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君 徐方清
在美国人的心目中,波士顿既不大得过分,可是又拥有一切。
“波士顿倾茶事件点燃了美国独立战争的导火线。这里也是美国的教育和医疗中心,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世界闻名。但如今波士顿居然和恐怖袭击联系在一起了。”美国《波士顿环球报》副总编拉莫斯对《中国新闻周刊》说。
美国当地时间4月15日下午接近3点左右,世界最古老的马拉松比赛第117届波士顿国际马拉松赛即将结束之际,三起连环爆炸案发生,其中两起在比赛终点附近,已造成3人死亡,140多人受伤,其中17人情况危急。
拉莫斯显然遗忘了一件波士顿当代史上最重要的事。当年袭击世贸大楼的两架飞机,都是从波士顿洛根国际机场起飞的。除了恐怖分子,飞机上大都是无辜的波士顿人。
第一次爆炸发生时,波士顿大学的中国留学生宗哲距离终点线只有200米。他和一起来的同学走散了,就这样一路找到了那里。当时大多数选手已通过终点。爆炸震动了街道,他眼见人群被白烟笼罩。
有一队穿着粉色和霓虹色背心的女人和一个穿红色防风服的男人,继续跑了那么几步。一些参赛者停在了街道中央,迷茫又惊恐。另一些人则转过身去,开始以更快的速度往回跑。不到20秒,又是一团白烟,又是一次剧烈的爆炸。
“我就在对面,我看见有人被气浪击倒。还有各种哭喊声、尖叫声,大家喊着‘赶紧走‘快回家。现场一片混乱,很快救护车和警车的警报声四起。”宗哲对《中国新闻周刊》说。
发生爆炸的是在离终点较近的街道一边,那里有零售商店,也有不少观赛的人。临街三层楼上的窗户都被震碎了。但街的另一边是能容纳上千人的VIP观看区。如果爆炸发生在VIP观看区,肯定是一场更大的灾难。
家属等待区成为了临时救护点和停尸房。那里原本应该充满了汗津津的拥抱和气喘吁吁的问候。
警察大聲呼喊要求现场滞留的人尽快离开,但有的人呆呆地坐在地上,不知所措。宗哲的手机没有了通讯信号,幸好他的同学安然无恙。“电视报道说连环爆炸是非常典型的恐怖袭击手段,一般用手机遥控炸弹,所以当局一度封了网络。”
当天下午4时30分左右,波士顿市另一侧的约翰·肯尼迪图书馆也发生了火灾,没有造成人员伤亡。有媒体称这是又一起爆炸,但警方没有确认这种说法。
4月16日凌晨,警方对爆炸点附近街道的戒严依然没有解除。“波士顿街头的警车也明显增多。远远看去,爆炸现场街面上,矿泉水瓶还有一些垃圾都没有清理。不少警察不断地在搜索。”美国《侨报》记者庞博对《中国新闻周刊》说。
此前,警方拆除了两枚尚未引爆的炸弹,附近写字楼和大型商场都展开紧急疏散。波士顿地铁暂时停运,当地机场被关闭,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也宣布禁止案发地点3.5英里内的低空飞行。距波士顿较近的两座核电站也已加强安保,对进入车辆、材料和个人严格安检。
牵头进行调查的美国联邦调查局(FBI)已与波士顿警察局合作,将爆炸事件作为恐怖袭击展开调查,并将警戒范围从马拉松比赛道路沿线扩展到波士顿全城。FBI在其官网的公开声明中称,“FBI将全力向波士顿警方提供一切他们所需的帮助”。
对于《中国新闻周刊》的“是否是恐怖袭击”的问题,电话另一端的波士顿警察局工作人员说:“你可以有你自己的看法,我们需要按照我们的程序来处理这件事。”
“我们仍不知道这场爆炸是谁干的,为什么这么做。在弄清事实真相前,我们权且不要忙着下结论。”爆炸发生的3个小时后,奥巴马在白宫发表时长3分钟的紧急讲话,呼吁全美国人民与波士顿同在,并表示将对凶手追查到底。
奥巴马没有去触碰那个“9·11”后美国人心头最敏感的字眼——恐怖袭击。面对现场记者“是否是恐怖袭击”的追问,结束讲话的奥巴马未置一词,一脸严肃地径直离开了现场,步履不再是其习惯的轻快,变得缓慢而沉重。
美国媒体没有放弃追问,多家媒体报道称白宫人士承认这次袭击是恐怖行为,包括《波士顿环球报》。该报网站援引一名白宫官员的话称:“这次袭击的爆炸装置如此复杂,很明显,这是一次恐怖行为,我们也会按照恐怖行为进行应对。”
反恐专家的分析也形成共识:爆炸装置复杂,地点精心选在人群最密集的终点线附近,两次连续爆炸的间隔时间为15秒,这和最近在伊拉克发生的连环爆炸装置如出一辙,“15秒的时间,可以让躲避第一次爆炸的人们跑到第二个爆炸点”。
爆炸发生后,奥巴马在白宫听取了国土安全顾问丽莎·摩纳哥及其他白宫高级工作人员的汇报,并出现在白宫战情室,监控爆炸事件的进展并与安全幕僚磋商应对的办法。白宫战情室是美国最先进的高科技情报安全中枢,2011年美军“海豹突击队”击毙“基地”组织头目本·拉登时,奥巴马就是在此观看的卫星传回的现场视频。
爆炸发生24个小时后,各种信息纷至沓来,犯罪嫌疑人的形象不断勾勒出来,又很快被清除。
《纽约邮报》最先爆料,称警方锁定一名沙特裔男子为嫌犯,持学生签证;他被严重烧伤,被控制在波士顿一家医院里。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很快又说,警方已排除了该男子的嫌疑。
而据英国媒体披露,嫌犯作案时身穿黑色运动衫,背着一个背包,肤色较深,可能是黑人;曾试图进入一处禁区,但被拒绝。有也报道猜测,本地恐怖分子和境外恐怖势力都有可能是制造爆炸案的幕后凶手。
“如果是有境外嫌疑,分析家们就会指摘美国反恐漏洞。如果是本土人士所为,那我们就该反思美国社会的问题了。”庞博对《中国新闻周刊》说。
两个经历过“9·11”的城市华盛顿与纽约在爆炸后立即进入高度戒备状态,白宫周边地区实施了戒严,附近的交通被关闭,其中包括著名的宾夕法尼亚大道,五角大楼附近的地铁站已经停止使用。
“我们能做到的,只是降低恐怖袭击和刺杀的成功率。像这次发生爆炸袭击的马拉松赛事,长达26英里的赛道沿线,做到绝对安全是不可能的。”先后为尼克松、卡特和里根等多位美国前任总统做过安保工作的布兰奇·沃尔顿说。
不过,爆炸发生在人群密集的终点线附近,还是显露出在“9·11”后美国再未发生重大暴力袭击事件的背景下,安保工作出现松懈和漏洞。
“这样袭击事件如果在安保严密的纽约和华盛顿,成功的可能性很小。”美国华人全国委员会会长薛海培对《中国新闻周刊》说。生活在华盛顿的薛海培对于地铁里的提醒耳朵都快听得起茧了:如果看见来源不明的包裹,请立即报警。
在华盛顿街头的一个十字路口,薛海培曾看到一个男子不知为何拼命往前跑,突然从街道的多个角落冲出来七八个人将该男子逮住,随后这些便衣亮出了安全部門的证件。
对于像马拉松这样的活动,大城市的政府通常都会处于最高警戒状态。纽约警方通常会焊上下水道井盖,赛前还会检查活动的整条路线。他们还会在屋顶部署狙击手,让直升机在空中巡逻。城里的监控摄像头也会启用。
美国《波士顿环球报》副总编拉莫斯也告诉《中国新闻周刊》记者,爆炸案显示美国本土反恐防范依然有严重漏洞,“无人机被大量部署在中东非洲地区,在美国国内引发巨大争论,;手机监听等涉及个人隐私的安全政策也遭到很多反对意见。如今的波士顿爆炸案证明,境外反恐战事激化矛盾,本土风险被无限增加。”
“9·11”发生12年来,美国土安全部门运作经费高达7000多亿美元。本·拉登被击毙之后,舆论认为美国反恐战争取得阶段性胜利。近来,民主共和两党正为削减国土安全保障经费争论不休。波士顿爆炸案势必会影响美国制定新安全政策的走向。
“4月15日是美国的纳税日,缴纳联邦所得税的最后期限,也是马萨诸塞州的‘爱国者日。选择在这天,也可能暗示这是个人或国内的某些反政府群体所为。这两年,奥斯陆汽车炸弹袭击、丹佛电影院枪击案,都是‘独狼的影子。这次在波士顿,不也类似吗?”庞博说。
所谓“独狼”式袭击是一名袭击者在没有外部协助的情况下发动的单独袭击,这种袭击不但能造成大规模的伤害和恐怖效果,且很难防范。
美国司法部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官员说,联邦调查局正在将波士顿爆炸案同两起发生在“爱国者日”的重大历史伤亡事件——1995年俄克拉荷马炸弹事件以及1993年美国联邦政府清剿大卫教事件,联系在一起,寻找是否存在联系。
“做到绝对安全的唯一办法是,没有人仇恨你,没有人愿意舍命一搏来发动袭击。” 布兰奇·沃尔顿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