发生;Parsons等(2008)使用地震波反演的有限断层模型,探讨了2008年汶川MS8.0地震对周围断层产生的影响,即龙门山断裂带南段和雅安逆冲断层处于应力加载区;Toda等(2008)运用不同的震源模型进行不同接收断层的库仑引力变化计算,认为鲜水河断裂、东昆仑断裂大部分及部分岷江断裂应力增加了0.02—0.05MPa,更加接近破裂状态,并对该地区未来10年内发生破坏性地震的概率及可能的空间分布进行了预测,预测发生M≥6.0地震的概率为57%—71%;刘桂萍和傅征祥(2001)计算了1920年海原MS8.5大地震对1927年甘肃古浪MS8.0大地震产生的库仑应力变化,加载的库仑静应力为0.009MPa,认为古浪大地震可能是受海原大地震影响从而提前发生;沈正康等(2003)利用Okada(1992)公式探讨了中国青藏高原北部几次复杂地震中的静态应力触发问题,认为1937年M7.5花石峡地震、1963年MS7.1都兰地震、1973年MS7.3玛尼地震和1997年MS7.5玛尼地震均造成了2001年可可西里地震断层面上库仑破裂应力的增加,具有较强的促震作用;张竹琪等(2008)计算了1997年新疆伽师地区7次MS≥6.0地震间的库仑应力作用,结果显示每次地震对后续地震震源附近的库仑应力均有影响(>0.05MPa),震群中各次地震之间存在明显的应力触发作用;解朝娣等(2010)运用多个模型计算了2008年汶川地震产生的库仑应力变化,通过考察一年内的余震活动发现85%以上的余震发生在库仑应力增加的区域.

为此,本文运用已发布的有限断层模型,通过计算汶川地震在本次地震断层面上的投影,分析汶川地震对本次地震的触发效果;同时分别计算本次地震与汶川地震所产生的应力变化在最优破裂面上的投影,探讨后续余震活动的触发情况;并通过计算周围断层的加卸载情况,判断该区未来的地震危险性.

1 静态库仑应力变化

根据库仑破裂假设,岩石趋近于破裂程度的库仑破裂应力σf(Kingetal,1994)为

定义压应力为正.式中,τ为地震破裂面上的剪应力,σn为正应力,P为孔隙流体压力,μ为断层面介质的摩擦系数.

图2 最优取向断层面上应力坐标系示意图(引自King et al,1994)Fig.2 Coordinate system used for calculations of Coulomb stresses on optimum failure plane(after King et al,1994)

当断层面与主应力σ1轴的夹角为β时(图2),正应力σβ和切应力τβ可以分别表示为

式中,σ1为最大主应力,σ3为最小主应力.式(1)可以变为

对式(4)求β的偏微分,可以发现当β满足cot2β=-1/μ时,库仑破裂应力取最大值σmaxf.

然而,精确确定地下应力张量是极为困难的,通常定义库仑破裂应力变化(Harris,1998).当μ不随时间变化时,由式(1)库仑应力变化为

孔隙流体压力变化ΔP控制着断层面上的有效正应力.当岩石应力的改变远远快于岩石中的流体压力扩散时,流体压力变化ΔP可以通过Skemptons系数B在式(5)中得到反映.取视摩擦系数μ′=μ(1-B),它给出了孔隙流体和断层面上的介质特性,范围为0—1,则式(5)变为

库仑破裂应力变化需要定义具体的断层面.通常,以最优破裂面投影得到的库仑应力变化可以解释余震的分布情况,预测未来后续地震活动(Kingetal,1994;Harris,Simpson,1996;Maetal,2005;Todaetal,2005;Xuetal,2010).而所谓最优破裂面是指计算库仑应力变化时,某一产状接收断层面上计算得到的库仑应力变化幅值大于同一地点其它任意产状的接收断层面得到的应力变化幅值.

地震的发生主要是应变能的释放,因此在较小的时间尺度上,可以将地球介质做一级近似,简化为半无限空间内均匀各向同性完全弹性体,由有限断层模型中位错面的几何参数和错动量,求出在弹性体内部产生的位移场和应变场.利用Okada(1992)给出的静态位移和应变的解析表达式,计算地震产生的静态应力和应变场.由于最优破裂方向不仅由地震所产生的应力σqij所决定,还受到区域构造应力场σrij的影响.因此通过胡克定律计算出应力分量和区域构造应力场,叠加得到总应力σtij:

可由总应力σtij确定主应力轴方向.如图2中坐标系所示,θ为最大主应力轴与x轴的夹角,则θ为

此时最优取向断层面的方向通过θ±β确定.然而最优破裂面只决定了总应力的方向,正应力和剪应力变化仍然取决于地震产生的应力变化σqij,因此在最优取向断层面上的库仑应力变化表示为

求得σ33和τ13的相对变化Δσ33和Δτ13,进而求得最优取向投影方向上的库仑应力为

一般认为当Δσf>0时,促进后续余震的发生;Δσf<0时,抑制余震活动.地震引起的静态弹性库仑应力变化相对于产生地震所需积累的应力很小,但越来越多的震例表明,大于0.01MPa的库仑应力增加起到了明显的触发作用(Harris,1998).

2 计算过程与结果

首先,利用已公布的模型分析汶川地震对芦山地震的触发效果;其次,计算芦山地震产生的库仑破裂应力变化在最优破裂面上的投影,分析芦山地震对后续余震的触发情况;最后,综合汶川地震和芦山地震的震源模型对后续余震和周边断层进行计算研究.

2.1 汶川地震对芦山地震的触发作用

汶川地震发生在龙门山断裂带,该震造成北川—映秀断裂和灌县—江油断裂两条倾向NW的叠瓦状逆断层发生地表破裂,走向为南西—北东向,倾角为33°.其中沿北川—映秀断裂展布的地表破裂带长约240km,最大垂向及水平向错距分别约为6.2m和4.9m(朱守彪,张培震,2009);沿灌县—江油断裂展布的地表破裂带长约72km,最大垂直位移为3.5m.该地震引发了山体滑坡等地质灾害,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使用Ji(2008)反演的汶川地震有限断层模型计算库仑应力变化.该模型由21×8个滑移单元组成,断层破裂的最大深度为20km.南段以逆冲为主兼有右旋走滑分量,北段以右旋走滑为主兼有逆冲分量.物性参数方面,参照King等(1994)和Stein等(1997)的方法,岩石的泊松比和有效摩擦系数分别取为0.25和0.4,剪切模量取3.2×104MPa.芦山地震的震源机制解显示节面Ⅰ:走向210°,倾角38°,滑动角96°;节面Ⅱ:走向83°,倾角51°,滑移角102°①http:∥www.globalcmt.org/.查询日期:2013-04-20.根据周边实际断层情况认为节面Ⅰ为实际破裂面.将库仑应力变化投影至该节面,分析汶川地震对芦山地震的触发效果.利用Coulomb程序(Lin,Stein,2004;Todaetal,2005)进行库仑应力变化计算.

图3显示了汶川地震产生的库仑应力变化在芦山地震破裂面上的投影.由图3可以看到,芦山地震处于汶川地震发震断层端部红色的加载区,同震库仑应力上升了0.015 MPa,这一结果与前人的研究成果一致(Parsonsetal,2008;Todaetal,2008;Wan,Shen,2010).另外,由Nalbant和McCloskey(2010)的研究结果可以看出,汶川地震对龙门山断裂带南部的加载效应持续时间较长,由于粘弹性松弛作用,汶川地震震后22年内能够产生0.002MPa的库仑应力变化.由此可见,汶川地震造成0.017MPa的应力加载作用,触发了本次芦山地震.

图3 汶川MS8.0地震产生的静态库仑应力变化在芦山MS7.0地震破裂面上的投影Fig.3 Projection of Coulomb stress change of the Wenchuan MS8.0earthquake on the failure plane of the Lushan MS7.0earthquake

2.2 芦山地震对其余震的影响

芦山地震发生后,断裂带及其周边有大量的余震活动发生.截至5月6日,共记录到M≥2.5余震活动373次,其中最大震级为MS5.4.这些余震活动与主震有何关系呢?下面通过计算芦山地震的静态库仑应力变化来分析该震对后续余震的触发作用.

王卫民等(2013)在芦山地震后当天,通过地震波形资料反演给出了芦山地震的破裂过程模型.该模型由11×7个子断层组成,长约66km,最大深度为21.8km.地震矩为1.54×1019N·m,MW=6.8,最大滑动量为159cm.计算时采用最优破裂面进行投影.由于最优破裂面的取向与区域应力状态相关,前人多根据发震断层方位或以主震的震源机制来选择最优破裂面(Kingetal,1994;Robinson,McGinty,2000;Maetal,2005;Xuetal,2010).但由于震源有一定的空间尺度,认为区域应力场只有一个方位显然是不符合实际的.为此本文采取更加合理的做法,即利用研究区域所有地震的震源机制解(来源于Global CMT)以及由GPS资料计算出的主应变方位(Zhu,Shi,2011),通过加权插值取平均得到研究区局部主应力方位的分布情况(图4).由图4可以看到,主应力方位在空间中是不均匀的.这一结果与崔效锋等(2006)结果一致.利用插值结果再一一计算每个网格单元里的最佳破裂面的取向和静态库仑应力变化.计算中所采用的物性参数与前面所述相同.

图4 研究区域构造应力场插值结果空间分布图Fig.4 Regional stress field interpolation results of the study area

利用上述有限断层模型及物性参数进行芦山地震静态库仑应力变化在最优破裂面上的投影,得到如图5所示的库仑应力变化.可以看出,库仑应力变化的图像在空间中正负相间,加载区处于断层的两侧,幅值超过0.01MPa的触发阀值.而在芦山MS7.0地震震源附近则为蓝色的应力卸载区,库仑应力变化了-0.05—-0.02MPa.

使用最优破裂面投影,通常是为了分析主震对后续余震的触发效果.因此,本文使用15天内的M≥2.5余震目录进行研究(数据来源于中国地震台网中心).从图5可以看到,余震活动在空间中呈北东—南西向分布,与发震断层走向一致.将余震活动的分布与库仑应力变化进行全空间对比发现,仅有51.47%的余震活动处于库仑应力加载区.而被主震所触发(ΔCFS>0.01MPa)的余震活动仅占总数的48.71%.大部分余震处于库仑应力上升小于0.01MPa的区域,可见芦山地震并不能很好地触发后续余震.

2.3 芦山地震和汶川地震对余震的共同作用

芦山地震产生的静态库仑破裂应力与后续的余震活动关联较低,是否与2008年汶川地震所产生的库仑应力变化在该区的加载作用有关呢?由于2008年汶川MS8.0地震发生在距芦山地震仅约85km的龙门山断裂带,它所产生的静态库仑应力变化不可忽略.因此,下面考虑汶川地震与芦山地震对后续余震的共同作用.

在芦山地震的模型中加入上文中所使用的汶川地震有限断层模型,并将库仑应力变化同样投影至图4所示的区域构造应力场中,得到的结果如图6所示.由于汶川地震震级较大,且距离本次地震震源极近,库仑应力在芦山地震的震源附近变化极大.断层面上由单纯考虑芦山地震时的蓝色卸载区变化为红色加载区,库仑应力上升超过了0.05MPa.使用同样的地震目录进行余震触发效果的考察,同样进行全空间范围内的对比,发现共有86.31%的余震活动处于库仑应力上升超过0.01MPa的区域,被触发的余震活动明显增多.因此,认为芦山地震的后续余震仍然受到汶川地震的影响,两次地震加速了余震活动的发生.

图5 芦山地震产生的库仑应力变化与余震(M≥2.5)活动空间分布Fig.5 Coulomb stress change induced by Lushan earthquake and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aftershocks(M≥2.5)

图6 芦山地震和汶川地震产生的库仑应力变化与余震(M≥2.5)活动空间分布Fig.6 The Coulomb stress change induced by the Lushan and the Wenchuan earthquakes as well as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aftershocks(M≥2.5)

2.4 地震对周边断层的影响

将库仑应力变化投影至具体断层面,可以得到该断层受到的加卸载情况,从而判断其未来危险性(Todaetal,2008;Nalbant,McCloskey,2010).因此,本文对该区几条主要断层的库仑应力变化情况进行了计算.具体断层参数如表1所示,物性参数与前文相同.

表1 主要活动断裂的库仑应力变化Table 1 Coulomb stress change of the major active faults

图7 主要活动断层库仑应力变化示意图.图中断层标记见表1(a)芦山地震对周边断层的影响;(b)汶川地震与芦山地震对周边断层的共同作用Fig.7 Sketch of Coulomb stress change on the major active faults.The letters represent active faults,see the second column in Table 1for details(a)The impact of Lushan earthquake on the surrounding faults;(b)Combined action of Lushan earthquake and Wenchuan earthquake on the surrounding faults

图7a给出了单独使用芦山地震模型的计算结果.可以看到,单纯使用芦山地震计算时,鲜水河断裂的西北段受到的影响较小,应力变化范围为-0.002—-0.000 1MPa;南东段整体呈加载趋势,库仑应力上升了0.008MPa.安宁河断裂和大凉山断裂受到的影响极小,库仑应力变化不足-0.000 1MPa.龙门山的3条主断裂的西南段主要呈卸载趋势,库仑应力变化为-2.46MPa;在断裂带的中部受到一定的加载作用,库仑应力变化了1.46MPa.整体看来,芦山地震对周围断层的影响都较小,影响范围也较为有限,仅在距其约100km范围内产生加卸载作用.位于龙门山北面的马尔康断裂、岷江断裂、虎牙断裂库仑应力波动较小.

考虑汶川地震的作用,芦山地震和汶川地震对周边断层的影响如图7b所示.与单独使用芦山地震模型计算时不同,鲜水河断裂的西北段的波动范围为-0.007 5—0.01MPa;南东段受到少量的加载作用,库仑应力上升了0.009MPa.安宁河断裂整体处于卸载状态,库仑应力下降了0.002MPa左右.而由于龙门山的3条断裂与震源相距较近,库仑应力波动也很大.由于芦山地震的作用,原本处于加载状态的龙门山断裂南段(Nalbant,Mc-Closkey,2010)在芦山地震后处于应力卸载状态,库仑应力变化了-3.83MPa;而处于芦山地震震源北面的龙门山断裂中段受到大于6.5MPa的应力加载.彭灌断裂的北段受到较大幅度的应力加载作用,地震危险性增大.这一结果与李玉江等(2013)一致.马尔康断裂、岷江断裂和虎牙断裂整体呈应力卸载状态,应力变化为-0.58—-0.02MPa,断层呈远离破裂状态.综合来看,芦山地震虽然对某些断层具有一定的加载效果(如龙门山断裂的东北段,马尔康断裂等),但由于汶川地震对周边断层的卸载作用,周边断层并没有出现太大的应力加载.

3 讨论与结论

1)本文利用已发布的有限断层模型,计算了芦山地震在最优破裂面上的静态库仑应力变化,并分析了其对后续余震的触发效果.可以看出,由于芦山地震震级相对汶川地震较小,对余震的触发效果以及对周围断层的影响都较弱,仅触发了48.71%的后续余震.在计算最优破裂面的库仑应力变化时,需要定义区域构造应力场的方向.本文使用研究区域内近期地震的震源机制方位以及由GPS测量给出的变形场方位得到全空间范围内的构造应力场方位.而大多数情况下,前人仅使用主震震源机制等作为全空间范围内的约束(Maetal,2005;Xuetal,2010;解朝娣等,2010).

2)2008年汶川地震后,数以万计的余震活动发生在龙门山断裂上,而约有700次余震发生在距芦山地震50km范围内.大量的余震活动对该区域的应力变化会产生多大的影响呢?由万永革等(2005)的研究结果看,美国Landers地震后发生了超过8 000次的余震活动,其产生的位移场方向与主震大体一致,可达到厘米量级.而对于汶川地震,若余震活动产生的位移场与主震保持一致,那么在本次芦山地震的震源附近仍然显示为促进作用.至于数万次的余震影响效果究竟有多大,将在未来的研究中,结合大量的余震数据进行更为准确而详细的计算.

3)在本文的计算中采用的是半无限空间内的各向同性均匀完全弹性模型,这对于芦山地震后较短时间内的应力转移是一种较好的近似.而部分学者常采用分层弹性介质模型进行静态库仑应力变化的计算,如Wang等(2003)和邵志刚等(2009)在1999年台湾集集地震后分别采用完全弹性与分层弹性模型进行库仑应力变化的计算.两种方法得到的结果大体一致,但某些细节之处存在明显的区别.

另外,本文在考虑2008年汶川地震对于本次地震的影响时,同样采用了完全弹性模型,其优点在于可以快速地计算库仑应力变化.但两次地震间隔5年,不应忽略地球介质的粘弹性松弛所造成的应力变化.例如,沈正康等(2003)的研究表明,对于青藏高原北部东昆仑破裂带1937年以来的5次M≥7.0地震,中下地壳的粘弹性弛豫效应使得库仑破裂应力随时间逐渐增大,在中、远场范围粘弹性弛豫造成的库仑破裂应力甚至可以大大超过同震形变造成的库仑破裂应力;而Nalbant和McCloskey(2010)对汶川地震的研究结果表明,汶川地震对本次芦山地震的震源附近产生持续加载的效果,但粘弹性松弛产生的加载效果变化极为缓慢,同震库仑应力变化达到0.014MPa,5年内的变化值为0.003MPa.因此,对于本文所得到的计算结果影响不大.但在未来的研究中,应尽可能采用更为准确的物性参数,充分考虑震后余滑、粘弹性松弛及孔隙弹性压力对库仑应力的影响,综合分析研究区域的应力演化过程.

通过以上数值计算与分析,得到以下初步结论:

2013年芦山MS7.0强烈地震是由2008年汶川地震触发所致,造成芦山地震震源地区应力加载达到0.012MPa,超过0.01MPa的触发阀值;地震后的后续余震是芦山地震与汶川地震共同作用的结果,超过85%的余震发生在两次地震共同产生的静态库仑应力变化增大的地方,而芦山地震自身并不能触发本次余震序列(仅有48.7%的余震位于主震所产生的应力加载区).另外,芦山地震对周边断层影响较小,仅龙门山断裂的东北段受到一定的加载作用;而由于汶川地震的作用,安宁河断裂、大凉山断裂、马尔康断裂、岷江断裂和虎牙断裂都呈卸载趋势,仅鲜水河断裂的东南段、龙门山断裂中段受到加载作用,会促进断层上地震的发生,增加该地区的地震危险性.

王卫民为本文提供震源模型资料,审稿人对本文提出了宝贵的修改意见.作者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崔效锋,谢富仁,张红艳.2006.川滇地区现代构造应力场分区及动力学意义[J].地震学报,28(5):451-461.

李玉江,陈连旺,陆远忠,詹自敏.2013.汶川地震的发生对周围断层稳定性影响的数值模拟[J].地球科学,38(2):398-410.

刘桂萍,傅征祥.2001.海原大地震对古浪大地震的静应力触发研究[J].地球物理学报,44(增刊):107-115.

邵志刚,傅容珊,薛霆婋,查显杰.2009.库仑应力变化与余震对应关系的初步探讨——以集集地震为例[J].地球物理学进展,24(2):367-374.

沈正康,万永革,甘卫军,曾跃华,任群.2003.东昆仑活动断裂带大地震之间的黏弹性应力触发研究[J].地球物理学报,46(6):786-795.

万永革,沈正康,兰从欣.2005.兰德斯地震断层面及其附近余震产生的位移场研究[J].地震学报,27(2):139-146.

王卫民,郝金来,姚振兴.2013.2013年4月20日四川芦山地震震源破裂过程反演初步结果[J].地球物理学报,56(4):1412-1417.

解朝娣,朱元清,Lei Xinglin,于海英,虎雄林.2010.MS8.0汶川地震产生的应力变化空间分布及其对地震活动性的影响[J].中国科学:D辑,40(6):688-698.

张竹琪,陈永顺,林间.2008.1997年伽师震群中相邻正断层和走滑断层之间相互应力作用[J].中国科学:D辑,38(3):334-342.

中国地震台网中心.2013.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7.0级地震[EB/OL].[2013-04-20].http:∥www.cenc.ac.cn/manage/html/402881891275f6df011275f971990001/__SUBAO/_content/13_04/20/13e24ca9cde00.html.

朱守彪,石耀霖.2005.青藏高原地形扩展力以及下地壳对上地壳的拖曳力的遗传有限单元法反演[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41(2):225-234.

朱守彪,张培震.2009.2008年汶川MS8.0地震发生过程的动力学机制研究[J].地球物理学报,52(2):418-427.

Harris R A.1998.Introduction to special section:Stress triggers,stress shadows,and implications for seismic hazard[J].JGeophysRes,103(B10):24347-24358.

Harris R A,Simpson R W.1996.In the shadow of 1857——the effect of the Great Ft.Tejon earthquake on subsequent earthquakes in southern California[J].GeophysResLett,23(3):229-232.

Harrison T M,Copeland P,Kidd W,Yin A.1992.Raising Tibet[J].Science,255(5052):1663-1670.

Ji C.2008.Preliminary result of the May 12,2008MW7.97Sichuan earthquake.[2008-12-08].http:∥www.geol.ucsb.edu/faculty/ji/big_earthquakes/2008/05/12/ShiChuan.html.

King G C P,Stein R S,Lin J.1994.Static stress changes and the triggering of earthquakes[J].BullSeismolSocAm,84(3):935-953.

Lin J,Stein R S.2004.Stress triggering in thrust and subduction earthquakes and stress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southern San Andreas and nearby thrust and strike-slip faults[J].JGeophysRes,109(B2):B02303,doi:10.1029/2003JB002607.

Ma K,Chan C,Stein R S.2005.Response of seismicity to Coulomb stress triggers and shadows of the 1999MW=7.6 Chi-Chi,Taiwan,earthquake[J].JGeophysRes,110(B5):B05S19,doi:10.1029/2004JB003389.

Molnar P,Tapponnier P.1975.Cenozoic tectonics of Asia:Effects of a continental collision[J].Science,189(4201):419-426.

Nalbant S S,McCloskey J.2010.Stress evolution before and after the 2008Wenchuan,China earthquake[J].Earth PlanetSciLett,307(1/2):222-232.

Okada Y.1992.Internal deformation due to shear and tensile faults in a half-space[J].BullSeismolSocAm,82(2):1018-1040.

Parsons T,Ji C,Kirby E.2008.Stress changes from the 2008Wenchuan earthquake and increased hazard in the Sichuan basin[J].Nature,454(7203):509-510.

Robinson R,McGinty P J.2000.The enigma of the Arthur′s Pass,New Zealand,earthquake 2.The aftershock distribution and its relation to regional and induced stress fields[J].JGeophysRes,105(B7):16139-16150.

Royden L H,Burchfiel B C,van der Hilst R D.2008.The geological evolution of the Tibetan Plateau[J].Science,321(5892):1054-1058.

Stein R S,Barka A A,Dieterich J H.1997.Progressive failure on the North Anatolian fault since 1939by earthquake stress triggering[J].GeophysJInt,128(3):594-604.

Toda S,Lin J,Meghraoui M,Stein R S.2008.12May 2008M=7.9Wenchuan,China,earthquake calculated to increase failure stress and seismicity rate on three major fault systems[J].GeophysResLett,35(17):L17305,doi:10.1029/2008GL034903.

Toda S,Stein R S,Richards-Dinger K,Bozkurt S B.2005.Forecasting the evolution of seismicity in southern California:Animations built on earthquake stress transfer[J].JGeophysRes,110(B5):B05S16,doi:10.1029/2004JB003415 Wan Y,Shen Z K.2010.Static Coulomb stress changes on faults caused by the 2008MW7.9Wenchuan,China earthquake[J].Tectonophysics,491(1/4):105-118.

Wang J,Shieh C,Chang T.2003.Static stress changes as a triggering mechanism of a shallow earthquake:case study of the 1999Chi-Chi(Taiwan)earthquake[J].PhysEarthPlanetInter,135(1):17-25.

Xu C,Wang J,Li Z,Drummond J.2010.Applying the Coulomb failure function with an optimally oriented plane to the 2008MW7.9Wenchuan earthquake triggering[J].Tectonophysics,491(1/4):119-126.

Zhu S,Shi Y.2011.Estimation of GPS strain rate and its error analysis in the Chinese continent[J].JAsianEarthSci,40(1):351-362.

猜你喜欢
龙门山库仑芦山
龙门山·卧云台
龙门山居图
1976年唐山强震群震后库仑应力演化及其与2020年古冶5.1级地震的关系
等待白雪的龙门山(外一章)
库仑应力计算及应用过程中若干问题的讨论——以汶川地震为例
基于粘弹库仑应力变化的后续最大地震震级估计及2008、2014年于田2次7.3级地震之间关系的讨论
春回芦山
318国道沿线芦山地震的震害特征与烈度区划探讨
芦山地震公路地质灾害调查及评估
长程库仑势对高温超导涡旋电荷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