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街区中社会历史声景的初探和浅析

2013-09-11 07:37锐,张
四川建筑 2013年2期
关键词:声景历史空间

于 锐,张 蓉

(西南交通大学建筑学院,四川成都610031)

1 历史街区空间形态更新的困境

1.1 历史街区的概念

历史是以时间为单位标准,记录人类历史和客观事物的发展历程。而历史街区,则是这种发展中的一部分。街区中包含着人们生活过往的各种信息,社会信息,文化信息等等。这些非物质文化,随着时间的前行有了许多的改变,甚至已经消失了,但他们是城市文化文明的源头,是宝贵的文化遗产和脉络演进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历史街区的概念理解总结如下:

(1)物质方面:历史街区中,时代遗留传承下来的各种构筑物,如道路、古城墙、钟楼,有特色和意义的建筑比如戏台等,能反应出地区传统风貌的各种建筑片区等等。

(2)非物质方面:人们在街区中生活发展,必然有各种不同的生活方式、社会结构,形成各种各样的风俗,非物质里包含着,例如传统手工艺、口耳相传的诗歌故事、各种庆祝活动、民间艺术。这些并不以实体存在的事物,都在街区中发生,他们影响着街区的发展,也影响着整个社会的发展,但这些恰好都是如今最容易被遗忘的社会组成部分。

1.2 历史街区面对的难题

从现在的发展状况来说,历史街区面临着重大的难题。1.2.1 对历史街区认识的不到位

对历史街区认识不到位,正因为这种不到位,所以保护方面并没有做得很好,导致了现代建设中对街区的一些盲目的乱拆乱建,破坏了城市建设中的历史传承性和文脉,也导致了更多人对历史文化遗产解读的误区。

1.2.2 历史街区发展中的困难

因为现代化的发展进程,很多历史街区已经老旧破败了,现代城市建设用地紧缺,城市街区的复兴需要大量的资金和研究,这对于快节奏的现代社会来说是格格不入的,所以人们出于一些对经济方面的考虑就遏止了历史街区的复兴和再发展。

但历史街区是城市的文化积淀,是城市特色的发掘根源,我们有必要去将一些有价值和意义的东西保留下来,并赋予新的时代特征。

2 声景学的概念

2.1 声景学的综述

声音是一个很特别的存在,它虽然看不到,但它会诱导人们的记忆,记忆会带动我们去思考联想,人们会感受到一个眼睛看不见的空间,除此之外,声音本身的物理属性,也会产生空间形状。所以声音也是有空间的,是看不见的空间。

而声音及其环境构成则构成声景。在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声景概念由谢弗提出,指的是环境中的声音(The Music of the Environment),“主要指在自然和城乡环境中,从审美角度和文化角度值得欣赏和记忆的声音”[2],他提倡积极听取周围声音的理念,并向内嵌入声场以改善声音环境。

声景在今天不仅仅是去倾听声音,改善周围的声音,在今天,许多声音正在消失,保护现存的有价值的声音和研究以前人们传统的声音场所和环境更成为现在需要去做的事情。

在建筑设计里,视觉被过度的放大,而视觉只是人感受的一个方面,听觉也占据着巨大的比重,这个研究的主要元素是发声、声音的传播方式以及人听到声音后的感受。其发生发展方式是在一个整体的场景中,与空间构成息息相关,构成空间的则是人造建筑环境和自然环境。

2.2 声景学的感知

听声是人类很特别的一种官能感应,它是人类信号传递方式方法之一,它不像眼睛直观带给人强烈的感受和冲击。虽然看不到,但声音会诱导人们的记忆,记忆会带动我们去思考联想,人们会感受到一个眼睛看不见的空间,除此之外,声音本身的物理属性,也会产生空间形状。所以声音也是有空间的,是看不见的空间。

试想一下,我们步行到地铁站,听到一列地铁抵达的声音,但是我们并没有看到,地铁是从站台平台的一侧开过来的,我们惊奇的发现,从耳朵听到的声音只是火车准备抵达的前兆,隧道内的声波反射影响了我们的看法,直到我们能够通过眼睛直观地识别。这其实是声音引导我们去感受到了一种空间的变形,这种变形的力量就是人类的想象力和感受。一个声音信号,一首歌曲,都可能引导人的思维由此产生空间想象和变形。

声音是具象但无形的客观存在,它的最终服务者是人,从声音到人,最终的表现是人对声音的感知感受。

声音是一种信号,人接受到声音的信号刺激后,会转化为自身的情感、思想,并影响自身的行动。这是一系列复杂的反应,并不是单独用听觉完成(图1)。

图1 人对声音的感知关系脉络

2.3 声景与建筑学的关联

在建筑设计中里,视觉体验是被放置在第一位的,在设计思想里也占有非常大的比重。但事实上,我们有耳朵、眼睛、鼻子,这些感官都会带动我们去体验世界。

单纯的听和听到什么是不能等同起来衡量的,一个是感官知觉的意识,另外一个的指向是一种行为过程,会牵涉人本身的理解和记忆。

声景的主要研究元素是发声、声音的传播方式以及人听到声音后的感受。其发生发展方式是在一个整体的场景中,与空间构成息息相关,构成空间的则是人造建筑环境和自然环境。

建筑的空间环境,是可以和人进行互动的,这种互动的需求,意味着一个建筑范围内的物体和空间,可以随体验者的感受变化而不断产生变化以满足其需求。听觉和视觉等官能感知,到人的思维、环境,再到建筑整体是一个立体的四维构成形态,从外到内或者再从内到外,是一个浑然天成的整体脉络,脉络运用节点加固自身体系,再由元素之间形成的交集或并集等不同集合类型进行描绘和解释。

例如我们去吃饭,同一家餐厅,平日里去虽然满座,但依然保持着应有的次序,也享受着安静舒心的环境。恰逢世界杯期间,餐厅为了吸引顾客和做活动,会进行转播,这里可能会沦为一场比赛的观赏集中营,于是便无法享受安静的环境。

这个例子可简单地看出,同样的空间,声音传播的途径不同,影响了其中的人的情绪和行为(图2)。

图2 听觉构架三元素关系

3 历史街区和声景的关系

3.1 城市中声音与视觉的属性

首先,历史街区是整个社会的小的单元构成,它不是孤立存在的建筑物,建造的原因是人类社会生活的需求。法国著名城市理论家昂利·列斐伏尔曾经说过“空间从来都不是一个物体,而是一个社会形式”。

空间是可以自由揉捏的橡皮泥,不同的生活方式和社会形态会繁衍出与之相适应的空间内容。人们在空间内的活动和行为,是塑造空间结构的重要元素。

人和人之间依信号传递信息,声音是主要的信号传递方式,活动必定产生声音,所以声音也会在这样一个社会形式中生生不息。

历史是不断前进的,旧的社会形态和生活方式也不断更新,行为和声音像编码一样被重新组合。有的声音一直保留下来;有的声音在历史街区中传承下来,以其他方式延伸下去;还有的声音则会消失。现在的历史街区已经失去很多原有的形态,通过研究历史的声音场景,可以了解一些以前人们的活动和行为,借此来寻找一些元素在现代历史街区更迭中进行沿用或者再设计,作为历史街区更新设计方法参考的一个方面。

“传媒理论大师麦克卢汉早已注意到了听觉和视觉的不同,提出了与视觉空间感受不一样的“听觉空间”(acoustic space)概念——因为耳朵不像眼睛那样聚焦、透视和分割信息,所以听觉空间是有机、流动、发散、包容的[3]。”

无论是从声音着手,还是从其他方向着手,研究历史街区是对文化感知的倡导,声音不被看见,但是依然有其听觉空间。

城市一直是声音集中的根源,一直比较嘈杂。从总体上看,历史学家和城市研究工作者都很少关注城市的声音。原因在于听觉和视觉的本身感官属性。

视觉的感官属性是:直观的,聚集的,它对物体的形态有精细辨别的能力。听觉的感官属性是:流动的,包容的,并随着时间并随着时间有很大的差异和出入。两者之间的属性决定了视觉上占据有较大的优势,听觉自然被弱化了。但听觉却可以带给人思维想象的空间,它本身也是可以进行塑造的一个不可见的空间。

3.2 古今声音和场景分析对比

现在,城市声音,用喧嚣形容最恰当不过,嘈杂的各种机械声交通声覆盖了整个城市的每一寸空间,成了城市和繁华的标志。而眼中的城市建筑和古代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因为城市是不断变迁的,在中国的近代历史上遭遇到了外国的侵蚀,国内现在的建筑几乎抛弃了原有的传统跨越了民族和历史的鸿沟,直接采用了西方的技术和建筑方法,这种大规模的侵袭和代替是一种与过往文化,抑或可以理解为国内城市文化进程的断裂与分割,转型。

而古时候的声音,从李国棋教授对红楼梦中声音的分类统计后总结,“小说《红楼梦》中的交通工具产生的声音特点是声压级不高,间断发声,特别是马蹄声还很有节奏。全书中未提及任何交通噪声问题,所以当时的生活背景噪声要比现在安静很多[4]。”由此可以看出,早年的中国古代城镇,听到的声音和如今是完全不同的。

从清明上河图和上海城市摄影照片的对比可以看出,因为时代和信息的变迁和科技的发展,城市的格局变化翻天覆地,功能内容也较之以前复杂,所以城市声环境、听觉空间的形态必然是不同的,也带来了巨大的变革(图3、图4)。

图3 上河图(来源网络)

图4 上海(来源网络)

把声音看做一个符号,这个符号是获得信息的一个重要来源,它传输了过去的生活信息和生活空间,帮助我们重新建构一种历史的听觉空间、传承文化和结构,该符号和信息系统的演变反映了社会和政治组织对时间的态度和城市空间的变格。

符号可以有着不同的使用方法,声音这种符号在不同的场合下,必然有着不同的意义,但所有的场所是不能缺失这种符号的,它是人们所不能避免的客观存在,我们要使用这种符号,首先得去理解声音这个符号以及这个符号在不同时空里所代表的相同或者不同的意义。

3.2.1 不同的声音等同的意义

例如,在过去马行走奔跑的声音加上车轮滚动的声音,相当于今天的交通噪声,早期城市中的鸡鸣声,相当于今天的晨起闹钟声。

在一定意义上说,就像人们解释不同的视觉世界,不同的功能体系产生的原因,古人们也有和我们相同的做事方式和生活场景,这些声音的存在和赋予给过去的人们同样的意义。虽然到现在为止我们会认为,这些声音都已经消失了,但替代这种认知的声音会出现,只要是人们的生活习惯方式并没有发生巨大的变化。这些声音都塑造了人们对某件事情相同的认知感觉,所以这种符号的使用也会让人们唤起这种对特定声音符号的心理知觉。

3.2.2 相同的声音不同的意义

声音是相同的,现在来看,内容也有了不同的意义。

就钟声而言,在今天听到是学校工厂时间到点的提醒声,在事先约定的情况下也会认作是信号声。但在过去,钟声则拥有更多的意义,除了时间提醒的作用外,有紧急事务号召集合的声音。

再比如轿夫抬轿子的行走声音,这种声音现在虽然少见,但还是存在,多数存在于风景区老街巷作为盈利的买卖或文化烘托,这种声音对我们来说则是对过去的缅怀。但在古代,抬轿的声音、轿夫的吆喝声,则让人联想到上流社会的生活方式。虽然如今这些都几乎消失了,取而代之汽车等交通工具的声音,我们只会联想到堵塞的交通、匆忙的人群、快节奏的城市空间。

从阿兰·科尔班在其著作——《大地的钟声:19世纪法国乡村的音响状况和感官文化》里可以阅读到,钟声在19世纪的法国乡村,起到信号作用,而且这种信号声是具有权威性的。“浑厚的钟声实际上是在大炮声以外唯一能打破乡间寂静的人造音响。[10]”而且越靠近钟声的地方越是社会聚集地,传播不到的地方则偏僻,钟声的意义也跟随着社会结构变迁功能不断发生改变,从祈祷、集会、婚丧的意义到后来集市、征兵等等发生了很多意义的转化。而随之带来了社会权力的争斗。

下面的两幅图是国外和国内的不同形式的钟楼,可以说明的是,社会结构的不同,文化不同,钟声的意义也会不同,阿兰·科尔班书中也表达了,这一切都会随着社会发生改变(图5、图6)。

图5 英国乡村教堂钟楼(来源网络)

图6 西安钟楼(来源网络)

但即使发生了变化,居住的人也变得不同了,但历史记载和遗留了下来,他们或多或少在地球上留下了痕迹,虽然离开,仍然铭刻在潜意识中。

3.2.3 相同的声音相同的意义

在古往今来的空间中,很多声音的含义也是相同的,比如说宴会上的饮酒声和欢笑声,这表明的是一种情绪和状态的延伸,而在今天,这种声音也是存在于社会中,宴会上的饮酒声同样也表达了人们相同的情绪和状态。

再比如宗教里做法事的声音,这种给人神圣感觉的声音在今天来说依然是同样的效果。

综合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采用替代的办法,从现实生活中去寻找可以替代的音源。

3.3 历史声音的听觉体系所营造的空间氛围

早年的城市居民,因为听觉环境会构成特定的声景声场符号体系。中国的历史社会没有广播、网络,识字的人在于少部分,构成城市信息系统的主要是声音。和其他符号系统一样,城市的声音在不同的层面和场景中发挥作用,虽然收听者不同,他们收听时正在做的事情也不同,但他们根据他们的职业、性别等等构成了不同的收听体系。

以成都大慈寺街区为例。

大慈寺是成都古代一个重要的寺市合一的场所,是成都文化和商业的中心,已有千年历史,至今仍然是成都商业活动的重要范围。

郭印《超悟院记》[11]说,“成都大慈寺曰圣慈,唐至德初所建也。合九十六院,地居冲会,百工列肆,市声如雷。”

李之纯,大圣慈寺画记中记录,“释子弟隶学诵持,演说化导,亦无虚日”[12]

“院锁玉溪留好景,坊题金马促繁弦”[13]“五代后蜀主孟知祥,明德元年六月到“大慈寺避暑,观明皇僖宗御容,并大宴群臣于华严阁下,”[5]“正月二日,出东郊……晚宴大慈寺,宴罢,管伎以歌词送茶,正月十四、十五、十六三日,皆晚宴大慈寺。”[6]

综合上面几个文章片段所述,第一句诗词形容的大慈寺解玉溪的好景致,正是因为景色秀丽,所以吸引了来避暑的人,而且还是皇帝,于是在大慈寺内大设宴席。最后一句是写成都人每年都有游乐的习俗,根据成都通史里记载,从唐代到宋代,寺院的宗教功能开始同世俗活动慢慢联系起来,寺院不仅仅是宗教事务的场所,也是当时成都市民重要的饮宴娱乐场所,“甚至其游乐功能还超过宗教功能”[6]。

清代时期,据记载“当时,成都市区的夜市,集中在盐市口至城守东大街一带。黄昏后百货卒集,设摊肆于街上,有人摩肩接踵,犹如赶集……”[14]。

关于大慈寺商业市场则有不少竹枝词[7],嘉庆间《锦城竹枝词》、《成都竹枝词》里有关一些这类商贩声音描述的句子。

“门外呼来卖货郎”,“卖蜜声来打米酥”,[7]“更有米花糖叫卖,汤圆彻夜唤声声”,“背得毡条凉帽缨,沿街走卖不闻声”,[7]“听得门外花担过,隔帘呼买夜来香。[7]”

以上诗词中“呼来”、“呼买”,以及这两句中都出现了“门外”这两个字,说明小贩和买主之间的距离很近,“沿街”则更加肯定这一点,小贩与买客之间仅一墙之隔,“隔帘呼买”,说明就在窗户外面。

在宋代蔡绦的《铁围山丛谈》也描写了类似的空间声音距离,“往时川蜀俗喜行毒,(大慈寺)其间号名药市者,于是有于窗隙间呼‘货药’一声,人识其意,亟投以千钱,乃从窗隙间度药一粒,号‘解毒丸’,故一粒可救一人命[15]。故事里记载的是有人身体不适,隔窗呼了一声“货药”,立即窗外有人听见,并给与回应,更加说明,这种外与内之间的距离是非常短的,空间尺度感是小的。而且从宋代到清代,几乎都没有太大的改变。

以上史料记载充分说明了一些大慈寺当时的空间氛围。

3.3.1 热闹喧哗的大背景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得知大慈寺街区的整个大环境是热闹的,商业形态多样化的,这是街区的一个整体氛围。来来往往的人们,喧哗的声音、买卖的声音传遍了整个大慈寺街区,因为这种声音的多种多样,符合声音会因为多种反而不引起注意的特点。

3.3.2 声音以小空间为单位

做买卖的声音和祈福,三人成组游赏等等所发出的声音,都是小范围的,这种尺度空间小,平易近人。

3.3.3 声音是混合在一起的

从古至今它的宗教事务和市场发展都是混杂在一起,是以庙市共生的形态发展起来的,所以它的声音区域不是完全割裂开的,大慈寺内部园区做法事的声音可能和游园的声音混杂在一起,师傅的讲经声和路人的讨论声混杂在一起,买卖的声音和宴会的声音交错融合。

大慈寺中的声音,是多文化多层次的混响,多文化的表现在这里既有皇家在这里举办宴会、做法事,也有诗人在这里作诗吟唱,还有世俗的人在这里讨生活的声音,还有大慈寺场所内宗教文化的影响,这些看似不同的元素在大慈寺这个空间中共生。多层次和多文化有一些关系,层次指向人群阶级,在古代,阶级的分类是比较森严的,而在大慈寺这个空间中,至上而下所有阶层的人都聚集了过来。

4 结束语

本文的论述,针对的是历史街区中传统声音以及声景氛围的寻找,本文对历史声景的一系列分析和方法,其最终目的,是希望将这种探索用于历史街区更新的设计上。这种社会历史声也是我们要去传承的一个方向,它是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丰富多彩,还有大量文化信息历史包含其中。如果将这种声音挖掘出来,将会是表达地域特色文化一种非常好的设计方法。

[1] 拉斯姆森.建筑体验[M].刘亚芬,译.知识产权出版社,2003

[2] 秦佑国.建筑声学的进展//[G].建筑声学设计与环境噪声控制暨新材料、新产品应用交流会论文集.2008

[3] 王敦.都市空间的听觉性问题:听觉文化与审美[OL].http.//www.yishuxue.cn/n ewst ext.asp

[4] 李国棋.声景研究和声景设计[D].清华大学建筑学院,2004

[5] 张唐英.王文才、王炎校笺《蜀梼杌校笺》(卷3)[M].巴蜀书社,1999

[6] 粟品孝.成都通史:卷四(五代两宋时期)[M].四川人民出版社,2011

[7] 杨燮,林孔翼.成都竹枝词[M].四川人民出版社,1982

[8] 彭懋琪.锦城竹枝词,同治重修成都县志,卷11,文艺志诗[M]

[9] 阿兰·科尔班.大地的钟声:19世纪法国乡村的音响状况和感官文化[M].王斌,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10] 王敦.听觉的文化意义解读:过去和现在[J].中国图书评论,2012(5):41-44

[11] 郭印.超悟院记[M].宋

[12] 李之纯.大圣慈寺画记,全蜀艺文志[M].宋

[13] 薛田.成都书事百韵[M].宋

[14] 四川省文史馆编.成都城坊古迹考[M].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

[15] 蔡绦.铁围山丛谈[M].宋

猜你喜欢
声景历史空间
当代城市声景研究进展
空间是什么?
《白噪音》中后现代声景的死亡伦理思考
基于分析软件“CiteSpace”的声景研究英文文献知识图谱分析
创享空间
新历史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历史上的4月
园林中“声景元素”的基本特质及互动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