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矿石资源开发投资的实践与思考:以武汉钢铁集团公司为例

2013-08-30 07:54:14武汉钢铁集团公司经营财务部龚正刚
财政监督 2013年5期
关键词:武钢铁矿石资源

●武汉钢铁(集团)公司经营财务部 龚正刚

2005年以来,面对矿石资源严重缺乏、矿石价格完全受制于人的被动局面,武钢坚持全球视野和战略思维,采取超常规的思路和举措,把“走出去”作为破解发展难题、拓展发展空间、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战略大力推进。尤其是紧紧抓住金融危机带来的低价进入国际矿业市场的难得机遇,实现了海外资源开发的历史性突破和国际化经营的长足发展。海外资源量从“零”起步到拥有数百亿吨权益量,既为增强资源保障能力,降低生产成本,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奠定了坚实基础,又有利于打破国际三大矿石巨头的垄断与控制,维护国家和企业利益。武钢近几年海外资源开发投资的成功案例也被国家部委作为央企“走出去”的典范在多次大会上进行交流。

一、武钢进行海外资源开发投资的背景介绍

中国铁矿石供应受制于国外铁矿石巨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钢铁工业得到快速发展,有力地支撑了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然而,巨大的钢铁产能也使中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铁矿石消费国,国内的铁矿石资源却相对匮乏。2010年我国进口铁矿石6.18亿吨,对外依存度达到63%左右,进口量占到全世界总需求的75%;2011年进口6.8亿吨,比2010年同期增长10%。这一趋势随着中国持续的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的需要将进一步加剧,在今后5到10年甚至更长时间内都无法改变。国际矿业巨头正是利用这一点和其在资源上的垄断地位,连年大幅提高铁矿石价格。2009年均价79.87美元/吨,2010年为 130.21美元/吨,2011年最高达到 180美元/吨,造成我国钢铁成本急剧上升,钢铁行业近3年销售利润率均低于全国工业企业平均水平,2011年以来中国钢铁行业更是遭遇寒冬,据统计我国77家大中型钢铁企业亏损面超过50%。而三大矿业巨头2010年净赚487亿美元,2011年盈利继续上升。

资源匮乏制约武钢可持续发展。经过“十一五”的跨越式发展,武钢产能规模已达4000万吨,在世界钢铁行业排名第五。随着产能的扩张,带来对原燃料资源的巨大需求。目前,就武钢本部1800万吨钢铁规模而言,自产的铁矿石仅占用量的一成左右,并且自产的铁矿石都为地下开采,铁矿石品位低,要经过粉碎、磁选等多道工序,开采深度逐年加深,成本越来越高,每年需从国外进口铁矿石2500万吨之巨。“十二五”时期,武钢产能将达到6000万吨以上,每年需铁矿石9600万吨之巨,铁矿石缺口将进一步扩大。

缺乏稳定的资源保障,矿石价格又受制于人,加之物流成本高,严重影响到企业效益和可持续发展,这是武钢面临的最大发展难题。只有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建立海外资源保障基地,获取稳定的矿石资源,才是破解发展难题的重要途径。

二、武钢海外资源开发投资的主要做法

(一)成立专业机构和单位,统筹海外资源开发。自2005年起,武钢即着手寻找海外资源投资机会,2006年底,武钢在下属的矿业公司组建了一个专业处室从事资源开发。2008年6月,武钢将资源开发部从矿业公司独立出来升级为集团公司的管理部门,专职开展境外资源开发,为资源开发提供组织保障、搭建管理平台迈出了一大步。2010年,武钢站在全局的高度,在香港注册成立国际资源开发投资有限公司,充分利用其国际金融大都市的区位优势,建立海外资源投融资平台。2011年,以国际资源公司为基础,成立海外矿产资源事业部,将集团所有海外资源项目及股权集中归口,统筹开发,海外矿产资源事业部定位为 “武钢海外矿产资源业务管理中心,具有经营实体性质的利润中心,国际化经营的战略平台”,自此,武钢形成了海外资源投资开发、建设运营、风险管理的一套完整体系。

(二)建立核心管理制度和业务流程,实现规范运作。科学的制度保障和明确的业务流程是确保海外项目投资和运营规范的前提和基础,武钢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国际化经营规则,结合海外资源开发实际,组织力量制定和完善海外资源开发主要管理制度和核心业务流程,包括《境外矿产资源投资财务管理办法》、《境外国有产权管理暂行规定》、《境外工程管理办法》、《境外工程审计管理办法》、《境外业务人员管理办法》等,实现了集团公司管理制度与海外项目运营规范的无缝对接。

(三)加强人才培养工作,打造海外经营团队。武钢将海外经营管理人才的培养作为确保项目成功的关键性工作加以推进,通过举办海外培训班、在海外企业挂职、派驻合作企业“跟学”等方式,培养了一批贸易、矿业、财务、金融、法律等专业方面的高级管理人才。武钢与美国通用电气公司、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莱特大学、密苏里州立大学、德国弗莱堡钢铁研究院等院校和机构联合,举办学习班30多个。向欧洲、美洲、澳洲以及日本的子公司派遣多批人员轮岗挂职。这些人员学成回国后,被派往海外子公司或在公司重要部门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与此同时,武钢还通过全球招聘引进急需的专业管理人才到海外项目工作;通过利用一些国际知名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建立外部咨询专家团队;通过与国内实力强大的设计院(所)、研究院(所)合作,建立协作单位技术专家服务团队。

(四)采取多种开发模式,实施海外资源投资开发。武钢在海外资源开发上,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投资形式,主要有购买矿权、股权,合资控股、参股,购买协议矿等。具体开发模式有以下几种:

1.投资上市公司及其矿山:通过购买合作企业上市公司股票并投资其拥有的矿山进行合作开发,武钢所占上市公司股份一般不超过50%。对于具有较强的矿山开采经验和较强的矿业专业技术管理团队的成熟企业,其在金融危机时期出现资金短缺等困难,需要补充资本金,快速恢复建设,增强投资者的信心,亟须外来企业作为产业投资人进入,发挥品牌和市场优势,武钢一般采取参股模式进行合作,充分利用对方作为主体的管理、技术、区位优势,同时参股其矿山,减少投资风险,获得最大效益,实现“双赢”。如2009年,武钢购买加拿大CLM上市公司19.99%的股份并获得bloom lake项目25%的权益,合作开发3个矿区。该项目是武钢在海外投资的第一个权益矿项目,从2010年9月起,铁精矿陆续运抵武钢,这是武钢海外铁矿石资源开发项目中见效最快、投资最省、收益率最高的项目。再如,武钢认购澳大利亚CXM公司定向增发15%的股份,成为其第二大股东,并与其合资开展矿区的勘探、建设和运营,获得权益资源量13.2亿吨,每年获得600万吨产品承销权和400万吨优先购买权。另外,武钢还于2011年出资认购加拿大世纪铁矿上市公司24.99%的股份,同时获得合作项目40%的权益;购买加拿大ADI资源公司增发的股份,股比达到19.9%,同时与ADI公司组建合资公司,控股开发其两个铁矿项目。

2.参股上市公司:通过购买合作企业上市公司股票进行合作开发。2009年11月30日,武钢与巴西EBX集团签署正式合作协议,进行矿山和钢铁项目合作。2010年2月26日,双方完成矿山项目股权交割。武钢认购其下属MMX公司增发股票,成为MMX公司第二大股东,从2010年8月起,该项目铁精矿陆续运抵武钢。

3.控股办矿:直接投资矿山开发项目,武钢所占股份大于50%,处于绝对控股地位。对于没有矿山建设和管理经验,缺乏专业技术团队但拥有丰富的资源的合作企业,其希望武钢主导开采,加快项目进程,武钢一般采取此种方式。如武钢投资利比里亚邦矿项目,所占股份60%,中非发展基金占25%股份,中利联占15%股份,武钢完全控股。中非发展基金是2006年11月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上我国确定的八项重大对非合作举措之一,旨在支持中国企业开展对非合作、到非洲国家投资。中利联是中国内地四家企业联合组成的公司,其注册地在香港,主要进行非洲资源项目的投资,2007年12月通过国际投标获得利比里亚邦矿开发权,由于中利联实力较弱,2009年7月,中非基金进入该项目,2009年12月,武钢进入该项目。因两家企业均为非矿业企业,没有专业的矿业开发技术、人才、管理力量,经谈判协商,武钢在这个项目中采取了完全控股的方式,主导项目开发。

三、武钢海外资源开发投资取得的成效

武钢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海外资源开发取得重大突破。一是资源保障能力极大增强,锁定海外权益资源量数百亿吨,武钢已成为全球钢铁制造商中拥有矿石资源量最大的厂家。2010年,武钢海外项目运回权益矿达到600万吨,节省近3亿美元的采购费用,有力保证了公司生产,2011年,运回权益矿826.73万吨。随着海外矿石资源项目未来几年陆续投产,武钢每年可获得优质铁矿石6000多万吨,五年内将基本实现矿石资源自给。二是海外项目效益显著并且盈利潜力巨大,成为武钢新的效益增长点。截至2011年年底,武钢海外资源项目已收回投资成本1.3亿美元、收益6.7亿美元,获得上市公司股票1.94亿股。三是实现进口铁矿石的“中国价”,有效打破了三大矿石巨头的垄断与控制,维护了国家利益。四是培养和引进了一批懂得国际经营规则、具有国际视野的经营人才,积累了参与国际竞争的经验,提升了公司的国际影响力。

四、武钢海外资源开发投资的体会与启示

武钢“走出去”的工作实践和成效使我们深刻认识到,中央作出“走出去”战略决策高瞻远瞩。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必须加快“走出去”步伐。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国际化大企业集团在世界经济活动中的作用日益增强。虽然目前我国大多数央企在海外都有投资,境外资产总额超过6000亿美元,但大部分企业还处在国际化的初级阶段,企业实力与国外知名跨国公司相比总体处于弱势,部分企业的现代企业制度、决策与激励、监督约束、风险防范机制不完善,距离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还有艰辛的道路要走。我们只有在海外积极寻找发展机会,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全球分工体系,构建全球核心竞争优势,提升在全球产业链的地位,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发展壮大,才能实现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的目标。

(二)必须以战略眼光和全球视野抢抓发展机遇。后金融危机时期,企业面临挑战更加严峻,机遇同样也存在,危机本身就孕育着新的机遇。能否识别机遇、抓住机遇、规避风险,适应未来更加激烈、更高层次的市场竞争,关键在于是否具有战略思维和世界眼光。武钢十分注重在危机中寻求机遇,从逆境中发掘有利因素。2008年的金融危机给我国经济带来冲击,也给武钢生产经营带来严峻挑战。在困难面前,武钢敏锐地抓住危机给世界经济带来重大调整的时机,以较低的价格获得过去难以企及的铁矿石资源,实现弯道超车,为武钢科学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必须始终把风险防范放在首位。企业“走出去”面临政治、政策、社会、治安、汇率、经营、市场、技术以及人员等诸多风险。要防范这些风险,保证国有资产安全,必须建立健全风险防范机制和应对策略。武钢在“走出去”过程中,针对每一个项目,都严格按照国家政策和要求开展项目论证和组织项目报批,聘请专业、权威的中介机构开展尽职调查、项目可行性研究,内部严格履行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程序。尤其是深入细致地研究投资项目所在国的投资环境和法律环境,识别、防范和化解法律风险;高度重视境外投资项目运营管理阶段的法律风险管理,避免因疏于对项目法律风险的监管,缺乏向上反映问题的渠道,使投资合作双方的差异和沟通障碍不断积累,最终造成境外投资资产损失,甚至整个项目失败;建立健全对境外投资项目的保障和监督机制,制定各种预案,努力做到“进得去,管得住,退得出”,境外投资项目风险得到了很好控制。

(四)必须着力选聘和加快培养国际化人才。我们深刻体会到,目前制约我国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的最主要、最迫切的问题还是人才问题,主要表现在缺乏足够数量、优秀适用的国际化人才。企业管理层既要从“走出去”战略的角度,重视国际化人才自我培养,又要以全球化的视野,充分利用好项目所在地各类人才资源,实现人才国际化为我所用,更要以宽广的胸怀和创新精神,切实从体制、机制、环境等方面创造条件,以利于发现、培养和使用优秀的国际化人才。

(五)必须高度重视与当地的文化融合。在“走出去”过程中,武钢按照市场化要求和国际市场规则开展本地化经营,促进当地就业,增加财政收入,尊重当地习俗,大力推进中西文化的融合,与所在国政府、企业和居民建立了良好的关系,实现了互利共赢,在国际上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中树立了良好形象和口碑。因此,外国政府和企业都十分欢迎包括武钢在内的许多中央企业前去投资与合作,充分证明了中央企业近年来的快速发展,也体现了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在今后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我国企业尤其是中央企业应在获得企业利润的同时服务于资源所在国的经济发展、社会和谐与环境保护,为国际社会的和谐发展作出贡献。

猜你喜欢
武钢铁矿石资源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6.58亿吨
资源导刊(2021年10期)2021-11-05 13:12:53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资源回收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
资源再生(2017年3期)2017-06-01 12:20:59
武钢今昔
齐鲁周刊(2016年14期)2016-05-16 10:18:57
2个月已发布11次外部招聘信息武钢人员分流压力山大?
铁矿石中全铁测定的探讨
武钢第六代桥梁钢板投入工程应用
上海金属(2015年6期)2015-04-06 18:19:54
武钢成钢开发高端汽车用弹簧W55SiCrC
上海金属(2014年5期)2014-12-20 07:5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