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通货膨胀的一般性原因探究

2013-09-07 03:47陈志英博士张梦皎西南政法大学经济学院重庆401120
商业经济研究 2013年6期
关键词:商品价格名义变动

■ 陈志英 博士 张梦皎(西南政法大学经济学院 重庆 401120)

引言

2008年金融危机后,各国政府为了刺激经济增长,纷纷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我国为应对金融危机,启动了规模达4万亿的财政刺激计划,央行同时实施了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一方面,央行不断下调存贷款利率来刺激经济,人民币存贷款利率百日之内连续四次降息,历史罕见。另一方面,货币存量迅速增加,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0年8月末,M2同比增长19.2%,2010年9月同比增长19%。与此同时,我国面临越来越大的通胀压力。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0年8月CPI同比上涨3.5%,9月为3.6%,10月上升到4.4%,至2011年3月达到5.4%,我国物价上升压力和宏观调控压力均在加大。2012年2月CPI涨幅虽然低于3.5%,但学者们认为,2012年的通胀形势仍然严峻。

众多学者从影响通货膨胀的因素入手,研究通货膨胀背后的机理,从而为货币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Feyzioglu(2004)、Avouyi-Dovit等(2007)的研究表明,货币因素对中国通货膨胀的影响是显著的。杨继生(2009)、李斌(2010)、李占风等(2010)、傅强等(2011)、黄益平等(2009)认为过剩流动性是影响我国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

戴金平等(2011)的研究表明通货膨胀预期对我国通货膨胀形成具有主导性的作用,其次是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变动,过剩流动性对通货膨胀的影响较小。陈文政(2011)认为汇率的变动会引起我国物价的剧烈波动。张成思(2009)的研究表明在短期内,人民币汇率的持续大幅波动会影响市场预期,造成国内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进一步加大。从长期来看,如果人民币继续大幅快速升值,贸易萎缩和资本流出的通缩效应将占主导地位,从而会增加中国经济硬着陆的风险。

由此可见,目前关于通货膨胀的成因还存在争论。而众多学者认为此轮通胀的罪魁祸首是货币超发导致的过剩流动性,因此央行要改变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以保持宏观经济的稳定性。本文试图寻找影响我国通货膨胀的一般性原因,为争论的焦点提供一些新的依据。

模型变量和数据选取

(一)过剩流动性

过剩流动性是货币总量偏离均衡水平,出现货币供给大于货币需求的状况。当货币供给大于需求时,经济主体持有货币的意愿不足,人们更倾向于用货币购买非货币资产,超额货币供给就会流向非货币资产市场,从而引起非货币资产需求上升,进而导致其价格上涨。因此,本文把过剩流动性作为影响通货膨胀的一个因素。

过剩流动性通常用M2与GDP的比率来衡量,过剩流动性的增长率则可以用M2的增长率与名义GDP的增长率之间的差额表示。由于本文实证研究采用的是月度数据,因此采用工业增加值作为GDP的代理变量。本文用M2的增长率减去工业增加值的增长率衡量过剩流动性的增长率,记为LDX。

(二)汇率

在开放经济条件下,汇率变动将影响到本国的物价、就业、经济增长以及国际收支等。从理论上来讲,人民币升值有利于抑制国外对本国的商品需求,从而降低总需求,最终达到降低物价的目的,从而缓解国内通货膨胀的压力。但是由于人民币持续升值预期的影响,人民币升值降低了出口增长速度的同时,也吸引了大量的国际资本通过不同的方式进入我国市场,大量的热钱进入我国市场,投机货币增加,促进货币供应量过多,流动性过大,也可能造成通货膨胀。因此本文也把汇率作为影响通货膨胀的一个原因。

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是一国货币与各个贸易国货币的名义双边汇率的加权平均值,即赋予各国货币一定的比重,然后加权平均计算得来。名义有效汇率更能反映出一国在国际贸易中的总体竞争力和该国货币汇率的总体波动幅度关系,更符合现在的一篮子货币汇率制度,所以本文选取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这个指标,记为HL。

(三)国际大宗商品价格

由于我国对金属原料、原油等矿物资源需求快速增长,因此大宗商品市场波动对我国国内物价影响显著,这也加大了我国输入性通胀的风险。对于国际大宗商品价格这个指标,本文采用大多数文献中采用的CRB指数,记为CRB。

(四)通货膨胀和通货膨胀预期

现有的经济研究中通常采用居民消费价格同比指数(CPI)代表通货膨胀水平,本文也将采用CPI 同比指数代表通货膨胀水平。在数量上用CPI月度同比数据减去100作为即期通胀的变化幅度,仍记为CPI。为了反映通货膨胀预期对通货膨胀形成的影响,本文将在后面的研究中用通货膨胀自身的动态冲击来反映通胀预期对通货膨胀的影响。

本文的样本区间为2000年1月到2011年3月,所有分析均基于月度同比增长率数据。CRB指数数据来自WIND数据库,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来自国际清算银行,其它数据均来自CCER数据库。

实证分析

为避免伪回归,本文先对各变量序列进行平稳性检验。检验结果如表1所示,在5%的显著水平下,CPI、HL、LDX和CRB都是非平稳序列,但一阶差分之后,这些变量都是平稳的。也就是说CPI、CRB、LDX和HL都是I(1)过程。

表2是各变量的Granger因果检验结果。从检验结果可以看出,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和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的变动都会导致我国通货膨胀的变动,而且过剩流动性的变动与通货膨胀的变动互为因果关系。过剩流动性对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变动几乎没有影响,但国际大宗商品的价格变动会影响我国的过剩流动性。另外,D(LDX)和D(HL)的Granger检验表明,过剩的流动性不能反映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的变动。但是,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升高,外国资本流入我国,我国货币供小于求,中央银行需要扩大人民币发行量,从而可能导致我国过剩流动性增加。

本文采用SVAR模型进一步分析各变量对我国通货膨胀的影响。对SVAR模型,需要施加k(k-1)/2个限制条件才可以估计出模型的参数。根据经济理论,本文施加如下六个约束条件:当期的国际大宗商品期货指数对当期的CPI无影响;当期的国际大宗商品期货指数对当期的过剩流动性无影响;当期的过剩流动性对当期的CPI无影响;当期的汇率对当期的CPI无影响;当期的汇率对当期的过剩流动性无影响;当期的国际大宗商品期货指数对当期的汇率无影响。

在SVAR模型估计基础上,考察通货膨胀对LDX、CRB、HL一个标准差冲击所产生的反应即脉冲响应分析。从图1中可以看出:

表1 单位根检验

表2 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结果

表3 通货膨胀增长率的方差分解(单位:%)

第一,通货膨胀增长率对自身变动、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增长率、过剩流动性增长率和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增长率的一个正向随机冲击都有明显的响应,但这些响应主要反映在前8期,第10期之后这些影响基本消失。

第二,通货膨胀增长率对自身冲击非常敏感。当通货膨胀增长率受到自身的结构冲击时,反应明显。但是,这种影响慢慢衰减,在前2期衰减速度非常快,到第10期这种影响基本消失。这是因为,人们对未来通胀的预期通常是基于过去的通胀水平的,并且,最近一期的通货膨胀水平对人们的影响最为强烈。

第三,过剩流动性的增长率对通货膨胀增长率的影响在前3期是负的,到第4期变为正,其后这些影响逐渐减小,到第9期收敛于零。这可能是因为,流动性过剩即货币超发时,人们在短期内预期均衡时的货币存量没有变化,此时,物价还没有出现普遍上涨,但是,由于实际货币存量供大于求,物价水平有可能普遍上涨,引发通货膨胀,这中间可能存在一定的时滞。

第四,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增长率的一个正向随机冲击对通货膨胀增长率的影响在前期并不如其他几个因素显著,在前5期先慢慢向上,然后慢慢衰减。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升高,在初期可能会导致我国通胀水平稍稍升高,这是由于有效汇率的升高,会导致外来资本进入我国,我国货币供不应求,中央银行会增大货币发行量,导致通货膨胀水平稍微升高。但这种影响轻微且并不持久,当我国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升高时,相对而言,进口商品价格下降,与进口商品相关的各种国内商品价格也会随之下降,通货膨胀增长率在轻微上涨后又呈现下降趋势。

第五,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增长率的一个标准差大小的冲击对通货膨胀增长率有长期的正向影响,在第2期达到峰值后稍稍回落并在第5期又达到一个高峰之后,最后在第10期影响基本消失。这表明,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对我国的通货膨胀确实有较为长期的正向影响。我国作为工业发达国家新一轮产业转移的重要基地,必须要大量进口大宗商品。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走高,会使我国相关产业成本升高,容易引发输入性通货膨胀。

表3为通货膨胀增长率的方差分解结果。结果显示:影响通货膨胀的预测方差的主要因素是自身变化以及过剩流动性的变动,尤其是通货膨胀对自身的影响更为显著,后期虽然有所下降,但也一直维持在66.5%以上。过剩流动性对通货膨胀的影响也较大,基本维持在19%左右。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对通货膨胀的影响是逐渐增大的,第12期时,它可以解释通货膨胀6%左右的方差变动。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对通货膨胀的影响也是逐期增加的,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的增长可以解释通货膨胀7.8%的方差变动。总体来看,过剩流动性的增长对通货膨胀的影响显著大于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以及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对通货膨胀的影响,这和脉冲响应函数的结论是一致的。而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对通货膨胀的影响在前期小于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对通货膨胀的影响,后期又逐渐大于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对通货膨胀的影响,这也符合脉冲响应函数的结果。

结论与政策建议

(一)结论

现实经济中通货膨胀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识别影响通货膨胀的重要因素对于中央银行有针对性地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2000年1月到2011年3月的月度数据,分析了过剩流动性、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对通货膨胀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样本期内,我国的通货膨胀对自身冲击影响最为敏感,也就是说通货膨胀预期对我国通货膨胀形成具有主导性的作用。

另外,过剩流动性变动对通货膨胀的影响较大,而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及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的变动对通货膨胀的影响较小。其中,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的变动在初期对通货膨胀的影响小于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对通货膨胀的影响,后期则反之。

(二)政策建议

要实现物价稳定的目标,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首先,要管理通货膨胀预期。在经济上涨时期,消费者预期未来物价会上涨,为了避免货币贬值的损失,消费者会增大对实物资产的需求并且会减少持有货币的意愿,将用作储藏手段的货币转化为流通职能和支付职能的货币。当实行扩张的货币政策时,企业家预期未来市场繁荣,如此,企业就会增加投资,进一步扩大生产,引起生产成本的上涨, 导致成本推动型的通货膨胀。因此,面对我国当前的物价上涨,需要加强引导人们对通货膨胀的预期。

其次,多年来实行的强制结售汇体制使央行因持有巨额外汇储备而被动向市场投放大量货币,这些货币供给在国内没有对应的实物商品,从而导致了我国的流动性过剩。此外信贷的扩张使我国流动性过剩进一步加剧。流动性过剩本质上是货币超发,也就是货币供给大于需求,这意味着人们持有货币的意愿不足,更倾向于用货币购买非货币资产,超额货币供给会从货币市场涌向非货币资产市场,从而引起非货币资产的需求上升,进而导致非货币资产的价格上涨。这样,流动性过剩就可能引发结构性通货膨胀。而且宽松的货币条件和低利率环境,更容易刺激流动性过剩和资产价格的上涨。因此,加强对过剩流动性的管理也是稳定物价的重要手段。

再次,对汇率的管理也有利于中央银行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实现稳定物价的目标。人民币升值,有利于减小外国对本国的商品需求,降低总需求,在总供给不变的情况下,这样可以达到降低物价的目的,从而缓解国内通货膨胀的压力。

最后,稳定物价还应该加强国际间协作。近年来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暴涨,其中主要原因在于美元滥发。国际大宗商品价格走高,我国相关产业的成本随之升高,容易引发输入性通胀。要控制输入性通胀,我国应该加强国际货币政策协调,同时联合各国央行,加强流动性管理,这也是控制我国通货膨胀的重要对策。

综上所述,2011年以来,中央银行货币供给增加的同时,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以及国际大宗商品期货价格指数也在不断地进行攀升。当我国面临越来越大的通胀压力时,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在管理流动性的同时,也需要适度地关注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通货膨胀的影响,另外,目前不断上涨的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也要引起中央银行的重视,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变动同样也是影响我国通货膨胀发生的原因。

1.Feyzioglu,T.Price Dynamics in China in“China`s Growth and Integration into the World Economy: Prospects and Challenges”,Eswar Prasad(ed.),IMF Occasional Paper,232,2004

2.Avouyi-Dovi S,Matheron J.Technology Shocks and Monetary Policy:Revisiting the Fed`s Performance[J].Journal of Money,Credit and Banking,2007,39(2)

3.杨继生.通胀预期、流动性过剩与中国通货膨胀的动态性质[J].经济研究,2009(1)

4.李斌.流动性过剩(不足)到结构性通胀(通缩)[J].金融研究,2010(4)

5.李占风,陈妤.我国货币流动性与通货膨胀的定量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0(8)

6.傅强,朱映凤,袁晨.中国通货膨胀主要影响因素的判定与阐释[J].中国工业经济,2011(5)

7.黄益平,王勋,华秀萍.中国通货膨胀的决定因素[J].金融研究,2010(6)

8.戴金平,王宗林.真是过剩流动性引发了中国的通货膨胀吗[J].财经科学,2011(7)

9.陈文政.流动性过剩、超额外汇储备与通货膨胀关系的研究[J].经济经纬,2011(2)

10.张成思.人民币汇率变动与通货膨胀动态走势[J].国际金融研究,2009(5)

猜你喜欢
商品价格名义变动
国际部分大宗商品价格或已见顶
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持续攀升
二季度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将震荡运行
逆行,以生命的名义
下半年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或将震荡上升
以二胎的名义,享受生活
以创新的名义宣誓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