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利 毛峰 申屠阳 梅运清
淋巴转移是肺癌最主要的转移扩散途径,也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之一。现有研究显示,肺癌淋巴结转移的方式按淋巴结引流途径存在一定的规律,即按照肺内淋巴结→肺门淋巴结→纵隔淋巴结的顺序发生转移。与中、下叶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相比,上叶NSCLC更易发生纵隔淋巴结转移,且其转移多局限于上纵隔区域淋巴结,而中、下叶NSCLC则易出现上、下纵隔跳跃式淋巴结转移[1,2]。本文回顾性分析147例完全性切除的Ib期上叶NSCLC患者,探讨纵隔淋巴结的适宜清扫方式,同时研究影响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
1.1 病例选择及纳入标准 选择2001年5月-2004年12月于上海胸科医院行完全性切除术的147例Ib期上叶NSCLC患者。入组标准:①原发病灶位于左肺/右肺上叶;②术前除一般常规检查外,均行增强胸部CT及头颅CT扫描、腹部B超、全身骨同位素扫描以排除远处转移;③手术为完全性切除,参照2005年IASLC提出的肺癌完全性切除手术标准[3];④术后病理诊断为NSCLC,病理分期按第7版肺癌TNM分期重新分期,为T2aN0M0(Ib期)。剔除新辅助化疗、术后辅助化疗病例及非肿瘤原因死亡病例。
1.2 资料收集 对所有入组病例采集以下数据:住院号、手术日期、性别、年龄、肿瘤直径、肿瘤部位、病理类型、肿瘤分化程度、脏层胸膜侵犯情况、淋巴结清扫数、纵隔淋巴结清扫数及上纵隔淋巴结清扫站数。
1.3 随访 147例Ib期上叶NSCLC患者的术后随访生存期按月计算,死亡患者以手术日距死亡日的差值计算,生存患者以手术日距末次随访日的差值计算。随访数据来源于上海市疾病控制中心,随访截止日期为2009年12月30日。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5.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整理及统计分析。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乘积法和Log-rank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Cox回归模型。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入组患者资料 符合入组标准的患者共147例,患者临床特征情况如表1所示。其中右肺上叶组76例,左肺上叶组71例。两组年龄、性别、病理类型、肿瘤分化程度、脏层胸膜侵犯及肿瘤直径无统计学差异(P>0.05)。入组患者共清扫淋巴结925枚(每例平均6.29枚),其中纵隔淋巴结共491枚,清扫上纵隔淋巴结<2站者55例,≥2站者92例。两组间淋巴结清扫数及纵隔淋巴结清扫数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右肺上叶组清扫上纵隔淋巴结站数明显多于左肺上叶组(P=0.004),此项差异主要是由于左右上纵隔固有的解剖因素所致。
2.2 总体生存状态 147例Ib期NSCLC患者总体3年及5年生存率分别为76.2%和70.7%;其中右肺上叶组分别为80.2%和73.5%,左肺上叶组分别为71.8%和67.6%。两组间生存率无统计学差异(P=0.240)(图1)。
2.3 Cox回归模型多因素生存分析 将147例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部位、肿瘤分化程度、脏层胸膜侵犯、病理类型、肿瘤直径、淋巴结清扫数、纵隔淋巴结清扫数、上纵隔淋巴结清扫站数等变量代入Cox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生存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肿瘤直径及上纵隔淋巴结清扫站数是影响Ib期上叶肺癌生存率的重要预后因素(表2)。
2.4 Kaplan-Meier单因素生存分析 对147例NSCLC患者进行单因素Kaplan-Meier分析,结果显示:年龄<58岁组、58岁-68岁组及>68岁组之间生存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08),各组之间生存率亦存在统计学差异(年龄<58岁组 vs 58岁-68岁组,P=0.015;58岁-68岁组 vs >68岁组,P=0.036);肿瘤直径≤3 cm组、3.1 cm-5 cm之间生存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05);清扫上纵隔淋巴结≥2站者预后明显预后优于<2站者(P=0.006)。而生存率与性别、脏层胸膜侵犯、病理类型、肿瘤分化程度、淋巴结清扫数、纵隔淋巴结清扫数等无相关性(表3,图2)。
2.5 上纵隔淋巴结清扫对预后的影响 采用单因素Kaplan-Meier单因素生存分析上纵隔淋巴结清扫对于Ib期上叶NSCLC预后的影响,结果显示:对于右肺上叶NSCLC,常规手术可以清扫范围内的右上纵隔淋巴结(#2,#3,#4组)中,#4组淋巴结对患者预后的影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21);对于左肺上叶NSCLC,常规手术可以清扫范围内的左上纵隔淋巴结(#4L,#5,#6组)中,#5组淋巴结对患者预后的影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24)(表4)。
目前,Ib期NSCLC患者的治疗仍以手术为主,基本方式为肺癌(全肺)切除术+淋巴结清扫术,但是淋巴结清扫范围依然存在较大争议,特别是对于上叶NSCLC。虽然研究证实上叶NSCLC发生纵隔淋巴结转移的概率高于中、下叶NSCLC,但是其纵隔淋巴结的转移往往局限于上纵隔区域淋巴结,而中、下叶NSCLC则易出现上、下纵隔跳跃式淋巴结转移[1,4,5]。因此,根据上叶肺癌转移特点,结合Ib期上叶NSCLC预后因素的研究,有助于早期肺癌适宜淋巴结清扫方式的选择。
表 1 147例入组患者临床特征Tab 1 Characteristics of 147 patients with stage Ib upper lobe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图 1 两组间患者Kaplan-Meier累积生存时间曲线分析。Fig 1 Kaplan-Meier cumulative survival time curves according to pulmonary location: right upper lobe group vs left upper lobe group.
表 2 影响Ib期上叶肺癌生存率的预后因素(Cox回归分析)Tab 2 Prognostic factors for patients with stage Ib upper lobe NSCLC (Cox regression model)
图 2 Kaplan-Meier累积生存时间曲线分析Tab 2 Kaplan-Meier cumulative survival time curves. A: According to age; B: According to tumor size; C: According to Number of removed SMLNS.
年龄因素一直是影响肺癌(特别是早期肺癌)预后的争议性问题。Mery等[6]通过控制性别、病理类型、病理分期及手术类型等因素,揭示年龄是影响I期-II期NSCLC患者生存率的重用预后因素。Agarwal等[7]亦证实在I期-II期NSCLC患者中,死亡率随年龄的增加而呈现急剧升高趋势(年龄每增加1岁,HR将增高近6%),因此认为年龄是生存率的重要预测指标。本研究结果亦提示年龄是影响Ib期上叶NSCLC患者生存率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年龄每增加1岁,其HR将增高近7.5%。但也有学者认为年龄并非影响早期肺癌生存率的重要预后因素[8]。特别是对于老年患者而言,单独以年龄因素来评估预后并不科学。老年患者除了要面临肿瘤相关性因素的威胁外,还需面临合并症及脏器功能受损等非肿瘤相关性因素的影响。荷兰一项针对43,111例癌症患者诊断时合并症发生率的研究发现,65岁以上的癌症患者,诊断时伴有一项严重合并症的为64岁以下的1.4倍,最常见的合并症为心血管疾患。70岁以上的NSCLC术后死亡率(11%)远高于低龄的患者(2%, P<0.01),心血管和血栓性事件也多见于70岁以上的肺癌患者[9]。
表 3 Ib期上叶NSCLC Kaplan-Meier单因素分析Tab 3 Univariate analyses of prognostic factors of stage Ib upper lobe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
与年龄因素存在争议不同,肿瘤直径一直被认为是影响肺癌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特别是对于I期NSCLC,肿瘤直径对于预后影响的研究一直在进行。Okada等[10]通过对1,465例完全性手术切除的NSCLC患者分析发现,对于I期肺癌,病灶大小是影响其预后的独立因素。Christian等[11]通过回顾性地研究548例完全性切除的I期NSCLC患者报道:肿瘤直径2 cm和5 cm是两个危险阈值,肿瘤直径一旦达到以上阈值,其死亡风险比相应增加58%及118%。2009年第7版肺癌分期标准中,T2被细分为T2a和T2b,直径>7 cm者划归为T3,而仅T2aN0M0被列为Ib期,T2bN0M0及T3N0M0则分别为IIa期、IIb期[12],凸显肿瘤直径是衡量NSCLC的独立因素之一。本研究结果显示,对于Ib期上叶NSCLC患者,肿瘤直径是影响其预后的独立因素之一:肿瘤直径每增大1 cm,其HR可上升28.3%;肿瘤直径≤3 cm组、3.1 cm-5 cm组之间生存率存在差异(P=0.005)。但也有部分学者认为,不能简单地将肿瘤直径大小作为影响NSCLC预后的独立指标,而应与病理类型相结合。Lin等[13]认为对于腺癌而言,应将2.5 cm设为早期NSCLC的临界值,而对于鳞癌则可放宽至4 cm。
表 4 上纵隔淋巴结清扫对Ib期上叶NSCLC预后的分析Tab 4 Univariate analyses according to removed superior mediastinal lymph node station
近年来,对于Ib期NSCLC患者是否应行系统性淋巴结清扫一直存在着争议。吴一龙等[14]通过前瞻性研究报道:对于I期NSCLC,系统性淋巴结清扫可更彻底地清除肿瘤细胞,降低术后复发及远处转移的几率。而Izbicki等[15]的研究则认为对于处于N0状态的患者,系统性淋巴结清扫并不能提高患者的生存率。Ishiguro等[16]通过临床回顾性研究报道,对于临床病理分期为I期的NSCLC患者,术中行肺叶特异性系统淋巴结清扫,其5年生存率与系统性淋巴结清扫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本研究的结果提示,淋巴结清扫数及纵隔淋巴结清扫数对于Ib期上叶NSCLC患者的预后无统计学意义(P>0.05)。上纵隔淋巴结清扫站数是影响Ib期上叶NSCLC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且上纵隔淋巴结清扫≥2站者预后明显优于清扫上纵隔淋巴结<2站者(P=0.006)。此结果可能与上叶肺癌倾向于发生上纵隔区域淋巴结转移,且较少发生非区域淋巴结转移有关。进一步的研究提示,对于右肺而言,术中是否切除#4R组淋巴结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P=0.021);对于左肺,是否切除#5组淋巴结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P=0.024)。此结果提示:①部分Ib期上叶NSCLC患者上纵隔淋巴结可能已存在跳跃性微转移,但是由于现有病理学检测方法的局限性,无法对其正确地检测。而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目前已有学者提出通过检测基因组或分子标志物,从而进一步提高病理诊断的准确性[17,18];②根据上叶肺癌转移的特点,#4R组及#5组淋巴结作为右/左肺上叶的前哨淋巴结,发生跳跃性微转移的可能性较大。这或许可以解释为何清扫以上两站淋巴结可改善Ib期右/左肺上叶NSCLC患者的预后。除此之外,Masashi等[19]认为由于#3R组及#6组淋巴结亦是转移高发区,故右肺上叶NSCLC在清扫#4组淋巴结的同时,应清扫#3组淋巴结;而左肺上叶NSCLC,清扫#5组淋巴结的同时,应对#6组淋巴结进行清扫。
基于本研究有限样本的研究,对于Ib期上叶NSCLC而言,患者的年龄、肿瘤直径及上纵隔淋巴结清扫站数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上叶特异性纵隔淋巴结清扫可能是一种更为高效的淋巴结清扫方式,但其范围仍有待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