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 闻
一种新机具或一项新技术的推广应用离不开试验示范这一重要环节,农机试验示范类项目的实施效果受多种因素的影响,项目管理者只有站在全局角度对各种因素统筹控制才能获得较满意的项目实施效果。影响项目实施效果的因素主要有机具或技术、地点、时间、人员、方法等,下面通过对这五项因素的分析,提出农机试验示范类项目的实施管理方法。
作为农机试验示范类项目的核心内容,机具或技术的选定关系到整个项目能否顺利实施。合适的机具或技术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可以取得较好的作业效果,并对项目实施地点周边的区域产生辐射带动作用;反之,则会使项目实施地点周边的农户对该机具或技术产生疑虑,影响推广效果。根据项目实施目的的不同,试验示范类项目的机具或技术选型一般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这类试验示范项目在机具选型时需考量机具的作业性能和设计功能,机具作业性能应具有先进性,应保证机具与同类产品相比具有较好的作业质量;机具设计功能应具有适用性,能够较好地解决某一地区农业生产中的问题。项目实施中将通过试验考核机具的性能能否达到设计要求,机具的作业质量是否满足当地的农艺需求,并检测机具设计功能的实用性和作业效果,试验的结果将作为机具性能改进的重要依据,为该机具以后的推广应用打下基础。
这类项目主要是通过在示范点对某种机具或某项技术进行实际应用,向周边区域展示该机具或技术的优越性,以达到将先进、适用的机具或技术在该地区推广的目的。这类项目在机具或技术选型时应当格外慎重,所选的机具或技术应当已经经过试验证明具备先进性、适用性、安全性、可靠性,否则将给推广范围内的农户带来损失。因此,这类项目所选择的一般都是较为成熟且具有一定应用基础的机具或技术,以确保其作业的效果和质量能够得到当地农户的认可,从而保证该机具或技术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这类试验示范项目将农业生产全过程中各环节的相关技术进行筛选、优化、集成,找到各项技术的最优配置方案,形成一整套用于指导生产的技术规范,从而使农业生产过程更加的优质、高效。这类项目应该选择已经在当地得到推广应用且成熟可靠的技术,这些技术的应用效果已经被当地农户所认可,不会遭到抵触;同时还要考虑这些技术在衔接、配合方面是否具备可操作性,相互之间有没有冲突等;选定的技术还需要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再进一步筛选,以确定最终的技术路线。
农机试验示范类项目往往是针对某种类型的机具或技术而设立的,因此项目实施地点的选择就尤为重要。项目实施地点除了要满足机具或技术的作业需要,还要考虑到该机具或技术在当地的推广应用前景等,因此农机试验示范类项目实施地点的选择一般需考虑以下几方面因素:
实施地点的基本条件包括当地的气候、土壤、作物品种、种植规模、农艺规范、病虫害情况等,这些条件直接关系到项目相关的机具或技术在当地的适应性。因此,在确定针对何种机具或技术开展试验示范后,还需要认真考虑以上这些条件对机具作业或技术应用的影响,以选择最有利于项目实施的地点。如果实施地点的某些基本条件不适合项目相关的机具作业或技术应用,则会影响项目的实施效果,使项目投入的资金、人力被浪费。
如果试验示范的机具或技术在当地已经得到了小范围的应用和认可,或者该机具或技术为适应当地农民普遍采用的作业方式进行了改进、优化,则说明该机具或技术在当地具有一定的应用基础。在选择项目实施地点时应对项目相关机具或技术在当地的应用基础进行详细的了解,具有一定应用基础的地区应该优先考虑,项目在这些地区实施也能够更好地发挥示范、宣传作用,使项目相关的机具或技术不推自广,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果某种机具或某项技术推广应用后,能够给当地农业生产带来一定的进步,能够使当地农民有使用这些机具或技术的意愿,则说明该机具或技术在当地具有较好的推广前景。试验示范项目选择实施地点时,应该对项目相关机具或技术的推广前景进行分析。如果该机具或技术在农业生产中能够起到提升作业质量、提高作业效率、降低劳动强度的作用,能够解决原先无法解决又亟待解决的问题,那么该机具或技术一定会得到当地农民的认同和接受,推广前景必然广阔。选择这样的地区作为项目实施地点,能够有效地促进新机具、新技术的推广应用。
由于农业生产受季节、时效等因素的制约,农机试验示范项目在实施的过程中也要对时间进度有一个合理的掌控,以确保项目在实施期间能够获得预期的成效。项目的进度要在立项初期就确定下来,整个项目的实施都要按照进度一步步完成阶段性的工作。计划进度的制订要以保证项目相关的农业生产时间为优先,其他如地点落实、机具落实、实施方案确定、人员培训等工作应当安排在农业生产之前,项目实施总结、验收材料准备等工作则应当安排在农业生产结束后。只有合理地安排好项目实施的计划进度,才能使项目有条不紊地开展,并最终获得较好的实施效果。
试验示范类项目实施的每一个细节都离不开项目工作人员的辛勤劳动,项目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和工作态度等因素也直接影响了试验示范类项目的实施效果。根据任务分工不同,项目工作人员所必备的素质也有一定的区别,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首席专家作为项目的负责人需要在项目申报时进行调研评估,项目立项后要负责组织技术人员制订项目的实施方案,项目开始实施后要对各实施点进行技术指导,项目实施结束后要组织工作人员编写验收材料,项目实施全过程中还要对人员、设备、资金等各方面工作进行合理地组织管理。因此,项目首席专家一般由具有较高技术水平和丰富工作经验且组织协调能力较强的人员来担当,以充分保证项目在实施过程中不会产生失误,项目的各项工作能够平稳、有序地开展。
农机试验示范项目往往设置一个或多个实施点,项目实施点承担了项目的主要工作,工作内容较为繁杂。因此,项目实施点一般需要一个专门的人员负责与首席专家进行沟通,并对实施点的日常工作进行管理。实施点负责人要对当地情况比较熟悉,对项目相关的机具、技术有充分的了解,且具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和责任心。项目实施点负责人一般由当地农机技术部门内技术水平、管理水平较高的人员担任,从而确保实施点的物资、人员能得到合理调配,项目首席专家的指导意见能够得到有效地执行。
参与项目人员主要是在首席专家和实施点负责人的领导下开展项目实施的工作人员,参与项目人员要能够认真、勤勉地做好项目的相关工作,能够领会和落实项目首席专家和实施点负责人的指导思想和工作意图,且善于在工作中总结问题,并能够及时将问题反馈给首席专家或实施点负责人。参与项目的人员在工作中应当定期向项目首席专家或实施点负责人汇报工作,以避免本阶段的工作发生失误,确保项目每一个步骤都能准确地实施。
农机试验示范项目在实施过程中还需要采取合适的方法,使项目相关的机具或技术的优势能够凸显出来,从而获得老百姓的认可。试验示范的方法多种多样,其中试验的方法有对比试验法、比较分析法、综合评价法等;示范的方法有召开现场会、培养带头户、开展技术培训等。实施项目时应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灵活地采用不同的方法,使项目实施达到最佳效果。
农机试验示范类项目的实施对推广农机新机具、新技术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实施好此类项目也是做好农机推广工作的关键。上述五个因素对项目实施效果有着决定性的影响,项目的实施应当从这五个方向入手,确保项目以最佳的方式稳步开展,从而推动农机新机具、新技术的推广普及,促进全省农机化事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