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文胜
北方交通大学附属中学校长
教育学者斯蒂芬 斯特林曾说:“教育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日常课堂教学中,我们秉持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理念,不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进而通过反思、深入探索和实践教学管理的方式、方法,实现教学的可持续发展。例如,为了对课堂秩序进行有效维护与管理,我们从问题出发,研究和应用“课堂日志”,并取得了初步成效。
2012年1月,我们在教师会上,对班主任工作的主要十大项目进行调研,并对目前最亟需解决的问题进行降序排列,结果显示:95%以上的教师认为课堂纪律、课堂参与、课前预备和作业上交是日常工作中最困扰自己的问题,概括而言,课堂常规和完成作业成为亟需解决的两大方面。教师对课堂的高标准要求与学生实际情况之间产生了巨大的落差。根据调研结果,结合班情、学情,学校决定从班级荣誉入手,举办星级作业示范班、课堂常规示范班等十项班级评比活动。
赫洛克效应:心理学家赫洛克(E.B.Hunlock)曾做过一个实验,他把被试者分成四个等组,在四种不同诱因下完成任务:
效 果第一组为表扬组。每次工作后予以表扬和鼓励。 最强1:成绩不断上升第二组为受训组。每次工作后严加训斥。 稍弱2:后劲不足第三组为被忽视组。不予评价只让其静听其它两组受表扬和挨批评。 很弱3:下降第四组为控制组。让他们与前三组隔离,不予任何评价。 最弱4:持续下降组 别
及时对工作或学习的结果进行评价,能强化工作、学习动机,促进效率提升。适当表扬的效果明显优于批评,而批评的效果又比不予任何评价要好。
基于上述理论支持,我们在班级内以4-6人为小组,进行小组文化建设。小组组建历时两个月左右,组名、组旗、组训、组规等一系列建设过程使得小组的凝聚力迅速增加,每天的日表扬更加促进了小组的融合,各组的组文化逐渐形成。小组文化建设,为解决“课堂常规”和“完成作业”两大突出问题做好准备。
罗西和亨利的反馈效应:心理学家罗西和亨利曾经做过一个反馈效应的实验:
?
实验结果表明:及时知道自己的学习成绩,对学习效率的提升有重要的促进作用,而且及时反馈比延迟反馈效果更好。如何及时反馈学生的课堂状态并给予适当鼓励?根据目标,怎样操作?反复研究讨论后,我们认为这是一项系统工程,从人员配合来说,需要以学生小组为核心,班长、学生会、班主任、任课教师、年级组长为纽带,德育处、教学处为统筹调控机构,培训、运转同时进行,环环相扣、步步实施。从操作工具入手,我们设置了“课堂日志”(见下表)。
在此基础上设置评价标准、统计表格,形成日总结、周反馈、月表彰的评价体系,将教师评价及时告知个人和小组;同时校长、副校长、主任能准确了解课堂状况,及时给予学生和教师以帮助和支持,调整课堂教学管理策略。在班主任例会上,第一项内容是“十大荣誉综合反馈”,第二项内容是小组建设经验及问题交流。
美国卓越教师雷夫的“第56号教室”告诉我们:一个正确的教育行为,重复一遍、十遍,可能不能起作用;但如果重复一百遍,甚至是五百遍,就一定能收获奇迹。一张简单的课堂日志表背后,告诉学生的是什么?良好习惯的养成需要的是——坚持。坚持的背后是责任,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要敢于担当;学生在小组内,要学会承担、包容别人的过错,要学会合作,自己进步的同时,要帮助组员成长,因为大家共处于集体之中。一位学生在联系本中写道:“为了让小组能取得好的成绩,自己不仅不能出错,还要帮助组员不断进步,我头一回知道,世界上还有‘责任’这回事。”
作为教师,也要理解、赏识学生,发现学生的点滴进步。同时,教师也必须维持教室里的秩序,但不能忘记基本的纪律原则:老师可以严格,但不公平的老师会被学生看不起。奖惩必须和对错相称。只要学生看见教师奖惩不公,就不会再信任教师,奖惩就会产生巨大的负面效应。因此,在“课堂日志”的使用操作中,要建立起一套公平、公正的奖惩规则,让学生心服口服。惩罚也是基于“让孩子进步”的原则,在制定规则时,也是别出心裁。改错的方式让学生自己来选择,如认真听讲一节课、讲一个伟人的故事、背一段名人名言、讲一下父母的辛劳、说说同学的优点、唱一首校园歌曲,等等。
“课堂日志”实施三周后,我们分别对任课教师、班主任、学生进行了采访,师生谈到变化很是兴奋:作业上交情况越来越好;学生的课堂纪律有进步,课堂参与度提高了;捆绑式评价提高了学生的责任意识,增强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同时,大家也提出了改进建议,包括评价标准的微调、操作程序的改进等。面对师生的关注、支持和鼓励,作为管理者更加明确:凡是值得做的事情,就得好好去做。每月评选课堂常规荣誉示范班、荣誉合作小组、荣誉师徒的工作要坚持下去,因为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塑造人格。
为进一步挖掘“课堂日志”的价值,今后我们将要开发“九段学子学习习惯导航阶梯”——从“会听课”到“会做计划”,将良好的学习习惯共分为九段,让学生依次“晋级”,通过对学生学习习惯指导的不断深入和跟进,让学生在学会学习的同时学会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