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慧洁
2013年初,CCTV-8播出了开年大剧 《西藏秘密》,一时间,受众对电视剧的西藏风情、剧情变化、人物命运、编剧叙事、服饰道具,甚至人物价值观等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为了更好地认识和理解这部民族题材的电视剧,本文运用语义矩阵的方法对电视剧《西藏秘密》文本展开解读。
语义方阵,或称符号矩阵,是法国著名的叙事学家格雷马斯从结构主义的二元对立原则扩展而来的一种符号分析模式。他将列维·斯特劳斯的二元对立发展为四元,从而构成一个符号矩阵图,即设立X项,则其对立项为反X,第三项为非X,它与X矛盾但不一定对立,第四项为非反X,其与反X矛盾。格雷马斯曾用这样的矩阵来分析人类关系的社会模式和叙事文本的基本结构,其中的四项被看成是一切意义的基本细胞(见图一)。
图一
《西藏秘密》是一部藏族题材的长篇电视剧,剧中人物众多,我们依据行为者是否引起或经历“功能性事件”,对 “行为者类别”[1](即行动元)和符号矩阵进行建构(见图二)。
图二
根据这个符号矩阵,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行动元之间的关系。
布尔迪尔认为,场域是一个围绕特定的资本类型或资本组合而组织的结构化空间;在这个 “高度配对的”关系性型构中,每个位置的变化都会改变其他位置的边界;场域把特定的斗争形式加注于行动者;斗争表现为处于统治地位的人与处于被统治地位的人相互对抗,或者在某种程度上能够实施资本分配与界定的有垄断权力的人,与那些想要篡权的人的相互对抗,场域策略基本采取保守、继承、颠覆三种类型。[2]143-145扎西顿珠与土登格勒在个人理想与西藏道路选择上的差异,是政治场域斗争的具象表现。在西藏拉萨政治场域的斗争中,扎西顿珠作为僧伽农奴改革者经历了从继承到颠覆的斗争形式,而土登格勒则作为俗世贵族守旧者始终坚持保守既得利益的斗争方式。
扎西顿珠是一个云游僧伽,在佛法的修持中,形成“普度众生”的宏愿,为实现理想云游四方,接触到了新的思想,“图谋”西藏革命,参加了印度进步组织——“雪域同志会”。回到拉萨后,他因形似德勒府少爷而卷入德勒府生死存亡的政治斗争中。为西藏未来计,扎西顿珠以德勒府少爷身份,与土登格勒联手斗败仁钦噶伦;与江村孜本进行西藏改良的和平请愿;在全国解放的大趋势下,主动结识解放军,了解共产党的普度观:让天下受苦人翻身解放,当家做主,热性支持共产党,与康萨噶伦、土登格勒等亲英派展开了较量,当解放军解放西藏,农奴翻身分到土地的那天,扎西顿珠普度众生的一生宏愿与共产党解放农奴的行动在雪域高原合二为一。
而土登格勒是拉萨大贵族圈中的中等贵族,其所在的雍丹府与德勒府以姻亲结为同盟。为家族利益计,在德勒府与仁钦府十几年你死我活的斗争中,鼎力支持德勒府。在德勒老爷遇害之后,土登格勒与假德勒少爷的扎西顿珠联手迎击对手;强势入主仁钦府顶门立户;劝谏扎西顿珠的和平改良之举;依托热振活佛救助被捕的扎西;临阵倒戈背叛热振活佛;利用阿觉和琼达打击共产党对西藏的和平解放;最后在拉萨叛乱失败后远走异国他乡。
次仁德吉等“拥扎派”与其他三大家族的对立是西藏政治斗争的隐喻空间。从德勒府到仁钦府、雍丹府、康萨府,四大家族为了家族利益,手段与计谋不断,死亡与变化层显。声名远播的德勒府依赖祖先在清代的汗马功劳,后人在噶厦政府位居要职、权倾一时。德勒老爷行事专断,树敌颇多,以致德勒少爷被炸死江中,老爷被对手上门气死。仁钦噶伦意欲取代德勒,机关算尽,却痛失子嗣,府邸与家眷改换了主人,一脉尽断;雍丹府为保利益,毫无原则,有奶便是娘,致使兄长、妻子无辜冤死;康萨老爷老奸巨猾,两边投机,计划失败后,叛逃出国。
矛盾关系主要在行动元帮助者与行动元对抗者之间来构建。在《西藏秘密》中,矛盾关系具体表现为扎西顿珠与四大家族的矛盾、拥扎派与土登格勒的矛盾。矛盾即意味着对立统一,对立源自区隔差别,而统一来自利益转换。
其一,社会区隔的对立。布尔迪尔认为,社会的区隔,不管是应用于个体、群体,还是机构,都带有理所当然的特征,正是这种特征使之赢得了认同与尊重;其中身份文化是通过把阶级利益掩盖在超越功力的外表下而将阶级利益合法化的装饰物,身份群体与身份区隔就是伪装的阶级与阶级区隔。[2]52就 《西藏秘密》而言,其区隔矛盾首先表现为身份区隔的对立。扎西顿珠出身农奴,四大家族位处贵族,分属身份区隔的两级,阶级斗争的严酷性使扎西顿珠与四大家族的对立斗争具有坚决性和彻底性。在德勒府危机解除之后,扎西顿珠以德勒少爷的贵族身份,参加和平请愿、亲近共产党,这种为理想义无反顾的行为,是对社会区隔的不平等的有力抗争。而扎西的狂狷、平民意识和人格魅力,也赢得了德勒府奴仆刚珠、白姆、强巴等下层人民的衷心拥护,当然也遭遇了对企图进入贵族区隔的大管家旺秋的步步算计,德勒府二少奶奶想要顶门立户的阴谋,甚至土登格勒为家族利益计对是否施救“假姐夫”的动摇。其次是文化身份区隔的对立。扎西顿珠是僧伽身份,其教育环境、秉持理念、云游经历等所具有的文化身份符号,使其与四大家族的俗世身份、资产身份、政教制度内运行等形成鲜明的对立。
身份的区隔,其实质就是不同阶级的区隔。在《西藏秘密》中,四大家族则是阶级区隔的一种微观呈现。社会世界是高度分化的。在这个世界中,个体与群体为了维持或强化自己在不平等构建的社会空间中的相对地位而斗争。在扎西顿珠和江村孜本试图要打破既有的不平等时,仁钦噶伦等噶厦贵族给予这些改革者以油浇面、割除贵族身份、永不录用的彻底痛击。在西藏道路的选择上,土登格勒、康萨噶伦等亲英派联合抵制扎西顿珠与共产党对西藏农奴的解放,是对既得权力、地位区隔的维持和坚守。扎西顿珠等支持西藏和平解放的行动是西藏农奴制度的压迫者对农奴制度的反抗和颠覆策略。
其二,利益的统一。借助二元对立的符号结构,在帮助者与反抗者之间形成区别与限定的直觉框架,使行动元的行为都围绕利益展开,包括对符号的追逐。在《西藏秘密》中,一方面是“拥扎派”帮助者,另一方面是四大家族反抗者。“拥扎派”是一个团体,包含了不同的力量。首先是僧伽的力量。如多吉林寺的活佛及僧侣。多吉林活佛作为扎西顿珠的上师,修行一世,悟道一生,用言行、智慧激励自己的门徒寻求真理,用高僧大德的人格魅力质询和召唤了扎西顿珠在俗世中的方向与行动。其次是德勒府的力量。扎西顿珠因貌似德勒少爷而具有了拯救德勒府的可能性,少爷身份便成为符号。通过符号身份的加冕,扎西顿珠具有“符号暴力”的特权,具有强制性的推行理解与适应社会世界的能力,从而使得扎西顿珠成为德勒府的权利中心,从而拥有了德勒府的力量。
从图一的语义矩阵,我们关注并探知了《西藏秘密》的行动元关系的表层原因,对行动元引起或经历“功能性事件”的深层原因却不能得知。为此,在图一基础上,我们对行动元的显著特征进行提升,进而构建《西藏秘密》行动元关系的深层结构(如下图)。
扎西顿珠是一个僧伽,也是一个奴隶娃子,在《西藏秘密》中有数量众多的僧伽和奴隶娃子,为什么就是扎西顿珠成为《西藏秘密》中的揭秘者呢?这正是我们探寻的深层原因。
启蒙是启迪和开导人们反封建意识,给尚处在黑暗中的人们带来光明与希望,反对蒙昧主义、专制主义和宗教迷信,打破旧的传统观念,传播新思想、新观念。启蒙思想家的杰出代表伏尔泰在其著作《哲学通讯》中主张,批判封建专制制度和封建教会,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扎西顿珠在上师多吉林活佛的引领下,修持佛法,云游世界,接受了孙中山三民主义的思想,对英法美等欧美国家的政治体制有一定的了解,是一个被充分“启蒙”的主体。而土登格勒为代表的四大家族则以反启蒙的特征,通过符号暴力生成和整合既有资本,为社会群体的排列提供区别与等级,通过鼓励被统治者接受现存的社会区分等级而把社会的等级排列合法化。《西藏秘密》是对启蒙与反启蒙的斗争揭秘。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民主、自由、平等观念的普及与推广是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以启蒙精神映照西藏政教制度残酷压迫的黑暗与秘密。
知识权力理论认为,权力是一个网络,找不到一个明确的统治者和中心,每个人都是权利的代理者,既可能是压迫者,也可能是被压迫者;而且这种权力不仅是压制性的,还是生产性的,它积极地产生新的话语,形成知识。[3]346扎西顿珠的僧伽身份、云游经历为其知识权力的游戏准备了充分必要条件。扎西顿珠貌似德勒少爷,迫于形势,卷入拉萨政治斗争的漩涡,利用智谋,打碎了政治对手的探亲计、麻将计、藏獒计,确立了他在德勒府的中心控制地位,知识开始发挥权力的效应,他不仅成为德勒府的中心,而且是德勒府与雍丹府持续合作的依靠。德勒府女主人次仁德吉对扎西顿珠身份从“替身”到“丈夫”的转变,是对知识精英的崇拜。《西藏秘密》对知识的主宰地位进行了提升,让扎西顿珠在西藏道路的迷津之际,赋予其力挽狂澜、全知全能的能力,通过扎西顿珠精英主义的努力,同时以象征手法完成了国家对西藏地方的精英主义规划的复制,如果我们把扎西顿珠的发展轨迹与西藏地方的历史做一个横向比较,会发现两者颇为相似,历经挫折成就理想与历经寻觅回归国家体制的契合。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发现,语义矩阵能够为结构繁复、人物众多的电视剧提供了一个解读电视文本的新方法,并为我们更好地理解电视文本提供了一个清晰而广阔的思考空间。
[1]米克·巴尔.叙述学:叙事理论导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
[2]戴维·斯沃茨.文化与权力[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12.
[3]刘海龙.传播学流派与范式[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