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 辉
本研究于2010年8月—2012年2月将收治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其中研究组出院后实施延伸护理1年,而对照组进行常规的出院健康教育,探讨延伸护理能否提高出院后依从性及生活质量。
1.1 一般资料 2010年8月—2012年2月选择在我院治疗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72例,既往未服用过美托洛尔制剂。其中男42例,女30例;年龄60岁~82岁(71.05岁±6.05岁);采用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心功能分级:Ⅱ级38例,Ⅲ级34例;其中冠心病30例,高血压心脏病20例,风湿性心脏病8例,扩张型心肌病1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72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及心功能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在出院前进行常规的出院健康教育,而研究组则由主管护师在患者出院前2d~3d,与所有入选患者及家属共同制订出院后详细的家庭护理计划,具体包括实施药疗护理、饮食护理、康复锻炼和督导自我护理等延伸护理1年,主管护师对所管患者出院后的护理、健康指导全面负责,电话随访2次/周[1,2]。
1.3 观察指标 生活质量评价:分别于延伸护理前后采用Katz日常生活功能指数量表(ADL)、老年人生活质量评定表、Kozma纽芬兰纪念大学幸福度量表,对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价。遵医行为依从性:采用自行设计的依从性问卷,该问卷共8个条目,总分范围8分~32分,其中25分~32分为完全依从,17分~24分为部分依从,16分以下为不依从。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7.0进行χ2和t检验。
2.1 两组延伸护理前后各项量表评分比较 研究组患者在延伸护理后的功能性生活指数、幸福度及生活质量评分均较本组延伸护理前明显提高,另外与同期的对照组比较亦明显提高(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延伸护理前后各项量表评分比较(±s)分
表1 两组延伸护理前后各项量表评分比较(±s)分
组别 n 日常生活能力 幸福度 生活质量研究组 延伸护理前36 10.62±2.37 18.89±2.34 24.92±2.68延伸护理后 36 10.41±2.18 22.13±2.411)2) 26.53±2.121)2)对照组 延伸护理前 36 10.44±1.89 18.70±2.71 24.42±4.36延伸护理后 36 10.65±2.10 18.52±2.56 24.74±2.62与本组延伸护理前比较,1)P<0.05;与对照组延伸护理后比较,2)P<0.05
2.2 两组患者干预后6个月遵医依从性对比 研究组患者正确服药、合理饮食、规律运动、自测尿量、自测脉搏、自测体重、避免诱发因素、定期复诊等方面的遵医依从性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干预后6个月遵医依从性对比 例(%)
慢性心力衰竭是大多数器质性心脏病的严重临床综合征,随着中国步入老龄化社会,心血管疾病的发病逐年增加,慢性心力衰竭发生率也随之上升[3-5]。为了探讨延伸护理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出院后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本研究将我院收治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其中
[1]黄瑞荣.预见性护理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基层医药,2010,17(2):275-276.
[2]刘芳,方淑华,赵强,等.心理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病人情绪及心功能影响的研究[J].护理研究,2009,23(32):2952-2953.
[3]程春青,杨凯平.个体化护理干预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病人远期疗效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2,26(10C):2839-2840.
[4]何秋娴,高莉梅,黄苏平.护理干预对老年心力衰竭病人疗效的影响[J].全科护理.2012,10(2C):507-508.
[5]程春青,杨凯平.个体化护理干预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病人远期疗效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2,26(10C):2839-2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