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脑出血的临床观察

2013-09-07 08:11唐尤佳
中国当代医药 2013年26期
关键词:血肿微创脑出血

梁 锐 唐尤佳 高 翔 付 培

1.江西省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江西九江 332000;2.江西省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江西九江 332000

脑出血引起颅内血肿是最严重的脑血管病之一,在我国中老年患者中有较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及时有效地清除脑出血导致的颅内血肿,是抢救患者生命最有效的措施之一[1]。本院通过采取微创清除术治疗50例脑出血颅内血肿患者,取得良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院2011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颅内血肿患者100例,均符合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疾病会议所制订的诊断标准[2],头部CT检查均确诊为脑出血颅内血肿,出血部位均为脑叶或壳核出血,均在发病4 h内接受治疗。将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50例,男27例,女23例,平均年龄(48.3±5.7)岁,高血压史平均(9.1±4.4)年,出血量(按多田计算公式[3])平均(75.6±10.2) ml,治疗前意识清醒30例、浅昏迷16例、深昏迷4例;实验组50例,男30例,女 20例,平均年龄(49.2±5.1)岁,高血压史平均(10.1±3.4)年,平均出血量(74.6±10.7) ml,治疗前意识清醒28例、浅昏迷17例、深昏迷5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血肿部位及出血量等各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50例患者均给予脱水降颅内压、止血、持续低流量吸氧等内科对症保守治疗,并且严密监测患者血压、心率、呼吸、血糖等生命体征变化,做好预防感染及其他并发症的各项措施。实验组50例患者均给予微创抽吸引流术治疗,首先通过CT检查定位患者颅内血肿部位,在颅内血肿面积最大且与颅骨间的距离最小处进行穿刺。用小颅锥将患者颅骨在选定的穿刺点处穿透,然后将硅胶软管插入至患者血肿当中,用10 ml无菌注射器开始缓慢抽吸,感觉有负压时停止抽吸,抽吸完毕后置引流管。抽吸完毕后24 h采用CT对患者颅内血肿情况进行复查,根据残存血肿量注射入适量尿激酶,通常为25 000 U左右,同时注入5 ml生理盐水,每日灌注2次,且灌注后夹闭引流管2~3 h。引流7~14 d后,若患者无其他不良情况,拔除引流管。

1.3 疗效判定标准

根据患者的意识及能否正常进行生活工作的情况将其疗效分为基本治愈、好转、无效3个级别。①基本治愈:患者的意识清醒,能够正常进行日常生活工作,且肢体肌力评测在Ⅲ级以上;②好转:患者意识清醒或有轻微意识模糊,肢体肌力评测在Ⅲ级以下;③无效:患者意识完全模糊,日常生活不能自理。总有效率=(基本治愈例数+好转例数)/总例数×100%。

1.4 神经功能改善程度评定

采取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进行评判[4],于入院时、治疗4周、治疗12周时各评分一次,根据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可评为:①轻度缺损:0~15分;②中度缺损:16~30分;③重型缺损:31~45分。最低分0分,最高分45分。分值越高,表示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越严重。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的比较

所有患者治疗后均随访6个月,期间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实验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实验组有1例患者死于术后再出血,死亡率为2.0%,对照组死亡6例,死亡率高达12.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 1)。

表1 两组治疗效果的比较[n(%)]

2.2 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比较

经治疗12周后,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入院时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提示两组患者神经功能均有改善,但是实验组患者在治疗12周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对照组更低,提示实验组患者神经功能恢复较对照组更为显著(P<0.05)(表 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比较(分,±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比较(分,±s)

组别 n 入院时 经治疗4周后 经治疗12周后对照组实验组50 50 t值 P值35.1±3.4 35.6±4.3 0.3471 0.0721 28.7±5.3 17.1±5.0 5.5420 0.0346 21.9±4.6 11.2±4.6 5.1421 0.0069

3 讨论

脑出血通常发病急骤、病情进展迅速、患者死亡率较高,而高血压引起脑出血在我国是非创伤性颅内出血最常见的原因,通常是由于高血压伴脑小动脉瘤,血压突然升高时动脉瘤破裂导致[5]。据相关报道显示,脑出血并颅内血肿患者经内科保守治疗在国外病死率达到55%~90%,在国内也有25%~85%[6]。内科治疗对于脑出血量较小的患者临床效果较好,但是对于大量脑出血患者特别是出血量>60 ml时内科保守治疗死亡率几乎为100%,这与脑出血发病机制有关,首先脑部局部出血形成血肿导致脑部水肿,脑组织受挤压、移位、变形、坏死等,随后血肿压迫周围正常组织结构导致脑疝形成,最终影响患者呼吸及心血管运动中枢,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7]。因此在脑疝形成前及时有效地清除颅内血肿,减轻血肿对周围组织结构的压迫,对于抢救患者生命以及减少后遗症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作为近几年开展的一种新的治疗脑出血颅内血肿的外科方法,能够在早期通过对颅内血肿进行抽吸引流达到降低患者颅内压,减轻血肿周围的脑组织坏死程度,提高脑组织血氧含量的目的,加快残存血肿的吸收,使患者能够提前康复。与传统开颅术相比,是有操作简便、对患者损伤小且术后感染少等多种优点,其效果明显优于内科保守治疗和传统开颅手术治疗。

本实验通过对比研究微创清除术和内科保守治疗对脑出血颅内血肿的治疗效果,旨在为颅内血肿的临床治疗做出建议。由实验结果可知,实验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12周后对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进行评分,发现对照组患者平均评分明显高于实验组,提示微创清除术后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更好。

综上所述,采用微创清除术治疗脑出血颅内血肿疗效显著,且术后神经功能恢复快,可作为临床治疗脑出血颅内血肿的首选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林书武,胡吉庆,于淑燕.微创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研究[J].中华神经科杂志,2004,37(4):307-310.

[2]张清忠.颅内血肿微创术后并发症及其处理[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03,20(1):4.

[3]陆晓,陆文.应用改良体积公式计算颅内血肿量[J].法医学杂志,2010,26(3):177-180.

[4]程桂玲,李强,孙良伟,等.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临床神经科学,2008,16(4):432-436.

[5]田光,石卫东.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36例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8,11(8):109-110.

[6]张毅,毛群,赵辉,等.立体定向抽吸辅以尿激酶灌注治疗高血压丘脑出血[J].天津医药,2007,35(5):381-382.

[7]施宏志,邢海亭,杨国宽.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脑出血40例临床分析[J].滨州医学院学报,2008,31(5):398-399.

猜你喜欢
血肿微创脑出血
脑出血联合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刺激抑郁模型大鼠的行为学相关性分析
持续骨牵引复位在近节指骨干骨折微创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肺癌的微创介入治疗——专访北京医院肿瘤微创治疗中心主任李晓光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扩大翼点入路改良手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并脑疝疗效观察
穿刺颅内血肿消除术在基层神经外科临床应用
CT混杂征对脑出血血肿扩大的预测价值
贲门失弛缓症的微创治疗进展
纳洛酮在脑出血治疗中的应用探析
下肢平滑肌肉瘤误为慢性血肿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