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治疗老年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41例

2013-09-12 03:16王自春郭福成天津市滨海新区汉沽中医医院内科天津300480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3年17期
关键词:体征针灸穴位

王自春 郭福成 (天津市滨海新区汉沽中医医院内科,天津 300480)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作为糖尿病常见并发症之一,具有极高的致残率。本病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也未能达到根治性治疗。近年来大量临床报道显示对老年DPN患者行中医药与针灸治疗能够取得良好疗效〔1,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1年4月至2012年8月在我院内科住院的110例老年DPN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5例患者不符合1999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10例患者在治疗1 d后退出治疗,2例患者在治疗3 d后遵医嘱退出治疗(退出原因:晕针),11例患者在治疗7 d后自动退出治疗,本次研究最终完成病例82例,属有效数据。82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1例)。治疗组:男21例,女20例;年龄60~89岁,平均(77.5±4.3)岁。对照组:男17例,女24例;年龄62~84岁,平均(81.2±2.1)岁。两组患者基本数据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中西医辩证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标准:符合WHO1999年制定的糖尿病诊断标准;符合DPN诊断标准。中医辨证标准:符合中国中医药学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制定的辨证标准(气阴两虚、络脉痹阻者)。

1.3 纳入、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符合2型糖尿病(DM)诊断标准;符合DPN诊断标准;符合中医辨证;年龄≥60周岁;患者自愿接受治疗、观察。排除标准:年龄<60周岁;患者有严重肝肾病史、心脑血管病史;并发其他并发症;治疗过程中出现晕针情况;过敏体质及用药过敏者。

1.4 治疗手段 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均进行糖尿病教育,控制饮食结构,增加运动量。应用常规药物降糖、B族维生素、注射胰岛素等。对血压、血脂异常患者选用适当药物控制血压、血脂处于正常范围内。

治疗组在上述常规治疗基础上行针灸治疗。取主穴位:足三里、三阴交、肝俞、肾俞、脾俞、肺俞、气海、关元,配穴位:上肢(曲池、合谷、手三里),下肢(髀关、梁丘、陷谷、伏兔)。不同患者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增减穴位。手足麻木严重者取八风、八邪两个穴位,瘀血取血海、膈俞两个穴位。

针灸前行常规消毒(络合碘或生理盐水),根据穴位所处位置选择30号1~1.5寸毫针,用平补平泻手法,由低到中等刺激。捻转法:刺入穴位一定深度后,右手拇指与食指、中指持住针柄,进行前后来回旋转捻;提插法:刺入穴位一定深度后,右手中指指腹扶持住针身,指端抵住腧穴表面,拇指、食指捏住针柄,将针由深至浅,再由浅至深,如此反复上提下插。两种行针方法均应根据患者体质、病情、腧穴部位及医者所要达到目的而定。得气后留针30 min,根据得气速度适当加长留针时间。每日治疗一次,每隔10 min行针一次,共行针2次。针灸结束后揉捏针灸穴位,放松穴位肌肉,缓解肌肉紧张感及不适感。6次/w,1 w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

1.5 疗效判定 采用尼莫地平法。治愈:治疗后症状、体征基本消失,临床症状综合积分下降幅度≥90%;显效:治疗后症状、体征明显好转,90% >临床症状综合积分下降幅度≥70%;有效:治疗后症状、体征有改善,70% >临床症状综合积分下降幅度≥30%;无效:治疗后症状、体征未改善,临床症状综合积分未达标。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s描述,采用成组t检验,根据总比较次数K调整显著性水准,取α'=0.05/K,以增加统计准确度。

2 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3个疗程后治疗效果见表1~表3。

表1 两组疗效比较〔n(%),n=41〕

表2 两组患者神经体征治疗前后比较(±s,n=41)

表2 两组患者神经体征治疗前后比较(±s,n=41)

与治疗前比较:1)P<0.05;表3同

治疗后治疗组 5.77±0.15 5.61±0.181)组别 神经症状治疗前 治疗后神经体征治疗前7.43±0.24 5.01±0.25对照组 5.68±0.21 5.61±0.191)7.15±0.30 6.84±0.21

表3 两组患者腓总神经、正中神经、尺神经治疗前后传导速度比较(±s,mm/s)

表3 两组患者腓总神经、正中神经、尺神经治疗前后传导速度比较(±s,mm/s)

组别 n 治疗前腓总神经 正中神经尺神经治疗组 41 41.33±6.43 46.21±2.86 45.69±2.77 47.55±4尺神经治疗后腓总神经 正中神经.57 51.24±3.51 49.91±4.35对照组 41 42.21±6.18 47.43±3.06 47.20±3.18 46.43±5.43 50.55±4.01 50.04±3.90

3 讨论

DPN在临床上表现为肢端感觉异常、麻木、疼痛,病情严重出现肌肉萎缩甚至局部瘫痪,对人们健康生活造成极大影响。其发病机制主要认为是代谢、血管、神经、细胞因子、基因及免疫等多方面共同作用导致。在中医范畴内虽未对其直接描述,但从临床表现能够确定:《兰室秘藏》“上下齿皆麻,舌根强硬,肿疼,四肢疹弱,前阴如冰”。《丹溪心法》消渴病久可能出现“骨节酸疼”。DPN属于中医辨证:痿症、痹症、麻木范畴。目前不少中医学家认为本病是由虚至瘀变生而来。因此,其标实为血脉痹阻不同,“痛则不通”、“通则不痛”,辩证治疗法为益气养阴、活血通络〔3,4〕。

《医学入门》中对针灸是如此概述:“凡病药治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灸法可弥刺不足,是我国常用的外治法之一。本文取足三里、三阴交、肝俞、肾俞、脾俞、肺俞、气海、三隆、关元等穴位行灸治。灸足三里治虚、寒、湿证、筋脉病症;灸三阴交健脾益胃、补益气血生化之源,使气血充盈;肾俞是肾气转注之寓,是补肾佳穴;脾俞是脾气转输之所,气血生化之源,灸之能补脾益营血之效;关元为任脉穴,具强壮、保健之效,寓“阴中求阳”之意。诸穴配用,共效活血通络,治痹疗萎。

配穴位:曲池、合谷为大肠经湿浊之气聚集地,灸之能通气,手三里配灸有温阳散寒、活血止痛之效;髀关主治下肢屈伸不利、麻痹、瘫痪,梁丘主治怯寒,陷谷主理气止痛,伏兔主治下肢麻木、瘫痪。诸穴配用,共效通络止痛,治痹疗萎〔5〕。

从本研究结果得知,对老年DPN患者行灸疗能取得良好治疗效果,可设其为首选治疗方法。

1 杨 铭.温针灸治疗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58例总结〔J〕.湖南中医杂志,2011;27(3):28-9.

2 黄南滨.针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6;12(12):949.

3 刘君玲.针药并用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1;3(18):409.

4 赵 琳,张 霞,王 颖,等.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慢性并发症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7;11(39):7729-32.

5 刘中浩,高红伟,邢德国,等.糖尿病性骨质疏松模型雌激素、一氧化氮及转化生长因子β1的变化〔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11;15(11):1953-6.

猜你喜欢
体征针灸穴位
低血压可以按摩什么穴位
面向未来的中国医学——针灸篇
Endoscopic pedicle flap grafting in the treatment of esophageal fistulas: A case report
夏季穴位养心
男性排湿,常按这五个穴位
Efficacy of acupuncture on treating obesity and adipose-incurred illnesses
Acupuncture as a potential approach to improving the health of women with obesity
中医针灸的发展与传承
以高热为主诉无明显甲状腺肿大的亚急性甲状腺炎的临床分析
骨关节炎的临床特征及其治疗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