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咏梅
作业成本法又称ABC成本法,是以作业成本为核心,确认和计量耗用企业资源的所有作业,将耗用的资源成本准确的计入作业,然后选择成本动因,将所有作业成本分配给成本计算对象的基于活动的成本核算系统一种成本计算方法。传统的成本计算方法是按照现行的会计制度,依据一定的规范计算材料费、人工费、制造费用、期间费用等的一种核算方法,该核算方法有时不能准确、客观的反映出所从事的活动与成本之间的直接联系。作业成本计算法对原来的成本方法做了重新调整,使得企业能够看到成本的消耗和所从事工作之间的直接联系,这样企业就可以更准确的分析出哪些成本投入是有效的,哪些成本投入是无效的。
激烈的外部竞争环境将会使建筑施工企业逐渐以顾客需求作为工作导向,项目中各种间接费用比例的大幅上升,特别是施工中管理费用的复杂性,都将会给准确的成本分配带来难题。传统的成本计算方法已经不能完成全部成本分配任务,以间接费用的准确分配为专长的作业成本法的应用势在必行。孟焰在其所著的《西方现代管理会计的发展及对我国的启示》一书中提到ABC的适用条件。1997从西方国家应用ABC的经验来看,具备下列条件的企业应用ABC较为有利:(1)间接费用占全部制造成本的比重较高;(2)管理当局对传统成本计算系统提供信息的准确程度不满意;(3)生产经营活动十分复杂;(4)产品品种结构十分复杂;(5)产品生产工艺复杂多变,经常发生调整准备成本;(6)经常调整生产作业,但很少相应调整会计核算系统;(7)企业拥有现代化的计算机技术和自动化生产设备;(8)较好地实施了适时生产系统和全面质量管理体系。
从作业成本法适用条件来看,似乎它只适用于自动化程度高、间接费用比例高且多品种生产的企业。事实上,作业成本法作为先进成本计算方法、先进管理方法与先进管理思想相统一的综合管理体系,其应用在很大程度上具有灵活性,并不绝对的为环境条件所限制。上述条件是针对作业成本计算的,而不是针对成本管理,即作业分析法。因此,任何需要改善基础管理,把管理深入到作业层次进行作业管理,有效降低产品成本,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市场竞争力的企业都适用作业成本管理,因此作业成本法可以在建筑行业广泛运用。
假设一:建筑企业的产品由一系列连续的生产活动组成。根据此假设,企业的生产活动可以理解为A1、A2…An-1、An…产成品。
假设二:作业成本库汇总的成本费用与成本驱动因素成比例关系。根据此假设,有:作业成本分配率=作业成本库汇总的成本费用/成本驱动因素总和。
假设三:产品或服务成本与所耗费的作业线性相关。产品耗费的作业量多,产品成本就高。据此假设,有:
产品成本=直接人工+直接材料+营运间接费用
营运间接费用=产品各作业作业成本之和=∑产品消耗动因量*成本动因率
根据作业成本法的计算原理,建筑行业计算作业成本的步骤如下:
作业的认定是建筑施工企业进行作业成本管理的先期工作,同时也是实行其他管理工作的基础。企业预算中已经确定了目标成本、施工过程对实际成本进行核算、比较二者之间的差异,找出偏离的原因,将其追踪到具体作业,可以通过分析消除不利影响因素。因此要有效地控制成本,就必须先正确合理的确定作业。
选择资源动因,根据资源动因把各项资源消耗向作业中心进行分摊,形成成本库的成本。设作业中心成本库成本矩阵C=[C1,C2,C3……,Cn],其中Cj=(j=1,2,……,n)表示作业中心J的成本库成本;作业中心成本库的费用分为固定和变动部分,作业中心成本库可变成本矩阵Cv=[(Cv1,Cv2,……,Cvn)],其中Cvj=(j=1,2,……,n)表示作业中心j的成本库可变成本;作业中心成本库固定成本矩阵Cf=[(Cf1,Cf2,……,Cfn)],其中Cfj=(j=1,2,……,n)表示作业中心的成本库固定成本。
则:C=Cf+Cv。C:作业中心成本库的作业成本;Cf:作业中心成本库固定成本;Cv:作业中心成本库变动成本。
即:[C1,C2,……,Cn]=[Cf1,Cf2,…,Cfn]+[Cv1,CV2…Cvn]
为作业成本库选择合适的成本动因,确定成本库成本动因消耗量,计算成本动因率。设作业成本动因量矩阵D=[d1,d2,……,dn],dj(j=1,2,……,n)表示消耗作业j成本动因量:作业中心成本库成本动因率矩阵R=[r1,r2,……,rn],其中,rj(j=1,2,……,n)表示作业中心J成本库的成本动因率。
其计算公式为:r=c/d。r:作业中心成本动因率,d:作业动因量。
运用作业成本法,已不仅仅是财务部的事情,而是施工企业每个部门,每个员工的事情,包括项目经理、技术人员、施工队长、现场施工工人,尤其需要取得单位最高层领导和有关部门领导的认可和支持。做好全体员工的培训工作,提高全员的成本意识,避免和消除交叉作业,消除实施过程中各种人为因素造成的阻力,以促进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这是作业成本法的精髓。
作业成本管理强调信息的及时性,而施工企业多有施工地点偏远的特点。同时作业成本法需要大量的基础数据,而这些数据如何及时、准备的传达到会计人员手中,会计电算化的出现解决了这个问题。如企业可采用财务核算SAP系统,进行事前的预测,事中的控制和事后的分析,实现企业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一体化、集成化管理。
施工企业在实施作业成本法时面临着要培训会计人员,引进财务核算系统等,这些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因此在施工企业实施作业成本法需要考虑成本——效益原则,适度实施。
[1]高俊生.施工企业成本管理的几个关键问题[J].中国科技信息,2008(1):11-16.
[2]段荣福.浅谈施工企业成本控制[J].管理科学,2008(4):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