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德铮,高汝熹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管理学院,上海 200052)
长三角都市圈由上海都市圈、南京都市圈和杭州都市圈等共16个城市组成 (见表1),其中上海是中国经济体量最大的城市,经济辐射能量巨大,南京都市圈、杭州都市圈受到上海经济辐射影响,也属于大上海都市圈,形成了长三角地区圈中有圈的独特都市圈组合形式。
都市圈是一个具有密切职能联系的经济和社会实体,它形成的根本动力在于中心城市和周边地区两种异质空间在相邻条件下的相互作用,这种作用力以“流”的形式表现为各种要素和经济活动在空间上的集聚和扩散,圈内各种产业和经济活动彼此集聚,相互联系,构成一个高度一体化和体系化的有机整体[1]。都市圈内城市有密切的空间互动关系,有一体化的趋势,中心城市与腹地之间的内在经济联系紧密,具有“极化—扩散”效应,在完善的城市体系及强大的中心城市基础上,城市空间关系出现并得到强化,都市圈的集聚扩散功能获得真正发挥。
表1 长三角都市圈城市构成
城市空间关系表面上是竞争合作关系,深层次则是城市经济系统的互动关系,它不仅要求研究城市自身的比较优势、城市经济增长的要素结构,更要求研究城市所在区域的经济增长模式。
Richardson首次提出竞争—繁殖性 (Competitive-Generative)区域经济增长模型,认为把包含若干城市的区域作为一个整体,则区域内每个城市可以被认为是嵌套于区域内的一个组成部分[2]。这种城市间的嵌套关系包括两层含义,第一,从绝对数看,城市经济总量之和就是区域总体经济实力,在经济一体化机制下,城市之间经济联系表现为价值的交换,即商品、资源、信息、人力资本的往来,通过这种交换推动城市经济不断上升,区域总体经济实力也不断提高,这种经济实力的提高是城市之间竞争合作的结果;第二,从相对数看,每个城市经济增长幅度存在显著差异,如果把区域经济总量看成1,则各城市所占份额会出现变化,经济增速较快的城市份额上升,较慢的城市份额下降,一个城市份额上升,必然会使其他城市份额下降,这种经济份额的上升和下降是城市间相互竞争合作的重要表现。
城市在空间竞争合作中的地位取决于自身的相对竞争优势[3],相对竞争优势分为静态相对优势和动态相对优势。静态相对优势主要是指该地区的资源禀赋,如良好的区位条件、受过良好教育的工人、具有创新性的人力资本以及优异的自然环境等软实力。Harrington[4]认为,这些优势是其他城市无法复制的优势,具有唯一性。动态相对优势则是随着经济发展能改变城市经济增长路径、改变城市在区域中经济地位的优势,这种优势可以通过后天培育获得,如构建完善的基础设施、建立庞大的交通运输体系和通信网络体系、实行更加市场化的产业政策等。城市通过这些手段提高自身的竞争优势,获得更多竞争资源,同时引起周边城市的反应,形成区域间互动。
区域一体化和城市外部性是城市之间存在长期及短期竞合关系的两个重要原因。城市间经济联系既可表现为价值流动,即货物和劳动力流动影响着区域经济体间的经济增长;又可以通过区域间的外部性效应影响其他地区发展,即一个地区的经济增长状态会对其周边地区产生重要影响,而这种影响作用不是通过市场交换来完成的[5],如图1所示。
图1 城市空间关系原理结构图
综上所述,城市的空间关系理论主要由三部分组成:第一,城市空间关系的产生有两条途径,分别是区域一体化所代表的价值交换和外部性所代表的溢出效应;第二,城市在区域中的空间关系主要由城市的相对竞争优势决定,静态优势决定了城市之间的长期互动关系,动态优势决定了城市之间的短期互动关系,无论是长期关系还是短期关系都蕴藏在城市间竞争合作关系的背景下,正是这些长期和短期关系才使城市间既表现出竞争也表现出合作;第三,在竞争合作基础上,城市间的空间关系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即区域经济总水平提高和城市经济份额变化。
Richardson的区域经济增长模型为后来的区域空间研究奠定了基础,提出了在区域研究中应着重区分竞争效应和总体经济增长效应。后来,Dendrinos、Sonis[6-7]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区域人口关系的研究框架,认为应把区域作为一个系统整体进行研究,在分析人口关系时着重区分区域竞争关系和合作关系。随后Dendrinos、Sonis的研究方法被逐渐应用于各种领域,Hewings[8]用这种方法研究了美国区域系统中收入的变化,Nazara[9-10]研究了印度尼西亚区域系统,Miguel[11]研究了西班牙区域空间结构关系。
本文利用Dendrinos、Sonis构建的研究框架,对我国长三角都市圈的城市空间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构建如下等式以表示城市空间关系:
式中,ln表示对数,εit表示误差项。方程(2)是本文采用的计量模型,该模型可用于考察城市间的空间关系,但该方程未告诉我们应该采取何种计量方法。
城市空间关系分为长期竞争合作关系和短期竞争合作关系,而这种竞争合作关系又表现为在一定时间内区域经济总量的不断提高和经济份额此消彼长的不断变化。短期空间关系使各城市经济增速出现偏离,但这种偏差会被长期空间关系不断纠正,使偏差不会无限制扩大。城市空间的长期和短期关系类似于计量经济学中协整模型和误差修正模型所描述的变量关系,协整模型主要是考察变量之间的长期互动关系,而误差修正模型则主要用来分析变量短期差异的演变轨迹[12]。因此,本文以这两种模型分别考察城市之间的长期和短期空间关系。
本文选择的研究数据是长三角都市圈16个城市1981—2010年近30年的 GDP统计数据,数据来自各城市历年统计公报和统计年鉴。将长三角都市圈作为一个整体,16个城市GDP总和构成区域经济总量,用每个城市的GDP数额除以经济总量,就得到每个城市的GDP份额(见表2)。
在长三角都市圈经济总量大幅上升的背景下,各个城市的经济份额有所变化。上海作为首位城市其经济实力不断被周边城市弱化,GDP份额由1981年的45.5%下降到2010年的24.24%。其他GDP份额下降的城市是南通和湖州,湖州在20世纪80和90年代比重略有上升,进入21世纪又出现下降,而南通则直线下降,2010年南通在长三角地区的经济份额是该市1981年的87.38%,退步程度仅次于上海。苏州、无锡、南京、宁波、杭州等城市GDP份额上升较快,苏州2010年GDP份额达到13.18%,仅落后于上海,超过杭州和南京。
本文在方程 (1)的基础上利用协整分析方法考察城市之间的空间关系,需要对表3中的数据进行单位根检验,只有一阶单整的变量才能进行协整分析。利用Eviews6.0软件对各个城市GDP份额进行ADF检验,表明各个变量均是I(1)序列,可以进行协整分析。
表2 长三角都市圈16城市历年GDP份额 (单位:%)
根据以上分析可知某一城市在区域内的经济份额受其周边城市影响,与该城市不接壤的地区对该城市不产生经济影响,据此定义虚拟变量wij,当城市i与城市j相邻时wij取值为1,否则取值为0。把长三角16个城市的相邻关系合并起来就可以得到一个16×16阶权重矩阵W,空间权重矩阵W反映了城市之间的接壤关系。其次,上海具有巨大的经济辐射能量,对周边城市有较强的空间溢出效应,不能忽略上海对周边城市的经济影响,在空间权重矩阵W中将上海所在的列标为1,以此表示上海对区内其他15个城市可能存在空间溢出效应。最后,根据长三角地区圈中有圈的圈域特征,南京和杭州对其圈内城市也具有溢出效应,因此,当某一城市属于南京都市圈和杭州都市圈时将其对应的空间权重矩阵内数值也标为1,这样可以得到本文所用的空间权重矩阵W。
在方程 (2)的基础上构建本文的研究模型,如方程 (3)所示:
其中,β1测度了空间效应,当β1>0时,城市i随着周边城市GDP份额的上升而上升,即存在空间合作效应;当β1<0时,城市i随着周边城市GDP份额的上升而下降,即存在空间竞争效应;当β1=0时,城市i不受周边城市的影响。需要指出的是,无论城市间存在空间竞争效应还是合作效应,城市的GDP总额都在不断增加,城市都是这两种效应的受益者。根据协整计量方法,将本文所用16个城市GDP份额数据代入方程 (3),利用统计软件SPSS16.0得到如下结果。
以上回归方程残差均为0阶单整序列,说明以上16个方程均满足协整关系。可以看出,在区域长期经济关系上,基本满足都市圈城市体系的空间溢出路径,即主要由中心城市接受外部空间溢出效应,之后由中心城市向周边地区以及区域副中心城市进行空间扩散,最后由区域副中心城市再向周边地区空间扩散,形成三级跳的扩散模式。在本研究中,上海作为中心城市接受来自全世界的价值流、知识流、人才技术流,之后由上海将这些流进行消化吸收,向周边苏州、无锡等临近城市和南京、杭州等长三角区域副中心城市扩散,再由南京、杭州向其周边城市扩散,最后由每个城市向周边城市或县扩散,每一级扩散能量水平有所下降,直至能量完全消失,从而形成一个空间能量消化系统。
表3 长三角都市圈长期协整关系实证结果
长三角都市圈中上海对圈内的影响远远超过其他城市,上海共对长三角地区7个城市产生长期空间溢出效应,其中对镇江、南通、南京三个城市的系数大于零,形成长期空间合作效应,对无锡、苏州、杭州、湖州4个城市的系数小于零,形成长期空间竞争效应。其次,杭州和南京作为各自区域的中心城市长期空间溢出效应并不是很强,杭州只对嘉兴和宁波有空间溢出效应,仅占圈内城市的2/7,落后于圈内宁波对周边地区的影响,宁波对周边3个城市有空间溢出效应;南京对周边镇江、常州存在空间溢出效应,占圈内城市的1/2。最后,长三角都市圈内存在两个空间溢出效应密集区,一个是苏南空间溢出效应密集区,一个是浙北空间溢出效应密集区。苏南空间溢出效应密集区包括泰州、镇江、常州、扬州、南通五个城市,不仅受到上海、南京的空间溢出效应,相互之间也存在大量的溢出效应,且这种效应以合作效应为主;浙北空间溢出效应密集区由嘉兴、杭州、宁波、绍兴、台州五个城市组成,城市之间存在大量空间合作效应。
在协整分析的基础上计算出误差修正项,并建立误差修正模型 (ECM),以考察长三角都市圈16个城市之间的短期空间竞争合作关系,利用Engle-Granger两步法可以得到表4所示的结果。
表4中16个方程误差项的系数均通过显著性检验,且系数为负,说明资源禀赋、地理位置、人文环境、发展模式等影响城市长期发展的因素可以有效减缓外部冲击对城市的短期影响,从而保持城市发展遵循原有轨迹;另一方面,尽管这些城市的经济实力都在不断增强,但城市之间相对竞争优势和经济地位较为稳定,这一点在保持城市经济发展速度和维护都市圈城市一体化趋势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表4 长三角都市圈短期误差修正方程实证结果
通过对表4的汇总可以得出以下结论:首先,短期内长三角都市圈空间溢出关系与城市自身经济实力非常相关,经济实力较强的城市短期空间溢出能力也较强,上海作为圈内中心城市对圈内7个城市有短期空间溢出关系,且回归系数基本为负,表现为较强的短期空间竞争关系,苏州、南京、杭州、宁波作为圈内经济实力较强的城市对周边城市也有很强的空间溢出关系,经济实力相对较弱的城市如南通、扬州、嘉兴、绍兴等对周边城市不具有短期空间溢出关系,这正好吻合城市间短期溢出效应理论,经济实力较弱的中小城市在自身发展过程中总是模仿经济实力较强的大城市的发展模式,在基础设施、产业布局等领域接轨大城市,希望获得大城市的空间溢出,在面对外部经济冲击时无法用应对措施与大城市博弈,影响大城市的政策决策,而只能被动接受大城市的影响;其次,与长期相比,城市间的短期空间溢出效应波及的范围更广,受地域约束更小,上海的短期空间溢出效应影响到台州等都市圈边缘城市,而长期基本上以杭州和南京为最远,说明短期内的城市学习、模仿效应更易于传播,而地区长期发展路径的转变相对困难;最后,与长期一样,长三角都市圈内存在两个短期空间溢出效应密集区,一个是苏南空间溢出效应密集区,一个是浙北空间溢出效应密集区,其所属城市与长期情况基本一致。
本文结合空间经济学相关理论分析了城市空间经济关系的基本逻辑,认为城市空间经济关系归根到底取决于城市在区域内的相对竞争优势,并据此把城市的空间关系分为长期空间竞争合作关系和短期空间竞争合作关系。在此基础上笔者以中国长三角都市圈为例,使用1981—2010年长三角16个城市的GDP数据,分别构建协整模型和误差修正模型考察长三角都市圈内城市空间溢出效应。
上海作为区域中心的地位有所下降,经济势能明显不足。首先,上海GDP份额逐渐下降,苏州、无锡、杭州、宁波等城市的经济份额不断攀升,周边城市经济体量大幅增加抑制上海市空间效应的发挥。其次,无论从长期或短期来看上海只对区域内7个城市具有空间效应,对都市圈边缘地区的泰州、扬州、宁波、台州、舟山等城市基本没有长期空间效应,经济辐射能力并没有完全覆盖长三角地区。最后,上海市对周边地区主要以竞争效应为主,上海对周边城市的长期竞争效应多于长期合作效应,尤其对临近的苏州、无锡、杭州等大型城市有明显的长期竞争效应;从短期看上海与周边地区的竞争更为激烈,短期内上海同样对周边7个城市的效应绝大部分都是空间竞争效应,说明上海在某种程度与周边城市抢夺经济资源,而没有充分发挥上海经济作为全球经济节点的枢纽作用。
长三角都市圈的空间竞合效应不仅仅受上海影响,在区域一体化和区域文化的影响下长三角都市圈形成了其独有的以节点城市为空间效应主线、两边各自构成空间效应集聚区的“两线两圈”式空间效应体系。一方面,长三角都市圈城市空间效应传播路径符合空间经济学中对城市功能节点的分析,即大型城市作为全球经济分工的节点汇聚全球经济、信息、文化、知识,经过加工后将其传播给下一节点,也即区域性的中心城市,最后由区域性中心城市再扩散给周边地区,直至能量消失。长三角都市圈内形成两个空间效应集聚区域,这两个地区在长期的历史文化积淀过程中形成了自身的经济增长模式,即苏南模式和浙北模式,类似的人文环境和区位条件使这些城市在发展过程中相互模仿、相互学习,最终形成了相互合作的空间区域,这种合作无论从长期来看或是从短期来看都非常显著。
根据长三角都市圈的空间布局,对不同城市进行合理定位。上海作为长三角都市圈的中心城市应该主动承担地区的经济急剧扩散职能,合理定位上海的经济职能,把上海定位为区域经济、文化和政治中心,以第三产业为主导产业,重点发展知识密集型生产服务业和高端消费服务业,依托丰富的人力资源发展高科技、高附加值、环境友好型制造业,避免与其他城市争抢普通制造业资源,形成产业的良好布局和区域功能的协调发展。上海周边城市应积极接轨上海,疏导上海的资源过度集中问题,承接上海转移的制造业,并在一定程度上发展服务业,保护环境,为未来长三角都市圈的国际化做好准备。
[1]高汝熹,吴晓隽.上海大都市圈的结构及功能研究[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2006.
[2]Richardson H W.Regional Growth Theory[M].Wiley,New York,1997.
[3]Johansson B.Regional Competition Endogenous and Policy-supported Process.In:Batey PWJ,Friedrich P(eds)Regional Competition[M].Springer,Berlin Heidelberg New York,2000.
[4]Harrington D.Social Process,and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In:Johansson B Karlsson C,Stough R(eds)Theories of Endogenous Regional Growth[M].Springer,Berlin Heidelberg New York,2000,49 -75.
[5]张军涛,毕乐强,纪昭君.东北三省区域外部性空间效应分析[J].财经问题研究.2010,(10):107-113.
[6]Dendrinos D,Sonis M.Nonlinear Discrete Relative Population Dynamics of the U.S.Regions[M].Applied Mathematics and Computation,1988,265 -285.
[7]Dendrinos D,Sonis M.Chaos and Socio-Spatial Dynamics[M].Applied Mathematical Sciences,Springer-Verlag:New York,Berlin.1990,86 -89.
[8]Hewings G J D.The role of regional interaction in regional growth:competition and complementarity in the US regional system[J].Australasian Journal of Regional Studies.1996,(2):133 -49.
[9]Nazara S.Interregional Competition and Complementarity in Indonesia[R].Real Discussion Paper,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Urbana-Champaign,2000:01 -02.
[10]Nazara S.Hierarchical Spatial Interaction:An Exploratory Analysis[R].Real Discussion Paper,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Urbana-Champaign,2001:01 -12.
[11]Miguel A.Geographical competition between regional economies:the case of Spain[J].The Annals of Regional Science 2003,(7):559-580.
[12]Engle R,Granger C.Co-integration and error correction representation,estimation and testing[J].Econometrica,1987,(55):251 -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