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亚芳
(宜兴 214221)
始于北宋、盛于明清的紫砂工艺历久弥新,改革开放后更是紫砂工艺繁荣的历史新时期,紫砂茶具由日用陶器演变成文人雅士、宫廷藏品紫砂壶,可以说是代表着各个历史时期的特有文化、风土人情与艺术审美。无论紫砂壶是由粗趋精、由大趋小、由简趋繁还是最终的返璞归真,在历经古朴、华丽、淡雅的三个历史阶段的演变过程中,紫砂大家、名家依然是温故知新,而后传道授业解惑,再到创作风格自成一家,形成紫砂壶艺的创作流派。对于传统紫砂壶的传承与创新,从“上新桥壶”(见图1)的感悟出发阐述“温故知新”的个人见解。
图1 上新桥壶
众所周知,“上新桥壶”是已故紫砂泰斗顾景舟大师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设计创作的作品,相关“上新桥壶”创作的灵感来源与创作思想说法不一,但是根据“紫砂艺术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的观点推断,顾景舟以上袁村村口的小石桥为创作原型是有可能的。上世纪八十年代初顾景舟在江苏省宜兴紫砂工艺厂工作,距老家上袁村(现更名紫砂村)较远,鲜少回家,便常挂念于心,后想到老家村口的桥,思考许久,于是以“桥”为原型构思设计而成“上新桥壶”。暂不论其真实性,但其创作原型却是桥的形态,后来经不断琢磨改进,形成了传世至今的经典紫砂壶形之一,也是紫砂创作者学艺创作的必选壶型之一。这形成了紫砂壶艺传承的一座桥梁,为千千万万的紫砂后来者有更新、更高的艺术追求奠定了基础。
无论是“桥上少年桥下水”的欧阳修,亦或“骑马斜倚桥”的韦庄,还是“午醉西桥夕未醒”的晏几道,多少都流露着内心世界的情绪;而“桥”就是诗词中的“意象”,表现着不一样的思想情感。“上新桥壶”中的“桥”与古典诗词中的“桥”有何不同呢?如果说当时顾景舟创作此壶是因为“乡愁”,我觉得这种表面的艺术创作未免太肤浅。顾景舟大师创作此壶一方面有思乡的情怀,更关键的一点是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中国正处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顾景舟感慨国家经济新的发展,通过紫砂壶艺表达对祖国日新月异变化的感情抒发,也只有这样的艺术情怀与艺术品格才能有“上新桥壶”的艺术高度。
因此,“上新桥壶”虽然是老生常谈的紫砂壶型,因为其内在的创作思想与巨大的时代发展特征,以及壶型透着的艺术生命力,才是一代紫砂壶艺泰斗顾景舟先生创作“上新桥壶”的真正意义。
“上新桥壶”整件作品素雅玉润,线条富有活力。壶身与壶肩交合成线,即所谓的肩线;肩线与壶盖线条的处理如出一辙、相得益彰;俯视作品,形成了上下叠嶂、相互呼应的艺术线条,将传统的紫砂壶艺的美感表现在线条上,更有动感;线条的动感处理是为烘托壶钮的艺术效果,壶盖上的线条与肩线均以凹线、阶状分割空间,上下俯视整件作品好像是一环扣一环的水波荡漾,平静而又有大美不言之状。桥型壶钮在壶盖中间,正像一座小桥矗立于湖水之中,彰显着江南文化中特有的艺术物象“桥”;至此,以“思乡”、“畅想”的紫砂壶“上新桥”就完成了塑形。汲取传统紫砂壶艺创作精髓,而又在新的艺术创作环境中完成手工技法的创作,可以说是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纵观整件作品,最可贵的还是壶型的构思、设计、创作。原因在于“上新桥”充满了创作者无限的想象与艺术抽象。此件作品无论是为“思乡”而做的石桥形态,还是情感于国家经济发展新面貌的一种艺术表达,都是艺术家通过思想的表露、艺术的构想、传统壶艺技法的创作而成的作品。
任何艺术都是在不断的继承中创作创新的,也就是“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的道理。温故而知新,就是在传统中寻找一种新的突破,但又不能抛开原有的艺术载体空谈创作创新,传统而又经典的紫砂壶形亦或其他艺术门类,都有必要“温故知新”,才能有“上新桥壶”,才能“上新桥上有新桥”,一代又一代薪火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