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胜勇,和 婧
(1.国家图书馆·南开大学 联合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北京 100081;2.河北大学 管理学院,河北 保定071002;3.中国科学院 国家科学图书馆,北京 100190)
随着事业的不断发展,图书馆馆藏资源布局已成为影响图书馆服务的重要因素,但研究者对其理论研究却日渐趋缓。在图书馆大力倡导“以服务为本”加强馆藏资源建设的背景下,对馆藏资源布局理论的重新梳理与研究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受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馆藏资源布局理论经历了从藏书布局理论、文献资源布局理论到馆藏资源(信息资源)布局理论的发展和转变,同时,受建筑空间、借阅方式、工作方式、技术、服务理念等因素不同程度的影响,形成了几种主要的布局模式,客观反映了馆藏资源布局理论的发展历程。
图书馆早期的布局模式很大程度上受到建筑空间的限制,根据图书馆的空间格局,形成了水平式展开布局、垂直布局、混合式布局三种模式。这些布局理论有着共同的特征,即均以图书馆自身的建筑结构的空间格局作为设计馆藏资源布局的出发点,以达到有效利用建筑空间的目标。
水平式展开布局模式应用于20世纪30年代以前,当时世界各国的大多数图书馆藏书数量普遍不多,建筑规模也不大,图书馆建筑的三个主要部分即书库、阅览室、工作人员办公区共处于一个水平面上。20世纪30年代以后,随着书库与借阅处垂直分布的垂直布局模式的产生,单平面的布局发展为多层布局,塔式书库作为图书馆的基本书库出现,它可以与图书馆的其他建筑分开,并以专门的通道和运输线路相联系。在这之后,混合式布局(亦称为立体交叉式布局)模式出现,该模式针对不同的藏书采用不同的布局形式,常用书尽可能放在与阅览室处于同一平面的书库,使其最接近于读者,而将罕用书放在不与阅览室相连的垂直位置上的书库中,形成立体的交叉布局。[1]220
基于建筑空间的馆藏资源布局理论,具有较为鲜明的时代烙印,受社会环境和办馆条件的影响较大。20世纪初,图书馆更加注重其作为文献资源保存机构的功能,而弱化了服务功能和教育功能。再加上资金、建筑规模等办馆条件的限制,图书馆对建筑空间这一因素颇为关注。该时期的图书馆馆藏资源布局,主要考虑在有限的馆舍空间内最大限度地容纳馆藏资源,对馆藏资源布局的要求侧重于馆舍空间的有效利用。因而,建筑空间成为该布局理论最为直接和重要的影响因素。
此外,图书馆还将馆员的工作方式和读者的借阅方式作为布局的考虑因素,无论是水平展开式布局模式、垂直布局模式还是混合式布局模式,多采用闭架借阅的方式(尤以垂直布局模式为甚,后期水平布局和混合布局模式逐渐实行开架借阅),这使得读者无法接近馆藏资源,更无法自主选择所需文献,只能通过馆员传递获取。
基于建筑空间的布局理论所包含的布局模式适应了当时图书馆发展的现实需要,在合理配置馆藏和保存馆藏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然而,此类布局模式反映出的节约馆舍空间的布局原则,以及采用闭架借阅的管理方式,突出体现了当时“以藏为主”的思想观念。该布局理论很少考虑读者对馆藏资源利用的实际需要,也难以系统地组织馆藏资源。同时,由于读者需通过馆员才能获取馆藏文献,造成馆员工作量巨大,不利于图书馆业务工作的深入开展,馆藏资源的利用率、读者的满意度、图书馆工作效率等方面都受到很大限制。对于现代图书馆而言,馆舍空间因素对图书馆的建设影响有限,已不再是制约图书馆发展的主要因素。因此,基于建筑空间的布局理论已不再是图书馆布局理论的主流理论。
根据不同的需要,采用不同的标准,将图书馆馆藏资源布局设置为基本书库、辅助书库和专门书库的布局理论,曾在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是我国图书馆的传统布局模式。这种布局模式体现了以功能划分为主导的布局理念,以对各书库的功能设置为出发点进行馆藏资源布局,对各个书库的功能作出了明确的界定,各个书库“各司其职”,支撑着图书馆整个馆藏资源系统的运行。
基本书库集中着全部馆藏的品种和足量的复本,由若干个不同功能的子书库组成,对馆藏资源起着总枢纽、总调度的作用;辅助书库是指直接为读者流通参考使用而组织的各种书库,用以方便读者借阅藏书,弥补基本书库在提供馆藏利用方面的不足;专门书库,又称特藏书库,是指为特殊保管和专门参考而组织的某些珍贵藏书。[1]227
图书馆对功能书库的划分,主要基于图书馆业务工作的考虑。此类布局理论着眼于馆员的工作方式,侧重于馆员开展工作的便捷与效率。划分出的三种书库功能各异,馆员只需熟悉本书库内的馆藏即可,各书库(特别是专门书库)的工作任务量大大减轻,有利于馆员工作效率的提高和业务工作的协调开展。
此外,图书馆的建筑空间和借阅方式仍是该类布局模式的影响因素。一方面,图书馆仍依据馆舍的建筑结构和空间大小设置相应的书库,合理安置馆藏,以充分利用馆舍空间;另一方面,图书馆依据不同书库的特点采取不同的开闭架借阅方式,按照开架借阅的要求在辅助书库将读者最常用的馆藏资源安置到最便于读者获取的地方,而在基本书库和专门书库实行闭架管理(基本书库配合开架借阅方式),以方便馆员的工作与管理。
相对于基于建筑空间的布局理论而言,基于功能划分的布局理论具有一定的进步性,在提高馆藏资源利用率、提高馆员工作效率以及馆内业务工作协调开展等方面有很大改进。但是该布局理论的提出主要基于方便图书馆管理馆藏和开展业务工作的考虑,管理观念由“以藏为主”发展为“以藏为先”,图书馆依然将方便保存和管理馆藏作为布局工作的优先原则,而将读者的借阅与利用置于“后置”的地位。尽管这种布局模式开始对馆藏资源进行一定的功能区分,并采用部分开架的管理模式,但并没有依据读者的需要以及馆藏资源的利用率等因素对馆藏进行区分,仍没有树立“以人为本”、“读者第一”的服务理念。
随着图书馆的建设和管理体制日臻完善,图书馆的馆藏资源布局理论也逐渐得以丰富和成熟,以三线典藏制和“藏、查、借、阅一体化”布局模式为代表的、基于功能与服务的布局理论得到广泛认可和应用。
所谓三线典藏制,就是按照馆藏文献的利用率高低,结合服务方式,将馆藏文献依次划分为三个层次,组成一、二、三线书库的布局体制。[2]273一线书库提供利用率最高、针对性最强、最新出版的馆藏文献,供读者开架借阅;二线书库提供利用率较高、参考性较强、近期出版的馆藏文献,可根据情况供读者开架借阅或查目借阅;三线书库集中收藏利用率低的书刊、过期失效书刊、资料性书刊以及内部备查参考的馆藏文献。[2]274“藏、查、借、阅一体化”布局模式是一种全开架的馆藏布局模式,它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采用“统仓管理的方式”,即大开间、少间隔的建筑布局,整个图书馆只设一个进出口,除特藏文献和现刊外,其他文献不单独设立阅览室,文献资料尽量按学科、知识门类组织集中起来;在书库内设有足够多的检索终端和阅览桌椅,读者可以在图书馆内随意浏览、任意检索、自由取书、随时阅览;[3]努力营造以阅为主、其他为辅,“人在书中,书在人中”的综合功能空间。[4]
三线典藏制和“藏、查、借、阅一体化”的布局模式的出现,主要是基于图书馆服务理念的转变。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图书馆界已深深认识到,图书馆必须成为真正开放、真正为读者服务的图书馆,并发挥出强大的信息服务功能以充分满足读者的信息需求,才能真正实现图书馆的社会功能和核心价值。
此外,该类布局理论发展还受到技术因素和借阅方式的影响。一方面,现代技术的发展特别是诸如Web 2.0技术、Marc著录、扫描仪器等的出现,为图书馆馆藏资源布局的改良提供了较大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读者的信息资源需求增多并且无限接近资源的要求十分迫切,这就要求馆藏资源布局应更便于读者的获取与利用。
此类布局理论的出现具有重大意义,体现出图书馆的管理理念由“以藏为主”转变为“以用为主”,开始注重读者的信息需求,对馆藏资源进行深层次划分,使图书馆布局功能化,从而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的信息需求,为读者提供更为优质的服务,体现出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用户服务效率的布局原则。较之先前的布局理论而言,该布局理论有很大的进步性和开创性,打破了图书馆原有的较为封闭的管理模式和刻板的布局理念,为提升图书馆的开放程度,方便读者接近和获取馆藏资源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但是,该布局理论也具有明显的局限性。首先,其服务重点只限定于方便读者获取馆藏资源,为读者检索和获取信息提供最大限度的便利,而在其他服务读者的方面涉及甚少,对于满足广大用户多元化的信息需求仍有一定局限性;其次,对馆藏资源的组织缺乏一定的系统性,功能划分的针对性较弱。这一点在“藏、查、借、阅一体化”的布局模式中表现更为突出,此种模式采取大开间、少间隔的馆室格局,并很少单独设立阅览室,虽然能将馆藏资源尽量按学科、知识门类组织并集中起来,但是对于读者而言,却增加了查找资源的范围,从而影响了检索效率;最后,馆藏资源的组织与管理工作较为繁重,尤其是三线典藏制布局模式,需要馆员经常调整三线馆藏,加重了馆员的工作负担。
尽管现代图书馆能够为读者提供充足的馆藏资源,尽管三线典藏制和“藏、查、借、阅一体化”的布局模式已足够开放,但是对于读者而言,在获取馆藏资源的准确度和便捷性方面仍有很大局限,所获得资源的知识深度仍显不足。因此笔者认为,图书馆应将对知识的系统化作为馆藏资源布局的首要因素,对图书馆的馆藏资源进行学科化组织,并为读者提供学科化服务。而信息共享空间正契合了这方面的要求,将逐渐成为馆藏布局理论中的一种重要布局模式。
信息共享空间(Information Commons,简称 IC)的概念最早由美国学者唐纳德·比格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正式提出,其对IC的描述为:“为整合数字环境而设计的专门组织空间与服务传递模式。”他认为,信息共享空间是以数字化信息资源为背景,通过对图书馆技术、资源和服务的有效整合,为信息供需双方设计的一个协同工作空间。IC经过特别设计,使用方便的互联网络、功能完善的计算机软硬件设施以及内容丰富的知识库资源,在训练有素的图书馆咨询员、计算机专家、指导教师的共同支持下,满足用户的信息需求,提高用户的信息素质,促进用户学习、交流、协作和研究,为用户科研和学习提供零距离的、一站式的信息服务。[5]
IC的研究和发展很快就彰显出了显著优势:(1)IC能够提供一站式集成服务;(2)IC是一种多元化功能组织;(3)IC采用多元化空间布局,为用户提供多种学习空间;(4)IC具有弹性的资源配置,其构建与用户的需求相匹配;(5)IC采用协调合作化管理,其构建并不仅仅局限于图书馆内,它还可以与其他部门联合建设与服务。[6]IC的上述特征和优势,使其成为图书馆学领域的热点研究对象,并为其广泛应用创造了条件。
然而迄今为止,对IC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图书馆服务模式创新领域,尽管无论IC的字面含义还是本质内涵都同空间布局有关,但将其作为一种布局模式的理论研究却少有发现。笔者认为有必要从馆藏资源布局的视角重新挖掘IC研究的价值,丰富馆藏资源布局理论,从以下两个方面实现馆藏资源布局的理论创新和实践进展:(1)将各种载体类型的馆藏资源按照学科进行统一的馆藏布局;(2)将图书馆咨询员、学科专家甚至读者的隐性知识以IC为纽带同馆藏资源聚合在一起,实现真正意义的知识组织。
IC布局模式的出现,主要基于对知识进行学科化组织的考虑。由于现代信息的纷繁复杂,对读者获取有效信息造成了一定的阻碍,对于专业性和研究性较强的用户更是如此。为使读者快速、有效地获取信息,同时,尽可能多地满足读者多元化的信息需求,将IC引入到图书馆中来是十分必要的。在对各学科文献进行学科化组织的基础上,IC布局有专题阅览室、专题研讨室等,可为专业人员和相关研究人员集中提供相关领域信息。一方面,为读者快速获取信息提供了很大的便利;另一方面,也为相关领域的读者进行学习、研究和交流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而服务理念的创新和技术设备的进步,也使IC的建设更为人性化和智能化。IC是综合了读者的多元化需求,除了满足其馆藏和服务需求外,还通过功能空间的设置、家具的布局、技术设施的人性化改造,努力打造浓郁的学习研究氛围、自由舒适的阅读环境,并提供全方位便捷的设备支持。
如前所述,同其他布局理论相比,基于知识组织的布局理论强调将不同载体类型的馆藏资源组织在一起,强调将图书馆咨询员、学科专家甚至读者的隐性知识同馆藏资源聚合在一起。因此,IC布局需要突破传统的布局模式,实现多元化的空间布局。首先,为了实现个性化、专业化服务,图书馆应该按照学科门类进行主题划分,对馆藏资源进行学科化组织,设置更多学科专题阅览区域;其次,为给读者创造出更为宽松的学习和研究环境,还应考虑学习交流室、研讨室、多媒体室、休闲区等的合理规划与布局,尽量符合读者的大众习惯;再次,信息共享空间除了实体资源外,还有相当数量的虚拟资源,为使读者能够充分利用这些电子资源,布局时应注意考虑检索、获取、利用这些资源所需的相对应的硬件设备以及相应的复印、打印服务的设施,无论从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需保证IC的服务效果;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为了保证知识组织和服务质量,要设置足够的且信息素养较高的参考咨询人员,为读者提供完备而有效的服务,并利用各种形式引导读者参加各种研讨,使学科服务人员和读者成为图书馆的重要知识资源。
根据上文所述,笔者将各种布局理论以及其影响因素列表比较如下。
表 馆藏资源布局各理论的影响因素分析
通过比较可以看出,适应用户需求的改变和图书馆事业实践的发展,建筑空间、借阅方式、工作方式等对图书馆馆藏资源布局理论的影响正逐渐减弱,而技术、服务理念、知识组织等因素的影响日趋增强。随着时代的发展,既有的传统馆藏布局理论,虽然可以满足读者对实体资源的需求,但是无法实现对以网络资源为代表的虚拟资源的有效组织,更加无法实现对以人(馆员、专家、一般读者)为载体的知识资源的有效利用。而IC这种布局模式,不仅可以解决上述问题,而且可以为人们提供全方位、一站式的服务,更符合现代人们的学习和研究需要,同时也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是一种科学合理的布局模式,必将丰富和完善图书馆馆藏资源布局理论。
[1] 沈继武,肖希明.文献资源建设[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1.
[2] 肖希明.信息资源建设[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
[3] 程焕文,潘燕桃.信息资源共享[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30,134-136.
[4] 金胜勇,王丽英.“藏、查、借、阅一体化”布局模式的改进构想[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7(3):28-30.
[5] 李柏冬.高校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建设[J].科技信息,2009(35):379-380.
[6] 信息共享空间 [EB/OL].[2013-03-01].http://www.docin.com/p-3022875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