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迎春
不论小学,初中还是高中来看,相对于其他学科来说,音乐课都颇 受学生的欢迎,不仅因为它不在高考范围之列,压力较轻,上课较为自 由,轻松也称“放松课”。于是乎,那些调皮学生,在音乐课中的表现也是 司空见惯的现象了,因此,作为一名年轻的音乐老师,更需要进行换位 思考了。
假如我是学生,我需要的是什么?
我们现在的学生各项条件都较优越,随着家长们给我们提供了优 越的物质生活,其实,我们更需要“心理安全”和“心里自由”了。我要解 释的是,所谓安全,就是尽量减少对我们的行为和思维的无谓的限制, 给我们自由表现的机会。现在已是信息时代,“信息化和酷”已是我们年 轻学生的不可避免的潮流,而教育工作者们仍然是和我们相向而视,板 着面孔跟我们说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学习不断学习当然是学生的 本份,但是缺乏平和亲近之感,老师们再委婉动听的歌声也无法摆脱我 们的畏缩感。因此我们需要无任何心理负担,思维完全开放的条件,才 能主动地参与,方能大胆地给老师提出问题。才会忘记在老师那儿写的 无数张保证书,因为我们能感觉到老师在发掘每个人身上的亮点,我们 得到了施展的空间,我们的“奇思异想”也似乎“合理合法”了。所谓自 由、就是给我们创设一定的情境,把学习变得自由、开放,能在一个宽松 的环境里,怀着愉悦的心情,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我们的创造潜能。我 们当中个人英雄主义大有人在,爱出风头,捣乱纪律,借此引起别人的 注意的行为时有发生,更有甚者,“无所谓”、“随便”,俨然一副玩世不 恭,看破红尘的架势,好像老师去管完全是自讨苦吃。其实,老师们的耐 心和爱心是最有力的武器,因为,我们有时虽然课堂上公然跟你作对, 但在草坪上即使办公室里我们又会非常听话。
举个例子,在美国,有位生物老师在讲蚯蚓的时候,突然有学生问: “老师,蚯蚓什么味道?”老师说:“对不起,我不知道,因为我从来没有尝 过。”学生说:“我可以尝尝吗?”老师说:“当然可以!”于是这位学生把 蚯蚓洗干净品尝了一口,并说出了蚯蚓的味道,老师大大表扬了这位学 生。后来,这名学生成了美国著名的生物学家。通过此例,我想告诉老师 一句,假如你的课堂上遇到此事,你会不会大声呵斥,以为我们没有规 矩,不合常理呢?我想品尝活蚯蚓,将老师取而代之,这些对大人来说也 许是有悖常理的,而对我们来说是最直接的想法,如果缺乏这些想法, 就不会有少年牛顿对苹果落地这一自然现象的疑问,也就不会有“万有 引力”定律的发现了。
我是学生,我需要家庭和睦的父母,我需要师德兼备的老师和胜似 朋友的班主任,我需要一群友善真诚的同窗好友,我还需要属于自己的 一点秘密,我更需要优异的成绩和知识丰富的头脑,当然,这一些,不是 口头呐喊,不是摇旗呼号,而是需要我和我的同学们脚踏实地耕耘,更 需要父母和老师的鼓励和赞扬,这样我们就拥有了自信和自负,摆脱了 自卑,增强了自尊,学会了自强,其实,我们心中,老师最美,因为她装载 着知识。父母最宽容,因为她装载着满满的爱。她们引导着我和我的伙 伴们走向生活,走向人生的大舞台。
也許作为学生,我需要的太多太多,但是每一个学生,都是一本内容 丰富的书,需要老师的春风去柔柔的翻读,每一位师长的身影,都是这 群小鸟栖息的树,等我们长大了,等我们能在前方引吭高歌的时候,我 们歌声里总有一段不变的旋律:“爸爸、妈妈辛苦了”“老师辛苦了”。
作者单位:南京市商业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