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梅丸对TNBS诱导的溃疡性结肠炎大鼠脾脏组织β-arrestin1表达的影响

2013-09-04 13:12:46柯琴梅
山东医药 2013年27期
关键词:乌梅沙拉溃疡性

柯琴梅,吴 霁,范 恒

(1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武汉 430022;2 南昌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目前认为,免疫等因素在结肠炎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正常情况下,机体一方面通过诱导T细胞活化增殖去除抗原,另一方面通过T细胞凋亡而抑制T细胞过度产生和活化,从而使肠黏膜内免疫系统处于一种适合机体生存的平衡状态。若T细胞凋亡受抑,体内T细胞将过度活化与增殖,并分泌炎性因子[1],导致肠道炎症发生。研究表明,乌梅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有显著疗效[2,3]。范恒等[4,5]研究表明,乌梅丸可下调结肠组织 β2AR、βarrestin2、NF-κB p65 的表达,减少肠道炎症因子TNF-α、IL-6、IL-8、IL-10 释放,减轻肠道炎症损伤。2010年9月~2011年9月,我们观察了乌梅丸对2,4,6-三硝基苯磺酸(TNBS)诱导的结肠炎大鼠脾脏组织β-arrestin1 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旨在研究乌梅丸治疗结肠炎的免疫机制。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动物及分组 56只清洁级健康雄性(SD)大鼠56只,体质量200~250 g,由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动物中心提供,均在湿度为50% ~70%、温度为20℃的动物房内饲养。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模型组、美沙拉嗪组、乌梅丸组各14只。

1.2 实验试剂 5%TNBS购于美国Sigma公司。Trizol购于Invitrogen公司;RNA提取试剂盒DP430,cDNA第一链合成试剂盒KR104-02,RNase抑制剂DP418购于天根;引物合成于金斯瑞;SYBR Green PCR Master Mix(2X)#K0242,实时荧光定量PCR仪ABI7500,引物由 Primer6.0软件设计。RIPA裂解液(强)、BCA蛋白浓度测定试剂盒,聚偏二氟乙烯膜(PVDF),相关一抗、二抗,ECL底物液;电泳槽、电转仪Millipore。乌梅丸,按传统方法配制成含生药质量浓度分别为0.515 g/L的水煎剂;将88片美沙拉嗪(0.5 g/片)用研钵研细,100目筛过筛,研磨,配成50 kg/L混悬液。

1.3 实验方法

1.3.1 模型制备及干预 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他组大鼠均在禁食、不禁饮24 h后给予TNBS灌肠。具体方法:用10%的水合氯醛以3 mL/kg腹腔注射麻醉,将导尿管缓缓插入大鼠肛门8 cm,先后缓慢注入50%乙醇溶液0.25 mL、5%的 TNBS溶液0.3 mL,将大鼠提尾倒置30 s,待清醒后自由饮食、进水。模型建成后,观察各组大鼠精神状态、大便颜色及形状、皮毛等变化。2 d后,美沙拉嗪组每天予美沙拉嗪混悬液3 mL灌胃,乌梅丸组每天用等量乌梅丸药液灌胃,空白对照组和模型组每天用等量蒸馏水灌胃,连续15 d。每组大鼠死亡4只,因此每组实验大鼠最后各剩10只。第16天每只大鼠禁食、不禁水24 h后处死,取大鼠脾脏,并各分为2份,装于EP管中,用液氮冰冻保存。

1.3.2 β-arrestin1 mRNA表达检测 采用 RT-PCR法。按RNA提取试剂盒DP430的方法提取脾脏组织RNA,用分光光度计测量浓度,取5 μL模板RNA、Oligo(dT)15(10 μmol/L)2 μL、ddH2O(Rnase free)6 μL混匀后放入PCR仪中,70℃ 5 min,立即置于冰上1 min,瞬时离心并加入以下试剂:5×RT buffer 4 μL、HRP(RRI)/RNase Inhibitor 0.5 μL、M-MLV 0.5 μL、dNTP(2.5 mmol/L)2 μL,总体积为 20 μL的反应体系。逆转录条件:42℃ 30 min,99℃5 min,4 ℃ 5 min。 β-arrestin1 引 物:5'-CT CAAGCATGAGGACACGAA-3',5'-TTAGGCTTGGGGT GCATTAG-3'。扩增条件:95℃ 60 s预变性,进入PCR 循环95℃ 15 s,58℃ 15 s,72℃ 45 s,40个循环,以β-actin为内参,对β-arrestin1的产物相对定量,读取CT值,使用2-ΔΔCT方法进行相对定量分析。

1.3.3 β-arrestin1蛋白表达检测 采用 Western blot法。取250~500 mg脾脏组织,剪碎加1 mL RIPA裂解液(强),匀浆抽提总蛋白,并按BCA蛋白质定量试剂盒说明操作,测定蛋白浓度。取70 μg总蛋白上样电泳,用12%的PAGE凝胶电泳。取出凝胶根据Marker切下目的条带,用蒸馏水冲洗,剪与PAGE凝胶相同大小的PVDF膜和滤纸,PVDF膜用甲醇浸泡数秒后和滤纸一同浸泡于电转缓冲液中。转膜条件:200 mA,120 min。用含5%脱脂奶粉的TBST(封闭液)浸泡PVDF膜,室温摇床封闭2 h。一抗:用封闭液1∶700 稀释 β-arrestin1、1∶1000 稀释GAPDH相应的一抗。使PVDF膜浸泡于一抗孵育液中,4℃孵育过夜。TBST充分洗涤PVDF膜5~6次,每次5 min,封闭液1∶10000稀释羊抗兔二抗,使PVDF膜浸泡于二抗孵育液中,室温摇床孵育2 h。显色曝光:TBST充分洗涤PVDF膜5~6次。结果采用光密度扫描灰度值分析。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表示,多组间两两比较采用SNK-q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结肠组织病理改变 模型组固有层和黏膜层内可见弥漫性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结肠黏膜腺体排列紊乱,杯状细胞减少。空白对照组黏膜和固有层结构完整,腺体排列较整齐。乌梅丸组和美沙拉嗪组淋巴细胞等炎性细胞浸润较模型组减轻,黏膜及固有层结构相对完整,杯状细胞较模型组多,腺体排列相对整齐。

2.2 脾脏组织β-arrestin1 mRNA、蛋白的表达 见表1。

3 讨论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性疾病,其病因和发病机制仍不清楚。目前,大多数研究认为其发病机制主要由免疫反应介导,是与遗传、感染、环境因素等密切相关的慢性炎性疾病,且细胞因子在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βarrestin1在机体广泛表达,可存在于细胞质和细胞核,作为脚手架蛋白与连接分子(比如磷脂类和β-衔接蛋白)连接参与多种信号通路,在抗凋亡通路中起重要作用。廖奕等[6]研究表明,氧化苦参碱可下调结肠组织 β-arrestin1表达,抑制 δ阿片受体(DOR)-β-arrestin1-Bcl-2信号转导通路,治疗TNBS诱导的实验性大鼠结肠炎。

表1 四组脾脏组织β-arrestin1 mRNA、蛋白的表达比较()

表1 四组脾脏组织β-arrestin1 mRNA、蛋白的表达比较()

注: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 <0.05;与模型组比较,#P <0.05

组别 β-arrestin1 mRNA β-arrestin1蛋白乌梅丸组 1.54 ±0.14# 0.74 ±0.19#美沙拉嗪组 1.63 ±0.27# 0.77 ±0.15#模型组 3.27±0.41△ 1.50±0.15△空白对照组1.05 ±0.06 0.62 ±0.07

乌梅丸由乌梅、细辛、干姜、黄连、当归、附子、蜀椒、桂枝、党参、黄柏组成。乌梅丸出自仲景《伤寒论·厥阴病篇》,方中以乌梅酸敛收固,附子、干姜、桂枝扶阳以胜寒,蜀椒、细辛通阳以破阴,附子、干姜、蜀椒、桂枝、细辛,辛热以助其阳,温以祛寒;黄连、黄柏之苦寒以坚其阴,清以泻热,党参、当归益气养血,诸药合用,使寒热邪去,阴阳协调,气血恢复。全方酸收熄风,辛热助阳,酸苦坚阴,寒热温凉,温清敛补,攻补兼施,诸药配伍,调理阴阳寒热虚实,使之归复于平和。本研究发现,乌梅丸组与美沙拉嗪组均较模型组结肠黏膜及固有层结构相对完整,腺体排列相对整齐,杯状细胞多,炎性细胞浸润较模型组减轻,表明乌梅丸与美沙拉嗪对溃疡性结肠炎有较好的治疗作用。本研究还发现,模型组β-arrestin1 mRNA、蛋白表达较空白对照组升高,乌梅丸组及美沙拉嗪组β-arrestin1 mRNA、蛋白表达较模型组降低。提示乌梅丸可通过下调β-arrestin1表达发挥治疗结肠炎的作用。可能机制:①通过DOR-β-arrestin1-Bcl-2信号转导途径介导T细胞的抗凋亡作用。研究表明,T细胞的TCR/CD28共刺激信号被激活后,使细胞质内β-arrestin募集至TCR上,使cAMP水平降低,下调cAMP-PKA-Csk抑制性信号,完全活化T细胞,继而激活 TrkA/IP3/Akt/NF-κB信号通路,诱导T细胞表达DOR[7]。活化的 DOR信号能诱导CD4+T细胞胞质内β-arrestin1转移至细胞核内,进入细胞核内的β-arrestin1募集组蛋白乙酰化酶p300至Bcl-2启动子位点结合,使Bcl-2的启动子序列区域组蛋白H4乙酰化作用增强,导致Bcl-2基因转录,促进抗凋亡蛋白Bcl-2表达[8],从而抑制T细胞凋亡。②此外,β-arrestin1还可通过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Akt信号通路介导抗凋亡作用[2]。乌梅丸可下调脾脏组织β-arrestin1的mRNA和蛋白表达,继而通过多个信号转导途径[9]促进脾脏组织T细胞的凋亡、减少T细胞分泌炎症因子,从而减轻结肠黏膜的炎症反应。因此,以CD4+T细胞为靶向,研制相关的单克隆抗体或者其他药物降低CD4+T的数目和反应性,可望为治疗结肠炎提供更好的方法。

[1]Shih DQ,Targan SR.Immunopathogenesis of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J].World J Gastroenterol,2008,14(3):390-400.

[2]郭洪波,罗玉梅,王静波.乌梅汤加减治疗溃疡性结肠炎44例[J].新中医,2007,39(1):44.

[3]谢微杳,卫永琪.乌梅丸加减治疗溃疡性结肠炎39例[J].河北中医药学报,2011,26(2):30.

[4]Fan H,Shen L,Tang Q,et al.Effect of Wumeiwan on cytokines TNF-alpha,IL-6,IL-8,IL-10 and expression of NF-kappaB p65 in rats with ulcerative colitis[J].J Huazhong Univ Sci Technolog(Med Sci),2009,29(5):650-654.

[5]梁丽,范恒,段雪云.β2AR、β-arrestin2、NF-κB p65 在溃疡性结肠炎大鼠中的表达及乌梅丸的干预作用[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10,18(16):1650-1655.

[6]廖奕,范恒,陈小艳.β-arrestin1在实验性大鼠结肠炎发生机制中的作用及氧化苦参碱的干预作用[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30(10):1067-1072.

[7]Chen YL,Law PY,Loh HH.Sustained activation of 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Akt/nuclear factorκB signaling mediates G protein-coupled δ-opioid receptor gene expression[J].J Biol Chem,2006,281(6):3067-3074.

[8]Beaulieu JM,Caron MG.Beta-arrestin goes nuclear[J].Cell,2005,123(5):755-757.

[9]Yang M,He RL,Benovic JL,et al.β-arrestin1 interacts with the G protein subunits β1γ2 and promotes β1γ2-dependent Akt signaling for NF-κB activation[J].Biochem J,2009,417(1):287-296.

猜你喜欢
乌梅沙拉溃疡性
Efficacy of Wumei Baijiang prescription (乌梅败酱方) on regulatory T cells/ helper T cells Immune balance in mice with ulcerative colitis
彭涛妙用乌梅丸加减验案
从“欲解时”论乌梅丸治厥阴病
望梅止渴话乌梅
基层中医药(2018年8期)2018-11-10 05:32:08
水果沙拉
圣诞树沙拉
可口的沙拉
夏日罐子沙拉
环境与生活(2016年6期)2016-02-27 13:47:06
足底溃疡性扁平苔藓合并普秃一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40例
中医研究(2014年6期)2014-03-11 20:28: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