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划执行 王凤娟 插画 肖振铎
近期,有关三大电信运营商将向腾讯微信收费的争议不断。4月23日,工信部新闻发言人张峰表示,微信是否收费是由其经营者依据市场情况自主决定,政府没有干预。运营商与腾讯之间究竟存在着怎样的利益矛盾,运营商向腾讯收费的逻辑又在哪里?运营商是否应该收取微信的费用?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微信收费”的商业事件迅速演化成广泛热议的公共事件。
就原始身份而言,腾讯和运营商都是独立经营的企业法人,它们的一切市场行为都以营利为目的。运营商为微信提供了基础通道,微信拥有大量使用这个通道的用户,可能造成运营商网络出现问题。同时,微信蚕食了运营商大部分语音短信业务收入,这形成运营商为竞争对手提供免费服务的现象。这显然是运营商不愿看到的。
相反,“微信收费”事件被认为是一场垄断企业和民营企业之间的利益之争,三大国有基础电信运营企业在未经过法律程序的情况下,试图增加收费名目是没有依据的。还有人认为,微信收费不仅仅影响包括腾讯在内OTT行业的未来前景,影响到中国几亿互联网用户的切身权益,更可能直接戕害中国互联网行业的创新动力。
微信与运营商的收费之争还会继续,收费的方式也可能是多种形式。虽然腾讯声称不会就基础服务向用户收费,但或许未来微信会以腾讯QQ收取会员增值业务的方式收取微信用户费用。
“微信收费”之争,其原因在于以微信为代表的OTT应用“绕开电信运营商,直接发展用户”的特性,OTT服务商直接面向用户提供服务。尽管许多OTT服务商迄今尚未找到明确的盈利模式,但这些业务却对电信运营商的现有业务产生了强烈的替代和分流,使运营商面临着被迫沦为“传输管道”的危险。
而信令信道被OTT应用的“心跳信号”占用,是运营商以及力挺运营商的通信业人士在这场收费大讨论当中能拿得出手并且站得住脚的刚性理由。
信令信道是运营商为保证网络正常运行的控制通道。它是通信网的神经指挥系统,类似于北京环路上的应急车道,但承载着比应急车道更多的功能。信令信道不对外经营,也没有费率标准。信令信道被OTT应用的“心跳信号”所占,的的确确给运营商造成了很大的烦恼,严重时可以引起网络瘫痪。
缘起于“微信收费”的空前大讨论,其实更多的应该让运营商反思多年来的互联网策略。目前,电信业在OTT新技术冲击面前陷入窘境,除了一些方向性的因素以外,最根本的原因是运营商在互联网时代思维、技术以及业务模式等全方位落后。运营商不进行技术创新和业务模式变革,即便达到向互联网服务商收取“信令费”的目的,依然无法改变自身业务与利润继续下滑的趋势。
|支持方|
企业恐惧收费思维定势欠科学,如果收费能带来产品改善,产品质量得到持续提高,用户还一如既往地使用该项服务,收费有何不可?
——工信部电信研究院专家 陈金桥
腾讯有四亿用户及其衍生出来的高盈利模式,不收费不符合产业发展规律。没有商业模式,中国的移动互联网就不可能健康发展。
——国家发改委产业研究室主任 史炜微信确实造成了运营商网络负担加重,而运营商向用户收取的流量费尚无法平衡网络成本。
——中国移动原董事长 王建宙
|反对方|
微信收费是两个层面的问题:一是互联网企业是否向用户收费,二是电信运营商为互联网公司提供的传输服务是否要收费。收费问题应该慎重对待。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马骏
电信运营商应该逐步变成一个公用基础设施企业。电信业发展的总体趋势是OTT,即网业分离,未来业务都是建立在基础网络上面,只有这样,众多应用才能真正发展起来。
——北京邮电大学教授 阚凯力运营商需要正确面对形势,并制定正确的策略,而不是依靠扼杀新的通讯工具的方式来维护自己的垄断地位,否则扼杀掉的不仅仅是微信,而是中国互联网的未来。
——财经评论员 马光远
“微信收费”事件中存在着一个常识,一直被人们忽略:社会需要创新,创新者不该为创新行为本身付出额外成本。如果由于运营商对创新产品的出现考虑不周,服务能力不够,就采取收费方式来缓解困境,这对技术创新是一种残酷扼杀,是违背世界潮流和市场经济规律的简单粗暴行为。
在微信被广泛应用前,三大运营商推出自有品牌的OTT应用,如飞信、翼信和沃友。在此之前,从未提及所谓的收费问题,因为这些通讯工具对运营商并未形成威胁。但微信的崛起,直接威胁了三大运营商的商业利益,成为三大运营商未来发展的敌人。
微信是即时通讯的创新应用,也是中国互联网长久以来唯一走国际化路线的产品。假设此次运营商通过收费扼杀微信,不仅影响OTT行业的未来前景,影响到中国几亿互联网用户的权益,更可能直接影响中国互联网行业的创新发展。在欧美国家,除少数移动网络通讯业务收取费用外,大部分OTT业务是免费的。欧美运营商的普遍做法是,积极融入移动互联网大潮,提供更好的服务,从精细化服务中获取应有的收益。
互联网服务商购买网络带宽,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这无可厚非。运营商可以用技术手段缓解信令资源紧张,而非通过收费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