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洋 许柏鸣 Li Yang & Xu Boming
(1.2 南京林业大学家具与工业设计学院,江苏南京,210037)
人们对于一件家具的评价往往是从外在形态开始的,如果外形缺乏美感,一般也就不会有兴趣继续关注下去了。所以,造型对于家具设计而言,将直接决定其成败。对于家具设计师而言,又往往会感觉创意不足,苦思冥想而不得其法。其实,造型设计不仅仅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门科学,家具形态的构筑还是有法可循的[1]。
本文将要论述的“以史为鉴”的设计方法便是从古典家具的形式分析入手,收集并整理其产品形式及附加装饰等,进而分析得出其基本造型框架形式,以运用于接下来的新产品开发中:即在基本造型的框架上,遵循相关设计要求,结合想要表达的情感意象,采用相关的设计手法进行延伸拓展[2]。如图1所示。
该设计思路主要聚焦在产品基本造型框架的提取上,不涉及后续的系统性设计问题,所以主要是针对自由独立单体家具的设计而言的。单体家具设计表现是独立的,例如一把椅子或者一张桌子的设计,并不延伸到产品系统的统一性和融合性设计。
本文以长方形桌面的西方古典实木餐桌作为研究对象,对“以史为鉴”的设计思路进行相关演绎,重点讲解新产品开发的前期分析,即基本框架形式的提取。
西方古典家具主要包含三个时期的家具,即:古代时期——古埃及、古西亚、古希腊、古罗马家具;中世纪——拜占庭式、仿罗马式、哥特式家具;近世纪——文艺复兴、巴洛克、洛可可、新古典时期家具[3]。在以上的时期和风格维度内,我们通过在相关书籍以及网络资料的搜集,并辅以专家审议,最终得到具有代表性的72件餐桌来构建样本库[3]-[5]。
该类餐桌终端表现形式虽各有不同,但是其基本构成分解均为桌面和支架两部分,本文将收集的样本根据餐桌的基本构成分解对其产品形式及附加装饰进行整理分析——先去掉辅助加固结构、装饰结构进行分析得出保证家具力学性能的基本结构框架形式,然后在此基础上逐一增加餐桌的辅助加固结构、装饰结构进行分类分析,得出经典常见的餐桌造型框架形式,以为新产品开发提供框架依据[6]。
通过对样本库的观察与探索,从桌面与支架的关系入手进行分析,发现按照支架的支撑方式首先可以将样本分为两大类,即边部支撑形式与中心支撑形式。边部支撑形式是指桌腿沿面板边缘均匀排布,支架四周受力;中心支撑形式是指支架以面板中心点处为支撑着力点,如图2所示。
在72个代表性样本中,边部支撑形式占到92%,所以本文重点放在对边部支撑形式(图3)的探讨上。
去掉该类餐桌的辅助加固结构、装饰结构,得出了两种保证家具力学性能的基本结构框架形式。这两种形式为直接接触式和间接接触式(代号A、B),是按照桌腿是否与面板直接相接进行划分,也就是支架部分有无腰板或抽屉来进区别。直接接触式是指桌腿与面板之间无腰板或抽屉的相隔而直接相接;间接接触是指桌腿与面板之间有腰板或是抽屉的间隔,不直接相接触。如图4所示。
对A、B两类形式进行相应的数据统计,发现在数量上B类形式是A类的1.4倍,即间接接触式更多见一些,这主要是考虑到结构因素的影响,间接接触式在结构上更牢固一些,其统计结果如图5所示。
在A、B两大类基本结构框架的基础之上,逐一增加餐桌的辅助加固结构、装饰结构进行分类分析,发现该类餐桌的外形表达方式还可以根据面板与支架的相对位置、桌腿上部和桌腿下部之间是否有连接三个方面继续进一步细化造型框架。
2.4.1 按面板与支架的相对位置来分析
按照面板与支架的相对位置,我们可将餐桌分为两类:齐面板式和盖面板式(代号M、N),如图6所示。齐面板式是指面板搭盖在支架上,水平四个方向上均不出头或极小幅度出头;盖面板式是指面板搭盖在支架上,水平方向上至少有两个方向是较大幅度出头的。
对M、N进行数据统计,M类是N类数量的1.75倍,即以M类(齐面板式)为主,统计结果如图7所示。
结合之前的A、B两类基本框架形式进行分析,发现其中A+M有15件,A+N有12件,B+M有27件,B+N有12件。由此可知,直接接触式中齐面板式略多盖面板式,间接接触式的桌面框架多以齐面板式出现。从结构角度分析,齐面板和盖面板无太大差别;从装饰角度分析,腰板具有很强的装饰性,故间接接触式多采用齐面板式以便于更好的露出腰板,而直接接触式因为没有腰板或抽屉,所以齐面板式与盖面板式数量均衡。
2.4.2 按桌腿上部是否有连接来分析
按桌腿上部是否有连接进行划分,分为无牙板式与有牙板式(代号P、Q)。无牙板式是指桌腿上部无牙板连接,多条桌腿不能够作为一个体系稳固站立;有牙板式指桌腿上部间有牙板相连,桌腿能作为一个体系稳固站立。如图8所示。
根据P、Q这两种形式对样本库进行划分并进行相应的数据统计,发现P和Q两种形式的样本数量基本一致,统计结果如图9所示。
进一步分析,A+P有6件,A+Q有21件,B+P有24件,B+Q有15件。直接接触式中有牙板式的数量是无牙板式数量的3.5倍,间接接触式中无牙板式的数量是有牙板式数量的的1.6倍。由此可知,直接接触结构中以有牙板式占绝大多数,间接接触式无牙板式的数量占多数。从结构角度分析,间接接触结构其自身稳定性较强所以多数腿间无牙板,直接接触式结构无腰板之类起水平方向环绕连接的结构,所以多要求桌腿之间有牙板结构环绕连接,以增加结构的稳定性;从装饰性角度分析,直接接触式多需要牙板进行装饰作用,间接接触式因为有腰板的装饰故对牙板装饰性的需求降低。
2.4.3 按桌腿下部是否有连接来分析
按照桌腿下部是否有枨或基座的连接,我们将样本分为有枨式、基座式与直腿式(代码X、Y、Z)。有枨式是指桌腿下部之间有连接枨的固定连接,基座式是指桌腿被置于一个基座之上,直腿式是指桌腿下部无连接,如图10所示。
按照X、Y、Z这三种形式对样本库进行划分及相应的数据统计,统计结果如图11所示。
其中A+X有12件,A+Y有4件,A+Z有11件,B+X有16件,B+Y有12件,B+Z有11件。由此可知,直接接触式中以有枨式和直腿式为主,很少出现基座式,间接接触式中以有枨式为主,三者数量变化不很大。这说明了两点,一是不管是直接接触式还是间接接触式对枨、基座的存在与否而言并无太大的要求,即桌腿上部牙板的连接对结构的稳固性起更大的作用;二是基座式多出现于间接接触式中,这多是出于避免产生“头重脚轻”的视觉不协调感。
为了更全面的对该类餐桌的造型框架形式进行分析,现将所有因素综合起来予以考虑,对该类样本以AB分类为主,辅以MN、PQ、XYZ三种分类方式进行排列组合,从每一种分类方式中选取一种形式,四四组合,一共得出A+M+P+Z、A+M+P+X 、A+M+P+Y、A+M+Q+Z、A+M+Q+X、A+M+Q+Y、A+N+P+Z、A+N+P+X、A+N+P+Y、A+N+Q+Z、A+N+Q+X、A+N+Q+Y、B+M+P+Z、B+M+P+X、B+M+P+Y、B+M+Q+Z、B+M+Q+X、B+M+Q+Y、B+N+P+Z、B+N+P+X、B+N+P+Y、B+N+Q+Z、B+N+Q+X、B+N+Q+Y这24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依照此排列组合对样本进行分类统计,得出表1:
表1 各类造型框架数量统计表
为了将统计结果进行更为直观的观察,我们根据表1绘制了A、B两类型的综合雷达图,如图12所示。从中我们可以对A、B两类型的各自基本造型框架分布有一个直观的了解,在一定程度上,这样其实也就得到长方形桌面西方古典实木餐桌的基本造型框架形式分布图,从中我们得到了该类实木餐桌的几种主要的框架形式,而且还可以看出A、B两种类型的框架形式在细部设计偏向上存在着较大差异,足以证明我们的基本结构框架A、B的划分用于造型框架的研究是十分正确有意义的。
综上所述,可以得出长方形桌面西方古典实木餐桌在基本造型框架形式上的三个主要特点及规律:
(一)餐桌支架以边部支撑形式为主,其基本框架形式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由面板、桌腿组成的直接接触式,另一类是由面板、腰板、桌腿组成的间接接触式,两类中以间接接触式为主;
(二)在两类基本结构框架的基础上,考虑到面板与支架的相对位置、桌腿上部和下部的连接方式三个方面,又可将西方古典实木餐桌的框架进一步细分:齐面板式和盖面板式;无牙板式和有牙板式;有枨式、基座式和直腿式;两类基本结构框架细化之后在造型设计偏向上存在着较大差异:
(1)齐面板式多出现在间接接触式中,主要是为了更好的凸显腰板的视觉效果;而直接接触式因为没有对腰板过多的装饰性需求,所以在此类别下的齐面板式与盖面板式的数量均衡;
(2)有牙板式多出现在直接接触式中,这主要是出于对桌腿上部间的牙板结构环绕连接可以增强支架的稳定性的考虑;而间接接触式由于含有腰板等结构其稳定性较强,故而腿间多数无牙板造型;
(3)基座式多出现在间接接触式中,这主要是为了不使餐桌看起来头重脚轻,起视觉上的均衡作用;不管是直接接触式还是间接接触式对枨、基座的存在与否而言并无太大的要求,即桌腿上部牙板的连接对结构的稳固性起更大的作用;
(三)由西方古典实木餐桌的基本框架形式的综合分布图可以得到十种主要的框架形式,如图13所示。
[1]许柏鸣.家具设计[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9.
[2]章彰,许柏鸣.玫瑰椅外型构筑中的标准化设计思想[J].家具与室内装饰,2009.
[3]康海飞.欧洲家具图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4]赵子夫,唐利. 外国古典家具文化艺术[M].上海:辽宁美术出版社,2001.
[5]董玉库.西方家具集成[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12.
[6]许柏鸣.产品设计的“蘑菇式”模型[J].家具与室内装饰,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