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口海城7.3级地震序列资料整理与分析

2013-08-29 09:14韩敏红王宝鹏朱晓秋
防灾减灾学报 2013年3期
关键词:海城营口频度

王 琳,韩敏红,王 鹏,王宝鹏,朱晓秋,刘 俊

(营口地震台,辽宁 营口 115101)

0 引言

地震目录的完整性是地震活动性研究中的重要因素。通过掌握大量的地震观测数据,分析地震前后地震序列的能量、频度分布特征等特点的变化,才能提高地震预测的科学水平,推进监测预报的科学发展。由于受到台站布局、观测仪器性能等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地震目录往往是不完整和非均匀的,即地震目录中掺杂着一些人工地震或丢失一些天然地震。因此完善现有的地震目录,对本地区的震情分析和地震预报起到重要作用。

目前辽宁地区的地震目录较完整地收录了1970年以来辽宁地区可定位的地震事件,这些目录能够满足一般的地震分析预报工作,但对于更深入的研究工作而言,现存的目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曾发生过1975年海城7.3级地震的营口—海城地区,并没有完整的小震目录,而位于震中的营口地震台却录到很多单台记录的小地震事件。因此将这些地震记录整理成一个完整的单地震目录,并与现存的目录结合起来,将对今后的分析预报工作有着重要意义。

营口地震台是地震观测综合台,位于大石桥市官屯镇石硼峪村,距离1975年海城7.3级地震震中仅20公里左右,是距离震中最近的一个专业监测台站,记录了海城地震前后第一手的地震信息。截止到2012年12月20日,营口地震台已经记录到营口海城老区的小震达283605次。本文从数理统计学的角度出发,对该区的地震历史资料进行收集、整理,从而形成了一个相对较完整的地震目录,并对该目录的完整性进行分析。

1 资料的选取

自1970年营口地震台建台起,就开始了对营口海城地区的小震记录,从起初的熏烟记录,到后期的DD-1短周期地震记录,完全是人工读取、量算,形成营口地震台的纸介质地震目录。地震目录是按时间顺序人工编写的,地方震地震参数包括发震时刻(年、月、日、时、分、秒)、震相、震级、震中距、振幅等。

本文是以营口—海城地区作为研究区域,收集整理了1975年2月3日至2011年12月31日ML≥1.0,S-P≤3.5秒的地震事件,投入大量的人力查阅模拟图纸万余张,纸介质地震目录40册。人工输入所有选取的地震事件,与现存地震目录对比,去除重复信息,进行格式转换,形成分析预报软件(MAPSIS)直接可读的目录格式(.EQT)。最终形成的营口-海城老震区地震目录(包含地震事件34426条),比现存的地震目录增加14472条。地震目录的完整性,为分析预报人员使用该目录提供了便利条件。整理完成的地震目录和原有目录所做M-T图(图1)的对比可以很直观的看出新目录的完整性。

图1 整理前后的地震目录M-T图对比Fig.1 The M-Tchart compares the earthquake catalogue after finishing

通过对此目录的整理统计发现,原有的此地区地震目录在1975—1986年间,ML2.0级左右的地震目录遗漏较多,1990年之后地震目录相对完整。例如整理后的1975年的地震目录,共记录地震事件8409次,而现存的地震目录只有450次。另外,选取现存1976—1977年的地震目录仅统计了142次,整理后的地震目录共记录到地震事件1439次(图2)。由此可见地震目录的补充完全,可以提高地震目录的完整性和精度,对于地震预报分析有着重要作用。

图2 1976-1977年现存地震目录与整理后地震目录M-t图对比Fig.2 1976-1977 existing earthquake catalogue and after finishing the earthquake catalog M-t chart comparison

2 整理后地震目录的应用分析

在整理后的地震目录基础上,我们对营口—海城老震区的几次地震序列(1975年2月,2004年1月、4月)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如下:

1975年2月4日海城7.3级地震的成功预报与其之前发生的地震震群性质的判定有极大的关系。一般情况下震群大致可以分为3种类型:前震序列,前兆性震群和非前兆性震群。其中前震序列具有震级不断增大,频度上升,震中位置集中,P波初动一致,b值较小的特点。海城7.3级地震之前的震群在一定程度上符合这些特点,因此被判定为前震序列。而在之后2004年的1月和4月海城地震同样有震群发生,但是这两次的震群却并未被判定为前震序列,之后也确实没有相应的破坏性地震发生。所以从不同的角度对这几次震群进行对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海城地区前震序列的特点。

2.1 震级与频度

由海城7.3级地震之前震群的时序图可以看出(图3),海城的前震有一个明显的逐渐上升过程,前震的频次变化几乎与强度同步,前震随时间变化有一个明显的增强—平静的过程。

图3 海城地区1975年2月3日-2月4日震群M-t图(上)和频度图(下)Fig.3 Haicheng region in 1975.2.3-2.4 earthquake swarm M-t(top) and the frequency graph(below)

2004年1月海城地区发生的震群(图4)其强度则相对较弱,且震群活动在各个阶段的频度和强度较为平均,没有明显的集中和增强的现象出现。相对海城前震其震级的强度差距也比较大。

同样,2004年4月海城地区的震群(图5)只是在其最大地震之后地震活动较为密集,之后地震活动逐渐减弱,更类似于一个主余类型的地震活动序列。震群随时间也没有一个明显 的增强活动的态势。

图4 海城地区2004年1月震群M-t图(上)和频度图(下)Fig.4 Haicheng area in January,2004 earthquake swarm M-t(top)and the frequency graph(below)

图5 海城地区2004年4月震群M-t图(上)和频度图(下)Fig.5 Haicheng area in April,2004 earthquake swarm M-t(top) and the frequency graph(below)

2.2 b值

通过b值分析(图6)可以看到1975年2月4日海城7.3级地震前震序列的b值最小,而2004年两次的非前震序列的b值则相对大了一些。证明在海城地区可以以震群的b值作为判定震群是否为前震震群的一个手段。

图6 海城地区震群序列b值曲线对比图Fig.6 Haicheng earthquake swarm sequence bvalue contrast curve

3 结论和讨论

(1)整理了1975年海城7.3级地震后营口地震台记录营口—海城老震区的目录资料,以现存地震目录增加地震事件14472条;

(2)经序列分析,整理后的目录更利于判断震群的前兆性质,对准确识别前阵序列类型和地震分析预报有重要意义;

(3)此文资料目录来源为辽宁省地震局科研项目——海城7.3级地震序列资料整理与分析。通过深入研究分析这些资料,掌握海城地震发展规律,对预测该地区今后震情发展和防震减灾工作有重要意义,同时通过海城地震的研究,对我们的地震预测预报研究事业也有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价值。

猜你喜欢
海城营口频度
嫁给爱情
SUPPLEMENTAL DESCRIPTION OF MYXOBOLUS HAICHENGENSIS CHEN, 1958(MYXOZOA: MYXOSPOREA) INFECTING THE GILLS OF ABBOTTINA RIVULARIS BASILEWAKY: MORPHOLOGICAL ANDMOLECULAR DATA
海城河非均匀流水面线的推算研究
眨眼频度可判断烟瘾大小
《营口古代文明展》的内容设计与特色
营口高校学生年体质健康测试结果的研究分析
铜绿假单胞菌MIC分布敏感百分数与抗菌药物使用频度相关性研究
海城的容颜和气质
营口机场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
频度副词问与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