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国绿色小学建筑评价体系的思考——以无锡某小学为例

2013-08-28 08:09陆剑平徐小伟
绿色科技 2013年7期
关键词:校园绿色建筑

续 晨,陆剑平,徐小伟

(深圳市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广东 深圳 518049)

1 引言

2006年颁布并实施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06中明确定义了绿色建筑,即“在全生命周期中,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降低污染,并能够为人们提供健康、舒适和高效的且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随后,国家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管理办公室和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绿色建筑研究中心分别成立,成为我国绿色建筑的评审机构。经权威数据统计,2008~2012年期间,我国获得绿色建筑标识的项目数量逐年递增,分别为10、20、82、241和389个,逐年增长趋势迅猛,成为我国实现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两型社会的重要建设载体(图1)。

图1 2008~2012年绿色建筑数量统计

目前,我国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的对象大多为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两类,其中公共建筑的评价对象主要为办公和商场类建筑,其评价条文也更多地考虑了这两类建筑常用的技术。但对于其他如学校、医院、工厂等类型的公共建筑,由于使用功能的不同,导致其采用的技术不宜完全按照我国现行的绿色公共建筑评价标准进行评判。由此而产生的问题是,我国一些如学校、医院、工厂类的公共建筑项目,从规划、设计、施工到最终的运营,都秉承了低碳、节能、环保的设计原则,但由于技术评价标准的适用性问题而难以获得高等级的绿色建筑认证。目前,国家绿色建筑委员会已充分认识到了这个问题,并已开始着手研究并编制如学校、医院、厂房等在内的不同建筑类型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希望通过这些标准的编制和发布,能够将不同评价对象所适宜的技术进行分类和细化,从而使新标准具备更强的针对性,指导不同类型的公共建筑的绿色设计、绿色施工和绿色运维。

2 项目概况

无锡市某小学位于太湖新城核心区,项目于2010年开工建设、并于2012年9月正式投入使用,学校按照48个班级的规模配套设置。校园由8幢单体建筑组成,包括行政楼、3栋教学楼(A栋、B栋、C栋)、综合楼、食堂、体育馆及门卫室,通过一条折线连廊连接而成。项目总用地面积48652m2,地上总建筑面积26490m2。场地采用低密度开发模式,所有建筑均为3~4层(图2)。

图2 小学校区总体布置

2.1 项目绿色技术概述

项目在立项阶段就确立了国家绿色建筑二星级标识的目标,从项目规划、设计和建造等各阶段严格按照绿色建筑技术标准开展实施,打造安全、绿色、健康的校园,为师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

该项目于2011年成功获得国家绿色建筑二星级设计标识的认证,主要采用的绿色技术总结如下。

(1)复层绿化及立体绿化。校园内场地绿地率为37.8%,透水地面的铺装面积占44.2%。行政楼采用屋顶绿化,物种选择为百慕大(地被草类)和海桐(小灌木),屋顶绿化面积为1982m2,占屋顶总面积的74.4%。

(2)地下室自然采光。在行政楼南北两侧绿地中设置采光天窗,总面积为110m2。自然采光天窗设置的位置合理,可为地下室的停车区域提供舒适、柔和的自然采光。

(3)建筑综合节能。建筑采用围护结构保温体系、高效空调系统和节能照明等综合节能技术,教学楼、综合楼和行政楼的综合节能率分别为60.08%、61.61%和65.60%,实现了建筑综合能耗低于国家限制80%的目标。

(4)空调系统节能。行政楼一层图书阅览室及二层报告厅等大空间采用柜式全热交换机和板翅式全热回收新风换气机,室外新风经换气机与室内排风换热后降温降湿,经新风管由散流器直接送至室内各房间。

(5)雨水的收集和利用。项目收集所有建筑的屋面雨水,并在行政楼地下室设置雨水处理机房,经处理达标后的雨水用于室外绿化浇洒、场地冲洗和景观水系。

(6)建筑与装修一体化设计。所有建筑均采用了精装修设计,避免使用过程中重复装修而导致的材料浪费,并严格控制装修建材空气污染物的浓度,保障室内良好的空气品质。

2.2 针对学校建筑的绿色技术亮点

(1)场地交通组织。项目合理规划场地内的交通流线,机动车辆由项目场地西侧直接驶入地下(地下停车场车位共99个)、入口的东西两侧共预留18个地上车位,用于家长接送学生时使用。但所有车辆均不得驶入校园内部,为在校师生营造安全的校园环境,同时降低校园内的尾气排放。

(2)景观设计。场地内景观绿化众多,结合蜿蜒狭长的连廊,给人以漫游森林的感受,有助于学生在紧张的学习之余放松心情,提高学习效率。

(3)太阳能热水系统。此项目在食堂屋面铺设太阳能集热器,并采用集中式太阳能系统为食堂提供洗涤用水、备餐用水等。

(4)自然采光与遮阳。教学楼和综合楼南立面采用木质固定外遮阳,各木质遮阳板的水平间距为40cm,可在保证教室获得充足自然采光的同时,避免太阳直射影响正常教学、起到避免眩光的作用,还能够可保证学生的活动安全,可谓一举多得(图3)。

3 绿色校园典型技术分析及对绿色校园技术评价体系的建议

3.1 区域声环境

校园是为在校师生提供学习、工作、住宿与休闲的场所。为提升效率、保证学校内安静的环境,校园需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1类地区声环境标准,即场地噪声在昼间不高于55dB(A)、夜间不高于45dB(A)。

该校选址于城市高新区,周边均为高新产业园或公司研发中心等,道路车流量较低。为确保校园不受外界噪声的影响,对校园周边距主要道路中心线分别为20m、30m、40m、50m和60m的位置进行交通噪声监测,监测结果如表1所示。

图3 建筑立面木质外遮阳效果实景

表1 校园周边各监测点噪声实测结果

根据现场监测结果及周边建筑群的分布,模拟计算得到校区内人员主要活动区域的环境噪声昼间最大值为51.7dB(A)、夜间最大值为43.9dB(A),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的1类声环境功能区噪声要求(图4)。

美国Yudelson Associates研究表明,相较于一般的学校,在重视声、光、热等物理环境的绿色校园中,学生的考试成绩可提高约20%。因此,学校的选址应尽可能地避让繁华的商业街区、工业区或繁忙公路和铁路所经过的地区等,从而为在校师生提供安静的学习、办公和住宿条件。建议绿色校园评价体系中增大对校园声环境的控制力度,将其从现行《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06中的一般项调整为控制项。

3.2 公共交通配置及校园内交通流线组织

该学校项目地理位置优越,距校园主要人行出入口距离500m内有两条公交线路经过,途径无锡市南长区及多个住宅社区,为学生们提供了便捷的公共交通。此外,本项目在学校出入口处设计了临时机动车位和家长等候区域,解决学生家长接送学生的机动车辆的停放问题;在校园西侧设置机动车地下车库出入口(图5),南侧为校园的主要人行出入口,实现了人车分流,最大程度上保证了校园内的交通安全。

便捷的公共交通体系对学校(尤其是小学)而言至关重要,可为学生们的上下学提供便利,也是学生安全出行的重要保证。因此,建议在“公交站点设置距离项目主要人行出入口的距离不小于500m”的基础上,将市区内小学主要人行出入口与公交站点间的距离要求提高至不高于400m。同时,小学绿色校园标准可参考美国LEED School 2009评价体系可持续场址(Sustainable Site)章节中第4.1项,增加对校车的设置及其运行线路的要求。此外,为倡导教师的绿色出行,建议在学校内设置专门的自行车存放处,以鼓励采用以自行车为主的绿色出行方式。

图4 校区1.5m高度处声压级平面分布(左:昼间,右:夜间)

图5 学校地下停车场入口实景

3.3 开发和利用地下空间

项目行政楼设置地下空间,主要功能为地下室停车、仓库、设备房、景观水处理机房等。合理开发和利用地下空间,可将运行噪声较高的设备置于地下,降低了对教学工作的影响;此外,也可将节约的土地资源设置为大面积的绿地、开敞式休闲场所等,从而将享受绿色、拥抱健康的权利返还给校园内师生,技术体系的背后彰显了对人群感受的关怀(图6)。

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06中第5.1.11条(一般项)要求,公共建筑要合理开发利用地下空间。但对于我国的小学项目,以低层建筑为主,设置地下室的情况并不常见,至多在行政楼设置一定面积的地下空间(且只有部分小学设置行政楼)。因此,建议在绿色校园评价体系中降低对地下空间面积比例的要求,可将开发利用地下空间的要求由一般项调整为优选项。

图6 大面积的场地为学生提供开阔的室外活动休闲空间

3.4 学校建筑的空调系统节能

该项目的3栋教学楼的教室、教师办公室及综合楼各间教室,均采用“一拖一”的室内分体柜式空调机,并配置室外机,根据室内人员对温度的要求进行独立调节,空调冷凝水由单独设置的排水系统接至室外排出。

行政楼办公室、会议室等采用直流变速多联空调机和新风换气空调系统,可根据室内人员对温度和湿度的要求进行独立调节,实现单独开启和调节,有效地控制了系统的能耗。采用板翅式全热回收新风换气机,全热交换效率大于65%、风机单位风量耗功率为0.126W/(m3/h)~0.131W/(m3/h),室外新风经换气机与室内排风换热后降温(或加热)降湿,经新风管由散流器直接送至室内各房间。

图书馆、报告厅等大空间在空调风系统末端装有电动对开多叶调节阀,可根据室内人员密度及季节变化调节多叶调节阀的开启度以控制新风比例,过渡季节时阀门可实现完全开启,便于在全新风工况下运行。

一般来说,受我国社会经济技术发展水平限制,现有小学的教学楼大多不设置中央空调系统,以各教室安置分体式空调为主。因此,《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中所有涉及中央空调的技术均不适用于评价小学项目中的教学楼;而有些学校的行政楼、图书馆等区域设置分体式空调,也有设置常规中央空调系统的情况。因此,小学项目空调系统的选择和设计,导致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中某些技术条款的不适用,一些项目在节能部分可供选择的技术条款较少,造成了实现绿色建筑高星级目标的难度增加。

因此,建议考虑在节能章节中对采用各种空调系统的学校项目进行细化,即:采用分体空调系统的建筑与采用中央空调系统的建筑分别采用不同的技术体系进行评价,从而增强评价标准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3.5 非传统水源利用

该项目自建雨水处理调蓄池,将收集的屋面雨水经处理后用于绿化浇洒、场地道路冲洗和景观水系用水。运营数据实测统计分析可得,本项目全年绿化浇洒和场地冲洗的实际需水量共7160.1m3,屋面雨水收集量为10342.8m3。其中,本部分的雨水实际使用量为6606m3,全年收集屋面雨水的余量(3736.8m3)作为室外景观用水,可以避免使用市政饮用水作为景观用水的来源,还可以在最大程度上使用收集、处理后的优质雨水,提高非传统水源的利用率。

小学校园可充分利用非传统水源,降低建筑对市政自来水的消耗。首先,可收集项目的优质生活杂排水(如沐浴、盥洗等水源),经除油、格栅、沉淀、加药等处理工艺并达到中水水质标准后,回用于卫生间冲厕;此外,雨水资源较充沛的地区收集教室屋面的雨水,处理后用于室外浇洒和场地冲洗,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条件下,处理工艺可与人工湿地设计相结合,打造美丽的校园景观。北方年降雨量小于800mm的区域,建议只进行雨水入渗设计,增大对地下水源的补充。

相对于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而言,学校的非传统水源年使用率较高。学校除去寒暑假、节假日等,全年开学天数约190d,且学校建筑在《民用建筑节水设计标准》GB50555-2010中规定的人均用水定额也远小于同区域内的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导致学校建筑的日常生活用水量略低。同时,对于夏热冬暖地区的校园而言,室外绿化浇洒和场地冲洗则不随日常教学的暂停而终止。因此,生活用水量降低、雨水的利用量不变、加之可利用中水进行冲厕,使得全年非传统水源使用率提高,夏热冬暖地区学校的非传统水源使用量较易达到40%的要求。因此,可考虑在绿色学校评价体系中适当提高对夏热冬暖地区学校非传统水源使用比例的要求。

3.6 其他建议

我国现行《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06中“资源消耗和环境影响小的建筑结构体系”一项,对于层数较低的小学建筑(一般均在6层以下)而言很难实现。因此,建议在绿色校园技术体系中删除对此技术的要求;建议将“设计与装修一体化”技术纳入绿色校园评价体系的控制项条文(现行标准中是一般项),同时可对所选用的装修建材提出条件,以控制有害气体的释放,保证师生的身心健康;地面精装修所选用的地板需具备防滑功能、或进行防滑设计(现行的国家标准中没有对地板防滑的具体要求),避免摔伤。

室内空间的自然采光:现行《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06要求公共建筑中主要功能房间(办公室、会议室等)至少有75%的区域的自然采光系数不低于2%,而绿色校园技术体系应参考《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GBJ99-86的相关要求制定,即:教学用房工作面或地面的自然采光系数最低值不应低于2%、窗地面积比不应低于1∶4.5、临界照度为4000lux(所有区域的自然采光系数均需满足要求,而非现行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中规定的75%的区域);美术教室宜设北向采光或顶部采光;学校卫生间应采用自然采光;楼梯间应有直接自然采光。较大规模的寄宿制小学需设置学生宿舍,且学生宿舍户型布局为南北向,则建议满足日照要求的宿舍数比例不小于50%;对校园安全性的重视:建议弱电系统,尤其是校园安防系统、门禁系统、全校园无死角摄像头设置等作为控制项技术要求;在运营管理过程中增加软性要求:要求学校制定绿色技术的相关介绍,对学生进行绿色培训;编制绿色管理流程等,从而引导学生参与绿色实践等;一般地,小学项目建成后将立即投入使用,而学校的水耗、电耗等实际运营数据的收集和取证相对办公建筑、居住建筑而言较为易行。建议要求所有小学绿色校园项目均进行绿色建筑运营标识的认证,以确保设计阶段制定的绿色技术措施真正得到落实。

4 结论

(1)该项目群建筑功能多样,仅有行政办公楼可完全套用公建的评价标准;而风雨操场、食堂、教学楼、图书馆等建筑由于其功能导致技术体系各有侧重,不完全适用现行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

(2)小学内不同的建筑(如教学楼、行政楼、食堂、体育馆、图书馆等)由于使用功能不同,导致其选用的技术也有所不同。按照我国现行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分析,小学建筑实现绿色校园三星级的难度普遍较高。因此,需要编制相应的绿色校园建筑评价体系,使评价技术条款更具可操作性,以满足日益发展的绿色校园建设需求;

(3)绿色校园应关注其后期的实际运行效果,建议所有小学绿色校园项目进行绿色建筑运营标识认证,以确保设计阶段制定的绿色技术措施真正得到落实。

[1]朱新玲,黎 鹏.武汉城市圈可持续发展能力综合评价[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2):125~128.

猜你喜欢
校园绿色建筑
绿色低碳
《北方建筑》征稿简则
关于建筑的非专业遐思
建筑的“芯”
绿色大地上的巾帼红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独特而伟大的建筑
再造绿色