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有成,龚真真
(浙江省钱塘江管理局,310016,杭州)
钱塘江跨浙、皖、赣、闽四省,干流全长668 km,流域面积55 558 km2,其中浙江省境内面积48 080 km2,干流长605 km。钱塘江有南北两源,均发源于安徽省休宁县,北源新安江和南源兰江流至建德梅城汇合后称富春江,向东北流出七里泷峡谷,进入受潮汐影响的河口区,在东江嘴纳入浦阳江后称钱塘江,向东注入杭州湾。主要一级支流 (流域面积大于500 km2)有横江、练江、寿昌江、江山港、乌溪江、灵山港、金华江、分水江、渌渚江、壶源江、浦阳江、曹娥江等。
钱塘江流域属中亚热带地区,季风交替明显,四季分明,气温适中,雨量充沛,冬夏较长,春秋较短,是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流域内土地、森林、水资源丰富,地形复杂多样,动植物种类繁多。
钱塘江河口地区以澎湃的涌潮和强劲的潮流而闻名于世,潮流大进大出,河槽大冲大淤,江岸大涨大坍,在这样的自然情况下修建海塘,工程十分艰巨。千余年来,经历多代人的努力,国家投入巨额资金,人民发挥智慧和勤劳,创造多种形式的海塘结构,特别是明清两朝兴建了非常坚固的鱼鳞大石塘,使江岸得以巩固。因此钱塘江海塘工程以其工程艰巨、构筑雄伟,紧随长城、运河之后,被誉为古代三大工程之一。
钱塘江尤其是河口地区的长期治理实践中,多注重了防灾减灾和资源利用,对于生态文明建设一直欠于思考。
弯曲是河道的自然形态。河流堤防的平面布局应该顺应河势,保持岸线的自然曲度。在钱塘江河口,总体是弯曲河段,但局部是顺直河段。其实即使江道为直线段,江堤构筑也可局部弯曲。钱塘江海宁段临江一线古海塘堪称此类典型。该段建于清朝乾隆年间的古海塘塘身伟岸,塘线走向逶迤,呈现出非凡的美感。潮汐河段对弯曲江堤的敏感性尤强,保持江堤的自然弯曲,有利于分散涌潮的冲击力,减轻河岸的坍塌,保护堤塘安全。
在一定的历史时期,由于技术受限,海塘建设以确保防洪御潮安全为先,堤脚及堤身设计多为硬化的外观,这种状况于生态上是一种隔断。在技术进步的条件下,兼顾生态的完整和谐,借鉴古今中外的创造性手段,堤防工程的面貌完全可以有所改变。
堤身绿化若选择得当还可以增强河流堤防工程的防洪能力,历史上不乏这样的案例。南宋时,钱塘江南岸的萧山就出现过以柳树加固土塘的万柳塘。当时,海门之内,海势趋南,萧山沿岸坍失土地较多。咸淳六年,绍兴太守刘良贵于田内筑一土塘,长一千九百丈,高一丈多,堤外用几万棵松干击入土中,以固塘基,并在塘上遍植柳树,称为万柳塘。这样的土塘,颇具创新意义。黄震《万柳塘记》说:“以冀岁久根蟠,塘以益固。”又云:“虽力未及石,而塘之坚致,殆不减石矣。”
古代弯曲自然的海塘
现代直线形海塘
一定意义上,万柳塘体现了子系统间合作共存、互惠互利的逻辑。这是一个灰色的系统,貌似没有关联的子系统之间相互交涉,形成具有生命活力的防洪屏障。土堤上因植柳树,其坚固程度已不亚于石堤。宋人的智慧,在今天仍可借鉴与发挥。
1958年8月23日,福建厦门曾遭受一次历史上罕见的强台风袭击,12级台风由正面向厦门沿海登陆,随之产生的强大而凶猛的风暴潮,几乎吞没了整个沿海地区,群众生命财产损失惨重。但在离厦门不远的龙海县角尾乡海滩上,因生长着高大茂密的红树林,结果该地区的堤岸安然无恙,农田村舍损失甚微。1986年广西沿海发生了近百年未遇的特大风暴潮,合浦县398km长海堤被海浪冲垮294km,但凡是堤外分布有红树林的地方,海堤就不易冲垮,经济损失就小。红树林防风消浪、促淤保滩、固岸护堤的作用在这两例事件中得到了突出体现。生物工程有不可替代的生态效益,这种效益与堤防工程相耦合,会形成超越一般评价体系的成效,值得进一步研究。
自从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浙江按察司佥事黄光升创筑“五纵五横鱼鳞式”石塘后,至清乾隆末的250年间,钱塘江南北两岸共建成鱼鳞式和丁由式等海塘280余km。长达280余km的钱塘江明清古海塘,如今因江道变迁和治江围垦,大部分已退居二线,但仍然有39.8km成为20世纪90年代标准海塘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坚守在防洪御潮第一线。钱塘江北岸鱼鳞石塘塘身为砌石结构,以石灰米汁浆砌,条石间以铁锭、铁锔、铁笋、铁箫等嵌联,下设密布梅花木桩,建成后经多次加固形成现存结构。海宁段鱼鳞石塘的土埝上原种植了大片的芦苇等植物,20世纪90年代标准塘建设中改建为混凝土塘顶及挡浪墙,以抵御高水位下发生越浪时对后坡附土的冲刷,但从塘面生态环境的角度审视,不无遗憾。
钱塘江河口区的海塘工程一般都具备了防御12级风暴潮的能力,但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强台风甚至超强台风发生的频率也在加大。2007年水利部专门下达任务,开展了钱塘江北岸海塘应对超标准风暴潮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重点是如何加强防御风暴潮侵袭所带来的越浪,保证海塘安全。
产生的矛盾之处是,仅从防越浪的角度,后坡固化是最佳选项,但从生态角度,似乎三面光的海塘结构不适应生态文明的要求,能两者兼顾且经济可行是应该探寻的方向。
钱江潮闻名中外。每当大潮来临,惊涛巨浪如千军横江,万马奔腾,气势磅礴,潮声如晴天雷吼,震天动地,惊心动魄。其冲击压力达7~9t/m2,对海塘及塘脚冲刷极强,常常造成破坏,正因其对海塘的威胁,人们曾经在20世纪80年代前提出消灭涌潮的口号。但随着科技的进步,对海塘加固技术的成熟,建筑材料的革新,施工机械的现代化,控制涌潮对海塘的破坏已不是问题。直到现在,社会上对涌潮的利弊之论还不绝于耳,但现在至少应该明确如下的观念。
当今世上,比钱塘江长、比钱塘江宽阔、比钱塘江湍急的江河数不胜数,有涌潮的河流也不在少数,而谈及涌潮,评及涌潮之壮观,钱江潮必跻身前列,声名赫赫。钱江潮是华夏大地上独一无二的自然景观和异常宝贵的自然资源。千百年来,它向世人展现了一幕幕壮美磅礴的奇伟气象;千百年来,世人又因它的奇伟气象呈上了一场场繁华辉煌的文化盛宴。它已不仅属于浙江,也不仅属于中国,它变成世界的自然遗产,我们有责任、有义务保护好它。
涌潮的利弊是客观的,如何兴利除弊,如何认识把握涌潮的发生、增长、消亡的客观规律,是现在需要开展的工作。目前,这方面的工作虽有起步和进展,但仍然远远不能适应形势的需要。要加大这方面的科技投入,激发鼓励人们对此开展研究。
新“富春山居图”
一些地方在城市化的进程中逐渐认识到河流景观的重要地位,着重在河流岸线(岩滩)的美化上做文章。如杭州市《关于加快推进“三江两岸”生态景观保护与建设的实施意见》提出,到2015年,沿线将基本建成一条“山水秀美、生态宜居、城景交融、和谐发展”的黄金生态旅游线,成为休闲旅游的首选地、经济发展的新“蓝海”、区域统筹的先行区、生态文明建设的示范区。关停、搬迁三江干流沿岸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的码头、采砂场、砂石加工、造船企业和水上加油站。在钱塘江、富春江、新安江的两岸建设核心城市风华区、运动休闲风尚区、潇洒人文风情区、绿谷清凉风光区“四区”,打造一幅“山秀、水清、城美、精致”的现代版“富春山居图”。
在“三江两岸”生态景观保护与建设实施中,芦苇等高滩作物的景观设计成为一大亮点。对照 《防洪法》《钱塘江管理条例》中的有关规定“禁止在行洪河道内种植阻碍行洪的林木和高秆作物”,尚存在一些法律上的困惑。随着河道生态建设的扩展,有关的法律条款需要有所跟进,进一步明确规定哪些种类的作物不允许种植、集中连片种植的规模如何、作物的高度限制等,以便于规范管理。
在不影响防洪的情况下,河滩地的绿化有利于净化空气、提高水质、改善环境,高滩地的土地如能合理利用,是对沿岸社会发展的贡献。一些岸滩在枯水期甚至可以成为临时停车场,以帮助解决城市停车难的困扰,也可以考虑建造足球场等运动场所。
在确保防洪安全前提下,以堤防工程为主体,以不影响防洪为底线,以岸滩景观工程为附属体,以一定的阈值作为掌控点,争取生态建设的合理空间。如在河流上下游的不同河段,根据防洪重点不同来规划岸滩的绿化等功能。有些堤防工程本身也可做结构性的改变,放缓坡度,扩大植被,体现亲水、自然。堤顶道路可做成弯曲的形式,避免视觉审美疲劳。甚至让硬质的堤坝“隐身”,让绿色的植被更多地走进人们的视野。堤坝的高度在不同的河段或可有所区别,特殊时期增设临时性的防洪设施。防洪工程与景观相协调,将防洪、治污、治岸、交通与景观融为一体,统一规划,综合布局,从而构建一种关照多种需求的新型的人水和谐关系。
钱塘江生态文明建设,是浙江人民繁衍生息的重要依托。为了改善生活环境,保障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对钱塘江的治理和修复就一直不能间断。海塘堤防是人类与江为邻建造起来的防御工程,它保护了一方平安,但同时也阻断了人与水的亲密关系,影响了自然的生态完整。我们既要尊重钱塘江的自然特性,又要塑造更具人文关怀的堤防工程,最大限度地保护生态环境,营造“天人合一”的更高境界,这需要更多的探索与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