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莉 黄兴 程超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olid pseudopapillary tumor of pancreas)又称胰腺乳头状和实性上皮性肿瘤, 胰腺囊实性肿瘤, 乳头状囊性上皮肿瘤[1]。不仅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了极大的损害, 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针对这种情况, 作者结合多年的工作经验, 对吉林省人民医院在2010年10月~2012年10月期间收治的26例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患者的CT诊断表现进行了回顾性的分析和总结, 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10月~2012年10月期间在本院接受相关检查和治疗的26例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患者作为本次研究课题的调查对象。本次研究课题的研究内容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在取得患者和患者家属同意的情况下, 对26例患者在诊疗期间形成的有关临床资料作为本次研究活动的主要参考资料。据统计, 本组的26例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患者均为女性;患者的年龄在20~45岁, 平均年龄为(32.6±5.7)岁;其中11例患者因上腹部不适就诊发现、占42.31%, 9例患者因腹部包块就诊发现, 占34.62%, 6例患者因健康检查发现,占23.1%。患者在接受诊断过程中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腹胀、腹痛、黄疸等临床症状和体征。
1.2 方法 针对本组的26例患者, 均行CT检查, 采用本院从美国引进的GE螺旋CT机对患者进行CT检查, 在进行常规平扫后, 进行增强后扫描。采用优维显作为本次CT检查的造影剂, 将流速控制在3.5 ml/s左右进行静脉推注。同时,在进行静脉推注的过程中, 需要将动脉期延迟至用药28 s后,将静脉期延迟至用药后65 s后才能进行扫描。
2.1 肿瘤部位 根据对CT诊断结果进行阅片后发现, 本组的26例患者当中, 共有12例患者的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发生在胰尾部, 占46.15%, 共有8例患者的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发生在头部, 占30.77%, 共有6例患者的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发生在胰体部位, 占23.1%。
2.2 肿瘤的大小和形态 根据CT平扫结果显示, 本组的26例患者的肿瘤直径范围在4 cm~14cm不等, 肿瘤的平均直径为(8.33±1.37)cm;13例患者的肿瘤形状为圆形, 见图1。6例患者的肿瘤形状类似圆形, 4例患者的肿瘤形状为椭圆形,7例患者的肿瘤形状为不规则分叶形。
2.3 肿瘤的密度情况 依照病理所见肿瘤可分为实质和囊性结构两个部分, 本组的26例患者当中, 共有18例患者的肿瘤的实质部位为低密度, 见图2。实质部分的CT值在24.7 HU~48.2 HU之间不等;共有8例患者的肿瘤囊性部分的为等密度, 囊性部分的CT值为5.6~24.7HU之间不等[2]。
2.4 肿瘤包膜情况 本组的26例患者当中, 共有16例患者的包膜十分完整, 见图1。6例患者的包膜不完整, 并具有侵袭性, 包膜的厚度约为3.5 mm, 4例患者的包膜具有腹壁结节现象, 见图1。
2.5 肿瘤钙化情况 根据CT平扫结果显示, 本组的26例患者当中, 共有6例患者的肿瘤出现了钙化现象, 见图2。3例患者的肿瘤实质部分内部出现了小面积的乳头状钙化现象。
图1
图2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是一种低度恶性、交界性的胰腺肿瘤, 手术切除即可治愈, 患者可以获得较长的生存时间,年轻女性是该疾病的高发群体。上腹部包块或上腹部疼痛是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主要临床表现, 在胰腺肿瘤中相对容易识别。
据相关调查资料显示, 由于人们对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认识程度不足或不重视, 导致术前影像误诊率较高。在CT诊断上,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需与胰腺癌和胰腺假性囊肿进行鉴别。① 胰腺癌:胰腺癌患者平均年龄偏大, 肿瘤的体积则相对较小, 病变部位以胰腺实质轮廓内为主, 边缘与正常胰腺多分界不清, 无囊壁或囊壁不完整的现象;同时, 胰腺癌久治不愈或经久不治极容易引发坏死、囊变等严重并发症, 对患者的生命安全构成了极大的威胁。在临床诊断时,主要通过对胆管的扩张程度、胰腺萎缩程度以及边界的清晰度等指征观察进行辅助鉴别。② 胰腺假性肿瘤:60%的胰腺假性肿瘤患者都有胰腺炎病史, 并且病变部位多以胰腺内部为主, 肿瘤的形状多呈圆形和类圆形, 极个别患者的肿瘤囊内有间隔, 当假性囊肿内有出血、感染、坏死组织或囊壁增厚时鉴别困难, 必须通过活检才能确定诊断结果的真实性和可靠性[3]。
[1]李祖斌, 李万湖, 崔永春, 等.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CT诊断.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2, 20(22):272-273.
[2]王玲, 蒋天安, 陈芬, 等.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超声诊断.西安:西安财经电子大学, 2011:372-373.
[3]崔华, 姚晓群, 杨小军, 等.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CT诊断.实用放射学杂志, 2011,12(26):185-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