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红萍,卫 平
(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4)
技术创新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最重要的动力之一。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一国技术水平和技术创新能力的高低决定了该国在国际产业链中的分工地位及获取的利益。要想在新一轮的国际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就必须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及相关自主知识产权。我国已基本形成以企业为主体的国家创新体系,那么产业的技术水平主要由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决定。
课题组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 (国发〔2010〕32号)文件中明确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发展的七大产业,结合企业的主营业务,依次筛选出北京、深圳、武汉、甘肃、苏州、扬州和上海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部分代表性企业,并于2011年7月底至2012年7月底,历经一年的时间,先后对这七个省市进行了426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的问卷调查。在全部样本企业中:节能环保产业占16.9%、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占18.1%、生物产业占13.6%、高端装备制造业占16.2%,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产业分别占19.7%、10.8%和4.7%;外资企业 (包括港、澳、台商投资和外商投资企业)47家、民营企业283家、国有企业 (包括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共70家、集体企业6家、其他性质的企业16家;大型企业66家、中型企业160家,小微型企业共200家。
本文在企业调查问卷的基础上,运用统计分析的方法,考察了企业的技术水平、产业技术基础、研发资金投入水平及结构、技术创新方式、影响企业创新的因素等问题,进而从微观行为角度揭示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真实特征。
战略性新兴产业处于高技术产业的前端,代表着未来技术的发展方向,是下一代的支柱产业,其发展要靠技术创新驱动[1]。调查显示:全部样本企业中,OEM(原始设备制造商)企业占8.1%,有26.7%的企业以ODM(原始设计制造商)方式经营。即全部样本企业中,有34.8%的企业无自主品牌,技术创新能力较低,在国际分工中处于产业链的低端。可以看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靠投资驱动。
企业的技术水平不仅体现了其技术创新的能力,而且是企业进一步技术创新的基础。通过问卷分析,发现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低端问题凸显,超过70%的企业在技术层面上不具备国际竞争力 (见表1)。在全部样本中,只有9.3%的企业技术处于国际领先地位、15.3%的企业技术处于国际先进,总体技术水平还较低。从所有制角度来看:在外资企业中技术处于国际领先和国际先进的企业比重均大于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说明外资企业的技术水平高于本土企业。本土企业不仅面临着国外企业的激烈竞争,还要承受着国内外资企业的巨大竞争压力,其竞争力的提升将会更加困难。从不同规模来看:大型企业的技术水平在国际处于领先和先进的企业比重均大于中小微型企业,中型企业大于小微型企业,企业规模越大技术水平越高。关于企业发明专利的调查显示:全部样本中82.1%的企业有发明专利;大型企业中没有发明专利的企业仅为7.7%,中型和小微型企业分别为12.2%和26.5%,进一步说明大型企业的创新能力较强、技术水平较高。虽然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不少企业有发明专利,但产业发展需要产业链整体技术的突破,目前我国大多数企业技术创新项目往往是针对单一产品,或局部环节进行,无法突破产业关键核心技术的制约。
表1 企业的技术地位 (单位:%)
从国际社会看,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体上仍 处于发展的起步阶段,谁掌握了核心关键技术,谁就会在竞争中赢得主动权[2]。发达国家为了自己的利益,一定会在核心技术上实行严密的封锁,要想取得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核心技术,就要靠自主创新。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技术路线还不太明确,这既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机遇,但也蕴含着巨大的风险,我们既要抢占未来产业发展的制高点,又不能盲目发展。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不仅不同规模企业的创新能力存在差异,而且各产业的技术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也是不同的,如新能源汽车产业中OEM和ODM企业所占比重在七大产业中最少、技术处于国际领先的企业比重较大,新能源产业的情况恰好相反,说明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与国外差距相对较小,而新能源产业的差距较大。对于大型企业,政府应引导其更多地进行产业关键核心技术的创新,实现重大技术的突破,掌握自主知识产权,具体来看:创新能力较强、与国外技术差距较小产业的大型企业,技术创新模式采用领先模式,从而控制技术的发展方向[3];与国外技术差距较大产业的大型企业,技术创新宜采用跟随模式,随着不断地学习和创新经验的积累,逐步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随后再采取赶超式的技术创新模式。
基础研究是高新技术发展的重要源头,当今的信息技术、计算机科学技术和生物技术等高技术产业的发展都植根于基础科学的发展[4],也是我国产业核心技术创新的源泉、最主要的产业技术基础。
(1)我国总体基础研究占研发 (R&D)投入的比重长期偏低、结构不合理。我国基础研究投入占R&D的比重从1995年的5.18%降至2011年的4.7%,2005年达最大值5.4%。而多数发达国家的基础研究占R&D的比重都在10%以上,一些国家甚至在20%以上,例如2008年美国、日本和韩国的基础研究占研发投入的比重分别为17.4%、8.8%和16.1%。与之相比,我国基础研究占R&D的比重长期偏低。我国企业的基础研究占全国基础研究的比重从2005年的12.6%一直降至2010年的4.5%,基础研究主要集中在高校和研究机构。我国高校和研究机构的基础研究多为纯基础研究,即忽视产业发展需求型基础研究。缺乏关注产业发展的需求和未来趋势的纯基础研究,很难提高中国产业的核心技术创新能力[5]。所以,政府除了要进一步加大对基础研究投入的力度,更是要调整基础研究的结构,重视产业需求型的基础研究上。
(2)企业的研发投入结构中基础研究投入严重不足。基础研究是企业自主创新的基础,并且基础研究为企业提供相应的技术背景知识,有助于企业更好地吸收外部知识。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发达国家的企业在基础研究领域的投入在逐渐加大,企业从事基础研究已经成为必然[6]。1991—1998年,美国企业的基础研究投入平均占全国基础研究总投入的比例就高达近25%[4]。我国企业基础研究占企业R&D的比重从2005年的0.97%降至2010年的0.27%。问卷调研表明,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在基础研究上的投入也较少。在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研发资金的投入结构方面 (见表2):产品开发是企业研发资金最主要的投向,其次是技术研究,只有12%的企业把基础研究作为研发资金的主要投向之一,基础研究资金投入力度整体偏小。我国企业对基础研究上的不重视,一方面导致企业缺乏长期、持续创新的能力,带来产业核心技术缺失,另一方面由于企业内部知识的积累较少,影响了技术引进后企业的消化吸收,更不利于再创新。
表2 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研发资金的投入结构 (单位:%)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技术路线存在多条选 择路径,基础研究具有前沿性和超前性,此时进行自主创新更需要以基础研究为先导。同时,企业若想长期、持续地进行技术研究和产品创新来获得新技术和新产品,也必须重视基础研究。但基础研究具有外部性,市场运行的结果常常会使基础研究投入不足。政府要围绕科学前沿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需求,做好基础研究规划布局,找准主攻方向。可以由国家牵头,创新能力较强的大型企业和科研院所联合进行基础研究,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我国的科研资源,另一方面又避免基础研究过于纯理论化、不能满足产业的发展需求,使基础研究有效地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原始技术创新水平能力的提升和前沿技术领域创新能力的增强[7]。
企业R&D投入水平和创新能力决定了创新产出。调查显示 (见表3):全部样本中,研发强度在1%以下的企业占5.0%;有26.0%的企业研发强度在1%~5%之间;68.8%的企业研发强度在5%以上;只有19.5%的企业研发强度在20%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主要产业基础是高技术产业,大多是基于新兴技术的高新技术产业[8],高技术产业的创新投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R&D投入。2010年,我国高技术产业的R&D强度为1.6%,而美国、日本和德国分别为16.9%、10.5%和6.9%。说明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R&D投入强度还较低,再加上我国多数企业的规模较小,导致我国研发投入水平远低于发达国家。总体R&D投入不足,难以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靠创新驱动,这也是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基础薄弱和核心技术缺失的一个重要原因。
政府要通过体制机制的设计,引导和激励企业加大创新投入力度。除了完善金融市场、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企业的融资力度,采取财税优惠政策激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外,更重要的是建立公平、公正竞争的商品市场以及加大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地方政府对当地企业的保护和国有企业的垄断均会使部分企业拥有某种“特权”、不利于技术进步。建立全国统一的大市场,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机制会使企业增加技术创新投入,还有利于减轻政府的财政负担。我国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不高,企业的新产品一经面世,各地的假冒伪劣商品随之就会层出不穷,使创新企业的新产品销售收入甚至难以补偿创新成本,企业就会缺乏创新的动力,即使政府对其创新实行财税优惠政策,企业也极可能不愿进行创新,政策难以发挥应有的成效。所以,政府制定、出台的各项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政策,要想达到预期的绩效,除了要严格落实政策外,更重要的是建立有利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健康发展体制机制、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表3 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研发投入强度 (单位:%)
在《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中,将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消化吸收再创新界定为自主创新。在全部样本中(见表4),技术的获取仅靠简单的模仿、引进或消化吸收为主的企业占18.7%,这些企业并无真正的技术创新;44.9%的企业以消化吸收再创新为主,以集成创新为主的企业占25.4%,21.3%的企业以原始创新为主。可以看出,消化吸收再创新已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主要技术创新方式,但是原始创新不足。在自主创新的三种方式中,消化吸收再创新难度最小,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要求最低,所以往往容易成为后发企业获得新技术、实现追赶甚至超越先发企业的主要创新方式,但是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创新基础薄弱、内部知识积累不够雄厚,影响了企业的再创新能力。基础研究决定着一个民族的原始创新能力[4],重大技术突破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主要基础之一,要取得重大的技术突破往往要靠原始创新,我国就必须要增加重大技术方面的基础研究投入。我国原始创新的能力不强,导致大量核心专利掌握在国外企业手中。如新一代信息产业的产业链由芯片研制、软件开发、服务和终端设备制造几大块组成。其中,在芯片制造方面,国内与国外差距较大,如在工艺方面我国还停留在32~45纳米的水平,而国外已经达到了18纳米。国内企业因无法研制芯片,基本都需要依赖进口,虽然国内某些企业在终端设备制造方面有一定的优势,但属于价值链的末端,所以在产品生产方面往往受制于人。
目前,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更新快且往往具有颠覆性[1],技术创新具有较大的风险。根据企业创新能力的不同,政府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激励应有一定差异:鼓励大型企业多进行原始创新或集成创新,实现产业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引导中型企业更多地进行集成创新或消化吸收后的再创新,实现某种新产品或产业局部环节的技术创新;鼓励小微型企业引进技术后注重消化吸收,为再创新积累经验。
表4 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的主要创新方式 (单位:%)
按照制约程度由大到小的顺序,影响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技术创新的因素主要是 (见表5):研发资金、创新团队、创新能力和研发选题。下面主要分析研发资金和创新团队。
表5 以下因素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制约程度 (单位:%)
前面分析显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研发资金投入相对较少。其主要原因之一是企业融资渠道狭窄、融资困难。在问卷中,关于企业近三年技术创新资金的主要来源调查显示:89%的企业选择企业自筹,成为企业研发资金的最主要来源,其中小微型企业中有93.2%的企业选择该项,说明小微型企业更难通过外部融资、存在着严重的资金约束;其次是银行借贷和政府资金,选择这两者的企业比重分别为29.8%和29.3%;投资机构仅是12.2%的企业创新资金的重要来源;民间借贷和境内外上市融资分别是6.1%和6.3%的企业研发资金的重要来源,大型企业中23.7%的企业通过上市融资,中型和小微型企业通过上市融资的企业比重分别为3.9%和2.1%。可以看出,不仅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融资渠道狭窄,而且风险投资不健全、民间投资不活跃,均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政府仍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资金的主要来源之一。而在发达国家,风险投资是高新技术产业资金的主要来源,民间投资非常发达。问卷调查还显示:在企业近三年的盈利情况问题上,全部样本企业中只有35.3%的企业盈利较多,而39%的企业盈利较少,盈亏平衡的企业有15.7%,少量亏损的企业占7.6%,亏损较大的企业为2.5%。在外部融资难的情况下,企业创新资金的投入绝大部分要靠自身资金的积累,在连续几年盈利较少甚至亏损的情况下,企业研发资金的投入就会较少,甚至零投入。而企业盈利较少甚至亏损,其中一个主要的原因是企业的经营成本较高。被调研企业中78.4%的企业经营成本很高或较高,最主要原因是技术创新成本高,企业资金成本较高是重要原因。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技术还不成熟,往往需要较高的创新投入,具有高风险和未来高收益的特征。不仅需要政府拓宽融资渠道,建立多层次的国内金融市场,最主要的是要引导大量风险资金进入战略性新兴产业,而我国金融市场的不发达,尤其是中小板市场的不完善,风险投资缺乏退出机制,导致我国风险投资基金的数量少、规模小,难以满足新兴产业发展的资金需求。如何建立完善的金融市场、鼓励风险投资基金的建立和进入新兴产业,是我国战略新兴型产业发展的关键环节之一。政府可适当放宽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小型企业上市的条件,加强对企业上市后的监管,把重点放在强化上市企业信息披露的真实性,“用脚投票”的市场机制一方面会促使企业增加创新资金的投入,另一方面利于新兴产业企业的整合,更有效地利用资源来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此外,前面的分析显示:银行借贷是企业目前最主要的外部融资途径,而且企业的融资成本较高。金融机构的垄断带来银行业普遍的高额利润和一般企业的高融资成本。所以,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还需要平衡银行和一般企业之间的利益分配,避免多数利益从一般企业转向银行业,剥夺了一般企业的经营利润,不利于其发展。
关于企业的创新团队,问卷分析显示:研发人员流动过快即团队的不稳定是企业研发团队存在的最主要问题,其次是团队研发效率不高和承担高端技术研发能力不强,团队领军人物的缺失和团队创新意识不强也是存在的重要问题。调查还显示:14%的企业主要通过从其他企业挖取技术人才来获取新技术或新产品,也表明了企业的研发人员流动过快。关键技术人才在企业间的相互流动是我国创新技术的学习和扩散、低成本竞争优势的形成和新企业衍生的主要模式之一[9]。在新兴产业发展的初期,技术创新的周期往往较长,如果研发人员特别是关键研发人才流动过快,一方面可能会导致企业研发活动终止,另一方面可能会造成企业研发信息的泄露,不利于企业创新活动的积极性。那么就要求企业采取措施留住人才,也要求国家从法律层面进一步加强对企业知识产权的保护。企业研发团队存在的这些问题之间,并不是相互独立的,如企业团队研发效率不高和承担高端技术研发能力不强可能是研发人员素质不高、团队领军人物或高端技术人才的缺失等原因引起的。问卷调查还表明:技术人才缺乏是企业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随着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技术创新向高端攀升,高端技术人才的缺乏会越来越成为制约企业技术创新的瓶颈。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要靠创新驱动,就需要大量掌握新产业技术知识的创新人才。由于我国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滞后,高校的教材没有随着新产业的出现和发展及时更新,教学的方式几乎以课堂讲授为主,导致大部分高校毕业生没有具备良好的新兴产业的技术知识,并缺乏实际创新能力。如何才能培育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所需的技术人才,应成为下一步教育改革的重点。
本文在对我国七省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进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运用统计分析方法,分析了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的技术创新特征,得出结论及政策建议如下:
(1)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大型企业技术水平相对较高、创新能力较强,不同产业的技术水平与国外的差距同样存在着异质性。所以,对于大型企业,政府应引导其更多地进行产业关键核心技术的创新,实现重大技术的突破,掌握自主知识产权,具体来看:创新能力较强、与国外技术差距较小产业的大型企业,技术创新模式采用领先模式,进行原始创新,从而控制技术的发展方向;与国外技术差距较大产业的大型企业,技术创新宜采用跟随模式,多采用集成创新或吸收消化后的再创新,随着不断地学习和创新经验的积累,逐步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随后再采取赶超式的技术创新模式。
(2)我国总体基础研究长期投入水平较低、结构失衡,再加上企业不重视基础研究,导致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技术基础薄弱、创新能力不强,原始创新不足。政府要围绕科学前沿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需求,做好基础研究规划布局,找准主攻方向,重视在重大技术方面的基础研究。可以由国家牵头,创新能力较强的大型企业和科研院所联合进行基础研究,充分利用创新资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服务。
(3)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R&D投入水平还较低,其中两个主要原因是:资金约束和创新动力缺乏。政府适当放宽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小型企业上市的条件,强化上市企业信息披露的真实性,建立风险投资基金的退出机制、鼓励其进入新兴产业,还可以充分发挥股票市场“用脚投票”的机制,利于企业主动增加创新投入和整合;另一个更重要方面是建立公平、公正竞争的商品市场以及加大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只有通过体制机制的设计,让市场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政府引导和鼓励企业增加R&D投入的政策才会显示出真正的绩效。
(4)人才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所依赖的最主要因素。研发人员流动过快导致团队的不稳定是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研发团队存在的最主要问题,研发人员素质不高、高端研发人才的缺乏造成企业团队研发效率不高、承担高端技术研发能力不强。通过教育改革、再培训以及海外人才引进等措施来满足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需求。
[1]钟清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思路探析[J].中国科技论坛,2010,(11):41-45.
[2]万钢.把握全球产业调整机遇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J].求是,2010,(1):28-30.
[3]王利政.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模式分析[J].中国科技论坛,2011,(1):12-15.
[4]陈佳洱.基础研究——自主创新的基石[J].安徽科技,2005,(6):4 -6.
[5]柳卸林,何郁冰.基础研究是中国产业核心技术创新的源泉[J].中国软科学,2011,(4):104-117.
[6]温珂,李乐旋.从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视角分析国内企业基础研究现状[J].科学学与科技技术管理,2007,(2):5-9.
[7]王新新.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技术创新要点分析[J].前沿,2012,(1):7-10.
[8]宋河发,万劲波,任中保.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内涵特征、产业选择与发展政策研究[J].科技促进发展,2010,(9):7-13.
[9]张杰,刘志彪,郑江淮.中国制造业企业创新活动的关键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江苏省制造业企业问卷的分析[J].管理世界,2007,(4):64 -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