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腐败的诈术叫“借”

2013-09-06 07:58:54石飞
现代阅读 2013年9期
关键词:购房款下属单位党政机关

石飞

北京市土地储备中心密云县分中心原主任任明信,为开发商提供便利后收受408万余元人民币购房款及1000欧元,被一审法院以受贿罪判处有期徒刑13年。

但在受审时,任明信却辩称408万余元人民币的购房款是向开发商陈勃羽借的,只是没打欠条,也没还过钱。而开发商陈勃羽则称:“任明信向他提出要买房时,他理解对方就是让他出钱,自己虽然很不情愿但又不敢得罪他。即便任明信真还钱他也不敢要,毕竟以后还要求他帮忙。”这段简短的“对证”生动形象地揭露了一种腐败的诈术——“借”。

这种所谓的“借”早已不是什么新鲜玩意了,几乎成为一种官场“潜规则”。现实中,不少贪官的财富,都是打着“借”的旗号巧取豪夺来的,“借”成了一些官员发家致富的法宝。

“借钱”之外,还有“借车”,上级主管部门无条件地“借”用下属单位车辆,长年累月“借”,包括司机工资在内所有车辆开销全要下属单位负责。下属单位的头头敢说不“借”吗?至于党政机关向企业“借”车,媒体报道更多。有的企业专门购买豪华轿车“借”给党政机关,实则有意“进贡”。“进贡”以后,在相关项目、扶持资金、政策倾斜、违规生产等方面就可以获取额外“照顾”。

更荒诞的是“借人”。一类是用于“工作”,有的党政机关本来就人浮于事,却还随心所欲地向下属企事业单位“借人”。苏北某县有个政府机关总共在编公务员十几个人,却“借”了40多人。另一类是满足领导喜欢,即将某个被领导相中了的靓妞俏妇,便借来帮闲,服务领导,服务得好便升格为“小蜜”、“二奶”。在已曝光的贪官污吏中,有不少这样的案例,恕不赘述。

上述种种“借”,无不是腐败行为,不能再任其蔓延了。当务之急,应该对各种所谓的“借”进行一次专项清理,撕掉其“借”的遮羞布,将其违法乱纪的真相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绳之以法纪,以儆效尤。

猜你喜欢
购房款下属单位党政机关
党政机关安全生产监管一体化的“常州路径”
上海男子“斗鱼”输掉140万元购房款
党政机关网站网页归档模式研究
兰台内外(2021年36期)2021-03-04 20:16:42
行政事业单位对下属企业财务监管刍议
电子政务视角下党政机关公文处理的研究
给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画个像 之九将责任下移,“履责”变“推责”
关于构建高校下属单位财务控制体系的研究
工友(2016年11期)2016-12-06 11:56:18
房子没交付另卖他人怎么办
方圆(2016年20期)2016-11-21 19:53:28
怎样保证父母为子女所买房产子女婚变时不受损失?
分忧(2014年9期)2014-09-22 04:5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