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杨丽亚
生产产品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人民精神和物质生活的需要,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然而,质量低劣的产品不但不能达到这个目的,而且还隐藏着许多危害人类的因素。因此,产品质量问题决不是一个可以任凭生产者为所欲为的事物,而是关系到社会公众的切身利益与国计民生的大问题。不仅产品生产者对此负有重大责任,而且社会公众和国家有权出面干预,要求对产品质量进行监督与检定,保证不产生危害因素。为此,我们应当建立完善的产品质量保证制度和监督体系,把产品问题纳入科学管理的轨道和法制的控制之下,防止劣质产品流入市场,危害社会。
笔者认为,产品质量保证体系应当包括企业内部的质量管理和社会监督两个方面。企业内部的质量管理所起的质量保证作用,一方面在于维护企业本身的利益,另一方面则是企业对社会公众和国家利益负责的表示。社会监督所起的质量保证作用直接在于维护社会公众和国家的利益,而间接上也对企业利益的保障有利。本文笔者着重谈谈社会监督这个部分。
在资本主义国家里,产品质量的社会监督可以说是由消费者自由选构和第三方的监督与检定两个部分组成的,消费者自由选购对劣质产品流入市场起着巨大的自然抑制作用,迫使产品生产者不遗余力地去提高产品质量,以赢得市场竞争能力。然而,广大的消费者,特别是一般平民消费者,并不都具有识别产品质量优劣的判断能力,更不具有从产品中探测出缺陷和危害因素的技能和设施,因此,仍然容易大量受到有意或无意投入市场的劣质产品所引起的损失和伤害。西方一些先进工业国家的政府和民间团体,为了保障消费者、社会公众和国家的利益,建立了多种形式的监督和检定机构,站在第三方(既非生产一方、亦非用户一方)的立场,对各种产品执行法定的质量监督与检定,并为此制订和颁布了有关的法律、法规,
例如《产品责任法》、《产品质量法》、《产品安全法》等等,以确保第三方监督与检定制度的顺利执行。这样,就从社会角度为防止产品粗制滥造和劣质产品流入市场设置了严密的防线,并从外部给予产品生产者施加了很大的压力,迫使生产者在谋利之余还要意识到对消费者、社会公众和国家的利益承担了重大的责任,不得不搞好自己的质量管理,提高和保证产品质量。当前,世界各国以合法的第三方立场对工业产品质量执行检定与监督,较为广泛的制度有技术监督制度和产品认证制度。在东欧各国还实行了一种与此类似的产品质量国家检定制度。他们都有一套严密的体制、法定的实施程序和分布在全国各地比较现代化的检测中心和检验站。笔者之所以提到这些西方工业国家实行的产品质量监督与检定制度,主要是认为它们是这些先进工业国家从事经济和工业建设较长历史所积累的,行之有效的经验,也许有某些值得我们借鉴之处。
产品质量是多因素复杂的问题,看来不能用单打一的办法来解决,应从多方面齐攻,才能取得较大的效果。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虽然在经济结构上与资本主义国家有许多区别,但在产品质量保证工作上,同样也不能忽视社会监督这股巨大的力量。然而,当前我国的产品质量的社会监督还是十分薄弱的。我国产品质量的第三方检定和监督设施似乎是零,这实在是我国工业建设中的一大缺陷。我国产品质量低,固然有许许多多的原因,不能完全归因于缺少第三方检定与监督。但是,劣质产品得以进入市场,致使频繁发生质量事故,则与缺少第三方检定与监督有着直接的关系。
至于我国应建立一种什么样的第三方检定与监督制度和体系,这与我国应实行什么样的企业内部质量管理一样,都是十分值得精心研究的大问题。这二者既要符合产品质量发展的科学规律,又要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笔者在质监系统工作多年,希望各级质量管理部门和质量工作者在研究企业质量管理的同时,也能对这个问题予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