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基建财务管理中的风险与控制探讨

2013-09-13 00:07:16赵利兵赵瑞静张瑞权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3年4期
关键词:财务财务管理工作

赵利兵 赵瑞静 张瑞权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从精英教学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变,各个高校的基础建设规模也在不断的扩大,引起了企业在投资方式和财务管理方式上的转变。在当前的市场经济体制下,高校的基建投入越来越倾向于银行贷款和企业自筹资金,国家以及地方政府的投入已经成为次要的筹资方式,这就对高校的基建财务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高校基建财务管理存在的主要风险

(一)偿债风险

在高校基本建设的筹资活动中,很多学校都是主动与银行谋求合作的,而且高校向银行贷款的数量在不断增加,而高校的收入主要来源于学费、经费拨款、校办产业效益等方面,收入的总额基本用于高校教学与科研活动的正常运转,如果高校的基本建设投入以银行贷款为主要来源,那么高校每年不仅要偿还一定的本金,还要支付大量的利息,从而使高校面临比较严重的偿债风险。

(二)“三超”风险

“三超”风险主要是指预算超概算、概算超估算、决算超预算,目前“三超”现象在高校的基建项目中大量存在,无形中增大了高校财务管理中的风险。例如,有的基本建设项目没有严格遵守相关要求编制设计概算,或者人为增加设计概算;有的项目的概预算审核不严,造成很多不必要的经济支出;还有的基本建设项目则是存在人为压缩概算、预算的情况,项目批下来后又人为扩大基本建设的范围,因此容易产生“三超”风险。

(三)内控风险

不可否认,由于在高校基建财务监督等环节存在很多疏漏,高校的基本建设已经成为滋生腐败的重要环节,工程量重复计算、吃回扣、偷工减料等情况大量存在,从而影响了工程的施工质量和按期交付使用,这都与高校对基建资金的监管与控制不严格、责任划分不明确或内部控制比较薄弱有很大的关系。

(四)挪用风险

由于很多高校的基本建设资金都比较紧张,因此容易出现专项资金被挪用的风险,这就使得高校可能在某个环节上出现资金结构的不合理,严重时会导致资金链的断裂,增加高校的财务压力和风险。此外,由于一些高校在基建环节缺乏长远的规划,专项资金的随意挪用,还有可能带来重复建设、不良资产大量闲置等问题。

二、高校基建财务管理风险产生的主要原因

(一)缺乏应有的基建财务风险控制意识

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进一步发展,高校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加快高校的基建进程,完善高校的基础设施是提高高校综合竞争实力的重要举措,但是有的高校的管理者却忽略了在基建过程中伴随的各种风险,缺乏对基建风险的充分认识,没有树立基建财务风险的控制意识,再加上政府担保、政府贴息等因素的影响,导致高校在贷款时很少会考虑偿债风险,从而造成了财务结构上的不合理。

(二)责权利划分不明确

高校的运营管理一般采用的都是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基建管理队伍基本也是学校的主要领导班子组建而成,校领导任总指挥。但由于会受到专业素质、个人能力、内部管理机制等因素的影响,领导班子以及各个部门之间容易出现难协调、不团结等问题,这主要是因为领导者之间责权利的划分不明确,缺乏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机制造成的,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基建财务管理的质量和水平,容易出现“三超”等问题。

(三)缺乏完善的基建内部控制体系

近几年在高校基建工作中出现的职务犯罪案件,一方面表明了在制度建设上的缺陷,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制度在执行上的不彻底,由于高校的基建工作具有专业性强、建设周期长、其他部门涉入难等特点,因此成本核算、预算管理、内部审计等内部控制措施就显得尤为重要。但由于高校在内部控制体系上的缺陷,预算管理严重弱化,对资金的使用缺乏统筹安排,对内部审计缺乏深入的认识,从而造成高校的内部控制体系徒有其表,难以进行深入的贯彻与落实,在无形中加大了高校基建工作的内控风险。

(四)缺乏高校建设的长远规划和准确定位

有的高校在基建工作中,盲目扩大基本建设的规模,对风险管理难以得到应有的重视,且脱离了自身的财务状况,忽略了高校的特色建设,求大、求全、求快的现象大量存在,加上高校基建管理层经常更换等,使得高校基本建设缺乏长远的规划和准确的定位,容易造成重复建设、不良资产闲置等问题。

三、高校基建财务管理风险的有效控制策略

(一)牢固树立基建财务管理风险的防控意识

对于高校的领导和财务管理部门而言,需要牢固树立效益意识和风险意识,严格控制银行贷款的额度,科学理性地进行举债,在对高校基本建设科学规划和合理定位的基础上,努力降低基建贷款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将基建财务管理风险控制在合理化的水平。

(二)制定科学合理的投资计划

各高校在开展基本建设活动时,一定要重视基本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和长远规划,做到科学决策,实现对基本建设资金的合理调配,减少融资、投资中的失误。同时,强化对高校基建资金的概预算控制,重点审核编报依据、项目要素定额套用、工程量的计算、取费标准等是否真实、完整,确保投资计划的科学、合理以及深入贯彻。

(三)不断健全高校的财务内控制度

高校的基本建设在不断发展,内控制度也需要不断完善,从而更好的适应高校基建财务管理工作的需要。首先,要设置和健全基建财务管理机构,建立岗位负责制,规范内部的财务管理流程;其次,要对财务规章制度进行完善,根据高校基建工作的具体情况,严格概预算审批手续,做好成本效益分析等相关工作,严重控制不合理支出;再次,要健全财务监督体系,加强审计监督,减少基建财务管理中的不规范行为和腐败现象。

(四)提高高校基建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

高素质的基建财务管理队伍是确保基建财务各项管理工作得以有序开展的基础和保证,为了确保高校基建财务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水平,减少基建工作中的腐败行为,一方面要提高基建财务人员的专业素质,提高他们的财务管理技能,另一方面要加强廉政教育和政治学习,提高他们的职业素养,从根本上为高效、高质进行基建财务管理工作提供思想和业务的保障。

[1]段小英.高校基建财务管理风险与防控机制构建探析[J].金融经济:下半月,2012,(9):218-220.

[2]张勇.高校基本建设中的财务风险及相关控制[J].学习月刊,2011,(16):97-98.

猜你喜欢
财务财务管理工作
党建与财务工作深融合双提升的思考
现代企业(2021年2期)2021-07-20 07:57:18
财务管理
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实现
欲望不控制,财务不自由
强化医院财务管理是医改的重要环节
消费导刊(2018年8期)2018-05-25 13:20:09
不工作,爽飞了?
桃之夭夭B(2017年8期)2017-10-25 14:53:20
水利财务
论新形势下酒店财务管理
我要出舱工作
再说还有工作忙
儿童绘本(2015年6期)2015-05-25 17:55: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