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康舍“小”家保“大”家的革命者

2013-09-04 08:40张永军
西部大开发 2013年4期
关键词:反动派沭阳国民党

于康舍“小”家保“大”家的革命者

于康,1920年10月出生于江苏灌云县陡沟乡深沟村。1937年参加革命工作,1938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2年负伤后,转移至苏北工作,任沭阳县新中国第一任县委书记。

于康同志一心为党,一向关心群众,平易近人,襟怀坦白……表现了革命老干部的高尚品德,赢得了广大干部和群众的爱戴和敬仰。我们要学习他高尚的革命精神和严谨踏实、深入细致的工作作风……

于康同志是一个很无私的人,不管蒙受了多少冤屈,都始终想着党,想着人民。解放战争时期,于康同沭阳人民一起经历了非常艰苦的日子,革命情谊非常深厚。尽管后来离开沭阳,但他对沭阳人民给予他的恩情念念不忘,还经常说他为沭阳做的事情太少太少。

于康13岁的时候,他父母要他去大伊山店铺当学徒,以给家里挣点生活费。但是哥哥于化琪坚持让他去外边念书,并表示弟弟的学费他想办法解决。就连“于康”这个名字也是哥哥于化琪给起的。他父母起初反对,但后来也同意了。就这样,于化琪节衣缩食供他上了几年学。

1944年底,于康奉命调到淮海地委参加整风学习,从此离开灌云。在这期间,伪军对他的家庭采取软硬兼施的手段,不断施加压力。敌伪势力监视他父母的行动,威逼恐吓他的家属,时而放火烧杀,时而鸣枪示威。于康的父亲已年迈,受不了如此折磨,忧愤成疾,于1945年春含恨去世。

到了1945年秋,日本投降了。随后,国民党反动派向解放区发动了全面进攻。国民党反动军队同当地封建地主还乡团勾结起来,对人民、对革命战士家属进行凶恶的残害,灌云很快成了国民党反动派的统治区。

当时,于明(于康的弟弟)正在家乡附近打游击,家里只剩下年迈的母亲,没人照顾。于明预感到反动派会在他母亲身上打主意,就让母亲藏身于邻村一户贫苦的农民家里,但最后还是被还乡团发现了。他们把老太太软禁了起来。村里人不敢公开接近她,只能冒着风险偷偷地给她送点吃的。老太太处境极其艰难,贫病交加,于1947年春夏间离开人世。

当时正是国民党反动派、地主还乡团对解放区人民频繁“扫荡”、残酷镇压的时候,于康随沭阳县武装斗争进行战斗,行踪不定。家乡打游击的人几经辗转后设法找到了于康,将母亲去世的消息告诉了他。他只能在左臂上戴上黑纱以示悼念,化悲痛为力量,继续投入武装斗争。

到了1946年底,国民党反动军队侵占沭阳城前夕,按照上级党的部署,为了更好地转入国民党侵占的后方坚持敌后斗争,县级机关的老弱病残、女同志和家属,随主力部队北撤山东。于康的爱人朱达贞也在县里工作,那时他们已有两个男孩,一个3岁,另一个不满1岁。她随队北撤,经常转移住地、生活极不稳定,孩子生病无法及时治疗,两个幼儿都先后丧命。痛失双亲、儿子的于康更加坚定了同敌人斗争到底的决心。

(本组文章由张永军编辑整理)

猜你喜欢
反动派沭阳国民党
沭阳:以“侨”架“桥”,助力侨企创新创业
沭阳:一园三进士,深藏哪些不为人知的秘密
快过关了
沭阳:企村联建走实乡村振兴之路
江苏沭阳苗木市场最新苗木价格
国民党的三分军事七分政治
帝国主义教唆国民党军发动第四次“围剿”
国民党只有革新才能赢回民意
《论人民民主专政》
狱中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