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次能源思维解放发力商业模式

2013-09-10 06:49:14高原野漫画
中国石油企业 2013年10期
关键词:石油工业发力商务

高原野/漫画

中国石油工业发展至此,已经经历了两轮能源思维解放。第一次能源思维解放始于建国初期的上世纪50年代,发力于陆上石油工业。当时外国人认为中国是贫油国,陆相不生油。李四光解放思想提出陆相大油田理论,在60年代发现了大庆油田,并陆续发现了胜利、大港、辽河和华北油田,创造了世界上陆相油田找大油田的理论和实践,甩掉了中国贫油国的帽子。

第二次能源思维解放始于20世纪80年代,发力在中国海洋石油工业。当时国家没有资金、没有技术,没有平台,没有钻井船,也不掌握浅水、深水以及水下的技术,似乎只能望洋兴叹。中国石油人勇于尝试,做了第二次思想大解放,把近海以产品分成合同的方式对外开放,采取风险勘探开发,充分发挥了外国石油公司的管理、技术、资金能力。有了这次开放,经过中外双方30年的合作,我们终于在2012年创造了一个“海洋大庆”,并建立海洋石油工业的勘探开发体系,培养出一大批新的石油国际人才。

如果没有二次能源思维解放,中国石油工业就不可能快速发展。现在,转眼到21世纪的第10个年头,北美页岩气、页岩油革命振奋了全世界石油工业。但是“复制”美国的页岩气革命,中国的页岩油气开发面临诸多现实瓶颈,解决所有这些深层次问题,中国需要再来一场能源思维解放的革命,即第三次能源思维解放。《能源》杂志载文认为这次能源思维解放的发力点应看重商业模式的力量。文章认为:

20年前,在美国没有大公司愿意在页岩油气领域投资,只有众多中小型公司敢于承担风险、敢于投入、敢于创新,最终收获了页岩油气革命的成果。正是众多中小型公司的参与和竞争,带来了层出不穷的创新,特别是在商业模式和技术领域的创新,最终取得了成功。相比技术上的创新,商务模式的创新更加重要。

目前已有的第一种商务模式是国家石油公司的模式,国企按计划经济来实现非常规天然气的产量目标。根据过去历史的经验,这是没有问题的,但如果只有这种单一模式,已经不能满足中国未来的天然气需求。

在这种背景下,需要充分发挥民营企业的创造性,吸引民营企业充分参与,这是第二种商务模式。政府要通过顶层设计,不仅要鼓励有作业能力的民营公司投标非常规油气的勘探开发,还要在政策、气价、税收、融资渠道方面扶持它们,保证它们能够发挥最大力量。

第三种商务模式是从海洋对外开放所产生的产品分成合同,在中国页岩气发展的起步阶段,建议尽量放开,特事特办。我们有充分的储量,应该让有能力和意愿的外国公司参与进来。外国公司的参与不要仅仅停留在与国家石油公司的产品分成合同,而是应该真正把它当成一股力量,大规模地引入。

在中国目前的政策下,大量已经进入页岩气生产领域的中小公司不能和外国公司签订产品分成合同,国外公司也不能控股成为作业者,这如同束缚了资源配置的手脚。在这一点上,我们应该充分借鉴北美和全世界的经验,考虑政策上给予支持。事实上,最终不论是什么企业参与进来,都需要资源优化配置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来参与竞争并现实盈利。如果上述三种商务模式都能实现,我们就达到了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和国外公司不同的商务模式来竞争,以市场为机制,以油气田的商品化盈利为目标。

猜你喜欢
石油工业发力商务
《石油工业技术监督》稿约
《石油工业技术监督》稿约
完美的商务时光——诗乐全新商务风格MOMENTUM系列
人大发力 让“执行难”不再难
人大建设(2018年10期)2018-12-07 01:13:54
这12件事,十九大将全面发力
瞄准“房子不是用来炒的”发力
国外商务英语演讲研究进展考察及启示(2004—2014)
2016年推进新型城镇化在发力
农家书屋(2016年9期)2016-05-14 03:43:36
石油工业出版社
全国新书目(2014年7期)2014-09-19 20:45:40
商务休闲
中国商论(2012年16期)2012-02-03 01:3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