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进行更好的基因改良,应该选择最优秀的公猪和母猪作为下一代的父本和母本,以特定性状为标准进行选择,这样才能保证一代比一代强,当然基因组的选择需要大量的数据进行验证。
种猪繁殖生产管理的要点在于配种舍的卫生情况,包括粪便、地板、母猪的清洁及空气湿度情况;种猪精子质量(决定了分娩率和总产仔数);配种后4小时内,40小时以后不要转移母猪;哺乳期长短会影响窝产仔数,哺乳期少于21天,下一窝的产仔数会减少,所以母猪的最佳哺乳期是24~25天。
商业营养师的目标就是创造利润,争取每年每单位养殖空间的利润最大化(生产成本、生产能力/胴体价值),其中的关键出发点包括瘦肉组织生长速率最大化、骨骼发育最大化,优化背膘、降低饲料成本、减少消化障碍和疾病、减少营养浪费。
目前,母猪每年提供的窝产仔数不断增加,针对大窝产仔数的管理问题,建议使用奶水补偿系统和教槽料饲喂系统,其中奶水补偿系统相对比较昂贵,需要我们关注成本,而饲喂教槽料则是比较经济的做法。
目前猪营养中可替代抗生素
抗生素禁用对猪只生长和常规预防都有影响,不能简单地仅仅依靠改变饲料成分来实现,而需要配合生物安全、畜舍、环境、日粮、水、空气质量、免疫、微量成分、应激等综合因素来实现。
的“新颖”微量成分包括:酸化剂、酶制剂、矿物质和维生素、硫酸铜、氧化锌、有机硒、可直接饲喂的微生物,保健剂、益生菌、活酵母、益生元、甘露寡糖、果寡糖、香精油、ω-3脂肪酸、植物复合物、植物提取物、生物碱、氨基酸、牛/猪血浆、免疫球蛋白、霉菌毒素吸附剂等。
根据多年分析总结,将猪场疫病分为四大类:春季猪易发生营养不良,可以增加微量元素、动物蛋白来弥补;夏季猪易过敏,如中暑、流感等,过敏时尽量不用抗生素,但可补充生理盐水;秋季猪易中毒,此时要注意猪流产和返情的状况,可饲喂水料,但不建议饲喂青绿饲料;冬季猪易得免疫抑制性疾病,如感冒、腹泻病,此时要注意猪的保温。
养猪生产中以防代治的前提条件需要做好:源头净化,解决“垂直传播”问题;哺乳环境净化,解决早期感染的问题;饲料原料和配方优选,解决“养分优”和霉菌毒素污染的问题;做好应激控制,消除疾病诱发因素;多关注疫苗、药品的合理使用和正确使用;科学使用微生态制剂、中草药添加剂、酶制剂、肽类等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