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瑞典的“共产主义”村

2013-09-03 07:32:16李玫忆刘仲华
人民周刊 2013年11期
关键词:村史克朗伍尔夫

李玫忆 刘仲华

村史博物馆则是地地道道的“共产主义”财产,这里的展品均来自村里各家的捐赠,这里也是村里人们最喜欢聚集的场所之一。

丝湖村,瑞典北部韦斯特努兰德省一个普通村庄,这里浓浓的互助共享氛围和高度和谐的生活构筑了现实中的“共产主义村”:一家有着百年历史的村办银行,吸引着落户他乡的游子开户存款;一间充满乡土气息的咖啡馆,居民们每周轮流经营,收入统一放到村财政;一座古老的木屋博物馆,收纳展示着村人捐赠的旧物件,向来客述说宁静小村庄的历史。这个小村庄仿佛北欧高福利社会的一个细胞,折射着互助共享的理念。

村办银行有捐赠传统

和其他小城镇一样,这里的年轻人也喜欢到首都斯德哥尔摩等大城市谋求发展,但不同的是他们很多人都把在外面赚的钱存到村办银行。现在常住人口只有400多人的丝湖村,银行里的活跃账户却有2000多个,一部分属于那些在外发展的丝湖村人。伍尔夫出生在丝湖村,后来上大学离开家乡,长住斯德哥尔摩。但他每年都要回600多公里外的家乡好几次,除了那里有他的夏季别墅外,一个重要原因是他的钱都存在丝湖村办银行里。曾经称他是“古董”的外乡妻子在他的影响下,也把钱存在了这家村办银行里。

丝湖村银行原董事长尤纳斯在银行前讲述银行的历史。

在浓浓的历史氛围中品着现代感十足的咖啡,你会领悟到丝湖村的独特魅力。

尤纳斯·索德林德是伍尔夫的舅舅,曾多年担任丝湖村银行董事长。1899年他的祖父成立了这家银行,成立时的宗旨是贷款给那些诚实的需要钱的农民。银行的第一笔启动资金2000瑞典克朗,是由当地一个富人赞助的,这在当时可是一笔不小的资产。捐赠善款由此成了这家小银行储户的传统。银行相当长一段时间都由索德林德家族里的人掌管,但从这里走出去的人出名了或者富有了,都会或多或少给银行一些捐赠。瑞典上个世纪60年代最著名的滑雪运动员迈勒塔就把自己的奖牌捐给了家乡的银行。

尤纳斯说,村办银行投资以稳健为原则,运营成本低。近半投资用来购买瑞典国债,不会有大的投资亏空,可以给储户较高利息,良性循环,吸引更多存款。现在该银行的定期存款年利率为2.25%,而瑞典大银行的存款利率约为1%。

伍尔夫把钱存在这里就是因为信任。20世纪90年代初瑞典爆发席卷全国的金融危机,各大银行纷纷亏损、倒闭,只有丝湖村银行保持稳定,因为本地化银行更了解当地市场和需求,让客户看得见摸得着的感觉增添了他们的信赖。丝湖村银行也因为良好的业绩,曾被瑞典媒体大幅报道。

村史博物馆大家办

如果说村银行还有一些商业气息的话,村史博物馆则是地地道道的“共产主义”财产。在丝湖村南部有一片最早的村落遗址,有老教堂、老风车磨坊,还有一栋保存良好的300多平方米的木制祖屋,村史博物馆就设在祖屋里。博物馆里陈列着古旧的日常生活用品,大到床铺、炊具、纺车、服装、古乐器,小到眼镜、玩具、羽毛笔等应有尽有,展示了六七百年前丝湖村居民的生活状态。其中有一件外表看上去和现在的上下铺差不多的木质床,在村史博物馆副馆长让·伍尔夫·约恩松的一系列抽拉推转动作之后,像变戏法一样,转眼间就成了可睡大小共10人的床位。这些神奇的东西在小小博物馆里随处可见,它们都来自村里各家的捐赠。直到现在,还有人不断把家里的一些古旧物件送来,约恩松会定期带着一些人把它们整理、陈列出来。有人来参观,只要给约恩松打个电话,他就会过来把门打开。这里也是村里人们最喜欢聚集的场所之一。

咖啡馆也属于公共财产,由各家轮流经营,每个人既是主人,也是客人。轮值的村民自备咖啡和自己烘烤的茶点售卖,其他的人没事都会来捧场,一杯咖啡20克朗,一块蛋糕15克朗,所得收益全部入账村公共基金。

咖啡馆轮流经营

博物馆隔壁的咖啡馆总是“生意兴隆”。咖啡馆也属于公共财产,由各家轮流经营,每个人既是主人,也是客人。轮值的村民自备咖啡和自己烘烤的茶点售卖,其他的人没事都会来捧场,一杯咖啡20克朗,一块蛋糕15克朗,所得收益全部入账村公共基金。很像是大家都把左兜里的钱拿出来放到盘子里转一圈后再放回右兜,但这份兜转中却溢满了和谐,在浓浓的历史氛围中品着现代感十足的咖啡,你会领悟到丝湖村的独特魅力。

猜你喜欢
村史克朗伍尔夫
跟着货币去旅行——丹麦法罗群岛克朗
村史文化在小学德育领域的实践研究
论弗吉尼亚·伍尔夫《伦敦风景》中的情景交融
持续创新的克朗斯
南雄启动南粤古驿道村史编纂工作
源流(2018年10期)2018-03-01 00:00:06
A Descriptive Study of Howard Goldblatt’s Translation of Red Sorghum With Reference to Translational Norms
To the Light House—A Journey of Life from Moments to Eternity
共同挽救即将消失的村庄本刊村史编撰工作委员会已顺利出版及撰写村史八部《双龙庄村史》出版发行
“老汉写史不辍笔,为圆梦想志不移”等十二则
伍尔夫《黛洛维夫人》的意识流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