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间巩膜瓣切除联合小梁巩膜条转移治疗青光眼的疗效观察

2013-09-04 03:22莫振华
微创医学 2013年6期
关键词:丝裂霉素滤泡巩膜

莫振华

(广西贵港市平南县人民医院,平南县 537300)

青光眼是眼科常见疾病,其临床特征是指眼内压间断性或持续性升高,导致眼球内部各部分组织和功能受到伤害,从而引起患者的视力下降、模糊甚至失明,给患者造成严重的伤害[1]。目前对于青光眼的治疗主要采用小梁切除术联合丝裂霉素进行治疗,虽然能够较好地改善患者的病情,但是治疗期间联合应用辅助性药物丝裂霉素,常常导致患者术后滤过泡渗漏以及眼内炎、低眼压等并发症的发生[2]。术后患者巩膜层间成纤维细胞增生还容易引起滤过道阻塞,是导致手术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为提高手术成功率,本文主要利用层间巩膜瓣切除术联合小梁巩膜条转移的手术方式对患者进行治疗[3],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所选患者均为我院眼科2009年11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青光眼患者,共64例,男35例,年龄最小43岁,年龄最大73岁,平均年龄为47.8岁,共38眼;女29例,年龄最小45岁,年龄最大72岁,平均年龄为45.8岁,共30眼。所有患者均经过我院临床检测而确诊为青光眼,其中外伤性青光眼21例,人工晶状体移植导致的青光眼22例,其余患者主要为葡萄球炎、慢性闭塞等导致的青光眼。将所选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进行随机分组,一组为实验组(n=32),另一组为对照组(n=32),两组患者间性别、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手术方法 实验组首先对患者进行麻醉处理,尽可能保证患者的眼内压为正常状态。在患眼的上方球周筋膜下、上直肌附着点处进行相应麻醉处理,在浅层巩膜瓣下形成了一个巩膜槽,剪除中层巩膜瓣,并在患者的角膜缘半透膜处做包括小梁在内的深层巩膜条,切除患者的虹膜根部组织[4]。同时在患者的球结膜瓣下筋膜肥厚,可行局部筋膜组织切除,将球结膜缝回原位,以适当浓度的丝裂霉素浸润于患者的巩膜瓣下,一段时间后冲洗,随后在显微操作下于房前切开一小口,溢出少量房水后切除小梁组织以及虹膜根部周边组织,手术完成后依次缝合巩膜瓣、球结膜瓣等[5]。进行相应的术后药物护理,对患者进行随访调查,观察患者在手术治疗后视力、眼压以及滤泡形态等指标,分析患者术后并发症的种类以及相应的治疗措施[6]。对照组利用单纯的小梁切除术对患者进行治疗。

1.3 观察指标 观察随访患者的滤泡形态、视力、眼压等。若在术后12个月的随访调查中,发现患者滤泡内或眼前节出现黏脓性物质则表明患者出现滤泡炎,若患者出现房前积脓或玻璃体炎,则表明患者出现感染性眼内炎,若患者出现多种并发症并存的现象,则表明患者出现综合性滤泡并发症,需及时进行治疗。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11.0软件包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在治疗后12个月的随访调查中发现,实验组的32例患者中有30例得到有效治疗,患者眼内压明显得到改善,术后未出现并发症,仅有2例患者术后病情反复发作,治愈率93.8%。对照组32例中16例得到有效治疗,6例在手术后出现严重的并发症,需进行二次手术,主要是施行玻璃体切除术以及全身抗生素治疗;另有患者在治疗后出现不同程度的滤泡炎,经板层异体巩膜修补及玻璃体切除和全身使用抗生素,病情也得到了很好治疗;手术成功率为50.0%,低于实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术后眼压及视力改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3 讨论

青光眼手术后滤过道纤维组织增生及瘢痕粘连是导致手术后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常规情况下,小梁切除手术后仍有部分患者的眼压不能持久控制在理想范围内,其主要原因为滤过道粘连及堵塞。本研究中对照组眼压明显下降,但经过长时间随访后眼压又升回原来的高度,且有上升的趋势;实验组患者随访12个月眼压仍维持良好。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均有明显改善。层间巩膜瓣切除后在浅层巩膜瓣下形成一个巩膜槽,小梁巩膜条件反射时,缝在其后方的巩膜槽边缘上利用其空气使得巩膜槽深度加大,增加浅层巩膜瓣下间隙,房水引流增加则会使得滤过道引流通畅,以上均是发生浅前房及恢复较为缓慢的原因。

层间巩膜瓣切除联合小梁巩膜条转移具有以下优点:①切除层间巩膜组织,使得浅层巩膜瓣形成巩膜间腔,房水经过滤过口流出后蓄积于间腔中,分离浅层巩膜瓣及巩膜床,使得巩膜组织再生能力降低,同时也减少瘢痕形成的几率。②小梁巩膜条源自于自体巩膜,无明显的排斥反应,且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也较低。③行小梁巩膜条转移,将小梁巩膜条嵌入巩膜层间,利于隆起的部分防止术后滤过道阻塞,增加引流间隙,利于加强房水引流效果。④条状巩膜瓣表面光滑,翻转后正对巩膜床,光滑巩膜面不易于巩膜床粘连,所以使得引流道较为通畅。

在临床中对于青光眼的患者进行小梁切除术联合丝裂霉素的治疗十分普遍,虽然该手术能够从根本上对患者进行治疗,但是在手术过程中应用的丝裂霉素对于患者的术后恢复存在着较大的风险性。研究表明,丝裂霉素能够导致患者术后滤过泡漏、眼内炎以及低眼压等并发症产生[7]。并且在对患者的随访调查过程中发现,术后时间越长并发症现象越为严重。因此对于小梁切除手术联合丝裂霉素的治疗,应密切关注患者在治疗后的并发症情况,以便于及早实行治疗[8]。为提高患者手术的成功率,我们施行层间巩膜瓣切除联合小梁巩膜条转移手术,该方法不仅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眼内压升高的情况,而且术后并发症少,对患者的损伤小、安全性高;另外进行小梁巩膜条转移,将小梁巩膜条嵌入巩膜层间,利用其隆起部可防止术后滤过道阻塞,增加了引流间隙,有利于加强房水的引流效果,并且小梁巩膜条来自自体巩膜,无排斥反应,术后并发症少,值得临床上广泛推广和使用。

[1] 鲁红宇,许 威,张详元.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小梁切除术中两种不同巩膜瓣应用的疗效观察[J].临床眼科杂志,2010,6(3):11 -15.

[2] 张德秀,史传衣,刘思伟.小梁切除联合丝裂霉素晚期滤泡并发症分析[J].国际眼科杂志,2005,5(12):11 -19.

[3] 黄 胜.改良小梁切除与传统小梁切除的远期效果观察[J].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2006,8(9):6 -11.

[4] 史先基,杨 静.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J].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2011,33(9):11-15.

[5] 曹亚云.改良睫状体冷冻术联合前房穿刺术治疗顽固性青光眼临床观察[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0,14(21):14-22.

[6] 胡 瑛,庄曾渊.青光眼视神经保护的研究进展[J].中国医药导报,2011,9(29):11 -15.

[7] 黄 信.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患者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12,4(10):9 -16.

[8] 周 军.青光眼术后浅前房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06,9(29):16 -19.

猜你喜欢
丝裂霉素滤泡巩膜
巩膜炎的超声诊断价值
丝裂霉素治疗食管良性狭窄的临床应用进展
巩膜外环扎术治疗复发性视网膜脱离的临床观察
高频甲状腺超声对滤泡性肿瘤的诊断价值
甲状腺滤泡癌胸壁转移超声表现1例
巩膜镜的临床应用
小梁切除术联合丝裂霉素C治疗青光眼临床意义探析
吡柔比星与丝裂霉素膀胱灌注化疗防治腺性膀胱炎术后复发的效果比较
老年表层巩膜炎和巩膜炎患者的临床特征
甲状腺乳头状癌滤泡亚型声像图及临床病理特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