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晓霞,苏 毅
(上海海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上海 201306)
免疫在医学上指机体免疫系统识别“自己”与“非己”,排除非己以维持机体内部稳定的一种生理性防御机制[1]。中国学者李占祥在著作《矛盾管理学》中首次提出了企业免疫力的概念[2],王以华、吕萍发展了这一概念,界定组织免疫为组织识别内外部异己,排除威胁因素并产生记忆,从而维护组织健康的能力[3]。正是结合企业生态系统观和生物医学免疫的概念,王以华和许晖等学者在借鉴生物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组织免疫理论进行了推理和发展[4-8]。表面上看,组织免疫理论研究已相当丰富,但理论的丰富反过来说明有关组织免疫与企业成长问题的研究在理论研究中依然没有取得一致的结论,而且上述研究理论对于现阶段企业的一些现象并未作出清晰而充分的阐释。考虑到最近李廉水、唐建雄、邓少军等学者在企业战略转型问题上已经获得了较为丰富的成果[9-14],而复杂且动态转型情境中的企业风险管理作为企业的一种免疫行为,从这种行为出发分析和测度企业战略转型过程中可能面临的风险不失为一条可行的研究途径。本研究选择波导集团为案例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其战略转型风险免疫失效的具体表征,采用模糊耦合故障树模型对其免疫系统失效的概率加以测度,验证企业组织免疫在其战略转型风险管理中的重要意义。
研究表明,企业战略转型是一项高风险活动,一旦失败,不仅不能使企业实现复兴,反而可能会将企业推向死亡。考虑到企业是作为一个复杂的生命有机体存在的[15],本文在前期对企业“系统免疫”、“功能免疫”和“辅助免疫”及战略转型风险因素划分[16]的基础上,以浙江波导集团为例,考虑企业战略转型过程的阶段划分,揭示其战略转型风险免疫失效表征。
表1 波导集团战略转型风险免疫失效分析
本文选取波导集团战略转型风险为顶事件T,中间事件为转型阶段风险E(中间阶段层)和各阶段的具体风险M(中间风险层)。由于企业任何一个免疫系统的失效都可能引起具体转型风险的发生,而发生任何一种风险也都可能最终导致企业战略转型的失败,因此在构建的故障树中,用逻辑“加”,即或门结构来表示。考虑到故障树底层免疫失效事件和上层具体转型风险并非一一对应的关系,存在着交叉耦合的情况,如环境洞察风险同时受到企业角色免疫失效、组织文化免疫失效、国家政策免疫失效、政治关联免疫失效的影响;同时,企业角色免疫失效又可能会引起转型决策风险、筹资融资风险的发生。考虑到细分组织免疫层和战略转型风险层的交叉耦合关系的必要,这里,我们用Xij代表对Mi风险影响的第j个免疫失效因素,构建波导集团战略转型风险免疫分析的模糊-耦合-故障树分解图,详见图1,其中,各具体转型风险及其免疫失效事件名称可详见参考文献 [16]。
在故障树中,割集是能使顶事件发生的一些底事件的集合,如割集中的任一底事件不发生,顶事件也就不发生,这样的割集称之为最小割集[17]。本文用上行法来求故障树的最小割集。考虑到本案例中任何一个底事件的发生都有可能影响上层因素,进而导致顶事件的发生,易得波导集团战略转型风险的故障树系统最小割集为 { x11},{ x12},{ x13},…… { x84},{ x85},{ x86}。
采用3δ法来表征基本事件模糊概率[18]。采用问卷调查法确定那些没有统计资料的基本事件的模糊概率。取各估计概率的均值为m,方差为δ。设概率值服从正态统计规律,根据3δ规则,它的值落在区间[μ-3β,μ+3β]的概率为99.7%,故设α=β=3δ,同时将模糊概率值表征为(3δ,m,3δ),可得波导集团战略转型风险免疫系统失效的模糊概率值,如表2所示。
图1 波导集团战略转型风险免疫的模糊-耦合-故障树分解图
基于波导集团战略转型风险免疫系统失效的模糊概率,可得底事件发生概率的截集区间表示。进而在此基础上,考虑底事件的相互独立性,易求出各免疫系统对战略转型风险免疫系统的模糊概率重要度和各中间风险层事件的模糊概率重要度,分别见表3和表4。
表2 底事件模糊处理数据表
(1)关于波导集团战略转型风险免疫系统维度的讨论。
从表3可以清晰地看出,①系统免疫作为企业组织免疫的第一道防线,其主要功能是通过企业角色、系统架构、组织文化和规章制度四个要素完成对企业战略转型普遍性风险的过滤。而对之后侵入企业内部的关键性风险,则主要由企业的功能免疫和辅助免疫发挥识别和抵御作用。
在系统免疫维度层面,组织文化的模糊概率重要度最大,其次是系统架构、规章制度和企业角色。这充分说明了波导失败的组织文化建设在其战略转型风险免疫失效中的负向作用。反观波导集团长期坚守的文化理念“以人文本 科技兴业”,该理念本身就具有较强的笼统性和模糊性。虽然其强调了人与科技对引领企业发展的作用,但忽略了企业不仅要有人才,还要能够知人善用;且该理念与其他科技型企业的文化理念无论在目标还是手段上都具有极高的相似度,不利于深入人心和激励员工。因为从组织免疫的角度看,只有具有文化多样性和合作性的组织才有可能实现员工价值观和企业价值观的有机融合,产生凝聚力,也才能有效地抵御普遍性转型风险的不利影响。然而事实上,越来越多的企业在追求高速发展的同时往往忽略或轻视组织文化的建立和宣传,忽视良好的组织文化带给员工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这就不仅大大降低了企业的活性和效率,而且也易使企业在面对战略转型风险时变得脆弱不堪。
表3 波导集团战略转型风险免疫系统的模糊概率重要度
表4 波导集团战略转型风险层事件的模糊概率重要度
此外,企业角色的模糊概率重要度最小,说明尽管免疫力的大小与企业的行业选择和竞争策略有关,然而,这种不同行业先天免疫力上的区别并不能完全决定企业战略转型的成败。从事任何行业的企业只要做好战略转型风险的识别和应对管理,都可以为自己的成功增加砝码。
俄语堂是公众号俄语邦所做的微信小程序,属于综合类,包括打卡,学习生词、考试真题、语法资料和东方俄语教材学习课程。从整体来看,打卡有助于用户持之以恒、坚持学习,无论是对哪方面内容的学习都起到一个很好的监督作用。该微信程序关于考试的内容包括两方面:真题和随机检测。真题为2001-2018年俄语专业四级全部选择题,即用户在答题后,该程序会在题目下方提供句意,却没有解析;而随机检测则是随机在真题抽出题目让用户进行解答,避免用户对顺序答题形成记忆。且该程序提供好友排行以及打卡记录,这些功能都有助于用户更好的了解自己的学习进程。
②对于普遍性转型风险,企业的系统免疫可以将其拒之门外,但在转型过程中,企业总不免会遇到一些特殊的,甚至是变异的关键性转型风险。这些风险因素会悄悄地潜入企业内部,破坏企业转型的决策和实施,甚至带来致命影响,而企业的系统免疫对它们毫无抵抗力。此时,企业的功能免疫作为第二道屏障开始发挥其作用,通过功能识别、功能防御、组织稳定和组织加固四大过程来降低关键性转型风险的不利影响。
在功能免疫维度层面,功能识别的模糊概率重要度最大,这从组织免疫的角度充分说明了功能监视和功能激活对波导等科技型企业的重要性。根据组织免疫理论,功能监视是指组织功能部门对企业生存环境进行监视,获取外部信息并加以分析控制的过程。一旦功能监视发现可能对企业存在潜在危害的风险因素时,各组织部门便会被激活,进入功能激活状态。各组织部门被激活所需时间有长有短,这涉及企业的结构层级、高管的重视以及功能监视的效果等多种因素。然而,新技术和起源于新技术的突破性创新等往往以惊人的速度改变着传统企业运营的游戏规则,很多准备转型或正在转型中的企业在没有对主营业务未来用户的需求有很好的关注和理解的情况下,就做出了战略和战术的响应和改变。遗憾的是,这种做法有时会欲速则不达,事倍功半。波导集团多元化转型失败的案例表明,虽然企业的发展经常会面临多元化的决策,但是真正收获多元化的益处需要有很强的战略管理能力。企业家面临的问题不是决定要不要多元化,而是重视决定在什么时候多元化,向哪儿多元化,如何多元化。罗曼·罗兰曾经说过:与其花很多时间打很多井,不如花同样多的时间打一口井。这对企业来说,其实是很有启示意义的:只有先把自己的主业做深做透了,才有希望迎来源头活水,开拓相关多元化道路,做强做大。
此外,功能防御作用稍大于组织稳定和组织加固,这与对波导集团的调研分析资料基本相符。集团在盲目转战房地产和汽车制造、在已面临前瞻性的产业战略转移风险的情况下,并未对部门应急系统、竞争式防御、重塑管理流程等功能防御措施给予足够的重视,才最终导致这场重打锣鼓另开张战役的步履维艰和失败。
③生物理论中,当天然的第一、二道防线都没能抵挡住病毒的袭击时,人类还有第三道防线——获得性免疫系统。接种疫苗、输入免疫细胞、抗血清和其他制剂都属于获得性免疫系统的方式。
在辅助免疫维度层面,政治关联和国家政策的模糊概率重要度基本相同,并大于其他免疫的概率重要度。这充分说明了非市场环境对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成长的重要性。当前我国尚处于市场化制度建设和行政化制度规则转换时期,考虑市场进程的不均衡、金融制度和法律制度的不健全、政府干预的广泛存在等制度环境的约束,民营企业必然倾向于替代性的非正式机制的支持[19],即寻求政策支持和建立政治关联不失为企业适应当前制度环境、规避成长风险的一种重要的行为选择。
(2)关于波导集团战略转型风险事件重要度的讨论。
通过对波导集团不同转型阶段风险的识别分析,研究小组得到了波导集团在战略转型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风险因素集合。就如生物体一样,当病毒入侵组织时,病毒的感染能力有强有弱,企业面对不同来源不同类型的风险自然也有抵御能力高低之分。从表4可知,Ih(M8)>Ih(M7)>Ih(M3)>Ih(M4)>Ih(M1)>Ih(M5)>Ih(M2)>Ih(M6),可得影响波导集团战略转型成败的关键性风险主要为转型决策风险、管理控制风险和整合重构风险,这与向企业发放的关于转型成长关键影响因素调研的数据处理结果基本吻合。其中,转型决策风险的缘起主要来自功能识别、功能防御、国家政策和政治关联的失效;管理控制风险的缘起则主要来自系统构架、规章制度、功能识别、功能防御、组织稳定以及组织加固的失效;整合重构风险的缘起主要来自功能识别、功能防御、组织稳定、组织加固、国家政策和政治关联的失效。
通过对波导集团的纵向案例研究,本文建立起企业战略转型风险免疫失效的分析框架与测度模型,并得出以下结论:
(1)企业能够实施战略转型并获得成功的前提与关键是具有应对外部复杂动态环境不确定性的组织免疫系统,企业系统免疫 (企业角色、组织文化、系统构架和规章制度)、功能免疫 (功能识别、功能防御、组织稳定和组织加固)和辅助免疫 (国家政策和政治关联)是企业应对战略转型风险入侵的三道屏障;屏障的失效与风险的缘起存在着交叉耦合的情况;转型决策风险、管理控制风险和整合重构风险是建议优先应对的风险来源。
(2)当一种免疫系统失效时,即可引起其所属维度的免疫失效。某种免疫系统失效的模糊概率重要度越大,就越有可能引起其所属维度的免疫失效,进而在很大程度上决定转型成效;风险对任何组织任何时期的潜在危害都是不能忽视的,企业只有持续培育和提升组织免疫力,才能顺利推进转型;组织文化、功能识别、国家政策和政治关联是企业在推进战略转型过程中需要予以优先关注并提升的免疫维度。
当前,中国企业在国际金融危机不断深化的背景下正面临着日益严峻的挑战,实施转型与升级是企业化“危”为“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我们认为上述结论对于指导中国企业实施战略转型与升级具有参考价值。
本研究存在以下不足:(1)尽管单案例研究的优势在于追踪企业的发展特征来构建理论,但其难以概化的局限同样存在[20];(2)案例对象选取的是民营企业,研究结论对于其他类型企业的适用性还有待进一步验证。
基于以上不足,未来的研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针对更多的行业和企业类型进行跨案例比较研究;(2)考虑到转型经济中的国有企业天然地和政府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较之自由市场中的企业,国有企业可能更加独特,有必要考察不同产业、不同区域和不同类型的企业的风险应对过程,寻求其战略转型风险的免疫机理,加强本文研究成果的普适性;(3)寻求把“环境变化”、“组织免疫力形成与演化”、“战略转型推进”纳入一个整合的研究框架,探析其共演的机理过程及影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探索从实证角度进行验证和检验,以期为企业战略转型风险免疫理论提供更加完整的图景。
[1]张建中.免疫与健康[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2
[2]李占祥.矛盾管理学[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0,4
[3]吕萍,王以华.组织免疫行为和机制研究[J].管理学报,2009,29(1):164 -171.
[4]王以华,吕萍 徐波等.组织免疫研究初探[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6,6(2),133-139.
[5]杨震宁,王以华.基于免疫的组织健康捍卫机制构建[J].南开管理评论,2008,11(5),112 -116.
[6]吕萍,王以华.基于组织免疫视角的企业适应性研究[J].科研管理,2008,1(29):164-171.
[7]许晖,纪春礼,李季等.基于组织免疫视角的科技型中小企业风险应对机理研究[J].管理世界,2011,(2):142-155.
[8]Weick K.E..Management of organizational change among loosely coupled elements[J].San Francisco:Jossey-Bass,1982:56 -57.
[9]李廉水,吴利华,徐彦武等.公司跨行业转型:特征分析与风险控制[J].管理世界,2004,(1):118-129.
[10]王国顺,唐健雄.企业战略转型能力的整合构架剖析[J].预测,2008,(3):23 -28.
[11]唐健雄,王国顺.中国企业战略转型能力与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J].系统工程,2008,26(1):15-19.
[12]邓少军,焦豪,冯臻.复杂动态环境下企业战略转型的过程机制研究[J].科研管理,2011,32(1):60-68.
[13]刘希宋,曹霞,李大震.风险投资及投资风险评价[J].中国软科学.2000,(3):42 -46.
[14]吴利华.上市公司跨行业转型风险分析与评价[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9(4):56-60.
[15]Iansiti M.,Levien R..Strategy as ecology[J].Harvard Business Review,2004,82(3):68 -78.
[16]贾晓霞,苏毅.中小企业战略转型风险免疫机理研究[J].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12,(2):41-53.
[17]何德芳,李力,和济.失效分析与故障预防[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1990:194-220.
[18]张俊福,邓本让,肖国清.应用模糊数学[M].北京:地质出版社,1998.
[19]Allen F.,J.Qian,M.J.Qian.Law,finance,and economic growth in China[J].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2005,77(1):57 -116.
[20]江诗松,龚丽敏,魏江.转型经济背景下后发企业的能力追赶:一个共演模型[J].管理世界.2011,(4):122-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