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管圈活动提高ICU护士对多重耐药菌感染隔离措施落实率的影响

2013-09-04 13:42杨敏刘敏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35期
关键词:住院日知晓率品管圈

杨敏 刘敏

品管圈活动提高ICU护士对多重耐药菌感染隔离措施落实率的影响

杨敏 刘敏

目的 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护士对多重耐药菌感染隔离措施落实率的影响。方法 品管圈小组对ICU护士MDRO 感染患者实施隔离措施的情况进行调查, 针对隔离措施不到位主要问题,制定预期目标, 实施质量改进对策。结果 品管圈活动开展前后比较, 护士措施知晓率由75.65%上升到99.5% ;措施落实率由73.78 上升到95.95% ;标识达标率由80.56上升到100.0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开展品管圈活动能提高ICU护士对MDRO患者隔离措施的落实率, 降低MDRO的传播。

品管圈;多重耐药菌感染;隔离措施;落实率

临床调查发现ICU护士存在对落实MDRO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的依从性不高、隔离措施不到位的情况。 为确保隔离措施落到实处, 最大限度地降低MDRO的交叉感染, 自2012年5月开始成立品管圈,确立了“提高ICU护士对多重耐药菌感染隔离措施的落实率”为活动主题, 对MDRO感染患者的隔离措施实施质量开展持续质量改进, 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1月~2012年4月入住MICU临床微生物室分离出的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IRPA)和耐亚胺培南鲍氏不动杆菌(IRAB)感染的49例患者为对照组, 其中男35例, 女14例, 年龄(53.26±13.45)岁。选择2012年5月~2012年11月入住MICU临床微生物室分离出的同类病原体感染的47例患者为干预组, 其中男34例, 女13例, 年龄(54.7±12.27)岁。两组患者在年龄、一般情况、原发疾病种类、性别、APACHEⅡ评分、脑血管疾病 Glasgow 评分、抗生素使用情况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成立品管圈 由本 院重症医学科牵头, 组织相关科室学习QCC的活动内容、特点及要求, 在此基础上建立QCC 活动小组, 品管圈的成员由:感染质控办的感染控制的专家1名、护士长1名、ICU感控专职医生1名、感控专职护1名士、责任护士9名等共13人组成。ICU总带教老师担任圈长, 辅导员聘请感染质控办的感染控制的专家担任,圈员由ICU 9名护理组组长担任。

1.2.2 选定主题 通过对2012 年1~4月MDRO 的发生情况的分析和院感科检查、临床反馈、圈成员头脑风暴法列出所有待解决的问题。主要问题:护士对科内的多重耐药菌患者不重视;多重耐药菌患者增多;隔离措施掌握不全面;未开具接触隔离医嘱;多重耐药提示单、隔离牌放置不及时;隔离不到位;微生物实验室对多重耐药菌患者未告知科室或告知不及时。根据上述问题选定活动主题为“加强多重耐药菌的管理, 提高ICU护士对多重耐药菌感染隔离措施的执行率。运用头脑风暴法我们选定圈名“黄金防护圈”, 此圈名表达主题是“时刻做好防护, 随时预防耐药菌传播”。

1.2.3 查找问题 现状调查及设定目标:收集资料, 确定存在的问题。经圈员共同讨论,参照卫生部《医院隔离技术规范》[2]自行设计的MDRO感染患者隔离措施调查问卷和护士对MDRO感染患者隔离措施知识掌握情况问卷, 调查医护人员在治疗护理MDRO感染患者的隔离措施实施情况、耐药菌感染相关隔离控制知识知晓问卷。共发放调查问卷88份有效回收问卷86份有效回收率97.73%。调查结果:护士对多重耐药菌隔离措施知晓率75.65%、隔离措施落实率73.78%、隔离标识达标率80.56%, 与卫生部《指南》提出的严格实施隔离措施的要求相差较远[1]。

1.2.4 现状调查及设定目标:多重耐药菌措施知晓率达98.00%;措施落实率达95.00%。

1.2.5 解析 选定主题后, 圈员对多重耐药菌管理从临床科医生、护士, 微生物室、隔离标识、措施、病区条件等方面进行原因分析。

1.2.6 根据主要原因制定出改进措施

1.2.6.1 制定MDRO感染患者隔离管理的标准操作流程(SOP) 参考卫生部下发的法规、指制定实施操作性强的SOP, 并在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会议上讨论通过并执行。

1.2.6.2 加强培训, 强化意识, 反复学习强化 将MDRO感染知识纳入分层次培训计划和ICU岗前培训中,要求人人达标, 提高其感染预防意识。

1.2.6.3 监测与筛查 利用医院感染信息管理系统中的细菌耐药监管功能, 按照设定的MDRO筛查条件, 通过医师工作站警示患者的主管医师及相关科室管理人员。另外, 对入住ICU的患者持续在科室开展主动筛查, 以达到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MDRO感染患者和定植患者。

1.2.6.4 建立MDRO感染病例危急值通知制度 微生物室工作人员第一时间得知检验结果,以危急值电话、网络两种形式报告临床科室, 并上报感染管理科。

1.2.6.5 设计了多重耐药菌控制措施落实查检单, 确保措施的落实。

每日由责任护士将查检单放置于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病历夹中, 由感控医生和感控护士对照查检单所列项目, 对某一患者既往24 h的治疗护理措施逐项查检, 每项查检完毕后, 在相应口内打“√”。

1.2.6.6 加强院科质控措施 实施质量跟踪督导, 采取4级质控, 规范小组的专业行为。

1.2.6.7 针对ICU患者多, 单间少, 不能给每位多重耐药菌患者均放置单间的困惑, 采取了床旁隔离和单间隔离相结合,挂上醒目隔离标识, 采取白板通告形式、晨会和床旁交接班形式, 告知每位医务人员是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 做到人人知晓, 保证隔离措施落实到位。

1.3 评价指标

1.3.1 护士隔离措施措施知晓率 对实施品管圈前后进行调查对比。

1.3.2 护士隔离措施执行情况: 采用自行设计的MDRO感染患者隔离措施调查问卷, 调查医护人员在治疗护理MDRO感染患者的隔离措施实施情况。

1.3.3 MDRO每千住院日分离量 运用国际通用流行病学定量统计方法, 引入每千住院日新分离多药耐药菌分离量的定量统计标准每月评估MDRO的质量控制效果。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3.0 统计软件, 计量资料以(x-±s)表示,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护士隔离措施措施知晓率 品管圈活动开展前后比较,护士措施知晓率由75.65%上升到99.5%。

2.2 干预前后隔离措施执行情况(表1)

表1 两组MDRO患者各项隔离措施执行情况

2.3 MDRO每千住院日分离量 开展CQI活动经过6个月的持续干预, 住院日MRSA月分离量、IRPA月分离量、IRAB月分离量干预前和干预后比较, 经统计学处理,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MDRO每千住院日分离量呈下降趋势。

3 讨论

由于MDRO的感染与ICU患者死亡率密切相关, 如何做好管理防止交叉感染, 严格执行、真正落实隔离措施。切断其传播途径, 对于防止多重耐药菌感染在院内的传播, 保障患者及医疗安全, 具有重要意义[3]。

3.1 实施CQI能有效提高MDRO感染患者隔离措施的落实率 研究运用CQI进行MDRO感染患者隔离措施执行质量管理, 从隔离单元设置、手卫生、个人防护用品使用、医疗器具专用、医疗废物处理等进行干预, 同时配有《MDRO感染患者隔离措施评价标准》进行每例评价, 不断强化、规范医务人员的隔离操作, 从而提高隔离措施的执行率。实施CQI后, 护士措施知晓率由85.65%上升到99.5% ;措施落实率由86.78%上升到98.95% ;标识达标率由83.21%上升到100%。

3.2 降低了MDRO每千住院日分离量 小组对实施质量跟踪督导, 采取4级质控, 规范了小组的专业行为, 医护人员士执行依从性高;每天进行晨会交接班、床头交接班, 按照《多重耐药菌控制措施落实查检单》的内容一一落实, 强化了护理人员的意识;提高了隔离措施的执行率, 有利于降低MDRO每千住院日分离量。实施品管圈期间, 对医院感染信息管理系统进行完善, 增设了细菌耐药监管功能, 可将MDRO培养结果通过信息系统自动警示告知患者的主管医师, 医师可尽快开出隔离医嘱;另外, 在科室开展MDRO主动筛查, 以达到早发现、早期诊断、早隔离、早治疗MDRO感染患者和定植患者, 有效降低了MDRO的感染率。

[1] 李金兰, 吴素香, 吴华芬.持续质量改进在大小便标本采集管理中的应用.护士进修杂志, 2009, 24(1):25-27.

[2] 卫生部医院感染控制标准专业委员会.医院隔离技术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2009.

[3] 王靖, 赵应兰, 杨爱芝.重症监护病房控制多重耐药菌感染的体会.护士进修杂志, 2010.25(9):860-861.

277000 山东枣庄市立医院重症医学科

猜你喜欢
住院日知晓率品管圈
社区老年人群早期胃癌防治相关知识知晓率的调查
个性化护理对结核患者肺结核知识知晓率的影响
多举措缩短平均住院日效果分析
某三甲医院超长住院日患者回顾性分析
某院1740例超长住院日患者影响因素分析
上海某三甲专科医院心内科代表性病种入院及住院日无效性研究
提高糖尿病患者饮食健康教育知晓率
提高住院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
品管圈在质量文化构建中的应用
品管圈“转”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