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帅(新疆财经大学 乌鲁木齐 830012)
在APEC框架下中俄贸易效应的引力模型分析
■王 帅(新疆财经大学 乌鲁木齐 830012)
近些年来,中俄两国经贸合作战略逐步提升,两国间的经贸发展状况越来越务实。目前,中俄两国都是经济快速发展的大国,而且中俄两国先后加入APEC,为中俄双方及APEC其他成员国的贸易带来了相当可观的收益,极大地推动了中俄双边贸易的发展。本文在综述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考察中俄在APEC框架下,采用贸易引力模型,定量研究两国的贸易发展现状及贸易效应。
APEC 贸易效应 引力模型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组织或参与区域经济合作组织已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和趋势,区域经济合作组织的快速发展推动着国际贸易新格局的构建。截止2013年1月10日,向WTO申报的区域经济合作组织(RTAs)已有546个,已经生效的区域经济合作组织已有354个,无论是发达国家,经济转型国家,发展中国家,几乎没有一个国家能够长期拒绝区域经济合作组织带来收益。在区域经济合作组织快速发展的进程中,积极参与区域经济合作组织或是双边经济合作组织,促进国家经济贸易快速发展,更好地融入世界市场,俨然已是各国政府及相关部门关注的重点。
截止2010年,中国经济总量在世界上排名已超过德国、日本,居于第二位,仅次于美国。截止2012年底,中国进出口总额3.87万亿美元,超过美国,居世界第一。面对这些经济成就,中国参与的区域经济合作组织贡献是很大的。而在影响区域经济合作组织效应的因素中主要包括: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社会文化形态,消费者需求偏好,地理距离的远近。区域经济合作组织的发展促进中国经济的发展,带动中国和区域经济合作组织其他成员国的贸易。对中国参与区域经济合作组织带来的贸易效应研究,本文在引入贸易引力模型,以中国和俄罗斯进出口贸易额为研究对象,研究中国和俄罗斯加入APEC后,对于双边贸易流量所产生的影响,试图找出中国和俄罗斯两国贸易发展动因以及如何进一步促进中国和俄罗斯两国贸易发展的部分措施或建议。
1991年中国加入APEC,中国和APEC其他成员之间的贸易额快速增长,特别是进入21世纪,中国和APEC其他成员之间的贸易增长更为显著,如表1所示。中国和APEC其他成员之间的总贸易增长了6倍多,中国以成为APEC中一些成员重要的贸易伙伴与进出市场,如2011年,中国为日本第一贸易伙伴、第一大出口贸易目的地和最大的进口来源地;2011年,中国为美国第二大贸易伙伴、第三大出口目的地和首要进口来源地;2011年,中国为俄罗斯第三大出口市场和第一大进口来源地(见表2)。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sia-Pacific Economic Cooperation,简称APEC),是亚太地区最具影响力的经济合作官方论坛,成立于1989年。中国在1991年以主权国家身份加入,俄罗斯于1998年加入该组织,到目前为止,共有21个成员国和地区。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是经济合作的论坛平台,其运作是通过非约束性的承诺和成员的自愿,强调平等对话及平等尊重各成员意见,不同于其他经由条约确立的政府间组织。亚太经合组织总人口达26亿,约占世界人口的40%;国民生产总值超过19万亿,约占世界的56%:贸易额约占世界总量的48%。自成立以来,亚太经合组织在推动区域和全球范围的贸易投资自由化和便利化,开展经济技术合作方面不断取得进展,为加强区域经济合作、促进亚太地区经济增长和共同繁荣做出了突出贡献。
自1998年俄罗斯加入APEC后,中国和俄罗斯双边贸易额呈现不断增长的态势。
?
表3 1 9 9 1-2 0 1 1中国和俄罗斯双边贸易情况 单位(亿美元)年份 出口 增长 进口 增长 进出口 增长 净出口1 9 9 1 1 8.2 3 -1 8.5 7 2 0.8 1 -2.7 6 3 9.0 4 -1 0.8 4 -2.5 7 1 9 9 2 2 3.3 6 2 8.1 3 3 5.2 6 6 9.4 5 5 8.6 2 5 0.1 5 -1 1.9 0 1 9 9 3 2 6.9 2 1 5.2 2 4 9.8 7 4 1.4 4 7 6.7 9 3 0.9 9 -2 2.9 6 1 9 9 4 1 5.8 1 -4 1.2 7 3 4.9 5 -2 9.9 2 5 0.7 6 -3 3.9 0-1 9.1 4 1 9 9 5 1 6.6 5 5.3 1 3 7.9 9 8.6 8 5 4.6 3 7.6 3 -2 1.3 4 1 9 9 6 1 6.9 3 1.6 8 5 1.5 2 3 5.6 2 6 8.4 4 2 5.2 8 -3 4.5 9 1 9 9 7 2 0.3 3 2 0.0 9 4 0.8 6 -2 0.6 9 6 1.1 9 -1 0.6 0-2 0.5 3 1 9 9 8 1 8.4 0 -9.4 9 3 6.4 1 -1 0.8 9 5 4.8 1 -1 0.4 3-1 8.0 0 1 9 9 9 1 4.9 7 -2 2.9 1 4 2.2 3 1 5.9 8 5 7.2 0 4.3 5 -2 7.2 5 2 0 0 0 2 2.3 3 4 9.1 6 5 7.7 0 3 6.6 4 8 0.0 3 3 9.9 2 -3 5.3 7 2 0 0 1 2 7.1 1 2 1.3 9 7 9.5 9 3 7.9 5 1 0 6.7 1 3 3.3 3 -5 2.4 8 2 0 0 2 3 5.2 1 2 9.8 6 8 4.0 7 5.6 2 1 1 9.2 7 1 1.7 8 -4 8.8 6 2 0 0 3 6 0.3 0 7 1.2 7 9 7.2 8 1 5.7 2 1 5 7.5 8 3 2.1 2 -3 6.9 8 2 0 0 4 9 0.9 8 5 0.8 8 1 2 1.2 7 2 4.6 6 2 1 2.2 6 3 4.7 0 -3 0.2 9 2 0 0 5 1 3 2.1 1 4 5.2 1 1 5 8.9 0 3 1.0 2 2 9 1.0 1 3 7.1 0 -2 6.7 9 2 0 0 6 1 5 8.3 2 1 9.8 4 1 7 5.5 4 1 0.4 7 3 3 3.8 7 1 4.7 3 -1 7.2 2 2 0 0 7 2 8 4.6 6 7 9.8 0 1 9 6.8 9 1 2.1 6 4 8 1.5 5 4 4.2 3 8 7.7 8 2 0 0 8 3 3 0.7 6 1 6.1 9 2 3 8.3 3 2 1.0 5 5 6 9.0 9 1 8.1 8 9 2.4 3 2 0 0 9 1 7 5.1 9 -4 7.0 4 2 1 2.3 3 -1 0.9 1 3 8 7.5 2 -3 1.9 1-3 7.1 4 2 0 1 0 2 9 6.1 2 6 9.0 3 2 5 9.2 1 2 2.0 8 5 5 5.3 3 4 3.3 1 3 6.9 1 2 0 1 1 3 8 9.0 4 3 1.3 8 4 0 3.7 0 5 5.7 4 7 9 2.7 3 4 2.7 5 -1 4.6 6资料来源:由《中国统计年鉴》(1 9 9 1-2 0 1 2)数据整理得出。表4表5
从表3中,中国和俄罗斯先后加入APEC,加入以后中国和俄罗斯双边贸易额均发生了巨大的变化。2011年,中俄贸易总额是792.73亿美元,其中中国从俄罗斯进口403.70亿美元,同比增长55.74%,中国出口俄罗斯389.04亿美元,同比增长31.38%。如图1所示,1991-2011年中俄贸易增长都呈现正增长状态,除了2008年金融危机例外。中国出口到俄罗斯的贸易额,中国从俄罗斯进口的贸易额和中俄贸易总额的变化趋势几乎是一致的。1991-1998年间中俄贸易额的变化不是很明显,而从1998年至今,中俄贸易额快速增长,2011年中国和俄罗斯进出口贸易总额是1998年中国和俄罗斯贸易总额的14倍多,2011年中国出口到俄罗斯的贸易额是1998年中国出口到俄罗斯贸易额的21倍多,而2011年中国从俄罗斯进口贸易额是1998年中国从俄罗斯进口贸易额的11倍多。中国和俄罗斯进出口贸易在大多数年份(除2007年,2008年,2010年),中国处于逆差,俄罗斯处于顺差,但差额不是太大,在2008年中国顺差额达到最大92.43亿美元,在2001年中国逆差达到最大52.48亿美元,从总体来看,中俄贸易基本处于平衡状态。
中俄两国之间的贸易大多集中在相同商品结构上,俄罗斯从中国进口最多的商品是机电产品。中国也从俄罗斯进口机电产品,只不过从贸易额上没有俄罗斯从中国进口的机电产品贸易大。俄罗斯从中国进口的还有鞋靴、伞等轻工制品,陶瓷、玻璃,食品、饮料、烟草。根据HS归类,可以看出,俄罗斯从中国进口的主要商品是机电产品、纺织品及原料、贱金属及制品、鞋靴伞等轻工制品、运输设备等;而中国从俄罗斯进口的主要商品是矿产品、木及制品、化工产品。
贸易引力模型最早是由Tinbergen(1962),和Poyhenen(1963)提出的,该模型指出,两国或是两地区之间的贸易额与这两国或两地区的经济总量成正相关,与两国或两地区的空间距离成负相关。用公式表示为:Tij=A(YiYj)/Dij,Tij表示两国或是两地区的贸易量,Yi表示i国或地区的GDP, Yj表示j国或是地区的GDP,Dij表示两国或两地区之间的空间距离,A为比例系数。现在的研究大多使用贸易引力模型的对数形式,对数形式可以线性化万有引力公式,同时对于减少数据中的异常点现象,避免异方差以及数据残差的非正态效果较好。
在本文使用贸易引力模型,主要考察在APEC下中国和俄罗斯的贸易效应,那么根据本文的研究目的,在基础贸易引力模型加上APEC这一自变量,由此我们可以得到扩展的贸易引力模型方程如下:
在(1)式中,Tij表示中俄两国之间的进出口贸易总额,YiYj表示中俄两国GDP的乘积,DCGij表示中俄两国人均GDP差的绝对值,DSij表示中俄两国首都之间的距离,APEC则表示中俄加入APEC对中俄贸易影响的回归系数,Uij是随机扰动项。
考察Uij对中国对俄罗斯出口的影响,使用如下模型:
在(2)式中,EXij表示中国对俄罗斯的出口贸易量。
考察APEC对中国从俄罗斯进口的影响,使用如下模型:
在(3)式中,IMij表示中国从俄罗斯的进口贸易量。
对模型中的虚拟变量APEC进行赋值,当中俄两国中任何一个不是APEC成员国赋值0,当中俄两国都是APEC成员国时,赋值1。
在模型(1)-(3)的基础上,结合1991-2011年中国和俄罗斯双边进出口贸易额,利用Eviews6.0统计分析软件,考察APEC这一区域经济合作组织对中国和俄罗斯进出口贸易额,出口贸易额和进口贸易额的影响进行实证检验。
APEC对中俄两国的贸易额的影响的实证检验结果如表4所示。
在回归系数检验(t检验)时,不能通过t值检验,大于任何给定的显著性水平(10%),所以接受这个回归系数为零的假设。剔除DCG这一变量,重新对模型进行实证检验得到表5。
从表5得知调整后的R2=0.967,说明该模型的拟合程度很高;回归方程检验,F的值为296.913,P值为0,小于任何给定的显著性水平(1%),所以通过了F值检验;回归系数检验(t检验),该模型YY的t值为18.096,P值为0,APEC也通过了检验,t值为3.130,P值为0.006,小于任何给定的显著性水平(10%),所以拒绝了这个回归系数等于零的假设。
结合上述实证检验结果,该回归方程的表达式如下:
如模型所示,当其他条件不发生变化时,其YY上升1%,中俄之间的进出口贸易额就会增加0.661%;当中俄两国都是APEC成员国时,中俄之间的进出口贸易额就会增加0.309%。
APEC对中国出口到俄罗斯贸易量的影响的实证检验结果如表6所示。从表6得知调整后的R2=0.967,模型的拟合程度很高;回归方程检验,F值为197.240,P值为0,小于任何给定的显著性水平(1%),该回归方程通过了F检验;回归系数检验(t检验),该引力模型中,YY的t值为-2.329,P值为0.033,DCG的t值为2.517,P值为0.022,APEC的值为2.912,P值为0.010,P值均小于任何给定的显著性水平(10%),所以拒绝这个回归系数小于零的假设。
结合上述模型实证检验结果,该回归方程的表达式如下:
如模型所示,当其他条件不发生变化时,其YY上升1%,中国对俄罗斯的出口贸易额就减少9.775%;DCG上升1%时,中国对俄罗斯的出口贸易额就会增加10.662%;当中国和俄罗斯同时是APEC成员国时,中国对俄罗斯的出口贸易额就会增加0.594%。
APEC对中国从俄罗斯进口贸易额的影响的实证检验结果如表7所示。
回归系数检验(t检验),不能通过YY和APEC检验,所以接受这两个回归系数为零的假设。剔除DCG这个变量,对该模型重新回归得到结果如表8所示。
从表8中得知调整后的R2=0.940,模型的拟合程度很高;回归方程检验,F值为156.543,P值为0,小于任何给定的显著性水平(1%),则该模型通过了t检验;回归系数检验,模型中的YY的t值为12.408,P值为0,APEC的t值为3.317,P值为0.004,均小于任何给定的显著性水平(10%),所以拒绝这些回归系数为零的假设。
结合上述模型的实证检验结果,该回归方程的表达式如下:
如模型所示,当其他条件不发生变化时,其YY上升1%,中国从俄罗斯进口的贸易额就会增加0.490%;当中国和俄罗斯同时是APEC成员国时,中国从俄罗斯进口的贸易额就会增加0.383%。
?
研究结果表明,从1991-2011年中国和俄罗斯进出口贸易总额,中国出口到俄罗斯的贸易额以及中国从俄罗斯进口的贸易额来的实践来看,APEC这一区域经济合作组织对中国和俄罗斯的进出口贸易总额,中国出口到俄罗斯的贸易额以及中国从俄罗斯进口的贸易额是有影响的,但是对他们的影响程度不一样,对中国出口到俄罗斯的贸额的影响程度大于对中国和俄罗斯进出口贸易总额以及中国从俄罗斯进口的贸易额的影响程度。其中的原因是:中国比俄罗斯早11年加入WTO,市场经济体制比较完善。俄罗斯于2012年末加入WTO,经济结构比较单一,而俄罗斯的经济体制改革才刚刚开始。中国人口众多,劳动力充裕,导致劳动力价格便宜,进而产品的成本较低,而俄罗斯近些年来,人口出现负增长,劳动力缺乏。中国和俄罗斯虽然是亲密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但是相比较政治上的亲密,双边贸易的进展虽然有快速的进展,和中国与日本、韩国、美国等贸易进展相比,还是慢了脚步。
在APEC框架下,发展中俄双边贸易的若干建议:继续加大推动双边贸易合作机制的建设,同时也要巩固中国和俄罗斯已有的贸易合作机制,继续积极参与俄罗斯主导的中亚地区发展中。巩固和扩大传统产业商品进出口市场。中俄要充分发挥产业互补优势,继续扩大和发展一、二传统产业贸易,夯实产业基础,为企业提供中俄两国高技术,高附加值贸易商品提供信息,技术支持和保障。创立和培育经贸发展新模式。在保持中国和俄罗斯原有进出口产品优势的前提下,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培育新产品、新市场,大力促进第二产业中汽车、IT、新型家电、高技术和高附加值产品的市场份额,开发具有支撑性、长效性的出口贸易新领域,培育经贸发展新源泉。
1.盛斌,廖明中.中国的贸易流量与出口潜力;引力模型的研究.世界经济,2004.2
2.陈汉林,涂燕.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下中国的静态贸易效应—基于引力模型的实证分析.国际贸易问题,2007.5
3.吴丹.东亚双边进口贸易流量与潜力:基于贸易引力模型的实证研究.国际贸易问题,2008.5
4.陈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贸易效应研究—基于引力模型“单国模式”的实证研究.国际贸易问题,2009.1
5.吕宏芬,郑亚莉.对中国—智利自由贸易区贸易效应的引力模型分析.国际贸易问题,2013.2
F740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