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 维,胡颖超,陈 锋,李 巧,滕昭君,刘云娇,周子蒙,田启建,谷中村
(1.吉首大学生物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湖南吉首 416000;2.吉首市农业局,湖南吉首 416000; 3.华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广东广州 516898)
葛根藤条的不同部位育苗对苗木生长的影响*
唐 维1,胡颖超1,陈 锋1,李 巧1,滕昭君2,刘云娇3,周子蒙1,田启建1,谷中村1
(1.吉首大学生物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湖南吉首 416000;2.吉首市农业局,湖南吉首 416000; 3.华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广东广州 516898)
从葛根主茎上段、中段、下段3个不同部位剪取单节进行育苗,以出苗率、平均株高、根长和根粗为统计指标,分析不同处理葛根苗木的生长情况.结果表明,用主茎中段葛藤育苗,出苗率最高(达到80%以上),平均株高、主根根长和粗度均明显高于其他处理,并且带有根瘤菌,可广泛推广到生产实际中.
葛根;育苗;生长;,SPSS分析
葛根为豆科葛属多年生落叶藤本植物,别名粉葛、葛藤等,素有“北参南葛”、“亚洲人参”之美称,是国家卫生部首批批准的药食两用植物.葛根富含多种有用成分,其中含大量淀粉、少量蛋白质、纤维素以及人体必需的10种氨基酸,还含铁、钙、磷、镁、锌、硒等10多种人体必需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葛根的醇提取物主要为葛根黄酮和异黄酮,其中异黄酮包括葛根素、葛根素木糖甙、大豆甙元等,还含有P-谷甾醇、花生酸等活性物质,应用非常广泛.作为名贵中药,葛根是清热解毒、通脉醒酒、呵肝护肾的要药,在《本草纲目》、《神农本草经》、《济生方》和《中国药典》等几十部文献资料中都有明确记载.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葛根治疗头晕头痛、高血压、心绞痛和突发性耳聋等疗效显著[1-3].种植葛根已成为许多山区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极好门路,多年来对葛根药用和临床应用方面的研究比较多,而对葛根苗木栽培管理和扦插育苗研究较少,本文从选取不同部位葛藤育苗对葛根苗木生长的影响进行研究,为规范葛根育苗提供指导.
1.1 试验概况
本实验选择的葛根经吉首大学老年科协谷中村教授鉴定由江西引进的粉葛.实验时间为2011年12月至2012年7月.试验地点设在吉首大学后山葛根试验地,土地肥沃、土质疏松,土层厚度80 cm以上,pH值在6~8之间,试验地面积约200 m2,地势平坦,无任何遮荫物,受光均匀.
1.2 试验方法
1.2.1 试验设计 按葛藤不同截取部位进行育苗,设置3个处理,处理1为用葛根主茎上段育苗、处理2为用葛根主茎中段育苗、处理3为用葛根主茎下段育苗,实验采用随机区组排列,不设对照,3次重复,各处理小区面积为0.6×1.50=0.9 m2,即栽种插条6行,每行21株,共126株.小区周围为保护行,田间小区具体排列见表1.
表1 小区田间随机排列方式
1.2.2插条准备 2012年2月选取1 a生葛根粗度1.0 cm以上、充分木质化、无病虫危害和损伤、生长健壮距根部2.0 m以内的主茎藤蔓,按单节剪取栽种材料,要求每个扦条上下端距节2.5 cm,并按上段、中段、下段3个不同部位(上段:去掉顶端相对较细的节往下5~7个节,中段:处于藤中间部分的节,下段:裸露在土外的去掉根部几个相对密集的节之上的5~7个节)分开收集,捆成小捆,做好标签备用[4].
1.2.3 苗床整理、栽种及苗床管理 2011年12月初将试验地新翻1次,翻过的土地打碎,放足基肥(其中土皮肥1.5 kg/m2,腐熟菜枯1.9 kg/m2,复合肥0.15 kg/m2),按畦面宽1.2 m,畦面之间间隔30 cm,畦高20 cm要求做畦.2012年2月,将剪好备用的插条,以行距20~25 cm开浅沟,株距3 cm,将插条以垂直沟方向平放于沟内的方式栽种,栽种后复土1~1.5 cm,压紧,然后浇足水,为保持苗床的温度,在苗床上方覆盖黑色塑料薄膜以达保温效果.由于在育苗前已放足基肥,直至出苗前不再施加任何肥料.苗床的其他管理按常规要求进行,若遇干旱时适量浇水.在试验过程中进行出苗情况、株高和根长根粗等的各项指标的观测.
1.2.4 数据处理及分析方法 实验所得数据采用SPSS数据系统进行处理,并进行极差分析和方差分析.
2.1 出苗率
将不同小区出苗情况进行统计(见表2).由表2可看出,A2,B2,C2即葛藤主茎中段育苗的出苗率在同一个水平,均达到80.00%以上,明显高于上段的23.02%,33.33%,26.19%,也高于下段的57.14%,31.75%,39.68%.上段和下段的出苗率都比较低,多在50%以下,其中重复A的下段育苗达57.14%.由此可知,中段藤条育苗的出苗率相对上段和下段藤条育苗来说要高很多,因此,从出苗率看用葛根藤条中段育苗是最佳选择.
表2 不同处理方式的出苗率统计
2.2 平均株高
2012年5月5 日对各小区进行所有植株株高调查,株高的单位均为cm.将原始数据进行平均数计算,数据见表3,在SPSS13.0中用LSD法和Duncan法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见表4.2012年6月6日继续调查,用同样的统计和分析方法处理,结果见表5.
表3 不同处理方式的平均株高 cm
表4 平均株高分析
表5 平均株高分析
2012年5月5日方差齐次性检验结果显示:从显著性慨率看,p大于0.05(p=0.344),说明各组的方差在α=0.05水平上没有显著性差异,即方差具有齐次性,可进行方差分析.方差分析F值对应的概率值小于0.01(F=0.003),说明各组间有极显著差异.从表4分析可知处理3和1位于同一列,它们之间没有显著差异.而处理2位于另外一列,则说明处理2与处理1,3之间有显著差异.又由表4中的数据明显可以看出处理2的平均值大于处理1和3的平均值,说明中段育苗较上段和下段育苗,苗木的平均株高要高.
从2012年6月6日方差齐次性检验结果显示:从显著性慨率看,p大于0.05(p=0.338),说明各组的方差在α=0.05水平上没有显著性差异,即方差具有齐次性,可进行方差分析.方差分析F值对应的概率值为0.001,小于0.01,说明各组间有极显著差异.从表5分析可知处理1和3位于同一列,它们之间没有显著差异.而处理2位于另外一列,说明处理2与处理1,3之间有显著差异.又由表5中的数据明显可以看出处理2的平均值大于处理1和3的平均值,说明处理2即中段育苗较处理1和3即上段和下段育苗,苗木的平均株高要高.
2次不同时间调查统计不同处理的平均株高,分析都得出中段育苗苗木的平均株高比上段和下段育苗苗木的平均株高要高,说明中段育苗苗木的地上部分生长比其余2段育苗的地上部分好.
2.3 平均主根长度
2012年6月13 日将所有小区苗木全部挖出,分别统计9个小区中所有植株的主根(选最长的5根)长度和粗度(主根长度和粗度的单位均为cm),计算出各处理的平均值.将所得的平均值在SPSS13.0中用LSD法和Duncan法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分别见表6,7.同时在观察根部时,发现处理2即中段育苗苗木根部带有少量根瘤菌,而上段和下段育苗苗木根部基本上无根瘤菌存在.
表6 平均根长分析
表7 平均主根粗分析
由方差齐次性检验结果可知:从显著性慨率看,p大于0.05(p=0.293),说明各组的方差在α=0.05水平上没有显著性差异,即方差具有齐次性,可进行方差分析.方差分析F值对应的概率值小于0.05(F= 0.013),说明各组间有显著差异.从表6分析可知处理1和3位于同一列,它们之间没有显著差异,而处理2位于另外一列,说明处理2与处理1,3之间有显著差异.又由表6中的数据明显可以看出处理2的平均值大于处理1和3的平均值,说明处理2即中段育苗较处理1和处理3即上段和下段育苗,苗木主根的平均长度要长.
2.4 平均主根粗度
由方差齐次性检验结果可知:从显著性慨率看,p大于0.05(p=0.571),说明各组的方差在α=0.05水平上没有显著性差异,即方差具有齐次性,可进行方差分析.方差分析F值对应的概率值小于0.05(F= 0.033),说明各组间有显著差异.从表7分析可知,处理1和3位于同一列,它们之间没有显著差异.而处理2位于另外一列,则说明处理2与处理1,3之间有显著差异.又由表中的数据明显可以看出处理2的平均值大于处理1和3的平均值,说明处理2即中段育苗较处理1和3即上段和下段育苗,苗木根的平均粗度要粗.
经过调查计算不同处理根长度和根粗度,分析都得出中段育苗苗木的平均根长和根粗比上段和下段育苗苗木的平均根长和根粗都要高,说明中段育苗苗木的地下部分生长比其余2段育苗的地下部分好.
综合分析可知:葛藤中段育苗出苗率高,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生长情况都比上段育苗和下段育苗好,且苗木根部带有少量根瘤菌,因此,选取葛藤中段育苗苗木生长较好,是今后葛根藤条育苗的主要推广方式.
(1)葛根主茎中段育苗效果较上下段明显要好,其机理有待进一步探讨.
(2)葛根主茎中段育苗效果好,这为葛根无性繁殖提供了很好的实例,但实验尚停留在对育苗阶段的总结,对葛根产量方面的影响,还在进一步研究之中.
(3)选择最优育苗方式为葛根优质移栽打基础,对葛根栽后的个体生长发育及群体协同发展均有较大影响.通过优质苗移栽,充分考虑作物的群体结构,科学配置水、肥、气、热,不但可以增加葛根产量打基础,提高劳动生产效率,而且还可促进药材生产向精细栽培模式方向发展.
(4)葛根插条选择在1—2月剪取,主要是因为在葛根生长发育的过程中有非常明显的休眠时间即1—2月份,休眠期间各种农事操作对其生长发育影响和伤害最小.
致谢 吉首大学生物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学生王超君、唐显江、吴超云、李燕、卢菲、粟桂荣、李建辉、张佳、严珊、张泡等参与葛根的育苗和管理工作,在此一并致以衷心的感谢.
[1] 张东华,董强波,彭曙光.葛根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研究[J].首都医药,2007(12):98.
[2] 陈文杰.葛根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08(12):142-144.
[3] 刘 云,张 瑶,和润喜.葛根及葛根食品的研究与开发现状[J].中国林副特产,2010(1):94-97.
[4] 周敏,胡平通.葛的育苗及栽培技术[J].吉林农业,2011(4):147.
(责任编辑 易必武)
Influence of Seedling Culture from Different Segments of Kudzuvine Root on Seedling Growth
TANG Wei1,HU Ying-chao1,CHEN Feng1,LI Qiao1,TEN Zhao-jun2,LIU Yun-jiao3,ZHOU Zi-meng1,TIAN Qi-jian1,GU Zhong-cun1
(1.Colledge of Biological Resource and Environment Science,Jishou University,Jishou 416000,Hunan China; 2.Agriculture Bureau of Jishou,Jishou 416000,Hunan China;3.College of Life Science,South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Guangzhou 516898 China)
The upper,middle,and lower segments of Kuzdvine root were sheaved for seedling culture.Emergence rate,average plant height,and root length and thickness being statistic index,the growth of seedlings were analyzed.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iddle segments have the highest emergence rate(above 80%),and average height,length and thickness the seedlings from the middle segments are higher than those from other segments.Moreover,seedlings from the middle segments have rhizobium.In conclusion,seedling culture from middle segments of Kudzuvine root can be promoted.
kudzuvine root;seedling;growth;SPSS analysis
S567.23
B
10.3969/j.issn.1007-2985.2013.01.021
1007-2985(2013)01-0089-04
2012-10-26
吉首大学校级课题资助项目(11JDX039;JD12043);吉首大学创新性实验资助项目(JSU-CX-2010-41)
唐 维(1989-),女,湖南浏阳人,吉首大学生物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学生,主要从事植物科学与技术研究
田启建(1968-),男,湖南永顺人,吉首大学生物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副研究员,硕士,主要从事中药材GAP及药用植物栽培、病虫害防治和生态学等研究;E-mail:tianqijian68@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