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惠卿,杨 宏
(1.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2488;2.商务部配额许可证事务局,北京100010)
我国钨的储量、产量、出口量和消费量均居世界第一,中国钨的市场形势和产业政策对全球钨市有巨大影响。我国钨业虽然在全球范围内规模第一,但我们还不是钨业强国,产品附加值低、循环利用程度不足、资源消耗速度快及部分管理政策不完善等问题正制约着我国向钨业强国的跨越。同时,作为一种配额许可管制商品,如何完善外贸管制制度和产业政策,提高外贸管理效率、改善产品结构,促进整个产业的外贸转型和产业升级,是我们未来面对钨产业的贸易环境进一步恶化的形势下,亟需思考的问题。
1.1.1 资源概况
钨是银灰色金属,具有熔点高、硬度大、超耐热性、超强的高温机械性能,是国民经济和现代国防不可替代的基础材料和战略资源。钨及其制品应用范围十分广泛,用钨制造的硬质合金具有超高硬度和优异的耐磨性,用于制造各种切削工具、刀具、钻具和耐磨零部件,被誉为“工业的牙齿”;钨丝是照明、电子等行业的关键材料,在上述应用领域,目前尚未发现钨的直接替代品。如果一个国家没有钨,在现有技术条件下,其金属加工能力将会出现极大缺失,其机械行业将可能瘫痪。
2011年全球钨资源储量为310万t,中国为190万t,占世界总储量的61.3%。我国钨矿以白钨矿为主,黑钨矿和黑白混合钨矿为辅。其中,白钨矿查明资源储量占68.54%;黑钨矿查明资源储量占22.20%;黑白混合钨矿查明资源储量占9.26%。白钨矿中有80%以上地质品位小于0.4%,而且组分复杂,共伴生的白钨矿床占全部白钨矿床的70%。
1.1.2 产业概况
2011年我国钨精矿产量6.28万t(折合钨金属,下同)、选矿能力7.5万t/a。自1907年在江西大余发现钨矿至今,中国钨矿开采已有100多年历史。钨产业链条较长,主要包括勘探、开采、选矿、冶炼、精深加工等,下游行业范围较广,主要包括航天、军工、装备制造、机械加工、冶金矿山和电子通讯行业等。钨行业价值链分布呈现“两头高、中间低”的特点,上游钨矿采选和下游高端硬质合金(特别是高精度、高性能刀具)的利润水平较高,中间环节的冶炼、制粉、中低档硬质合金(钨粉、碳化钨)利润相对较低,但呈阶梯状价值增值。
据不完全统计,2011年中国钨消费量为3.3万t,钨消耗量最大的国家和地区主要是中国、欧洲、北美和日本等,中国钨品消费占全球总量约37%,欧洲占27%,美国15%,日本11%。
1.2.1 出口商品附加值低,高端产品仍旧依赖国外
据钨品出口数据显示,2012年前三季度,我国出口的钨品中低附加值的钨酸及其盐类、仲、偏钨酸铵和三氧化钨及蓝色氧化钨占比达到85.4%,技术含量和附加值稍高的钨粉及其制品占比不足15%。另据海关统计显示,近两年我国年均出口钨产品约3万t,钨粉及碳化钨和钨材仅占26%。高端的硬质合金和高性能刀具仍有80%以上依赖进口,出口数量微乎其微(详见表1)。
表1 2011年、2012年1~9月我国钨品出口情况
1.2.2 钨品出口价格高位回落,中间产品价格相对稳定
从出口平均单价来看,各钨品出口价格在2011年年中到达高位之后均大幅回落,特别是今年9月各钨品出口价格均出现大幅跳水。钨酸及其盐类和钨粉及其制品基本下降到2011年年初的水平,产业链最低端的钨酸及其盐类出口价格震荡幅度最大,中间产品仲、偏钨酸铵和三氧化钨及蓝色氧化钨产品出口价格相对稳定(详见图1)。
1.2.3 初级产品市场新兴经济体逐步活跃,中高端产品市场仍以传统强国为主钨品市场历来由欧美日韩等传统强国控制,但近年来新兴经济体在初级产品市场逐步活跃,今年前三季度土耳其成为我国钨酸及其盐类的出口第一大国,巴西、越南增加了自我国的进口量。在中高端钨产品市场上,美欧日韩一直占据着主要出口份额,拥有钨业知名企业的以色列今年从我国进口钨粉及其制品的量大幅减少(表2)。
图1 2011~2012年钨制品出口价格走势/(美元/t)
表2 2011~2012年我国钨品出口主要国家(地区)情况
为了控制钨矿开采总量,我国要求钨矿企业每年按照规章申报生产配额,企业必须在核批的配额量内生产,生产配额许可制度严格管制了开采环节的生产行为,但在勘探研究环节我们的资源管理相对宽松。不少矿山企业以勘探研究的名义向国家申报相关许可手续,进而大肆开采、常年勘探,部分矿企以勘探方式实际开采的矿石量甚至比正常办理生产许可证的企业的核定量都多出数倍,我国年产计划总量目标不断被突破,钨资源优势进一步减弱。据统计,从2003年至2011年,我国钨矿储量从420万t降低至190万t,减少了54.8%,按照我国2010年钨资源的生产能力计算,目前钨基础储量的开采保证年限仅剩23年左右。
长期以来,我国钨产品结构是以初级加工品和中间产品为主,高附加值、高科技产品比重偏低。目前,我国只是世界钨原料供应国、钨初级产品出口大国,高端产品我们仍旧依赖国外进口。在纯净、均匀、组织细小、尺寸精确等方面我们的产品很难达标,5N、6N的高纯钨品是空白;高可靠、抗震、抗下垂、耐高温特殊灯丝和显象管用钨铼合金丝依赖进口,近10年来引进或合资兴建的高速钢刀具、模具和涂层可转位刀具仍然没有实现以产顶进。从产品效益来讲,我国钨业仅仅是个“大而不强”的初级产品加工国。2007年,我国生产了4500t用于切削刀具生产的硬质合金,数量上和日本相当,但制成刀具后的价值仅8亿美元,日本同样数量产品的价值为25亿美元。
我国《海关法》第五十五条规定“进出口货物的完税价格,由海关以该货物的成交价格为基础审查确定。成交价格不能确定时,完税价格由海关依法估定。”瞬息万变的市场中,成交价格经常发生大幅变动,我们的管理部门对成交价格的审查存在一定的操作困难。此外,部分企业反映,一些基层管理部门在企业进出口报关过程中更多地采用估价方式形成关税完税价格,所估价格一方面缺乏稳定性,随机波动的概率增大;另一方面比正常形成的市场价格高出不少,企业所需缴纳关税大幅增加。估价方式的关税政策使部分管理部门的管理弹性增加,企业在进行贸易的过程中很难预测所需缴纳的关税数量,使企业简化报关、提高办事效率和估算成本的难度无形增加。
完全发挥我国的钨资源优势,由资源大国向资源强国转变,须大力增加钨产品深加工领域的投入,使钨产业链不断向下游延伸。在产业政策扶持和政策优惠施行过程中,更多的向具有完整产业链条的企业集团倾斜。具有完整产业链的企业集团具有全部产品系列的生产能力,这类企业通常不会仅仅满足于低端产品产能扩大所获得的利润,他们更加重视对自己企业集团产业链条整合能力的提高,为谋求更多高端产品的巨额利润会加强下游产品的科研投入,从而带动整个产业转型升级。
继九种原材料案败诉之后,今年7月美国、欧盟、日本进一步向我国稀土、钨、钼三种原材料出口管制发难,使我国对优势战略资源的现有出口管理手段面临新的挑战。未来在与世贸组织成员国谈判时,我们应更加重视钨产业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是由以下原因决定的:一是我国钨业对世界市场的拥有绝对的影响力。中国拥有世界62%以上的钨储量、85%以上的钨及钨制品的产量、出口的钨品供应着国外钨消费量的80%以上,我国钨比其他涉案金属如稀土(储量23%、产量90%)、钼(储量43%、产量39%)、镁(储量34%、产量81%)等有更强的垄断前景。二是我国钨业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前景更好。自1907年开始我国钨业已有100多年的发展历史,起步早、投入大,产业链完整程度与发达国家相似,技术差距与发达国家仅约5~10年,部分产品如硬质合金、涂层技术处于世界前列,相比其他涉案金属(如稀土终端应用发展技术落后发达国家10年以上)更容易摆脱落后境地。三是钨对国民经济的重要性十分突出。钨在金属和木材加工、采矿、电力、军工等各产业应用广泛,而且在这些领域没有替代品。如果一个国家没有钨,在现有技术条件下,其金属加工能力将会出现极大缺失,其机械行业将可能瘫痪。基于上述原因,未来在应对世贸组织争端时,我们应把钨放在与稀土等其他涉案金属同样甚至更高的地位来处置。
基于对资源和自然环境保护的目的,我国对钨、稀土等优势资源矿产实行了出口管制政策,如果未来按照欧美日国家的要求完全放开对这类优势矿产资源的出口限制、消除市场进入门槛,将很容易使这些我们具有垄断优势的资源大量流向国际市场,既会造成冲击现有国际市场价格体系、扰乱市场秩序,对世界钨产业的良性发展造成巨大打击,又会加速钨、稀土等稀缺资源的消耗速度,减少全人类的使用年限。因此,针对钨、稀土等资源的出口管制既是必要的又应该不断加强。为了应对世贸组织的争端,未来我们在制定钨、稀土等产业政策时应将保护资源环境的意图和要求更加明确及细化,并在强化出口环节管制的同时,清理勘探、开采、生产、销售等各环节的管理漏洞,使国内消费与对外贸易一视同仁。
从目前我国钨矿资源的保有情况和消耗速度看,在国际市场上所占份额高达85%显然是不适宜的,有必要进一步降低。2011年我国出口配额管理钨品中技术含量稍高的钨粉及其制品在出口配额中占比为22.7%。为加快钨业外贸转型升级、促进钨业科学发展,我们在配额项内产品应进一步减少仲偏钨酸铵、钨酸及其盐类、三氧化钨及蓝色氧化钨等初中级产品比重,将钨粉及其制品比重提高到35%以上。
同时,希望进一步完善配额分配机制,向主产地倾斜、向产业整合力强、产品科技含量高企业倾斜,逐步减少直至取消外资企业出口配额。在将现有钨品配额许可证灵活使用办法长效化、制度化的基础上,进一步从管理、签发、使用各环节完善和细化企业自行调配配额项内各品种钨品用量的机制,实现既能控制钨品出口总量又能使高端产品份额增加。探索更加灵活的配额使用机制,推进贸易便利化工作。
[1]赣州市工信委综合科.赣州市钨产业发展指导意见[Z].2010-05-10.
[2]国土资源部信息中心.世界矿产资源年评2009-2010[M].北京:地质出版社,2011.
[3]刘良先.中国钨资源须有序开采[N].中国有色金属报,2012-10-11(007).
[4]中国钨业协会.钨业“十二五”规划[Z].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