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佳佳
(广西艺术学院医务所,南宁市 530021)
静脉穿刺是护理工作中最基本的操作技术。随着输液要求和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一针见血率”和“无痛性静脉穿刺”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如何以最佳穿刺角度来减轻患者的疼痛,是护理同行们关心的问题。我医务所于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对连续3 d以上静脉输液病人进行观察对比,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首次来我院医务所接受静脉输液且需连输3 d的患者360例,其中男200例,女160例,年龄16~54岁,平均35岁。所选择的患者均无神志障碍,表达能力正常,凝血功能正常,无循环衰竭,四肢活动自如、无知觉障碍;输入液体为非晶体液和钾制剂等对血管有刺激性的药物。采用自身对照的方法,将患者第1天静脉输液作为观察组1,第2天作为观察组2,第3天作为对照组。
1.2 方法
1.2.1 操作方法 由本人统一操作,均采用浙江灵洋牌一次性输液器和6.5号头皮针。三组均选择手背浅表静脉,按常规要求消毒皮肤,扎止血带。观察组1采用45°进针穿刺,观察组2采用60°进针穿刺,对照组采用20°进针穿刺。
1.2.2 评价方法 ①三组一针穿刺成功率比较,以“一针见血”,穿刺部位无药液外泻、无肿胀,输液通畅为成功。②三组穿刺时疼痛发生率比较,以穿刺过程出现皱眉、呻吟、上肢回缩的抵抗动作,询问穿刺点患者感觉比较痛。
1.2.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1.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多个样本率比较采用行列 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疼痛程度比较 组间比较显示,45°、60°穿刺术疼痛明显轻于传统的20°穿刺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60°穿刺术疼痛轻于 45°穿刺术,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 一针成功率比较 45°静脉穿刺术一针成功率明显高于20°角静脉穿刺术(P <0.01),60°静脉穿刺术一针成功率也明显高于传统的20°角静脉穿刺术(P <0.01),45°穿刺术和 60°穿刺术比较,45°穿刺的成功率更高(P<0.05),三组静脉穿刺术一针成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表1 三组患者静脉穿方法疼痛情况及一针穿刺成功率比较 [n(%)]
静脉穿刺是临床上常用的基础护理操作,也是治疗抢救病人的重要手段,如何达到优质高效的技术操作,是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本研究对360例门诊输液病人采取自身对比方法进行 20°、45°、60°静脉穿刺各360次,比较三种不同的进针角度行静脉穿刺术对患者的疼痛反应和一次穿刺成功率的差异,结果提示45°、60°进针静脉穿刺术比传统20°进针静脉穿刺术回血速度快,一针成功率高,穿刺损伤小,疼痛轻。
静脉穿刺的疼痛强度与针头对皮肤的作用面积、时间及外在刺激强度等有关。采用穿刺针与皮肤呈20°进针时,针头与穿刺部位的皮肤表面接触面积相对增大,皮肤受损范围大,此时作用于针尖的压强相对小,使进针速度减慢,针头刺激皮肤的时间延长,痛感增加[1]。当静脉穿刺针与皮肤呈45°或60°进针时,针头与皮肤表面接触面积相对减小,皮肤受损范围小,作用于针尖的压强增大,使进针速度加快,针头刺激皮肤的时间缩短,所以痛觉减轻[2]。45°和60°进针,使针尖在皮下运行的时间和距离缩短了,减少了针头对神经末梢和皮下组织的刺激,因此患者疼痛不明显。席冠华[3]针对230例病人进行690例次的自身对比研究,提出45°进针可有效减轻静脉穿刺时病人的疼痛感。本研究的结果也证实了45°、60°静脉穿刺术患者的疼痛程度均明显轻于传统20°静脉穿刺术,其中60°静脉穿刺术患者的疼痛程度较45°静脉穿刺术轻。
20°静脉穿刺时,因病人的静脉轮廓会变得模糊不清,致使针尖在皮下潜行时对血管的定位不准确,从而不能顺利刺入静脉腔,是一针穿刺成功率受影响的主要原因。45°、60°大角度静脉穿刺术直接刺入静脉腔,针头与皮肤表面接触面积不大,皮肤受损范围小,对皮下组织损伤轻微,能够保持静脉清晰度,所以一针穿刺成功率高。而且此角度进针时,作用于针尖的压强增大,使进针速度加快,缩短了针头在皮下沿静脉方向潜行的时间,因而穿刺成功率也相对高。本组结果表明,45°、60°大角度静脉穿刺术的一针成功率明显高于传统20°穿刺术,而45°静脉穿刺术的一针成功率最高。
综上所述,三种不同角度静脉穿刺术中,45°、60°静脉穿刺术疼痛轻,一次穿刺成功率高,可最大限度地减轻病人的疼痛,使护理操作更加人性化,是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的最科学有效的穿刺法。
[1] 邓冬梅,温文利,郭玉美.两种大角度静脉穿刺方法的效果比较[J].护理学杂志,2008,23(8):44 -45.
[2] 张洪芬,李 林,胡娅丽,等.轻快冲击式大角度静脉穿刺术的临床研究[J].护理研究,2002,16(9):502 -503.
[3] 席冠华.采用不同进针角度进行静脉穿刺的效果比较[J].护理研究,2004,15(7B):1290 -1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