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峰 许春
129例ALT小于2倍正常值上限的慢性乙型肝炎临床与肝组织学诊断比较
张学峰 许春
本文对129例ALT<2ULN的慢性乙型肝炎的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分析, 总结慢性乙型肝炎临床与病理组织学的特点。
1.1 一般资料 129例均为2009年1月~2010年12月期间在本院住院病例, 并行肝穿刺组织学检查。临床诊断:慢性HBV携带者61例, CHB轻度68例。诊断均符合2005年 《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1]。
1.2 实验室检查 入院后即行肝功能及病毒学检查, 生化学检查采用美国Abbott公司生产的全制动生物化学分析, HBVDNA定量采用实时聚合酶链反应法定量检测(美国ABI公司7300型实时荧光定量PCR系统)。
1.3 组织学检查 全部病例均行肝穿刺检查。在彩超引导下, 用16GTru-Cut精细活检针进行1秒钟快速肝穿刺术, 取肝组织标本长度均在1.0 cm以上, 经甲醛固定, 石蜡包埋,连续切片, 做HE及网状纤维染色, 由2位病理医师独立阅片诊断[1], 炎症分级G0-4纤维化分期S 0-4;CHB分度轻度(G1-2、S0-2)、中度(G3、S1-3)、重度(G4、S2-4)。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软件处理。统计分析用χ2检验, 以P=0.01为检验水准, P<0.01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析各组之间差异是否有统计学意义。
2.1 患者资料 男性108例, 女性21例, 年龄10~55岁,平均年龄(28.7±10.0)岁。HBeAg阴性者占43.4%(56/129), HBVDNA载量为(6.0±1.8)log10 Copies/ml。肝功能指标中ALT,AST和GGT分别为(50.55±11.07)U/L, (48.36±16.54)U/ L, (62.01±49.18)U/L 。129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肝组织学异常, 炎症G1、G2、G3及G4, 分别为36, 38, 42, 13例。纤维化S1、S2、S3及S4, 分别为35, 21, 31, 42例。
2.2 临床诊断与病理诊断的比较 129例患者中经病理诊断为慢性乙型肝炎携带者的为18例, 诊断为CHB轻度93例, CHB中度26例, CHB重度6例, 而临床诊断HBV携带者61例, CHB轻度临床诊断68例。病理学诊断更能反映患者真实的肝脏病变活动情况, 体现在病理诊断HBV携带者低于临床诊断, 相关性分析:Kappa=0.136, P=0.035。
2.3 病理学诊断HBV携带者与ALT<2ULN的CHB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 两组患者在饮酒史、血清ALT、γ球蛋白、HA、PCⅢ及HBVDNA水平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病理学诊断HBV携带者与ALT<2ULN的CHB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
2.4 年龄对肝脏炎症程度与纤维化程度的比较 年龄≥40岁组肝组织炎症程度重于年龄<40岁组, 两组比较χ2=10.949, P=0.001,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年龄≥40岁组肝纤维化程度重于年龄<40岁组, χ2分别为18.83和9.09, P<0.01。年龄≥40岁组明显炎症者为60.00%(21/35), 年龄<40岁组65.93%(60/91), 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1.84, P>0.05)。
目前各国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中均提到肝组织学有肝炎病变(≥G2 或/和≥S2)需用抗病毒治疗。本研究显示,慢性HBV携带者病理诊断显著低于临床诊断, 其符合率仅29.5%(18/61), 这与王伟等[2]的研究基本相似。病理诊断中度以上的CHB患者达32例并需要抗病毒治疗, 提示肝活组织检查有助于了解肝病进展的真实程度, 使患者提早得到救治。以病理学诊断的携带者、ALT<2ULN的CHB的分组比较结果:r球蛋白增高提示肝脏的长期严重病变。有专家提出PCⅢ、ⅣC侧重于肝纤维化的活动, HA、LN侧重肝纤维化的程度[3]。本研究中较高的HA、PCⅢ值提示可能为肝炎活动指标。而对于携带者的一项研究表明, PCⅢ与肝组织学炎症活动度分级有明确的相关性[4]。乙醇可以引起肝细胞损伤, 本研究也显示嗜酒是肝炎活动的影响因素, 因此临床医生应重视饮酒对肝脏疾病进展的影响。而血清HBVDNA高水平则提示为免疫耐受期。
以血清ALT水平来评价病情的轻重有一定的局限性。肝脏活组织病理检查可以直接, 客观反映肝组织的炎症活动程度及纤维化的程度, 对判断病情轻重, 指导抗病毒治疗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结果显示, 在ALT轻度升高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 有72.1%(93/129)的患者存在显著的肝脏组织学改变。感染时的年龄是影响慢性化的最主要因素。在围生期和婴幼儿时期感染HBV者中, 分别有90%和25%~30%将发展成慢性感染, 而5岁以后感染者仅有5%~10%发展为慢性感染[1]。本结果显示年龄≥40岁者发生明显纤维化与中重度损害的可能性大。究其原因, 可能与我国HBV感染途径以母婴垂直传播为主要途径有关, 年龄越大, 病程越长,其肝脏炎症及纤维化程度越呈逐渐加重趋势。
[1]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0版).中华肝脏病杂志, 2011,19(1):13-24.
[2] 王伟,杨方,张明香,等.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肝组织学与林传资料的比较.医学研究杂志, 2013,42(3):114-117.
[3] 王宝恩.肝星状细胞与肝纤维化.中华肝脏病杂志, 2000,8(4):197-199.
[4] 魏倪,杨栋,杨方, 等.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肝组织学特点与临床特征的关系.中华肝脏病杂志, 2007,15(5):330-332.
110006 沈阳市第六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