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胡占凡
改文风,改出荧屏新气象
□ 文/胡占凡
2013年开年,买菜大妈、北京雾霾,甚至司机应对冰雪路面如何挂挡等都上了“新闻联播”,“新闻联播”的变化引起公众热议,网上舆论几乎“一边倒”地给予好评,如此万众瞩目的栏目如何“改文风”?台长胡占凡同志从改内容、改形式、改表达、改联播几个方面,对央视“改文风”的探索与思考进行了总结。
“改文风”是新闻媒体的一件大事,既是中央的要求,也是百姓的期待。现在之所以把“改文风”摆到这么突出的位置,就是因为一段时期以来一些新闻媒体讲空话套话、讲言之无物、不着边际的话已相沿成习。老百姓厌倦和反感这种不良的文风,媒体自身也有改变的强烈愿望。中央电视台这段时间在“改文风”上才开了个头,老百姓就给了很多溢美之词,这说明,只要媒体在文风上有所改变,老百姓就会给予热情的肯定和鼓励,他们对新闻媒体“改文风”有更高的期待。结合中央电视台的实践,在“改文风”方面有很多问题值得思考和探讨。
文风关系到党风政风,关系到媒体的公信力,文风的背后其实是媒体的新闻观、价值观问题。现在,一些新闻报道空话、套话太多,语言雷同死板,面孔大同小异,喜欢说些尽人皆知的大道理,“芝麻大的核,西瓜大的壳”,有的本来三言两语能说清楚的话偏要拖泥带水、添枝加叶,兜圈子、绕弯子。还有的喜欢摆出正襟危坐、高高在上的架势,拿出教训人的口吻,无形中拉大了与百姓的距离。表达方式的概念化、格式化、文件化、空洞化,官气、学究气、学生气、八股气,更令人生厌。
文风上的这些问题,首先是犯了形式主义的毛病;其次是怕出错、怕担责,以照抄照转中央和上级的文件自保,没有几句自己的话,既省事又不出错;再有就是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故弄玄虚,把一些连自己也没有完全弄明白的概念拿来糊弄观众,把简单问题复杂化。
谁都知道,观众看电视是为了获取信息,新闻报道就是为老百姓提供信息服务的,既然如此,媒体的表达方式对于信息传达的效果至关重要。如果不对文风上的沉疴痼疾下猛药,任它泛滥成灾,到头来,媒体在老百姓心中的公信力和权威性必然大打折扣。因此,“改文风”不是一阵风,不是只关乎“文”的事,一定意义上讲,“改文风”是中国新闻事业长远发展的需要,是新闻媒体改革创新的需要,是遵循和把握新闻传播规律的需要,也是强化舆论引导和传播能力建设的需要。
对于“改文风”改什么、怎么改,中央电视台做了一些初步的探索,有一些自己的思考。概括起来就是:改内容、改形式、改表达、改联播。
第一,改内容和题材。
一提到“改文风”人们往往容易联想到要在新闻报道中加点口语,说点家长里短,说点大白话。毫无疑问这是“改文风”的题中应有之意,但“改文风”的核心问题,说到底是内容问题、题材问题。内容好坏直接关系到观众喜不喜欢你的新闻节目,有实质性的内容,有大众关心的内容,大家必然爱看。反过来,没有实质内容,大众不关心的问题,必然没人看。因此,选什么样的内容,抓什么样的题材,是“改文风”的先决条件。“改文风”首先要从报什么、不报什么,多报什么、少报什么,先报什么、后报什么做起,这涉及新闻价值判断问题。报道内容变了,报道视角变了,文风会随之改变。比如,2013年1月12日“新闻联播”头条组合报道全国的雾霾天气,而且配发评论,百姓叫好。这就启示我们,对于关系到全社会、关系到老百姓、关系到民生的题材,就要给它突出的位置和足够的时长。在题材选择上,就是要多报道老百姓关心、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多报道直接表现老百姓自身的故事,做到姿态向下,视角平视。
第二,改形式。
有了好的内容,没有好的表现形式也不行。什么样的形式老百姓易于接受,我们就要采取什么样的形式播报新闻、表现新闻。
一是好事要说好。有些新闻事件和国家的政策、法规、法律关乎民生、意义重大,是老百姓非常想知道的,但如果表达方式不好,用呆板、套路式、概念化的语言去包装和传达,效果就大打折扣,会给老百姓造成距离感和理解障碍,让温暖的政策变得冷冰冰。因此,对媒体来讲,好事要说好至关重要,要用通俗易懂的话把政策、法律中与百姓直接相关的信息传递给他们,最大限度减少百姓的接收障碍。
二是让老百姓当主角。去年以来,“新闻联播”头条多次采用普通百姓的故事和民生话题做主打。过去“新闻联播”头条除了时政新闻,多播发重大典型和主题报道。现在这一局面有了很大改变。《杨立学讨薪记》《招工局长陈家顺》《新疆乡村医生居马泰》、雾霾天气等一批老百姓自身的新闻故事做了头条,菜价、天气、买火车票等百姓关心的民生问题“登堂入室”,做了头条,“PM2.5”“拆迁”这些过去的“敏感”问题也成为头条。敢不敢把这类报道放在头条,敢不敢给予足够的时长,实质上是对我们新闻理念的考验。
三是要善于讲故事。中央电视台的实践证明,新闻报道突出故事性、连续性的效果立竿见影。我们的很多“走基层”报道都有完整的故事情节、丰富的人物关系、一波三折的悬念,全程关注人物命运,关注最终结果,报道有始有终,让新闻事件中的人物成为亿万观众放不下的牵挂,期待着事件的圆满结局。
四是要善于设置和引领话题。中央电视台把“海量街访”模式引进“新闻联播”,开辟了民意调查报道这一新模式,连续推出《你幸福吗?》《我的小康》,报道中完全保留了老百姓的自然反应,包括“你幸福吗——我姓曾”这样的被网络称为“神回复”的细节,凸显了新闻的真实性,进而引发了全社会“幸福观”大讨论,有效地设置和引领了社会正面话题。同时,我们还要组织更多像“寻找最美乡村教师”“寻找最美乡村医生”“我的父亲母亲”“保护野生动物 我们在行动”这样带有媒体行动性质的系列报道,通过媒体的力量来设置话题,推动实际问题的解决,推动社会发展。
第三,改表达。
要从新闻播报的口气、语气、表情、形态改起,更加亲和自然,更加口语化,减少疏离感。要用观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报道新闻,多用群众的视角和语言开展报道,打破思维上的模式和定式。比如天气预报,国外报道气温升高、季节变化时,会说“如果你看见马路上一个小孩吃着雪糕,雪糕的水不断往下滴,这就告诉你,春天来了”。相比之下,我们缺少这样的表达,甚至很少想到这样去表达,导致我们一些新闻的刻板与乏味。我们要熟悉新闻的故事化、悬念式、目击式、图解式表达,要好看、耐看、有感染力。
新闻表达语态要力求亲切朴素,缩小距离感、陌生感。我们提倡在新闻报道中多使用直播形态和同期声、现场声,这是“改文风”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能用现场声音表达的尽量少用解说,能现场解说完成的尽量不采用后期制作。电视新闻语言要追求朴素、直白、直奔主题、直奔本质、直奔要害问题,直奔老百姓最关心的元素。要杜绝隔靴搔痒、不着边际、无所指向的话,去掉学术化、概念化、文件化、学生气、八股腔的表达,要返璞归真,力争做到“真佛只说家常话”。比如,《数字十年》在语言表达上就很亲民,卡通示意“一图胜千文”,让人在自然而然的状态中接受了它,成为表达创新和语态转变的一个成功案例。
第四,改“新闻联播”。
为什么要把“新闻联播”这样一档栏目单独拿出来说一说呢?因为它实在太重要了,它是全中国乃至全世界观看人数最多的一档新闻节目,是全国省级卫视每天同步转播的唯一栏目,是一档办了35年的常青树栏目,是央视新闻的旗舰品牌。
一要“全台办联播”。由于“新闻联播”的特殊性,我们提出“全台办联播”的概念,建立一种“全台办联播”的信息汇集机制、保障机制,要从改进报题制度、策划制度、审看制度开始,使新闻中心能够提前了解各频道的重要节目信息,把每天全台最重要、最精彩的新闻和节目汇集到“新闻联播”。比如,中央电视台曾把财经频道关于“快递野蛮装卸”的问题拿到“新闻联播”里播,把“寻找最美乡村教师和医生”放到“新闻联播”跟踪报道,相互借力,扩大影响,效果很好。
二要实施“头条工程”。“新闻联播”头条指标意义不言而喻,事关舆论导向,必须有足够的分量和新闻价值。我们要求新闻中心把联播头条的策划、采制和编辑作为重点工程,目光紧盯国计与民生,不能滥竽充数。这些头条一定要是老百姓真正关注的,要能引起社会公众注意,主动设置话题,引导社会舆论。
三要确保信息量。保证足够的信息量是“新闻联播”的基本功能,是不可动摇的刚性要求。我们提出,“新闻联播”每天要力争保持在30条以上,要正确处理内部结构问题,把握好时政新闻、“走基层”报道、国际国内、言论、简讯等各类新闻的比重。要增加时效性强的动态消息,用新闻的方式处理主题报道和典型报道。快讯要真正快起来,画面要更专业,防止“声画两张皮”的现象,新闻画面不能靠万能镜头和陈旧资料来充数,画面的信息含量、指向性和解释功能都需要加强。
四是增加民生新闻。“新闻联播”要强化平民视角、百姓情怀,在保证信息量的前提下,对反映民生的报道给足够的时长。要在新闻处理时紧盯民生与社会,首先想到这件事和老百姓有什么关系,把中央的政策、法令、法规和老百姓关联起来。
五是增加国际新闻。为满足观众对天下大事的信息需求,“新闻联播”的国际新闻应力保至少5分钟的篇幅。国际新闻选材也要有所拓展,如全球教育、科技、文化、自然等领域都应增加。要发挥70个驻外记者站在“新闻联播”中的作用。
六是提高评论品质。“新闻联播”中的言论至关重要,是央视宣传的旗帜。新推出的“央视述评”是一种新的节目样式和言论品种,也是“新闻联播”35年来首次挂标推出的电视述评形态。对现有评论形态要进一步提升品质,引入评论员现场直播连线形态,在重大问题、热点问题、国际问题上及时发出央视的权威声音。评论语言要朴素,要真诚,不为评而评,要情真意切、朴素自然,摒弃华丽辞藻,去掉官话与匠气,回归自然。
七是增加服务性报道。天气信息是大众关心的永恒话题,最具服务性,在“新闻联播”中应继续加强,特别在节假日期间,通过异常天气服务台、生活服务台、假日服务台从不同角度为观众提供服务信息。在强化新闻的服务意识上,除了发布实用的服务资讯外,更要学会用服务的眼光去判断新闻价值,挖掘出对老百姓更有价值、更为关心的新闻,做好深度解读、贴心服务。
(作者是中央电视台台长)
编 辑 吴长伟 mailv@xinhua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